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11

第11章 山西面食大观(2)

切面就是手擀面。虽说今天的菜市超市都能买到机器压面,但是很多家庭仍然选择自己动手擀面。面团经过反复揉擀,变得柔韧筋道,软硬厚薄宽细随意。有些卖切面的店铺也适时改良了做面方法,做出的面条软硬适中。但是机器压面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有手擀面那样的口感。

制作做法:准备普通面粉300克、水120克(擀面条的面要和得硬一些,所以要少加水)、盐2克。面粉加盐混合均匀,一点点加入水,用筷子搅拌成雪花状。用手和面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饧半个小时左右。把面团放到面案上,再揉十几分钟,盖上布,饧一会儿。面团上撒一些薄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大圆片,如果面案不够大,可以把一边卷起来再擀;将擀好的面片撒上稍厚一点的面粉防粘,两边卷起来。用刀切成均匀的条,手拿起中间的部分向上提,把面条抖开即可。

揪片

揪片,又称“掐疙瘩”,是山西传统面食,它以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在面食中独树一帜。揪片操作简单,吃着筋滑,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原料:面粉500克,水300克(温水,30℃左右,不烫手即可),盐10克。

制作方法:将盐放入面粉,搅拌均匀,加水,边加水边捻。用手掌根压住面,从外向里揉,大约揉8分钟左右(用手指按面,按凹陷处5秒钟能自动弹起,说明面已揉好。)将面揉成细长面坯子,用塑料袋套住(保鲜膜裹住也行),醒30分钟左右。将醒好的面再揉2分钟,然后放在案板上将面擀开,面的厚度大约为5mm左右。将擀好的面切成宽度大约为3cm左右的长条。在切面前先在上面撒点干面,防止切好的面又粘住。将面先横向拉扯,再纵向揪断。面在锅中煮大约2分钟即可,在煮面过程中要搅动,以免面糊锅底。将煮好的面捞在放有少量凉水的盆里,搅动面片,然后将水倒掉。(放凉水可防止面片之间粘住,并可使面更劲道)吃时浇上臊子或炒着吃均可。

抿蝌蚪

两头尖尖的抿蝌蚪,是阳泉、晋中特有的家常主食。清道光《阳曲县志》中记载:“附近居民各种面食曰‘河漏’荞面为之;拨鱼子,豆麦二面为之;抿蛆子,豆面为之,如蝌蚪状……”其中抿蛆子即为抿蝌蚪,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用料已不局限于豆面,可以单用豆面、白面、玉茭面、高粱面等一种面粉,也可以多种面搭配制作,各具其味。其中又以白面、豆面两面调和一起的抿蝌蚪风味最佳。

制作方法:将豆面与白面同时放入盆内拌匀,倒入水和成软面团,然后把特制的厨具抿蝌蚪床架在锅上,用抿锄用力推压,使面挤入开水锅中,成为长3~4厘米的小圆条,两头尖尖,形如“蝌蚪”状。待煮熟后捞入碗里,浇上卤就可食用,或吃汤面。食用时还可浇配各种莱,荤索浇头或打卤都可。常吃的浇头有酸菜卤、西红柿鸡蛋卤、肉炸酱、土豆丁卤、萝卜条白菜卤等。其口感软滑,清柔利口,别有风味。当地人将抿蝌蚪也叫“抿尖尖”或“抿圪蚪”。

擦仡斗

此面晋中地区常食,吃时适当配各种荤素浇头。“擦子”系在木框架中嵌有凸形铁片,片中布满椭圆形小孔的一种炊具。此面还宜配用高粱面、细玉米面、杂豆面进行擦制,味道和食感别具特色。

原料:精粉500克,水250克。

制作方法:把面倒入盆里,加入水(水温:冬热,夏春秋温)搅匀,抟成面团即可(不能多揉),然后将扁眼“擦子”横架于锅沿上,左手按住擦子一头,右手握一块面,放在擦子上向前方一下一下地推擦,使面擦漏在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切板条(切板板)

此面制法为晋中平遥、祁县一带人民的家常吃法,与普通擀面制法有相似之处,但口感与擀面条截然不同,吃着光滑有筋,入碗不浓不粘,食时可浇配各种荤素浇头,亦可配以荤素作料,煎炒而食,做成汤面也很有风味。

原料:精粉500克,水250克。

制作方法:将面放入盆内,加水和成面团,稍饧后,放案板上揉光,用擀面杖擀成3毫米厚的大片,再用刀切成10厘米宽的大长片。锅加水上火烧开,用刀将宽面片切成竹帘棍粗的小方条,用刀直接铲入开水锅中,用筷子在锅中将面条搅开,以免粘连,煮熟捞出即成。另一种制法是将面擀成约1厘米厚、宽10厘米的大长片,放在一小木板上,架在锅沿上用刀切成1毫米厚的小薄片,直接切入锅内煮熟即成。

剪刀面

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称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200余根,包皮面此面在乡村亦称“金裹银”。在晋中、吕梁、忻州等地区食用非常普遍。但由于各地食俗不同,所用的面粉种类和吃法也不大相同。在平遥、祁县、介休、汾阳、孝义一带常吃“红面包皮”;阳泉市、盂县、平定县一带普遍吃“玉米面包皮”;忻州市、原平市一带历来喜吃“荞面包皮”、“红面包皮”和“玉米面包皮”。食用时一般浇上各种荤素浇头,以盖浇为主。“荞面包皮”则配以各种荤素配料,炒制食用。如以肉、蒜苗炒制的“金裹银”是原平市的传统风味小吃,味感独特,非常可口,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原料:白面粉、红面各500克。

制法:先将白面粉放入面盆内加水250克,和成面团,揉光揉匀。再另取面盆放入红面,将开水500克浇入面内,用筷子搅匀后揉成面团。然后将白面团在案板上揉匀按扁,包裹上红面团揉成圆球形。再将合二为一的面团按扁,用擀杖擀成约3毫米厚的大面片,然后切成长约15厘米,宽约3毫米的面条,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即成。盛到碗里红白相映,搭配上浇头吃起来韧滑可口。

拖叶儿

这种俗称“菜疙瘩”的面食,饭店的食谱中则称“拖叶儿”或“蘸片子”,是山西面食中的一种面菜合一的食品。究其源,也是在“糠菜半年粮”的艰苦岁月里,被迫无奈而“创造”出来的。

原料:白面、高粱面、豆面都可以作为主料,山药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豆角、菠菜、韭菜、若莛、甜菜叶等都可以作为辅料,取材极为广泛。莱疙瘩以白面、豆面加菠菜制成者品质最佳,营养最丰富。

制作方法:将菜面混和,稍加水搅拌成糊状,再用筷子将沾着面糊的蔬菜,夹入沸水锅中煮熟即成。用油煎葱花,加入蒜泥、盐、醋,有的加面酱,制成调味汁,蘸而食之。现在多是炒西红柿调和蘸食。精此技艺者,在夹入锅中的一瞬间,两筷头轻轻张开,块状物立即变为片状物。有的则先将面粉和成糊状,再将洗净的蔬菜切成条状,一条条放入面糊中,再逐条用筷子拖入锅中。

柳叶面

晋中和晋东南地区人民特别喜吃“和子饭”(即小米稀粥内煮面条、南瓜、马铃薯、豆角等),其中所煮面条一般常为柳叶面。另外吃汤面、炝锅也多用此面。亦可吃捞面,浇配各种荤素浇头即可。

原料:精粉500克,水250克。

制作方法:将面放入盆内,加水和成面团(水温:夏凉,冬温)稍饧后,在案板上揉光。然后用擀面杖擀成1毫米厚的大薄片,撒上面扑后全部裹在擀面杖上,然后从中抽出擀面杖成为多层叠在一起的长条。随后采用斜花刀法(即切面时左、右、中相互交叉各切一刀,俗称三刀柳叶面),将面切成柳叶形,下开水锅煮熟捞出,或直接煮入小米稀粥内。

柳叶面条宽较厚,比较耐煮,较长时间放置或水泡不粘不软。

大刀切面

此面为临猗县的独特传统面食,制法虽不复杂,但和面、擀面颇为费工费力,制出的面条不粘不连。可以较长时间存放。一般喜庆欢宴、祝寿待客及公共食堂均可采用。

原料:精粉5000克,水1750克,食盐、碱面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面倒入大盆内,加入碱、盐、水(夏凉冬暖,春秋温),打成穗子,搅拌均匀后,揉成粗团,盖湿净布饧半小时后,取出放在案板上,用大棍反复压,待面团压光后,用两个大擀面杖从四角擀起,相互对擀成3毫米厚的大片,撒上面扑,折叠成30厘米左右宽的大条。用特制的切面大刀(长82厘米,宽16厘米,形似锄草月)将面切条,粗细如竹帘上的竹。切面时刀尖不离案板,刀把抬起轧下,形如锄草。然后将面条的上层头端揪起,一手握头,一手握中间,抖出面扑,下沸水锅煮熟即成。食时浇配各种荤素浇头或打卤,吃汤面也颇有风味。

襄垣手工挂面

襄垣手工挂面在山西面食中制作工序最为复杂,耗时最长。据载,元大德年间襄垣挂面便已出现,入清后更有“上党亭外三千铺,庶民饶食悬丝绪”之盛。食时干、汤、荤、素、软、硬、浓、淡吃法多样,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饮食习俗。

制作方法:将和好的面用布蒙盖待醒3小时,用大擀面杖反复翻压,当面的劲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将整块面平铺于案板之上,面的厚度应在5公分左右为宜。将翻压好的面用刀先切成宽为5公分左右的大条,将所切大条经拧、摔、拉、搓等工序,盘入大盆之中,蒙盖好,二次待醒。当盘在盆中的大面条醒好后,就可以拿出摆在大案板上,垫撒一些高梁粉面,将大条搓成匀称的指头粗小条,再次由内向外盘入盆中封盖待醒。上棍,要求眼快手快脑子快,采用“三叉一圈”上绞法,防止面条拉细时乱码。

面从工字架上取下后,再插到“七星杆”上稍稍拉长然后放入窨中。窨是做挂面专用土法做成的长方形池子,池内要求既吸潮气,又要干燥。将面上棍全部入窨完成后,盖好再一次待醒,约三小时左右进行酵化。根据气温掌握好出窨时间,架上挂面晾干后剪掉下面的“际头”,这时挂面会不同程度的翘起,必须将它拿回室内架杆上进行回潮,约1小时左右才能变直,然后在案上将挂面裁去两头,按一定尺寸分段裁切后置于专门用来存放散面的架子上。将裁切好的散挂面用纸条按需分捆包折,入库存放。

翡翠面

翡翠面是山西饮食业经营的传统高档花样面食之一。食用时可配以各种配料煎炒而食。食感好,十分鲜美,面条两面两色,绿中有白,白中显绿,筋滑异常,富有营养,常为筵席所用。

原料:精粉500克,清水150克,鸡蛋4个,菠菜250克,食盐末少许,细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取精粉250克放入盆内,2个鸡蛋磕开去黄留清倒入面内搅开,加少许食盐,一手不断把面打成穗子,一面不断注入清水75克,逐渐和成白色面团,揉光揉匀,盖湿净布饧约20分钟。将菠菜除去烂叶及老根,用水洗净,切碎剁成末,用净布把菜末包住,用力把菠菜水拧入另一盆内,将另外两个鸡蛋磕开去黄留清倒入菠菜汁内,加少许精盐,然后把所余250克面粉倒入盆内打成穗子,再加入适量清水,和成绿色面团。揉匀揉光,盖湿纱布饧约20分钟。面团饧好后,将两色面团揉压成同样大的长方形,叠压在一起,用擀面杖擀开,方法同擀面条。开始时两面均擀(即擀几下白面,再翻过来擀几下绿面),擀成大片时,即可一面擀(可以细淀粉作面扑),直至擀成厚约l毫米的大片,切成5毫米宽的面条,下开水锅煮熟捞出冷水过凉,用芝麻油拌匀即可。另一种制法是将两色面团拧在一起压扁擀成大薄片,切成面条,煮熟后冷水过凉。

麻酱凉面

凉面,乃山西民众夏日常食的面食品种,常见的有鸡丝凉面、红油凉面、什锦凉面等。近年来,市面上又出现了用绿豆芽、黄瓜丝、木耳丝、水萝卜丝制成的四丝(事事)如意凉面,集麻、辣、酥、香于一体的十八罗汉凉面等等,可谓满目琳琅,满目清凉。而夏季最为常见的是麻酱凉面,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

吃麻酱凉面,大多离不开“三汁”,即麻酱汁、蒜泥汁和芥末汁。麻酱汁,买来麻酱须用凉盐开水逐步化懈,才能调匀、调散、调成稀糊状,如果中间加些香油助调,则味道更佳;蒜泥汁,可用蒜瓣捣烂成泥,冲入适量凉开水即成;芥末汁,买来芥末面倒入少量开水,用筷子反复拧搅方可出味,或冲入滚开水放置温热处,20分钟后辣味方可串出,吃时加入适量凉开水即可。面条煮熟后,可捞入干净竹筛内用凉开水冲凉沥干,淋入少许香油拌匀,勿使黏连。家庭制作煮熟后可直接捞入凉开水盆内。吃时,用筷子挑入碗中,放入黄瓜丝或豆芽菜,依次调入麻酱汁、芥末汁、蒜泥汁、老陈醋及油泼辣子拌匀即可。其特点是:清凉利口,香辣鲜嫩。

和子饭

“和子饭”也叫“和则饭”,是山西民间晚餐常见的一种饭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面圪糁。配料按季节选用豆类(大白豆、大绿豆、黄豆),蔬菜类(红薯、土豆、南瓜、北瓜、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芹菜、甜菜、干豆角、南瓜条)、野菜类(苦苦菜、玉谷菜)。品种可多可少,数量根据喜爱,各取所需,适量为宜。调料多用葱花、蒜片、精盐、食油、醋烹炝入锅。

制作方法:锅里盛清水置旺火上烧开,先放入豆类、小米、略煮一阵,再加入易煮的蔬菜,熬熟后,投入香柱细的白面条和三和面条,沸熟后,放盐,定好口味起锅。另用饭勺将食油在火上加热,将葱花或蒜片炸出香味,点醋成汁,烹入“和子饭”内搅匀即成。食时,香味四溢,味美可口,然后再配小菜,如小葱,水萝卜更佳。

荤汤素饺

荤汤素饺,又名“腥汤素扁食”。据民间传说,宋朝的苗光义曾食荤汤素饺后题诗曰:“四白为素食,五色调荤汤,饱餐三五碗,捧腹咂唇香。”荤汤素饺现在成为长治地区人民逢年过节、招待亲朋的美味食品。

原料:面粉、剁碎的豆腐、粉条、白菜、葱丝等以及适量的姜末、五香粉、盐。

制作方法:将各种原料拌成馅,包成素饺子。再把猪肉切片,盛火翻炒,兑入开水成汤,配入金针、木耳、海带、粉皮、大豆芽,适量加添味精、酱油、胡椒粉、大料,文火煨炖10分钟作为汤料。然后把饺子煮熟,捞出后将炖好的荤汤浇上即成。其特点是素饺和荤汤溶为一体,黄白黑褐绿五色鲜艳,香味扑鼻,美味可口。

捏钵钵

“捏钵钵”是晋东南一带百姓的家常面饭。所谓捏钵钵,是用双手捏制的,类似钵钵样子的面食。捏钵钵的工具除无支架外,其余均与饸饹床相同。鉴于这种无支点、只靠两手来支撑的情况下合力捏制,这就需要在调制面团时,使用一些筋度较小的面粉。如在白面中混合一些高粱面、豆面或粉面、荞面等,以减弱面团的筋力,更便于捏制。

原料:白面300克,红面100克,豆面100克,温水300克。

制作方法:将三种面(亦称三合面)混合均匀,加入温水250克和成面团,再依次将剩余的水扎入面团内稍醒。将钵钵内塞满面团,将特制的捏钵托对正钵口,手指握住钵沿,手掌或拇指托住钵托,两手使劲挤压,将面条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浇上面卤食用。

漏面

漏面是晋中、晋东南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此面制法别致,风味独特。和面时需先和硬,再扎实,成稀软面团。制条工具采用葫芦制成的有漏眼的瓢,稀面经漏眼漏入沸水锅内煮熟成面条。

原料:白面500克,温水400克,精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