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12

第12章 山西面食大观(3)

制作方法:将面粉与精盐混合,先加入250克水和成硬面团,再将剩余的150克水依次淋于面团上将面扎光扎稀,成为有筋道的糊状。将葫芦(瓢底只有一个孔)吊置于沸水锅中央上方,先将瓢孔塞住,将和好的稀面放入瓢内后去掉瓢塞,面糊便缓缓自行漏入锅中,成为一根长长的粗细均匀的面条。煮熟捞出后浇上菜卤食用。

握流流

“握流流”这一面食的制作非常简单,无需用擀杖、案板、刀具等,仅用手握面团从手指缝中将面流出成型。所以在晋中一带,人们以这种既省时又省工的面食为家常便饭。这种面食为二合面或三合面制成,因面的混合比例不同而制成的形状也不同。

原料:白面250克,红面250克,温水300克。

制作方法:将两种面混合均匀,加温水调制成面团,蘸少许水将面扎软扎光。取一小块面握入手中,五揩用力向内握,使软面团从指缝中缓缓流入沸水锅中,成为起伏不平的三棱片状,煮熟出锅,浇上面卤即可食用。

滚子面

“滚子面”是晋中一带农家日常食用的面食。这种面食,因其切成短而宽的条后,又在面扑上滚成稍长又圆的面条,故名滚子面或称滚条面。滚子面煮熟后利而爽口,筋道生香,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原料:白面500克,冷水250克。

制作方法: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揉光揉筋后稍醒。将面团擀成3毫米厚的薄片,撒上扑面,用刀划成约5厘米宽面片,再逐片切成短面条。将切下的面条撒上扑面,搓成圆形而较长的面条即可,入沸水锅中煮熟,浇上各种面卤食用。

转面

转面是长治高平一带传统的民间面食。此面食制法独特,风味别致。因和面时要加入适量嫩发酵面头,并配合加入适量食用碱,所以当地人也称此面为“碱面”。面煮熟后,需用手抓住面条,将其盘转成小把,故得名转面。

原料:面粉500克,嫩酵面50克,精盐15克,水150克,植物油适量。

制作方法:面粉开池,放入嫩酵面,倒入溶解的盐、碱水,和成硬团。用大擀杖代替揉面反复压面,压至面团光滑而发亮时,将面团揉光,压扁,抹上植物油静醒。面醒好后,擀至约3毫米厚,撒面扑,叠起数层,切成细面条。将切好的面条抖去扑面,盘转小圆面托,置于木箱内,用干布盖严箱口,放置一天。待面发出香味,取出晾几分钟后,入沸水煮热,捞出过水,空出水,淋上植物油,将面条盘转成小把即成转而。食用时,可在沸水中氽热浇卤热吃,或配黄瓜丝、芝麻酱、醋等拌起凉吃。

炝锅面

炝锅面是山西常见的一种面食小吃。此面多在被冬季节,或大冷天出售。在大冷的气候里,吃上一碗炝锅面汗流浃背,驱赶寒气,顿觉精神振备。因经济实惠,深受人们欢迎。

原料:面粉200克,菠菜、肉丝、榨菜、葱丝、酱油、海带丝、盐、味精、辣椒酱、醋、植物油、香菜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面粉倒入盆里,用水和成硬面团,揉匀,擀成大薄片,切成细面条。入羊肉汤锅煮熟备用。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投入葱葱丝出香味,放肉丝、榨菜丝、海带丝炒熟,放入酱油、精盐、味精、醋,找好口味,浇在煮面的汤里,放上菠菜,淋上香油、辣椒酱,撒上香菜盛碗即成。

钢丝面

钢丝面,是晋中和晋北地区民间常吃的一种面食品。此面因选料玉米面和黄豆面调和而成,所以口感较硬且挺阔,被形象地称为钢丝面。

原料:玉米面400克,黄豆面100克,温水300克。

制法:将两种面拌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团,稍醒。将面团揉光后,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条,下开水锅煮熟浇卤即可。

蒜泥腰带面

蒜泥腰带面是运城地区的一种家常面食,因此面形状象人的腰带,食用时炝入蒜泥,而故名。这种面食筋滑有劲,味道咸辣,香美可口,适宜于体质健壮的中青年食用。

原料:白面500克,大蒜泥50克,精盐、味精、酱油、香醋、花椒面、植物油、辣椒面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白面加清水和成面团,蘸少许水将面扎软稍醒。将蒜泥放入碗中,放少许辣椒面。炒锅上火放少许植物油,待油热后,炝入蒜泥碗内,再加入适量酱油、精盐、香醋、花椒面、味精搅匀成调和,将醒好的面团上案,擀成大片,对折,用刀切成腰带状。然后将宽条面用双手扯成16厘米长的薄条片下入沸水锅,煮熟浇上调和食用。

菜面片

菜面片是晋南万荣县一带的家常面食之一。这种面食是将蔬菜切碎和于面中,擀成面片煮食,干吃、汤吃均可,加何种调味随意,颇受食者的欢迎。

原料:白面500克,韭菜400克,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韭菜洗净切碎放入盆中,撒适量盐拌匀,待脱出水分时混入白面,加适量清水和成软面团,揉匀稍醒。将醒好的面团擀成大薄片,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煮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浇上臊子食用。

此面改用萝卜、西葫芦、菠菜制作均可。

二、蒸闷类

山西蒸制面食品种繁多,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白面馒头。馒头又分为圆馒、刀切馍、枣馍、花卷、石榴馍、麦芽馍、硬面馍等。杂粮蒸食类有吕梁、晋北等地区的莜面栲栳栳、莜面搓鱼、莜面切条、莜面窝子、莜面窟垒、莜面饴铬、莜面团子、高粱面鱼鱼等,还有晋南的灌汤包子、稍梅等。

馒头

馒头是我国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馅的白馒头,一种是有馅的花色馒头,又称作包子。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宋时,馒头成为读书人经常食用的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了。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的,无论有馅无馅,馒头还担负着祭祀供奉职能。一直到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了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复杂。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馒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发酵面粉为主料入笼蒸制而成。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还可根据所需制成各种风味。晋南人一日三餐离不了“馍”,关于“馍”的词语更是繁多。清晨起来,先吃几口馒头压压饥,这叫“晨馍”;下地干活儿,带个馒头,叫做“半路时馍”;早饭、晚饭吃的馒头是加热的,叫“软馍”;午饭与面条搭配着吃的馍,是不软不硬、蒸熟后没有馏过的“酥馍”;切片晒干的馒头片,叫“干馍”。旧时学子外出求学,一人背着一面口袋的“干馍”作干粮的场面,曾经是晋南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馒头还可以炒着吃,叫“炒馍”;把馒头切碎了和蔬菜拌在一起蒸着吃,叫“拌馍”;和炒菜烩到一起吃,叫“煮馍”。不只是蒸出来的馒头称“馍”,用火烙出来的也可以叫做“馍”,如“烙馍”指的是烙饼,“煎馍”指的是煎饼;用油炸出的扁而圆的油饼儿,叫“油馍”;妇女坐月子吃的一种干饼,是把搀着花椒叶和咸盐的面团儿擀成圆圆的薄片儿,用石予儿加热烙制而成的,这种饼子叫作“擀馍”,而晋中则叫做“疤饼”,也叫“石子饼”。把馍称为饼,是古代说法的遗留。《集韵》里就说“馒头,饼也”,可见在古人那里,馒头和饼子是一回事。在晋南真可谓“一样馍百样吃”、“一个馍百个名”。

在山西,尤其是晋南人,每顿饭都必有馒头下菜,才觉得吃饱。有俗语说,晋南人“不吃馍馍不叫饭”,意思是每顿饭都离不开馒头。地道的晋南人中午吃面条,待客吃饺子等等,都不会忘记放一盘馒头在桌上;讲究的人家还要把馒头切成薄薄的片儿,整整齐齐地码在盘子里,以供用餐人最后吃一两片儿。不管前面吃了多少东西,吃的是什么,只有这最后的几口馒头下了肚,这顿饭才叫圆满。

原料:白面500克,酵面、碱、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白面倒入盆内,酵面用适量温水泡开后倒入面中,和成酵面团,使其自然发酵。将发酵好的面团对入适量碱水,揉匀揉光。上案搓成条状,揪成剂子,逐个揉成圆形,再横滚几下,成长圆形上笼蒸熟即成。

花卷

花卷在山西是广泛食用的面制品,因其加入调料而比馒头更有滋味,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原料:面粉500克,油15克,葱5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面粉加水、面肥调成面团,发酵发足后加碱水揉匀。葱切成细末,加盐、油拌匀。面团搓成胚子,擀成长方形片,刷上油,撒上葱花,卷起,上笼蒸一刻钟即可。

莜面栲栳栳

莜麦,因其耐寒耐旱,生长期短,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成为山西吕梁、忻州、雁北一带的主要农作物。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的描述,生动地描写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另外,由于莜面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食用后特别耐饥,所以,民间有“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的玉茭饿断腰”的说法。传说莜面栲栳栳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当年李世民在太原起兵,长途远征,为了让将士吃饱,遂用山西特产的莜麦蒸制成一种卷形面食,再浇以羊肉卤汁食用。这种食品营养丰富,筋道爽口,深受官兵喜爱,后来传入民间,流传至今,取名“栲栳”,谐音寓意曾经是唐太宗犒劳三军的美食。

做莜面栲栳是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戏之一。她们将一大块用热水和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一个个筋薄透亮的栲栳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油合辣椒酸菜汤,带荤莜面更吃香。”

吃莜面讲究三熟:莜麦在地里要长熟,莜麦上火要炒熟,食用时莜面上笼要蒸熟。栲栳栳蒸熟后,需蘸调味汁食用,所以调味汁的好坏,是决定栲栳栳味道的一个主要因素。蘸调味汁一般分荤、素两类。食素者多用酸菜调和,即家庭腌制的酸菜,以葱、蒜、辣椒烹炒而成,食之爽口;夏秋季则用烹炒的西红柿酱汁,也有用麻酱、蒜泥、醋、酱油等调和的蘸汁。食荤者主要是用羊肉制卤,有羊肉炸酱、清炒羊肉、生蒸羊肉等,也有使用西红柿炸酱、猪肉炸酱的,口感极佳。其特点是香味馥郁,营养丰富,是高血压及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白面窟垒

这是流行于晋中、太原、吕梁、大同等地区的家常面食,又各“拨烂子”。其做法是将马铃薯或胡萝卜洗净,用礤子擦成细丝,然后放入盆内,加入食盐、五香粉,再放入适量面粉拌均匀。搅拌时可不断淋入少量清水,使而粉均匀地裹在马铃薯丝上,防止面粉成团或拌成疙瘩。将拌匀的马铃薯丝倒在垫有湿笼布的蒸屉上,旺火蒸20分钟即熟。另外准备好炒菜锅,锅上火加入食用油、花椒,油热后投入葱花,再将熟窟垒(蒸熟的马铃薯丝)倒入锅内进行翻炒,等油、葱入味后即可食用。在通常制作中,除使用白面外,还可使用红面(即高粱面)、玉米面、莜面或者混合面(白面、红面、玉米面),口味各异。另外可以使用的蔬菜也非常广泛,除马铃薯、胡萝卜等硬质蔬菜外,野菜、槐花、榆钱等也可作为原料。

焖面

焖面是山西各地较为常见的面食,因为制作简便,菜面齐全,很受老百姓青睐。焖面种类多样,有蒜薹焖面、肉丝焖面、萝卜焖面、土豆焖面、南瓜焖面、烧羊肉焖面等等,而以豆角焖面最为普及。

焖面,一般须用手工擀制的短生面条。焖面的制作关键在于加水多少和掌握焖制的时间,水多则面条易成团,面不入味;水少则煳底,面条干硬。焖制的时间长了,水干而底煳不能食用;焖制的时间短了,面生而菜硬不能入口。一般来说,豆角炒至翠绿时,即可将面条抖散均匀地铺盖在豆角上边,加水宜少不宜多;焖制3~4分钟后,当听到锅中水的“嘶嘶”声音将尽时,可掀锅用筷子将面条轻轻拨散,再略加些凉开水,再盖严锅盖,继续焖制2~3分钟即可。不过一般家庭制作,凭经验一次加够水,中间不再开锅加水。

搓鱼鱼

搓制面食是盛产高粱、莜麦地区家庭妇女的一绝。搓制的面食,形如小鱼,蒸而食之,香味很浓。忻州一带精于此技艺的,可在案板上双手同时搓,搓出细如粉丝的面鱼来,最多一次可同时搓10根,每根达60厘米长。平遥人制作的“开膛搓鱼鱼”更为奇特,搓制时,双手将小面丁搓成长5厘米、两头尖、中间圆的面鱼,然后用右手拇指将面鱼顺长一搓,犹如鱼儿开膛一般。开膛搓鱼蒸、煮食用均可,也可以是蒸熟再炒。很多到平遥的游客,慕名品尝当地的开膛搓鱼鱼。

高梁面鱼鱼

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人们经常食用高粱面鱼鱼。主妇们将和好的高粱面挤成枣样大小的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成细如香头的小鱼或长鱼,蒸好后浇上汤菜食用。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

烧麦

烧麦以其顶口稍上的捏花如梅花形状,又名“稍梅”。它原来是旧时山西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也叫“烧卖”或“稍麦”。烧麦制作工艺复杂,关键在于各种作料的配合千变万化,作料早放一刻,晚放一刻,味道都不相同。制作时将羊肉或猪肉绞碎,放入盆内,加花椒粉、盐、酱油、姜末等拌匀,再将西葫芦、韭菜切细放入,加麻油拌成肉馅。最难的是做皮,面案师傅们说:“稍梅好吃面难和,皮薄包馅打花难。”做皮就是将面粉加盐和清水拌匀,揉透搓成条,摘成面剂子擀成片,用擀面杖把面片压出花边,然后用每张面片包上些许羊肉馅,捏成下如银瓶,口如梅花状。上笼用大火蒸约15分钟即熟,取出就可食用。蒸熟的烧麦形似花瓣绽放的雪梅,吃起来皮软精薄,馅鲜味浓。

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食品,是为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而得名的,其色白虚软,香绵可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原料:精粉、猪油、香油、花椒面、碱面、大葱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精粉用温水和好,发酵。然后上案配上适量碱面(少量使用,中和其发酵过度引出的酸味)。加上适量猪油,将其揉光扎匀、擀开,放上适量葱花、香油、花椒面等佐料,然后卷成团,揪成剂子用手拉成旋圆,压成饼形,上笼屉蒸30分钟即熟。

榆次雪花糕

雪花糕是榆次的传统食品。清朝末年由榆次龙王届街的手艺人全儿创制。因其用特制的小木锅笼蒸制而成,故又称“甑子糕”。

原料:江米面、红或白糖、玫瑰、桂花、核桃仁、青红丝、芝麻。

制作方法:将红米面用冷水拌匀成糊状,盛入木甑内,撒上些糖、桃仁、青红丝,用碗扣住,放入蒸锅。蒸熟后取出扣入另一碗内,再撒上糖、青红丝,炒芝麻,浇上玫瑰或桂花汁,即可食用。

小车刀切糕

小车刀切糕是壶关县粗粮细做的一种较有名气的小吃,其质软绵,色金黄,酥味甘甜。常食可解暑热,治吐泻及头痛、乏力、呕吐、腹胀、腹泻、不思饮食等症。

原料:大黄米面2500克,黄玉面1500克,大紫红枣1000克,温水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