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15

第15章 姹紫嫣红风格迥(1)

其他类舞蹈形式各异,个性特征较为明显。有《浑身板》、《看兵书》、《跑报子》、《老鼠嫁女》、《十不闲》、《渔鼓简板》、《地游游》、《纺织舞》、《耕种舞》等,既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又有具有讽喻意味的,还有富有哲理、寓意深刻的。多数舞种仅在一两个县内活动。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又名“二鬼搬跤”、“二鬼打擂”、“摔跤比赛”等。是山西传统节日中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晋中、晋北、晋南皆有流传。临汾地区古县的“二鬼摔跤”较有代表性。

该舞由1人扮演,表现的却是2人格斗扭打的摔跤动作。1个人何以能以假乱真地表现2人摔跤的动作、形态呢?其奥妙就在于它的道具制作。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置两个搂抱在一起的假人身模型,模型内以木架代骨骼,中间垫棉花或海绵,外面用布缝成人体形,上安两个面相对的头。表演时,将上身模型绑在演员背上,表演者身体前俯90度,两手握一双小腿模型撑地,代表甲方的两腿,演员的双腿代表乙方,再分别穿上两件盖膝长袍,装扮起来,宛若2个大汉紧紧拽扯的形态。

摔跤开始,表演者或进或退,或俯或仰,时而直线走,忽而绕圈行,表现双方在互相窥测,伺机进攻,这是舞蹈的相持阶段。在格斗过程中,演员的身体前后摇摆,左右移动,使背上的模型扭在一起,力的抗衡,增强了表演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于是,演员的手脚互相磕碰,体现出甲、乙方乘机绊倒对方的情景。渐渐地,场上的摔跤进入紧张的决斗之中,演员不时地双手离地,双脚旋转,形成扭打抡转之势,正当进入全力拼博,紧张的打滚摔跤的格斗高潮时,演员突然甩开外套,表演嘎然而止,露出原形,原来是1个真人背着2个假鬼。

舞蹈一般不用乐器伴奏,有的地区以打击乐相伴,古县使用的是堂鼓、京锣、小锣、小镲,鼓点有[乱棰]和[收点]。

张公背张婆

“张公背张婆”也叫“哑老背妻”,“老背少”,“猪八戒背媳妇”等。流传于山西大多数地区,活动于年节之时。

它是由1个人扮演2个人物而表演的舞蹈形式。在舞者的身前绑1个假人上身的道具,与舞者的下身组成1个人;在舞者的身后绑1个假人下半身的道具,与舞者上身组成另1个人。表演时,上身表演的是1个角色,下身表演的则是另1个角色。以舞者行走时双膝微屈,步履沉重,来表现背着1个人行走的负重感。

表现的内容,多是有不同缺陷的人经过相互帮助,克服重重困难,最后达到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目的。如“张公背张婆”,通过擦汗、喘气、捋胡子、伸腰、揉腿等动作,来表现一对年迈夫妇急切赶路的艰难行程。而在“老背少”中,则是通过寻路、过河、上坡、下山、观望等比较夸张的动作以及少妻喜、惊、笑、忧的表情及对丈夫的娇嗔、关爱等表演,表现夫妻间的恩爱。

伴奏多用打击乐。

火流星

“火流星”又名“火蛋舞”,“耍火炭”。在山西流传较为广泛,是民间社火队伍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将2个内装木炭或蘸有油的棉球分别置于2个小碗状的铁丝笼头内,为道具。舞者将其搭于颈部,垂于胸前,两手握着绳的两侧起舞。白天,碗内置水,成为水流星,夜晚点燃木炭或棉球,如火样的流星闪闪烁烁。

舞时,有双手交错向前的“抡转”,有双手同时进行的“大抡转”,也有举过头顶的“大平转”。舞步简便,可前进、后退、跪着、站着等,有时也有躺在地下表演的“乌龙绞柱”、“乌龙扫尾”、“举火托天”等。

行进时,在前开路;场地表演时,打场兼维持秩序,晚间表演时,有多人共同持火流星起舞,舞者的身影隐于夜色中,只见数颗火球在空中飞舞,星光流转,如火如荼。

看兵书

“看兵书”流传于文水县郑家庄一带。

相传源于五代武将王彦章夜读兵书,布阵破敌的故事,而在民间,却演化成神话传说。传说中的王彦章是只修炼了千年的蛤蟆精,立志杀暴除虐,下凡变成一名武士,日夜苦读兵书,成了足智多谋的残唐名将。一次他与高思继对阵,杀了一日不分胜负,次日又战,王施巧计,诱敌深入,突然使了个回马枪,将高思继挑于马下。

人物4个,1位将军,3个士兵。扮相与戏曲人物相似,将军戴缨盔帽,装虬须,着银甲,银白色靠牌。侍从、杂役、传令兵皆作相应的戏曲角色打扮。

夜色沉沉战鼓隆隆,在两军鏖战的紧急关头,将军王彦章沉着冷静,灯下苦读兵书,他时而“大八字步半蹲”,凝眉,耸肩细读兵书;时而“旁弓步”,一手捧书,一手指书顺行细读,微微扬颏梗脖,上下浏览兵书;有时,又迈着“八字步”,将书背于身后,掩卷沉思。侍役头顶油灯碗,走“圆场”、“花梆步”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以半蹲姿态为将军照明;杂役右手提壶,左手端碗,走着“颠碎步”,做着倒水势;传令兵手持令旗,做“蹉步”颠颤行进,不断报告军情。其中也有组合动作“倒水侍侯”、“怒踢传令兵”、“背灯观书”。还有侍从将灯碗顶到脑门上,以手为轴的“躺身转”的技巧动作。终于,将军找到了破解敌军的方法,做“破题大解”动作,接“出征势”,整个表演结束。

表演中,将军紧紧围绕一个“看”,士兵则处处体现了一个“逗”字。当地艺人概括为:“将军,上观下看转眼球,侧看动脑皱眉头,凝神细看身不动,开窍之时浑身抖;三个士兵,抖肩耸肩蹲步扭,摇头晃脑蹉跳走,喜眉笑眼嘻嘻逗,军情紧急不发愁。”体现了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将军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士兵们既众志成城又滑稽幽默的可爱性格,使整个舞蹈在严峻中现活泼,紧张中现松弛,达到了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境界。

拉话

“拉话”也称“文故事”,流传在昔阳县路家峪村。

该舞产生的原因,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元朝,河北井陉一带有强寇占山为王,常搜刮民财,掳男霸女,一伙青年精炼武艺,决心为民报仇。一日,他们扮成童男美女,暗藏武器,佯装从山寨路过,故意被强寇劫回山寨,伺机灭寇。趁强寇饮酒作乐,命他们唱歌起舞之际,灌醉强寇,杀死山大王,破了山寨,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人扮成他们的样子,模仿他们的歌舞,以示纪念。一种传说是:元朝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致使百姓四处流浪。途中,青年男子怕被抓差当役,蓄起胡须,女子则手持木棍,籍以防身。有时,为了解除疲劳或乞饭糊口,便编演些小节目边走边唱,载歌载舞。另一种说法是:一位老艺人在该村演出时,突得伤寒病疹,在当地乡亲们的关怀和照料下,死而复生,为报答众乡亲救命之恩,便将“文故事”,传授给村民演唱,以求人畜兴旺,平安如意。

从前,该舞主要参加参神、祭祀的活动,故要“心怀诚意,不准嬉笑,严肃敬重地表演。”建国后,虽已成为元宵节文娱活动,但仍沿袭原有的表演程式,舞蹈套路,保持着传统的风格特色。

它由8人表演。老生、小生、小旦、花脸各2人。运用圪节鞭、竹板、八角鼓、钱杆儿4种道具。舞蹈动作有“跺脚”、“躜脚”、“跌步”、“斜步”、“交叉步”、“磕钱杆”、“拉鞭”,做出“拉”(拉鞭)、“打”(打竹扳)、“拍”(拍鼓)、“转”(转钱杆儿),不同的动作,形成了跺、点、蹲、转的动作特点,构成了转身猛,跨步、跺步稳,蹲要深的舞蹈韵律和干脆利索、刚劲有力的风格特征。

其表演分大场、小场2种。无论街头或舞台表演,均以边歌边舞,变换队形,交替穿插进行。其队形有“正场”、“斜场”、“出场”、“进场”几种。传统节目有《八洞神仙赴蟠桃》、《崔虎抢亲》、《观灯》、《采桑》、《远看》、《下书》、《嗑瓜子》。曲调是一曲一目,节奏四平八稳,乐器有笛、笙、小唢呐、呼胡、二胡及中路梆子的打击乐,但不用梆子,由老生用竹板击节来掌握节奏和速度。

小花戏

“小花戏”流传于山西左权、和顺、昔阳、襄垣、黎城县。

该舞源于辽州(今左权)社火中的“文社火”。据《辽州志》(明正德元年)载:“每年正月十五夜,村村垒火挂灯,‘社火’前导,村中男女结队而行,走遍大街小巷。”元宵之夜,旺火熊熊、彩灯闪闪,梅笛、唢呐,声声悦耳,民歌民舞,情韵悠悠。人们在演唱着古朴原始的花戏。

早期是2个男孩分别扮作1男1女,男角梳朝天小辫,眼鼻间画桃子或石榴图形;女角头插花朵,脸上画梅花。2人身穿彩衣,手持花扇,站在原地演唱祈祷歌,时而有小幅度的扭动。民国初年,2人开始交换场地,舞扇的幅度加大,增添了“跃身”、“蹲地”、“蝴蝶扇”等舞蹈动作,有了生、旦、丑角色,演唱较完整的故事,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小花戏。抗日战争期间,新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道在充分发挥“小花戏”载歌载舞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舞蹈步法,丰富了舞蹈动作,并编排出《参军》、《练武》、《四季生产》、《走娘家》、《新告状》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花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已成为晋中地区和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

“小花戏”有40多种基本扇花和20多种基本舞步。扇花有“蝴蝶扇”、“穿立扇”、“顺风撒扇”、“云手撒扇”、“挽花扇”、“大转扇”、“擦脯扇”、“掏推扇”、“大转扇”、“悬空甩扇”、“揉甩扇”等。舞步有“三颠步”、“唿嗦步”、“上步弹跳”、“虚步颠颤”、“猫跳步”、“箭步”等。基本动作有“鸳鸯戏水”、“小燕穿云”、“蜻蜓点水”、“金鸡独立”、“喜鹊登梅”、“金鱼摆尾”、“犀牛望月”、“磕扇拧身点指”等50多种。

“一小二花三有戏”是左权人对其艺术特色的概括。“一小”是指扮演花戏的演员年龄小(八、九岁至十五六岁),演出所需场地小,所演的节目也很短小;“二花”是指舞蹈动作花梢,步法花梢,扇法更花梢;“三有戏”是指每个节目都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群众说它“有歌听有舞跳有戏看。”

花、走、跳、拧是其舞蹈主要特征:

“花”是指舞者手拿扇子,以扇的开、合、抖、推、盘、绕等,变换出各种花梢的扇花,如“遮阳扇”、“凤凰扇”、“波纹扇”等,特别是上下翻飞,左右翩跹的“蝴蝶扇”是其最有特点的扇花。当地人们将这种情在扇中,扇在意中,寓情于扇,以扇传情的表演赞誉为“会说话、能传情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