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山川锦绣:地理卷
31055900000022

第22章 河东地区的名山景观(1)

(第一节)历史名山

一、崆峒山

1、地理概貌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崆峒镇,距平凉市15km。它地处六盘山东麓与陇东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山峰西高东低,海拔高度1500m~2234m,相对高差500m~750m,属中等切割的中山地貌。崆峒山是我国古代专门立志的六十多座名山之一,作为“丝绸之路”出关中平原后“西来第一名山”,向有“西镇奇观”、“山川雄秀甲于关塞”之誉。

这里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凉爽多雷雨和冰雹,秋季多雨雾,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约8.6℃。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5.1℃,7月为21.0℃,无霜期178天。年平均降雨量510mm,多分布在6~10月,而其中7~9三个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山区内冲沟发育,多峡谷型河流。主要河流为泾河,发源于六盘山区,流域面积597km2。1980年,在山南侧泾河的前峡口建成崆峒水库,坝高63.8m,长402m,库容2970万m3,水深33.1m,流域面积597km2,为甘肃省东部最大水库。后峡胭脂川(泾河一级支流),源于六盘山主峰米缸山,汇水面积185.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598万m3。其它冲沟多为季节性间歇流水沟谷。

2、地貌特色

在地貌成因上,崆峒山为缓慢褶曲和逆断层上升的断块山,主要由白垩纪底砾岩水平层与垂直节理经断层发育和剥蚀作用而成。崆峒山地区在白垩纪早期为山地,到中期本区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积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砾岩、砂砾岩等粗碎屑岩沉积。白垩纪晚期地壳运动趋于平静,接受了以湖相为主的泥岩、泥页岩等,属于一种还原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距今约0.7亿年的第三纪在白垩系的基础上,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沉积了一套河流—湖泊相碎屑岩沉积,盆地边缘以山麓相砾岩为主。当时气候条件比较温暖,雨量充沛,适合动、植物生长和繁殖,遍布草原和森林,是以犀类、长鼻类及三趾马为代表的动物群。第三纪末,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燕山期褶皱隆起,白垩纪六盘山系形成了近于南北走向的三列平行构造,即六盘山主脉(2650m)、关山(2400m)及崆峒山、太统山(2100m)等不同高度的多级层状山地剥蚀面。一般岩层产状平缓,并发育两组垂直节理。因流水沿裂隙侵蚀及重力崩塌后退,以及随后的风化剥蚀,多形成螺状、麦垛状、塔状孤峰或姊妹峰。

高峻雄伟、气势巍峨是崆峒山地貌的特色之一。崆峒山拥有大小山峰数十个,高低错落,变化多端。山顶多呈浑圆状,次为尖峰状。没有下白垩统覆盖的地区以尖峰为主,千姿百态,山峦起伏。反之,下白垩统覆盖较发育的地区,如泾河峡谷两侧山顶,多为浑圆状山顶。阶梯状山峰在崆峒山南侧,尤其在主峰马鬃山、雷声峰一带发育良好。其特征是从山麓到顶峰,山峰呈阶梯状逐级升高。山峰北坡受岩层层面控制,坡度较缓,南坡受节理及岩性控制,坡度较陡。主峰马鬃山,其巅称为“绝顶”,海拔2038m。绝顶西去约五百米有——头山,远望若——然,故名。山前云岚出没,浮青缭碧,望之若画屏,故又名翠屏山(今名香山)。香山顶是崆峒山的最高峰,海拔2123.2m(图7.1)。东峰望驾山,海拔1916m,突兀耸立,犹如主峰的屏风。崆峒山前峡泾河萦绕,后峡胭脂水湍流,交汇环抱于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盘之势。正如山志所云“崆峒得泾而势愈雄”,“舍次则无以见其尊”。

奇峰峭拔、山势险隘是崆峒山地貌的特色之二。崆峒山拥有大小山峰数十个,高低错落,变化多端。巨石上平下削,突兀岩谷若将下倾者,名香炉峰;奇峭插天,层崖遂密距绝岩间者,名雷声峰;孤峰如柱,矗然中立者,名蜡烛峰;砾岩累累,状如满月者,名垂珠峰。由山顶夷平面经切割而成的东、西、南、北、中、“五台”,以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各有奇势胜景。“五台”合天台、插香台、灵龟台号称“八台”,与“二峰”(雷声峰、蜡烛峰)、“四岭”(凤凰岭、狮子岭、苍松岭、棋盘岭)同为崆峒山地貌上的几大自然奇观。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7m,地势广衍,视野开阔,有小径通往东、西、南、北四台。东台(1896m)之西地势稍平,至此忽隆起,其旁断岩千仞,下有绝壑。站立东台,可了望泾河川和平凉城。南台(1860m)居月石峡东崖,前临泾水,东为绝壁,西为山林。西台(1932m)孤峰特峙,三面皆削成,直至涧底。北台分前后两台,中间有十多米深的两条断堑,上架板桥,旧名“过仙桥”和“朽木桥”,现在已被钢筋代替,名为“飞云桥”和“修渡桥”。最为奇绝的是雷声峰,它在马鬃山东南侧,仿佛主峰舒展的右臂,崭然直下可千余仞(图7.2)。明人朱潭说“峰若鳖背、鱼脊、蜂腰、鹤膝,势峭削而险峻”。雷声峰多危崖,故设有铁柱,上贯长索,供游人上下攀援。“上天梯”是中台通往主峰之巅的必经之路,它一侧是悬崖峭壁,上有历代文人摩崖石刻,另一侧绝壑深涧。古人沿峡砌有378级石阶,在石阶两侧设置了铁柱索链。石梯呈70度陡坡,自下拾级而上,是游崆峒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对这一咽喉地带,古人曾有诗叹曰:“一寸尽一步,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

崖似壁立、岩多洞穴是崆峒山地貌的特色之三。崆峒多峭壁,特别是沿泾水一面,山崖陡立高达五、六百米,形同斧削。因不同时代的多套地层岩性差异较大,特别是白垩系主要为巨厚层砾岩,往往夹有薄层砂岩和泥岩,而且砾岩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在流水的作用下,岩层差异风化和溶蚀作用易沿节理形成串珠状洞穴。崆峒山的取名,或许与洞窍较多有关,因为古时候“洞”字和“同”字相通。例如,位于东台灰褐色绝壁上的仙鹤洞(又名玄鹤洞),其洞口之大,位置之高,悬空千仞,下临深谷,从未有人敢于探测。据说,自尧时即有仙鹤栖息其中,故名。崆峒山不仅洞多,裂隙泉分布也较多,诸如玻璃泉、黑龙泉、黄龙泉、西岩泉等。

3、森林景观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加之寺庙的保护和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崆峒山植物保护较好。区内森林覆盖较高,覆盖率达63%。据初步调查统计,已知的维管束植物有700余种,成为黄土高原中、西部植物的汇聚点和天然植物园。仅药用植物就有200多种,驰名中外的党参、枸杞、甘草、牡丹、天南星、槲寄生、七叶一枝花、小花火烧兰、桔梗、柴胡、三七、麻黄、灵芝等高等药材广泛分布。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具有过渡型特点,并有相邻植物区系(如华中、蒙古等)的渗透和影响,主要以辽东栎、桦、虎榛、槭、油松、华山松等华北成分为代表。崆峒山地处温带草原区的南部森林草原地带,其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其中,乔木有58种,灌木93种,藤本21种,草木492种,形成了交错有致、群体庞大、季相典型的温带生态系统。内有438种珍禽异兽栖息、繁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7种,如金钱豹、梅花鹿、林麝、金雕、红腹锦鸡等。

崆峒山针叶林主要是华山松林和油松林。华山松为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崆峒山是华山松林分布的北部边缘地带。由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华山松林多分布在海拔1800~2000m山地阴坡悬崖峭壁上,或者在海拔1400~1950m的山地阴坡与油松和辽东栎、山杨、鹅耳枥、少脉椴等形成针阔混交林,如香山、马鬃山一带。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油松林分布面积比华山松林大得多,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m~2000m的阴坡、半阳坡,也生长在阳坡、台地甚至悬崖峭壁上。油松平均高度8m~10m,平均胸径15cm~20cm,是崆峒山上最古老、最高大的树种之一。中台塔院矗立着一座明代古塔,塔高32.6m,顶上生有华山松和油松,形成一种罕见的天然盆景塔松。塔松只能在塔顶瓦缝中依赖及其有限的水分和养料生存,其生命力之顽强,可谓是生物适宜性创造的奇迹。位于中台之北招鹤堂院内的紫果云杉,树体高大壮观,果实褐紫,树冠阔大似孔雀开屏,习称“孔雀柏”。紫果云杉为松科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的果洛、黄南(海拔高度2000m~3000m),向东沿岷山山脉至甘肃南部的白龙江、洮河上游地区(2600m~3700m)以及川西北岷江和大渡河上游地区(3000m~3800m)。它本是高海拔地区比较稳定的极阴性耐寒树种,却稀奇地出现在崆峒山,这不仅为游人长了见识,更为科学工作者探索植物特殊生态、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提供了活标本。

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以栎属、桦木属、杨属、椴属的树种为主。林中乔木都是冬季落叶的阳性阔叶树种,群落结构简单,分层明显。以辽东栎为建群种的辽东栎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m~2062m之间的阴坡、半阴坡,也生长于生境较恶劣的陡坡上和较为平缓的山脊地带,多形成纯林或混生于杂木林内,占林分总面积的39%。崆峒山林区阴坡和半阴坡,由于生境湿润,辽东栎得到充分发育,植株比较高大、健壮,平均高度10m~15m,最高可达31m。伴生乔木树种和灌木主要有华山松、油松、元宝槭、白杜、木梨、胡桃楸、水榆花楸、鹅耳枥、绣线菊、陕西荚迷、水栒子、忍冬等。辽东栎对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范围广,既喜阴湿,又较耐旱、耐寒、耐贫瘠,根系发达,萌生能力强,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森林环境及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是发展水源涵养林的主要树种。

山杨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340m~2123m的阴坡和半阴坡,也见于半阳坡和阳坡,占本区林分面积的40%。林内混生树种有辽东栎、白桦、木梨、榆、白杜、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苦木、栾树等乔木树种;林下灌木比较发达,数量较多,主要有水栒子、榛、绣线菊、珍珠梅、甘肃山楂、红花蔷薇、胡枝子、杭子梢、小叶鼠李、蒙古荚迷、西藏忍冬等。山杨是典型的次生林树种,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其结实频繁而且量大,种子小而轻,萌发和扎根能力强:山杨根蘖萌生能力也很强,适宜温湿生境,也能忍受寒冷,对土壤条件要求也不严格,能耐土壤干燥瘠薄,这就使山杨能够很快在森林破坏后的迹地上发育起来,成为森林迹地、林间空隙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由于山杨的根系较浅且萌蘖性强,往往形成连根生长现象,是山地保水固土、涵养水源的良好树种。

白桦林多是各类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植被采伐或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森林类型。在崆峒山,白桦林分布于山地海拔1900m~2100m的阴坡和半阴坡,少见于半阳坡,多呈小块状纯林,更多的是与山杨混生而成的杨桦林或与其它树种构成杂木林,占林分面积的5.3%。白桦林伴生树种有山杨、辽东栋、鹅耳枥、白杜、栾树、木梨、山杏、甘肃山楂等。常见的灌木有榛、水栒子,陕西荚迷、胡枝子、毛叶小檗、西藏忍冬等。白桦是喜光的阳性树种,生长快,根系扩展,凋落物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白桦适应生境的幅度广,繁殖能力强,是迹地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在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以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崆峒山植被的垂直分布带不甚明显。由于本区范围较小,太统山(2234m)和崆峒山(2123m)山体与周边的山体如贺兰山(3556.1m)、太白山(3767m)、马啣山(3671m)相比,相对高度也较小,就是和六盘山主峰(2942m)相比,高差也达700m左右。由于决定植被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大,因而植被的垂直分布虽有层次性,但不十分明显,其植物分布的情况大致如下:在海拔1370~1500m分布稀疏的辽东栎、榆、山毛桃、小叶朴、蒙古荚迷、还有杠柳、少脉雀麦藤、白刺花、酸枣等形成杂木林,或形成白刺花、陕西荚迷、小叶朴、酸枣等群落。海拔1796m~1946m处,分布有胡枝子、猕猴桃属、鼠李属、接骨木、山麻子、宝兴茶藨、暴马丁香、油松、华山松、鹅耳枥、辽东栎、大果榆、山杨、少脉椴、白杜、栾树等形成的针阔混交林。海拔1946m~2046m分布有辽东栎、白桦、木梨、沙棘、胡颓子、红花忍冬、李、箭竹等。由于坡向的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与日照时间发生很大差异,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也很不相同,从而使山地阳坡和阴坡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也发生明显的差异。山地阴坡的湿润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环境条件,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繁茂,特别是海拔1400m~1950m的山坡、沟谷,以辽东栎和鹅而枥占优势,其中混生有少量的华山松、油松、圆柏、刺柏、膀胱果、元宝槭、白杜、木梨等。在地形高耸、陡坡之处,人为影响较小,辽东栎多呈乔木状,而且还分布有苦木、胡桃楸、华山松、水榆花楸、托叶樱桃、白蜡树等,组成了乔、灌、藤、草等植物极为丰富的植被。阳坡比较干旱,植被较低矮,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与其相适应的植被类型是草甸草原和耐早灌丛。

4、名山历史

崆峒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名山,同时还是一座历史名山、军事名山和宗教名山。早在2000多年前,崆峒之名就载入典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皇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广成子,传为上古道家第一仙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崆峒山不少遗迹都以此引发而得名,也因此而成为全国道教发祥地,有“道教第一山”之称。历代不少帝王、文人雅士都相继登临,并赋诗赞誉崆峒山。《封神榜》更把崆峒山列为天下12仙山之一,刻意描写,广为介绍。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周秦两汉至唐宋,崆峒山在军事战略上,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宋郑文宝《萧关议》中说:“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师三关,控制五原”。足以说明崆峒山在军事上位置的重要。现在崆峒山附近,留下了不少当年的赛堡遗迹,今都成为供人访古探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