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08

第8章 山西面食典故趣谈(2)

史载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农历二月二十四,第三次御驾亲征不服王化的噶尔丹,由大同、朔州行经神池义井,由于人马多而河水少,水源非常紧张。当地官员正在惆怅之时,河水骤溢,湛蓝清澈,人马饮后精神倍增。此日恰逢集日,义井八方商贾,人声喧闹。康熙乘兴御游了集市,发现赶集的商贾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感惊奇,便问道:二月为什么就有月饼吃?地方官员回答道:中秋时节,当地百姓用麦粉和神池胡油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原料做的月饼,贮存于瓮中,可存放一整年而不变味。

康熙闻言,不由触景生情,回到行幄之中,挥毫泼墨,欣然御书了“塞上商贾,义井最佳”八字。兴致不减的康熙经不住月饼香味的诱惑,夜宵破例加餐神池月饼。吃着独特的月饼,想着义井河“骤溢”的神奇,倦意顿消,赞赏道:晋陕内蒙偏僻之地,竟产如此香美月饼,京城焉有乎?实乃民风纯朴、民俗务俭、民德向善之造化也。西征路上享用神池月饼,不仅令朕大饱口福,更乃有助振奋士气、平定叛乱,创我大清太平盛世也。消息传开,淳朴而深明大义的神池百姓,为了表达对征叛的支持,竞相拿出贮存的月饼献于军中,犒劳将士。将士们挟“神池月饼”之瑞气,宣威噶尔丹,消灭了这股民族分裂势力,维护了祖国长久统一,促进了民族祥和团结。

无意创制石子饼

相传古时候,有个媳妇做饭时,将擀好的面饼掉在地上,沾了许多石子。一气之下,她将沾了石子的面饼扔在烙饼锅上,烙了一阵,面烤熟了,而且石子、杂物自动脱落。她咬了一口,十分酥脆可口。自此,她专门将面沾上石子,烤熟而食,石子饼由此而成。石子饼薄而酥脆,久放而不变质,易消化,既可冷食,又可稍加烤热吃,还可泡汤吃。

康熙御赐名煮饼

闻喜煮饼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皇帝巡行路经闻喜时,闻喜官绅为迎接圣驾,遍选名师治宴。席间,皇上觉得其他肴馔都淡而无味,唯有煮饼滋味独特,余味绵长,不禁喜问其名,众官宦搜索枯肠,都想取一个吉利的名称来讨皇上高兴,但因皇上猝然发问,不免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上见此情状不觉笑说:就叫煮饼吧。于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闻喜煮饼就此名声大噪并流传至今。

以前闻喜县垄断“闻喜煮饼”生产的“诚意祥”老板到处宣扬说,生产“闻喜煮饼”必须要用他院内的井水,用其它地方的水都不行。其实,这是“诚意祥”的老板在故弄玄虚。后来人们才知道,“诚意祥”院内的井水根本就不能制作“闻喜煮饼”,他们所用的其实就是涑水河里的水,只不过是在半夜偷偷从河中取来而已,为的当然是不让别人看见。

闻喜县的土碱在山西很有名气,它不光能吃,还能用来和面。而涑水河的水,也含有一定量的盐碱,过去闻喜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现在,闻喜县人已把涑水河水与当地的特产无皮芝麻、无核柿子、无筋白菜一同视为闻喜的“珍宝”。

馓子祭水三七分

馓子是“大槐树”洪洞县百姓经常食用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每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铳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众多的饮食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两县的炸馓子摊点。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烹饪高手们炸出的馓子在大方桌子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说来奇怪,每投进10个馓子,只要到了分水亭,必然分成北面7个,南面3个。经过测量,北面与南面的水流量之比为七比三。为什么三、七分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洪洞、赵城两县人为争夺霍泉水经常发生争斗,甚至出了人命。后来两县达成协议,在滚沸的炸馓子的油锅中,放10个铜钱,每县推选出一个代表用手捞,依据捞出的铜钱数分水。结果是赵城代表捞出7枚,洪洞代表捞出3枚,于是便修筑了这个三、七分水的亭子。

关公红脸烧饼

红脸烧饼也叫关公脸烧饼,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作历史。传说东汉末年,关云长因打死人逃往河北涿州,途中在虎亭镇宋二吾烧饼摊前吃烧饼后,无钱支付,许诺日后还账。摊主宋二吾不肯,云长大怒,将宋二吾痛打一通。宋二吾憎恨这“红脸大汉”,便把他做的烧饼叫做红脸烧饼,意即将“红脸大汉”烧死。后来,关云长真的派人持重金千里迢迢前来还账。当宋二吾知道当年赊饼打人的“红脸大汉”就是关云长时,对他千里还账之举很是敬佩,便用关云长赠给的钱修建了5间高大的店堂。店堂正中悬挂一块巨额横匾,上书:“宋记关公脸烧饼铺”,红脸烧饼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历史久远臊子面

臊子面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传说东汉末年(公元188年),郭大在白波谷(今襄汾县永固村东)率10万白波黄巾起义时,就用臊子面祭天。因臊子面细而长(谐音“成”),煮熟后浇上臊子和菜码才能食用,寓意“马到成功”。之后,臊子面被豪门贵族所推崇,视为大烹五鼎,招待王公贵戚,以显富贵荣华。后被富商大贾所推崇,视为珠翠之珍,招待往来客户,以求财源广进。继而又被书香门第所青睐,视为美味佳肴,招待文人墨客,以表文明礼貌。

延年益寿油柿子

油柿子是寿阳县具有独特风味的名吃。相传,寿阳县是“老寿星”的诞生地,据说“老寿星”刚生下时,十分羸弱,到12岁才会说话、走步,家里人很疼他。那时,寿阳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柿子成熟之际,吃上一口,如吮蜜吸糖一般清凉爽心,“老寿星”从小嗜柿如命,直把柿子当饭吃。每年冬初“老寿星”爹妈就把柿子摘下,用绳子串起,挂在窑里,供“老寿星”吃,一直吃到来年柿子下树,日子久,“老寿星”因吃柿子身体意强壮起来,最后成了长寿不老的“寿星”。“老寿星”得道成仙,飞升天界,便极少回寿阳老家。而乡亲们想他盼他,逢年过节,便拿串好的柿子供他。后来,寿阳渐渐成了“春晚无花秋早霜”的高寒地带,柿树也纷纷迁居盂县、平山。寿阳百姓没有柿子来供奉“老寿星”,一“小寿星”就教大伙儿用红糖稀把面和起来,捏成柿状,用油炸熟,拿绳串起来,供献“老寿星”。从此,“油柿子”便成了祭扫的高档供品,寿阳人称为“大供”,同时也成为当地名吃,也许是常食“油柿子”之故,寿阳的长寿者渐渐多了起来。寿阳油柿子也远近闻名。

韩愈留诗赞茶食

茶食是也寿阳县的特产,说到它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段历史佳话。

相传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时任刑部侍郎的大文豪韩愈受命离京公干,途经寿阳地界时,已是夜幕低垂,于是就至太安驿歇息。由于韩侍郎长途跋涉,一路鞍马劳顿,进得驿站时已是饥渴交加,急令摆饭。驿站厨师何曾见过如此大的官员,早已慌得手忙脚乱,在厨下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做啥吃的才好。此时驿丞再三催饭,厨师无奈,也算是急中生智,将中午烙饼所剩的面包上糖浆,用鏊精心烤制,随即端上。韩侍郎吃着可口,问驿丞这是什么点心,驿丞随机应变,称这是“专为大人饮茶而制”。韩侍郎闻听后脱口而出“噢,茶食。”并大加赞赏,还留诗一首: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团。

于是这种包糖馅的面饼有了“茶食”之名。韩侍郎返京后,常思“茶食”味甘,便调厨入京,并向皇上及百官荐食。此后,“茶食”竟成了贡品,岁岁进奉。

经千余年的演变和改进,寿阳“茶食”已成为深受当地人喜爱,几乎家家都会做的一种地域代表性食品了。

起兵势如剪刀面

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留其在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忙和面,将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家庭和睦和子饭

和子饭又叫“调和饭”,在长治一带尤为普及,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美好的故事。据说在长治城南有一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五龙山,山上有一座飞檐挑角、流金溢彩的五龙庙,故事就发生在山下的一户贫民百姓家里。这家有老俩口,还有三个儿子,老人率领着三个儿子开荒种地,日子倒也过得去。当三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后,老人都为他们娶了媳妇成了家。这三个儿子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分了家,另起锅灶,但和在一个锅里吃饭一样,互敬互送,三个儿媳都争着孝敬老人。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未发生过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