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09

第9章 山西面食典故趣谈(3)

一天,婆婆把三个儿媳叫到跟前说:“明天是农历四月十九,五龙山上有庙会,你们三对小夫妻相跟一起去赶庙会,到庙上烧香,求五龙神灵能保佑咱们合家平安,保佑你们每家给我生一个胖孙孙。你们各家给我们老俩口拿点面,我们就自己做着吃吧。”第二天一大早,大媳妇送来了白面,二媳妇送来了豆面,三媳妇送来了小粉面。媳妇们走后婆婆把三种面粉掺和在一起,加水和成面团,擀成大薄片后又折了几折,切成了韭菜叶宽的条。中午时分,婆婆将面条煮熟,浇上用豆芽、豆腐和酸菜做的调和,给老汉捞了一碗。老汉吃后问老婆:“中午的饭是什么面做的,真是好吃。”婆婆于是给老汉一说,老汉高兴地说:“真好,真好,儿子听话,媳妇孝顺,全家和睦,以后逢年过节待客就吃这‘三合面’吧。”晚上媳妇们回来,进门就问婆婆中午吃的是什么饭。婆婆说:“我把你们三家送来的面和在一起,吃了一顿三合面,还给你们留了三小把,你们自各拿上一把,回去煮点小米粥和大豆、土豆、老南瓜、干豆角,待煮熟后下入面条,烹上葱花,放上调料,调和在一起吃一顿‘调和饭’吧。”媳妇们按照婆婆的吩咐将“调和饭”做好,一吃都非常可口、舒服,从心里感谢婆婆是个好当家。久而久之“和子饭”就流传开来,成了当地家家户户的晚饭,也成了家庭勤劳和睦的象征。

太后御膳泡泡糕

泡泡糕是晋南一带深受群众欢迎的名贵小吃。泡泡糕原系清皇室御膳房的名点专供,是慈禧太后享用的一味高级营养食品。何以会流传到晋南民间呢?说起来,也有着一段小的插曲。

199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农历8月12日进入平阳府地界,灵石县令率众到两渡迎贺。从这一天起到26日出风陵渡止,平阳府各地官吏投入了紧张的迎驾工作。慈禧一伙在平阳府“西狩”,途经韩侯岭、霍州、洪洞、侯马、闻喜10多个县城,历时14天,然后离开风陵渡,进入陕西潼关。

8月19日,慈禧一伙进入临汾时,府令率文武官员在城外迎驾。这天,所经道路,覆盖黄土,清水洒地,百姓分跪道旁。光绪居前,坐八抬大轿,其后是慈禧,再后是皇后及大阿哥各亲王等。在“西狩”近半个月的时间,圣驾挥霍浪费,护驾恣意搜刮,对平阳百姓进行了一次大浩劫。

相传,慈禧在平阳期间有一位叫许德盛的老人,出生于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自幼进宫在皇家御膳房当差,学到一手好厨艺,尤其是他制作的泡泡糕,深得慈禧的喜爱。慈禧一伙逃往西安,他也随驾备膳,途经平阳府时,因病不能侍奉太后,辗转流落侯马。民国年间,有个叫屈志明的人,在侯马火车站摆饭摊卖大碗面。许德盛老人常来他的饭摊喝茶聊天。忠厚善良的屈志明,每天总要给老人沏壶好茶并邀老人家进餐。可是,这位老人从不领情道谢,常常摇头晃脑地反复唠叨:“这茶叶不如宫里的好,面也不如宫里的香……”后来,许德盛老人见屈志明为人忠厚,诚心拜师,虚心求艺,就手把手地把泡泡糕制作绝技传授给他。1954年许德盛老人去世,享年118岁。但这一供皇亲国戚享用的御膳名点,却得以流传下来。

地方特色太谷饼

太谷饼是太谷县传统名特食品,具有香甜软酥、存月不坏的特点,风味独具一格,它不就水就能用石头团化,这些优点使它驰誉全国。

相传,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时期,太谷县人民就开始制作“太谷饼”,尤以太谷“文成堂”所产质量最好。不过当时还不叫“太谷饼”,而叫“混糖饼”。有一年中秋节,知府大人宴请各县县令,太谷县县令就带着地方名产“混糖饼”前去赴宴。宴席上,各县令对此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食后都赞不绝口。当问及此饼何名时,县令为了显示地方特色,灵机一动,回答叫“太谷饼”。于是,“太谷饼”取代了“混糖饼”而名扬四方。到清末时,太谷饼已远销京、津、西安、张家口、兰州等地,在全国颇负声誉。

炉食之魁是锅魁

锅魁,又称锅馈,是晋北原平一带的风味食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历遭战乱的原平食品制造业很不景气,只能生产圆形的月饼和三角形的“三尖子”等少数几样食品。一天,有一家店铺的伙计趁店主和师傅出门,把做月饼剩下的一点面粉,加点油酥,包了一团糖馅,胡乱捏成个疙瘩,压成个鞋底样的饼子放入烤炉烤制,结果饼出炉后黄澄澄、香喷喷。师傅回来后,见徒弟咬着个鞋底,十分好笑,问徒弟是怎么回事?徒弟如实相告。师傅尝了一口,感到味美可口。从此,该店将此鞋底样的饼取名“锅馈”,生意也日益兴隆起来。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币,慈禧太后往西安逃难途经原平时,在邢夏林花园住了一夜。第二天知府宴请光绪皇帝和慈禧,主人们即把锅馈摆上宴席。西太后食之津津有味,并知此食品叫锅馈,便信口说道:“不错,不错,炉食之魁嘛!”从此,人们便把“锅馈”改名为“锅魁”。

占卜生育油糊角

据传油糊角创制于唐代。当时有位将军远征,其妻身怀有孕。将军征战得胜而归,妻用家乡的特产黍米面包上馅,捏成花边饺子,在油锅中炸成微黄,犒劳丈夫,将军食后赞口不绝。过了些时日其妻分娩,得一男一女,将军大喜,命军厨做油糊角犒赏三军,以示庆贺。有趣的是油糊角里分别包上了红豆馅和胡萝卜馅,红豆馅表示生男,胡萝卜馅表示生女。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用做油糊角作为生儿育女的吉祥物。油糊角至今仍是各地常见的传统食品,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黍米面已被面粉代替,菜馅则有鸡蛋、豆腐、粉丝、粉皮、韭菜、芝麻、萝卜等多种花样。

小和尚偶得刀切糕

相传,离壶关县城80里的东南方,有一座奇峰怪峦,森岩剑戟,山水成趣,百景俱佳的紫团山。半山腰有一孔天然的紫云洞。洞中的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洞前有一白龙潭,潭内瀑布急泻,有如巨龙从天而降,灌浇着良田。洞顶有一座白云寺,寺内住着十多个和尚。他们每天除烧香拜佛,吃斋行善外,靠着天然的条件在白云潭的周围种着很多的枣树、黍子、谷子、玉米和蔬菜,每日生活简朴,不动荤食。和尚们逢年过节常用黄米(黍子脱了壳的米,这种米有粘性)、大枣制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节,老方丈让刚来的一位小和尚到灶房烧煮甜食稀粥。在做饭的过程中,小和尚用木匙搅粥,用力过大,把锅磕碰了一道纹。小和尚不敢说,只好将错就错,结果稀汤顺缝流走,稀汤变成了溶粥。老方丈问明情况,只好让大家抄到碗里吃。谁知黄米粘性大,挖不出来,只好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大片让大家吃。老和尚边吃边说:“这东西粘糊糊的,黄澄澄的,甜滋滋的,就叫黄米枣糕吧。”

小和尚长大还俗后,将制作黄米枣糕的技术传到了壶关民间。所以逢年过节壶关人蒸上黄米枣糕,相互赠送,大户人家还推上小车给亲友赠送,走一处切一片,这就是小车刀切糕的来历。后经小贩们的改革即成了现在的刀切糕。

众人齐心福同惠

福同惠细点是运城地区著名的传统食品,深得广大百姓喜爱。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江苏吴江人吴耕耘被派到山西省河省道任“候补道台”,可等了一年多,盘缠将尽,也未“候补”上,急得他寝食难安。这时,自幼学过糕点制作的随同厨师吕广福建议试做江南风味糕点出售以补贴家用。吴耕耘一声长叹,说:“如今山穷水尽,那就不妨试一试吧!”当即和吴夫人等精选配料,精工细作,做糕点到街上叫卖,顿时被抢购一空。开市大吉,吴耕耘欢喜异常,决定弃官从商,又从苏州请来糕点名师,调整配方,创出既保留南方特色、又适合北方口味的“南式细点”,深受河东人们喜爱。“南式细点”选料精良,配方考究,工艺独特。每斤4款12块,象征1年4季12个月,每块一个花色代表一个美好祝愿。“南式细点”不仅造型逼真,且色鲜味美,闻则心旷神怡,尝则满口生香。很快,在河东一带流传开。

春秋佳节,吴耕耘邀请大家一起赏月,欢叙一番之后,吴耕耘向大家施礼道:“自小店开业以来,承蒙各位献力献策,生意蒸蒸日上,我十分感激,决定红利实行倒四六开,我得四成,你们得六成。”众人忙站起来说:“不成!不成!大人是东家,本钱是您出的,心是您操的,何况夫人和小姐的功劳更大,理应您得大头才是!”双方你推我让,一时相持不下。吴夫人笑着劝道:“大家别再推让了,就这么分吧,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各位师傅都为小店出了力,我们应该有福同享,共受其惠啊!”师傅们都十分感激。吴耕耘又说:“如今生意兴隆,却还没有个招牌,该起个响亮的店名了。夫人刚才说咱们要‘有福同享,共受其惠’我看店名就叫‘福同惠’吧!诸位以为如何?”大家一齐拍手叫好,异口同声地说:“好!福同惠,福同惠!咱们都要同心同德,同苦同乐,方能同福同惠!”从此,“福同惠”的店名一直流传至今,历久二百余年。

技穷才得孟封饼

清徐孟封饼,始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孟封镇里旺村有一家姓冯的财主,雇用孟封村的厨师赵晋山给他家做饭。当年腊月,冯财主要求:每天不吃重样饭,顿顿都要变花样。赵晋山尽管手艺高,但几十天里也技穷艺尽。一天,赵晋山在厨房正苦思变什么花样,不慎碰翻了面案旁的油篓,着急之下赶忙把油收到面缸中,又怕财主责怪,就把面也倒进面缸中,加糖后揉面准备制饼,不料油太多面太稀,无法成饼状,赵厨师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勉强用铲子铲了一块放在鏊上,再扣上扣锅烤熟。恰巧财主来厨房查看,一见是几块做成的疙瘩,很是生气,瞪着眼问:“做的这是甚?”赵厨师急中生智地说:“这是为您特制的锅块,好吃极了,您先尝尝。”财主一尝,又酥又脆,又甜又香,十分可口,马上转怒为喜,要求继续烤制。这就是孟封饼制作的开始。

赵晋山从此因祸得福,回到孟封后反复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四油四糖,即一斤面配四两油四两糖,这样烧出的锅块色香味皆佳。而后赵晋山向鹅池村的王富长借钱二百元,开设了“昌发祥”饼铺,主要经营孟封饼,当时叫“孟封锅块”。由于其风味别具,芳香可囗,在当时可称得上非常高档的食品,到如今也算得上是饼中佳品,来往客商必携带而去,为称呼顺口简单,又因是在孟封买的,所以就把它叫成“孟封饼”了。

孟封是春秋时孟氏封邑之地,历史悠久,是清源县境东南的重镇,是明、清时期京(北京)西(西安)大官道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内店铺林立,南北客商络绎不绝,这样就把孟封饼带到各地,孟封饼的美名也随着远播传开了。相传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路经徐沟时,招待西太后的就有孟封饼。慈禧太后尝食孟封饼后赞不绝口,随即传口御取孟封饼三担。这件事在西逃路上影响很大,使孟封饼愈益闻名遐迩,名声大震,成为皇家御饼,远扬京都,百年来盛名不衰。

慰劳大军得酸饭

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河曲,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