在甘肃境内出土的文物中,相当一部分与饮食有关。在我国的考古发现中,以甘肃发现黍的遗址为最多,如大地湾出土的黍距离今天七千多年。此外,庄浪阳川曹家坪出土的五千年前的粟(黍或稷),静宁王家沟汉墓中出土的“酒”,都证明了甘肃在远古时期就已经食用谷物和酿酒、饮酒了。
甘肃饮食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谷物类:有小麦、青稞、大麦、洋麦、豆类(豌豆、扁豆、大豆等),荞、莜麦、糜、谷、高粱、玉米等。
蔬菜类:有洋芋、白菜、萝卜、韭菜、红白葱、包菜、芹菜、辣子、蒜苗、茄子、西红柿、红白蒜、豆角、黄瓜、红白甜菜、南瓜、冬瓜、黄花等,特产菜有百合。野菜有苜蓿、苦苣、灰莱、蕨菜、燕儿菜、荠荠菜、香椿、槐尖、芸芥菜及地软儿、蘑菇等。
油、肉类:主要以胡麻油为主,有少量的菜子油、荏子油和麻子油,以及家畜、家禽的脂肪油。肉以猪肉为主,羊肉、牛肉、鸡肉次之,狗肉、驴肉、骡肉、马肉等再次之。
甘肃饮食十分丰富,有影响的民间风味小吃就有200余种。各个地方的风味各异,各有千秋,特色别具。
缠洋芋搅团
陇南地区的洋芋搅团做法独特,首先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剥去粗皮,晾在案上,待仅存余温时,便倒进特制的槽或石臼之中,先用木锤慢慢地捣,到洋芋成黏稠状时再举锤猛砸,直至成为一团莹莹发光、柔韧如胶的模样,才算做成搅团。而后捣蒜泥、剁葱花、炒青菜,炝醋汤。准备就绪后,刀上蘸着凉水,把搅团切成一寸见方的块儿,盛到碟儿或碗里。洋芋搅团是极韧的,非刀切不可开。这大概是搅团之所以称为“搅团”的缘由了。
吃搅团时,要蘸上蒜泥,拌上青菜,味儿是柔香中杂有辣味,到口耐嚼。一块搅团下肚,额上便渗出密密的汗珠,再喝下一碗味儿淡淡的醋汤。便饥渴全解,真是惬意极了。
只要遇上搅团,就是吃了宴席的人也忍不住要再举起筷子。在外地奉职的人,每回到家乡,首先要过足“搅团瘾”。
陇东地区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搅团饭是以杂面制作。水烧开后一手抓面,一手拿擀面杖旋搅,边旋搅边撒面,直至稠胶状。搅团之名,大概来自此。吃搅团先要配合好菜汤,多用醋或浆水做汤。将搅团用筷子夹成小块浸汤吃,或和蒜泥、辣子蘸吃。搅团的汤道偏咸,有“酸面咸搅团”之说。陇东人有在除夕吃搅团的习俗,意为团圆。
浊汤搅团就是把搅成的搅团切成块,混入早做好的洋芋细条汤里,舀在碗里食用的一种。
搅团,杂粮面类食品,多用荞麦面做成,故而又称荞面搅团。荞面分为甜荞面和苦荞面两种,在荞面中掺入极少量麦面,徐徐撒入翻滚的开水锅中,如同做糁饭一样,反复搅拌成团,焖熟即可。搅团为农家快捷面食,以往农村生活条件差,吃搅团时将其盛入碗中,用勺子在中间打压出小窝,中间倒入食醋,放上葱花、辣椒面等,用筷子夹起一块块蘸着吃,或佐以咸菜。如今,人们吃搅团时,配以特制的搅团汤以及各种炒菜等,吃法与过去相比大为不同。
不馊的静宁锅盔
甘肃各地流行制作锅盔,静宁锅盔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静宁锅盔也叫静宁大饼,是静宁群众喜爱和特有的面制食品。每逢招待客人或走亲访友,都少不了它。宁静大饼以它独特的制作、脆酥和久放不馊,闻名省内外。
静宁大饼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据说开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它的特点是:面白,外形平整,薄厚均匀,色泽光亮,又脆又酥,甜美可口,不易破碎,即使在炎热酷暑季节,也不轻易发霉变质,适宜于长途携带。传言早年有一个英国传教士路过买了一个静宁大饼,装在箱里忘记食用,远涉重洋到后从箱中翻出,仍然香甜如初。
这种味香、耐放的大饼,虽和当地水土气候有关,但主要还是来自它特有的工艺和艰苦的操作。静宁锅盔有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和制作技巧。主原料面粉以前都是用老芒春麦磨成的“75面”,这种面柔劲大,烙成的锅盔不裂口。烙锅盔前,先将面备好,按每斤面粉2两5钱的比例加水,再放入适量酵面和少许碱水。然后进入第二道工序——揉面。面不能用手去揉,而是用木杠碾压。揉面时,杠子一端插在案板后墙壁上一个特制的木框里,人的两腿夹住杠子的另一端,双手扶杠,经过一上一下均匀多次挤压,直到把一大堆面团揉得柔软光滑为止。将揉成的面团盖上油布,以免因水分的蒸发而变硬变裂。接着依成品的大小将整面团切成小块,再次用木杠碾压,使其变得十分光亮柔软。这是关乎成品质量的关键性阶段。将揉压好的小面团用小擀杖旋成小圆饼,即可入锅烙制。为了随时控制火候,烙锅盔用的多是易燃性柴草。面粉团拌水也很讲究,热天用冷水,冬天用热水。经第一次压的面团,加上酵面、碱面、糖水、清油、香豆等佐料,还要再压,直到各种作料均匀为宜,然后切成小块擀制成饼。烙大饼很讲究火候,一般用平底锅,先用较强火力烤烙,基本烙熟了再用温火烘干。在擀制和烤烙时,内行里手还可大显身手。静宁锅盔外形圆,有大、小之分。大者如盾牌、小者如银盘,雪白平整、薄厚均匀、图案美观、色泽光亮、酥香可口。饼面旋有三道箍纹,饰有“一串龙”、“一朵云”、“一枝花”等图案,精致美观、雅丽动人,不要说是吃,就是看一看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静宁锅盔除油质大饼外,新添了糖质大饼品种。色泽细白、脆酥醇甜。
静宁锅盔早就闻名省内外。据说晚清左宗棠入疆路过静宁,特意买了一批锅盔作为军粮,后来发现沿途所买其他食品大都霉变,独静宁锅盔色形味如常,静宁锅盔由此流入新疆。至今,静宁人回乡,新疆居民总要嘱托带些锅盔回来,或分享邻居,或馈赠亲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从静宁探亲回去,也把锅盔作为礼品分送好友。新中国成立后,静宁锅盔曾在兰州、北京等地展销过,还受到一些外国朋友的青睐。
烧锅盔与石子馍
在陇原大地,有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古老食品“石子馍”。又称石鏊饼、干馍、饽饽等。由于它历史久远,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
石子馍的制作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选如栗子大小的鹅卵石放入平底锅烧热,取出一半,放入面饼,再将另一半烫石子盖在上面,加盖,上烫下烙,直至饼熟。虽饼高低不平,但因受热均匀,不生不焦,味道很好。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特点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贮。是人们常用的赠送亲友、招待嘉宾的食品,也是产妇、病人的营养食品。
石子馍可以远溯到石器时代。它是先民由生食转入熟食之后,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工制成的食品。据《礼记》记载:先民没有居室,冬屈窟,夏栖巢;没有火种,只好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年代,“后圣有作”,才发现了火的用途。然后,“修之以利,以炮,以燔,以亨(烹),以为醴饸”。相传“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更进一步能够“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现代的石子馍,可能就是由古代的“燔黍”演变而来的。人们把石料作为传热介质以焙烧食物的时期,称为烹饪史上的石烹时代。有人还认为,石子馍的出现,就是中国饮食业“白案”的起源。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的“天然饼”亦异曲同工:“用上白飞面加糖及脂油为酥,随意搦成饼样如碗大,不拘方圆,厚二分许,用洁净的小鹅卵石衬而焙之,随其自为凹凸,色半黄便起,松美异常,或用盐可。”
说起石子馍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天帝的孙女织女自从嫁于牛郎后,中断了织锦。天帝大怒,活活拆散了这一对恩爱夫妻,只准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他们的住处,相隔一条天河,无法通过,于是每年七月七日,好心的喜鹊为他们在天河上搭起了“鹊桥”。可是,路途遥远,途中带普通的饼馍容易发霉,善良的人们便烙制了石子饼,供他们相会途中充饥,成全了他们的美事。
烧锅盔流行于河西地区。将做好的生面厚饼放进一平底锅中,合上铁锅盖。然后将锅放进燃烧将尽的柴火堆里。过一会儿,打开锅盖,黄亮酥脆、香味四溢的烧锅盔就做成了。河西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原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激烈争夺的地区,农业文明和游牧文化并存。烧锅盔便是游牧文化遗俗之一。
兰州清汤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经济实惠,是甘肃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兰州第一“名吃”的牛肉面爽口、实惠,而且拉起来风情万种,它是面食艺术的造型表演,后来传播到全国各地。兰州清汤牛肉面历史悠久,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后经第三代嫡孙马杰三不断创新,才发展成为现在的一清(清汤)、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的色、香、味、形皆佳的清汤牛肉面。
兰州清汤牛肉面汤汁清爽,诸味和谐,牛肉烂软,滋味绵长,品种多样。仅面条的种类就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一指的“二宽”,宽如韭叶的“韭叶”,还有二细、毛细、细如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
兰州牛肉面至今还保持着清代的基本风格,但内容却在不断地添减,给兰州牛肉面赋予了新的生命。人们已经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黑粗碗变成了“唐山”、“景德镇”的细白瓷大碗或白瓷花碗,店肆添料时用勺儿替代了湿乎乎的“五指抓”等。
现在,兰州地区有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3000多家,是目前全世界同类食品在同一个地方密度最大的城市。
兰州灰豆汤
灰豆汤,又称灰豆子,是兰州人喜欢的粥食之一,也是酒宴中人们喜欢点的一道汤。具体做法是:将麻皮豌豆拣洗干净,置入有少量水的锅中。熬至半熟,添水,放适量碱面和红枣。把握好火候,继续熬制成粥即可。吃时,加入白糖,香甜味长。灰豆汤清热消暑,流行于全省各地。
扁豆面
扁豆面,因其颜色呈酱红色,民间也有俗称“红豆饭”的。扁豆面具有清热解暑、中和胃酸等功效,不失为一种保健饮食,因而受到大众喜爱。
扁豆面的做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做得地道可口并非易事。有一种独特的做法是:先将扁豆淘洗干净,取适量食用碱面加入少量冷水使其融化,与扁豆一起放入铁锅中煮沸数分钟时间,待水蒸发完后,将已经变为红色的扁豆干炒脱皮,然后再盛入足够的水并用温火慢煮,直到扁豆熟得透烂为止,事先擀好面皮,将其切成菱形的面条,此时倒入灰豆汤中煮熟,或用白水煮熟面条,然后加入灰豆汤亦可。扁豆面中,需调配盐、花椒粉、鸡精、香油、葱花等调味品,但不可调入酱醋之类,喜欢荤食者也可以加入各种肉丁,做成加肉的灰豆饭,可使味道更佳。食用扁豆面时,佐以咸韭菜或凉拌苦苦菜等小菜,吃起来赏心惬意,美味香浓无比。
闻香下马的天水呱呱
呱呱,是天水一带的一种特殊食品。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天水呱呱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制作方法是先把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色泽黄亮的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醒,即可食用或上市。
天水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酱油、食盐、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如果说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女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呱呱由人工用手捏碎、撕碎而成一碗,很多人都觉得不太卫生而错过了一品其味的机会。为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对呱呱的制法也进行过一次改革,改用锅铲子等工具碾碎。但很快遭到了本地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这样制成的味道大不如前,不如用手捏成的入味。因此现在部分店铺的做法是在手上带一双塑料手套,而仍有不少店铺保留了传统直接用手捏的做法。
天水呱呱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天水时,呱呱是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隗嚣兵败刘秀,投奔西蜀的孙述时,御厨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后在天水城内租起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天水呱呱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名扬天下的陇西腊肉
陇西的腊肉类有腊羊肉、腌驴肉等。不管那种肉,其腌制法都是一样的。
以陇西腊羊肉为例。陇西腊羊肉最早由天水引进,距今有六十多年历史。后来,它的制作手艺及名气远远超过天水,流传于兰州等地。
做腊羊肉在农历七月至来年二月间,具体做法是:选用上好的山羊和绵羊(多用骟羊)喂肥宰杀,剥皮抽取大骨、头、四肢、心、肝、肠、肺等,但不可弄破表皮,必须保持大块形状,然后在缸内腌十天至半月。调料是将青海块盐和原颗状花椒、姜皮、草果、大香、小茴香,胡椒包成25千克至3千克重大包(一般一个包腌5次,一次腌五六只羊)。腌好后,再放少量同样调料煮熟,取其肋骨,等晾冷后涂抹红曲(也叫红米)和熟清油即可。烹调后的羊汤可长久烹羊,且愈用香味愈浓。做好的腊羊肉味香鲜嫩,光亮而透明,不干燥,能长久存放。将这种羊汤与当归汤合成,产妇喝后能很快恢复健康。
陇西腊肉味美可口,畅销于兰州、青海、甘南、天水等地,当地人视它为走亲串友和餐桌上的佳肴。
让人垂涎三尺的灵台涎水面
长面是陇东地区民间普遍食用的一种饮食,以灵台的涎水面名气最大。大约在唐朝就有了这种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