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多姿风情:民俗卷
31057900000012

第12章 奇异的服装(3)

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大河家一带的保安族,至今还保留穿绣花鞋的民族传统,这个民族地区流传下来的古老诗歌艺术“花儿”中这样唱道:“青缎鞋面斜裁上,十样锦花草绣上……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绿叶配哩!”有人考证,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穿着特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绣花鞋已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重视,绣花鞋手艺也得到开发和利用。在甘肃庆阳,随着香包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地又开发出了手工绣花拖鞋这一新的旅游文化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绣花拖鞋用红色或黄色绸缎做成,男鞋为黄色面料,鞋面绣双龙;女鞋为红色面料,鞋面绣双凤;不管男鞋女鞋,鞋底都刺绣着美丽精致的花卉。

在有些地方,妇女们还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绣花凉鞋。绣花凉鞋为布料手工缝制,鞋底为麻线纳成的布底,工艺十分讲究。该鞋的造型亦很别致,只要后部有鞋帮,鞋头以细长布条与鞋尾相连,既简单明快,又坚固耐用。在细布条、尾帮等处绣有花卉,间以金属片点缀,凸显了刺绣一丝不苟的风格,表现了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这样的鞋饰穿着不仅凉爽实用,而且美观大方。

毡袄、毡裤的诉说

毡袄,也叫“毡裹脱”,用羊毛擀制而成,缝布领子,袖口或衣边易磨的地方缝以粗白蓝布作护。生活可过的人家以蓝布做外套缝于毡袄上,以示排场阔气。毡袄的特点是保温性强、耐磨、利水,最适宜雪雨天穿,但其质地僵硬,穿用不太灵便,如无贴身衫衣,最易摩擦皮肤,给人带来一些痛苦。特别是“毡裤”,这种痛苦更大,常常摩擦得两腿板血红,连路也无法走,新衣摩擦力更强,也更难穿。

毡袄子,俗名亦称“砖包城”,其样式类似旧时的大襟上衣,前襟后背以及袖子是一个浑然整体。讲究一些的挂上布面,另制布领。毡裤子,俗称“毡套子”。样式与旧时的大裤筒略同,裤腰、裤腿、裤裆也同样是浑然一体的。穿时多套罩裤。其制作多用羊毛特请擀毡匠人加工摊擀而成。其特点是防风防寒,早春或深秋穿着时亦可防雨,疲倦时可随地而卧,睡时亦可当作铺盖。

毡靴、毡帽、毡袜、毡袄都是过去人们御寒取暖的衣服。旧时布匹和棉花比较稀少,就用羊毛做毡靴、毡帽、毡袜、毡袄。这些毡靴、毡帽、毡袜、毡袄不是用擀好的羊毛毡裁制的,而是擀毡匠人事先找样子把羊毛在竹帘子上摊好,一次擀制成功。擀制成的毡靴、毡帽、毡袜、毡袄,技术相当高超,上面没有缝子,穿上很暖和。

那时的毡匠,常年走村串户为农家擀毡袄,他们不图赚钱,只为能有口饭吃,往往几辈人就靠这门手艺活儿活了下来。擀毡的第一道工序是先要弹毛,先用绳子把弓悬在屋椽上,弓下半卷着一片席儿,放上生羊毛,胳膊上套上拨子,像弹棉花那样,用大弓把毛弹松,弹羊毛很费时间,一弹好多时间,满屋子白毛乱舞;第二道工序是铺毛,他们打开竹帘,带上毛手套,拿起用五条尖竹板做成的扇形毡杈,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宽大的帘上,每隔一层都要撒上一层莜面,用嘴噗上水,起到黏合作用,然后一节一节的用绳捆紧,两个人一只脚踩着在地上来回滚动。第三道工序是洗毛。羊群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晚上卧在土圈里,屎尿满身,味道渗入毛皮深处,下大工夫才能洗干净。毡匠先把水烧得滚烫滚烫的,再把刚出帘的毛毡抱到用三扇门板靠着长凳拼成一斜两平的案上,叠三层再卷起来,用开水浇透。然后,在长凳中央系条绳子,把浇透水的毛毡放在斜案上,坐在凳子上,手牵绳头提着向上滚,赤脚蹬着向下滚,滚上滚下,直到水干后,又在平案上放开,掉个向又重复前一道工序。一边往卷着羊毛毡的竹帘上撒上水,一边来回碾压,周而复始,如同和面一样,羊毛凝结成毡片,结实地沓在一起,浑水变成清水,这毡子就算洗干净了。然后挂起来,晒干,这就是羊毛毡了。擀出来的羊毛毡坚挺、结实。还带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铺在炕上,或裁成毡袄、毡靴穿在身上,遇寒防寒,遇湿隔潮。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让擀毡师傅给成品羊毛毡上描上代表各种心中想要的意思的图案,这图案是永不退色的,一页毡可以服务几辈人,毡烂成片了,图案仍然新鲜如初。

甘肃各地的毡匠们肩挑着竹子做的卷帘、大弓等工具,帮助农户们把牛毛、羊毛做成厚实的毡子、毡靴、毡帽,靠着勤劳与质朴,既保证了温饱,也成就了他一生的手艺。

新中国成立前,牧羊人特别喜爱毡类服饰,养羊人家多有制作毡货者。羊毛毡铺在炕上隔寒、防潮、保暖。毡袄披能避风遮雨,铺能防潮保暖。是野外放牧人员不可缺少的衣着。那时,羊倌把毡袄平铺在草地上,仰八叉躺下去,看着蓝蓝的天,看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唱一段民歌:“哎呀呀吆嘿,白日里想你没办法,夜黑里睡不着觉,搂过妹妹嫩生生的腰,好似那个母羊疼羊羔……”野浪浪的调子在空荡荡的大草滩上回旋。新中国成立后渐少,上世纪60年代初基本被淘汰。

陇原妇女的盖头

甘肃统称红盖头为“盖头”,陇东人称“盖巾”。《辞源》中“盖巾”条释:“通礼。亲迎日,母为女加景盖首。按:景即今之盖巾,所以拥蔽其面者。”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二)》中记载:“妇女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三)》中记载:“唐初宫人著拜,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王公之家亦用之。永徽之后用帏帽,后又戴帛罗,方五尺,亦谓之幞头,今日盖头。”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二十)嫁娶》中记载:“(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庙。”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在宋代,对于盖头的产生地(发自戎夷)、质地(帛、罗)、尺寸(方五尺)、颜色(紫色)、形状(方幅)、用途(“障蔽”、头、身),以及结婚时盖头遮颜、新娘进门拜花堂,男家有儿有女,家全人全之女亲戚用秤杆挑盖头等民俗文化,记叙得很详细。

由于西北干旱少雨、多风沙,妇女为遮挡尘土沙砾,故而用盖头障蔽头和脸面。所以古籍说它“发自戎夷”是有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另外,西北高原因地势高峻,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强烈,人们的颜面容易晒黑,妇女,特别是未出嫁的女子,为了保护自的已的花容不受太阳光的烤晒,使用帛、罗等质地轻软、色彩艳丽的丝织品,或着色的粗布剪制成3尺—5尺方幅的头巾,顶在头上,披肩苫领,挡风沙、防日晒。这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逼迫想出的一种保护面容的办法。后来,又用作婚礼中,且颜色变成了纯红色。红色代表热烈、喜庆、吉祥,表达了国人的一种审美观念。

上个世纪五六年代至八十年代,甘肃广大农村的农家女子出嫁,顶一方棉质的大红头巾,穿一身大红色衣服,大红绣花鞋,骑一匹枣红马,唢呐嘀嘀嗒嗒回响在山谷,迎送亲的男男女女喜笑颜开,行进在羊肠小道,构成一幅山村婚俗风情画,古朴、庄重、热烈。是西北婚俗的活化石,很有研究价值。现在,甘肃各地区女子出嫁,头上多顶一种用纤维制成的纱巾,上面印有“喜“字,红颜隐隐,风姿绰约,美丽动人。

新娘顶盖头,本意是遮掩羞丑。以前,人们认为女子出嫁,不能把容貌张露出来,让人(过路之人)了然俊丑,以免过后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伤害新娘的心,于是娘家妈或嫂子用三尺方布巾遮其面,送上花轿或扶上马背。不言俊丑,只要一过门,就成了男家的一口人了。

陇东地区农村大多彩礼聘娶,定亲要许多彩礼,钱、物皆要,物有布匹、衣服、头巾、鞋袜等。因为红头巾是女子出嫁必备之物,所以,男方在备办彩礼时,首先得买一顶红头巾作为盖头,送给女方。

姑娘出嫁这天,头要梳得讲究,梳头由女方请来的喜婆担任。待上轿前,由娘亲手将盖头盖上。盖头一顶,再也不能取下,或让人随便看了。花桥抬进男家,新郎新娘入洞房坐定,只有新郎才能亲手揭去新娘的“盖头红”。

关于婚俗使用盖头的时间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大约始于宋代。但从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来看,顶盖头事在远古就有了。

甘肃静宁是人文始祖伏羲的降生之地。传说在洪荒时候,天降大雨,一连几十天,大地到处是洪水,把人全淹死了,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躲在葫芦里才得以活命。后来,天晴了,洪水渐渐小了,兄妹二人看见亲人和家园都被洪水毁灭了,心里十分难过,他们想:“家园毁了我们兄妹可以重建,这世上人没有了,该咋办呢。谁来造人呢?”女娲思前想后,就想和哥哥成亲。哥哥心想世上哪有兄妹成亲的?他不同意。女娲没办法,就请天上的菩萨出来劝说,伏羲怎么也不吐一个肯字,弄得菩萨也不好意思。菩萨就把女娲叫到跟前,低声说了些什么,就上天去了。

有一天,天快黑下来了,女娲说:“哥哥,仙人峡半崖上那个岩洞里有个女的,想跟你成亲!”伏羲心想大概是菩萨为我拉扯女人吧,跟那个仙女成亲还可以,免得妹妹天天来缠我。天色全黑下来了,伏羲来到仙人峡半崖上的那个岩洞里,借着柴火光亮一看,真的是个女的,头上还顶着一块鹿皮,苫着脸面。伏羲就走过去,挨近那个女的说:“我要和你成亲,天理、伦理都顺着,这岩洞就算咱们的新房。你我是天上仙人配成的,咱们生儿育女,再创造人类吧。”那个女的始终没有开口说话,伏羲就顺手把那女子头顶上的鹿皮揭下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妹妹女娲。伏羲脸上烧起来,心想:这真是天意安排的吧。没办法,只好和妹妹成了亲,开始繁衍人类,创造文明。

后来,姑娘在结婚的时候,用红布搭在头上,遮住脸面就成了一种礼俗,并一直沿袭到今天,这就是结婚顶红盖头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