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14

第14章 武技高超入绝境

武技类是具有武术、杂技性质的民间舞蹈,有《霸王鞭》、《打棍架》、《刀舞》、《剑舞》、《背棍》、《铁棍》、《圪栏棒》、《剑舞》、《高跷》、《俊幡》等,这类舞蹈比较注重手中器械的舞动及个人技艺的发挥,既有舞蹈的节奏韵律,又有武术的精湛技艺。

霸王鞭

“霸王鞭”也称“花棍”、“花鞭”、“打棍”、“打彩棍”等。在山西流传广泛,活动于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之时。

其起源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秦时楚霸王,武艺超群,尤其是他使用的武器——鞭,更是有名。后人敬仰他,效仿霸王舞鞭,来表现自己的勇敢和威武。

霸王鞭是舞者手里的道具。多用竹或木棍制成。长约一米,两端挖孔,嵌入铜钱,棍两端系有红绿彩绸。

舞时多右手握棍的中端,左手空手或执手绢、拿扇子,也有双手各执一棍的,上下左右飞舞,前后盘绕的霸王鞭,敲打着手、臂、脚、肩、背、胸、腰等各个部位并不时地绕头磕打地面,形成磕、打、跳、跃等连续动作,使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飞舞,并发出一种有节奏的声响。山西流传的霸王鞭,在表演过程中,各地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却又大同小异。

主要动作有:大甩鞭、满身响、遍地开花、磕脚、击肩、缠腰、打地等,舞步有:十字步、弓步、踏步等,队形的变化大体上有:二龙出水、转四角、双连环、转葫芦等。表演形式大致有:1、单人起舞。主要表现个人技巧,有的人打起来激烈、奔放、刚健、有力,而有的人打起来则轻盈、舒展、洒脱、大方。2、集体起舞。其中有男有女,人数成双成对,少则4对,多则20对以上,以饱满的情绪,整齐的动作,打出激昂的气势,飒爽的英姿。3、与表演唱结合。如“二人台”中的舞霸王鞭与人物、情节相结合,而“十不闲”中的舞鞭者则是与说白、演唱相结合。总体来说,动作灵活多样,快慢结合,刚柔相济,技巧性强是其特点。伴奏多为打击乐。

高跷

“高跷”在山西全省各地流传。因舞者双脚踩跷,高高在上进行表演而得名。有的地方也将它叫做“高瞧戏”,即站在高处让人瞧的戏。从晋中榆社县出土的北魏时期石棺上刻画的高跷和杂技等舞人中,可看出其久远的历史。

“跷”是两根上端扁方,中间安托板,下端呈圆形的木棍。跷的高度以托板下的尺寸而定。分高跷、中跷、低跷、寸跷四种规格。二寸来长的称寸跷;三尺左右为低跷;五尺左右叫中跷;六尺以上是高跷。晋南新绛一带有高达一丈二尺的高高跷。绑跷时,表演者双脚踩托板,用带子将跷的上端与小腿绑在一起。

高跷的表演形式多样,通常以集体表演为主。人数少则20余人,多时可达100人。他们或扮作一出出戏剧角色,或扮作工人、农民、商贩、学生、士兵各种人物,手执有关道具,排列成行,遊于街市,变化简单的队形,在宽阔的场地,还掏出各种场图,间或唱几段民歌小调,也有的将“秧歌”、或“二人台”的表演与高跷结合,称“高跷秧歌”或“高跷二人台”。一般来说,以上的表演形式叫“文高跷”;踩中跷和低跷者,能够做出许多技巧动作,如“端腿跳”、“提腿跳”、“大劈叉”、“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还可踩跷叠罗汉,如:4人踩跷成一排,肩抬一根扁担为底座,扁担上站2人,抬一根扁担为中座,上面再站1人,众合着节拍,同步行进,这些技艺高、技巧性强的便被称为“武高跷”。还有一种“连腿高跷”,即甲的左脚与乙的右脚共踩一跟木跷,依此方法可组成多人连腿高跷,众人协调行进,密切配合。

其艺术特点为“扭”和“武”。扭时要耿中带浪。两腿肌肉收紧,两跷一顿一顿地蹬地,节奏性强,而上身则灵活松弛,耸肩甩臂;武时,则要骁勇惊险,以惊湛的技巧、高超的技艺,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走兽高跷

“走兽高跷”也叫“走兽”,流传于山西稷山县。

由2个人踩着高跷,用腰间装饰连成一只巨兽,似人骑兽身。表演形式与“高跷”大致相同,但它却通过不同神话人物与怪兽的组合关系,构成各不相同的内容,来反映人们的某种信念和夙愿。如“闻仲太师怒赶墨麒麟”:墨麒麟系独角神兽,全身生鳞甲,尾部似牛,能腾云驾雾,背上骑的是身着盔甲战袍,手执两根金鞭的商朝首相闻太师,它反映的是闻太师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辅助君王治理天下的无畏精神和赤胆忠心。再如“勇士挺身制凶貘”:传说貘是形状怪异的猛兽,齿如利刃,能舐食铜铁及竹骨,常盘踞交通要道伤害人,百姓既害怕又痛恨,这时,有一勇士挺身而出,赤手空拳将其制服,貘背上骑的正是该勇士,舞蹈表现了人征服邪恶势力的大无畏精神。又如:“状元魁星驾鱼龙”:鱼龙,龙首鱼身,头上站着的是魁星,背上骑着状元郎,传说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赤身光脚,面目狰狞,一脚向后跷起,犹如鬼字右边的竖弯勾,一手握笔,一手捧斗,构成一个魁字,它寄托着人们飞黄腾达的美好意愿。

铁棍

“铁棍”又名“抬阁”、“忽颤阁”、“铺陈阁”、“转阁”等,是传统节日中常见的一种广场艺术形式。流传于山西各地。

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铁棍”,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很大,所以在晋中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该舞起源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祭祀活动。雨后谢神时,人们设置了一乘形似楼阁,造型为“凤凰拉车龙打伞”的神轿,由众人抬着游街,为“铁棍”的前身。在徐沟,参加过绑棍、抬棍、制作道具、表演的人占全村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民国初年,就有徐沟艺人外出,到晋祠、晋源、太谷、清源等地传艺,使这一艺术得以传播。

铁棍的结构方式为:将一个木制方桌装饰华丽作为底座,上面固定一根长160厘米,呈“丫”形的方形铁棍(称“总挺”),上端插呈“T”形的铁棍(称“支挺”),然后在底座上绑抬杆。也有的在底座上安置一个圆形转盘,与铁棍固定,由轴的转动带动总挺旋转;还有的是在总挺与支挺衔接的地方安装可转动的插头,通过演员两臂甩动,带动支挺慢慢旋转。

装置时,将2至5名(按剧目定)男女儿童扮作剧中人物,缚于“支挺”上,并制作与剧情相符的道具饰于棍上,如《西厢记》:底座为文殊院,彩制亭台、假山、西厢等景物,书生张生站在假山顶上,身旁站着莺莺小姐,在张生高举的文房四宝上,站立着机智聪明的小红娘。由8人抬阁行进,抬者从起抬、迈步、拐弯或遇见障碍等均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号子,以统一步伐,协调前进。

棍上的造型以戏曲人物为主,也有一些神话内容,每台阁反映一个故事的片断,集中概括地反映主题,如《三打白骨精》:孙大圣手持金箍棒,从云端俯冲下来,向白骨精头上狠狠打去,唐僧却合掌闭目,似于心不忍;而八戒则贴唐僧耳朵说大圣的坏话,两眼却直勾勾地看着美人妖精;白骨精走投无路,缩成一团。再加之铁棍由于木杆在行进中晃动引起的上、下颤动,形成了金箍棒在妖怪头上一点、一点地打下去的艺术效果,把白骨精浑身颤抖,欲逃不能的狼狈相表现得淋漓尽致。

“铁棍”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将舞台上几十个人物,演出几小时的内容,浓缩在一组造型中,虽无唱、做、念、打,却起到了与戏剧异曲同工的作用,被冠以“无言戏剧”、“空中舞蹈”之美称。

“铁棍”的演出,多则几十台,小则几台,列阵成行,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日,便与“背棍”、“狮子”、“龙灯”、“旱船”等形式一起活动于街头、广场,深受群众欢迎。

背棍

“背棍”也称“背阁”、“高抬”、“扛装”、“挠阁”等。流传于山西各地,属广场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由1个成年人身背铁棍,上绑缚1至3名儿童组成。根据棍上人的多少,分别称“单人棍”、“双人棍”和“三人棍”。其结构分“直顶式”、“旁挂式”和“活心式”三种。以“直顶式”为多见,它有呈形的下截(称“铁绊”)。斜弯形的中截和直立的上截(也叫“支挺”)。将儿童绑于上截,而中截的弯度,则是保证棍上人重心的关键部位。“旁挂式”的绝妙在于将上截绑在呈“∩”形中截垂直的地方,使装扮起来的演员看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仿佛凭空悬挂。“活心式”是在中截处安一活动轴心,随着棍上人前俯后仰形成的压力,使棍前后晃悠。

绑棍是一门技术,它既要将人与棍牢固、美观地绑在一起,又要将各种“彩”(道具)巧妙地装置在棍上,再用衣饰将铁杆巧妙地掩饰起来,看上去人物似站花盆边上,挑在剑戟上,或悬挂在树枝上。

表演时,背棍者与棍上的儿童共同扮演一组戏曲或故事人物,并辅之与该角色相符合的道具。由于扮演角色不同,每根棍的表演方法各异,背棍者迈着与角色相吻合的步法,棍上人根据角色做出不同的神情。行进时,有的舞步稳健,有的沉稳,有的大步流星,有的碎步小跑。有的舞姿轻若春风,有的则柔如流水。如《打渔杀家》:背棍者饰萧恩,右手举一只渔船,船仓里斜插一支桨板,桨头一端金鸡独立般站着挎钢刀,提襟屈掌,横眉怒目的萧桂英。再如《凤仪亭》:背棍者饰董卓,手托一把太师椅,吕布手持长戟,骄横得意地坐在椅子上,锋利的戟尖上站着美貌少女貂婵。表演时,垂头丧气、步履艰难的董卓与潇洒自负、颠颠颤颤的吕布和满面春风、飘飘欲仙的貂婵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造型。

背棍的队伍至少五、六组,多达数十组,形成一个舞队,表演于街头。常用队形有:单回头、双回头、卷菜心,二龙出水、大交叉等。伴奏用打击乐。

十不闲

“十不闲”原称“十不歇”,又名“实不闲”,流传在山西陵川县城乡一带。

据《陵川县志》(1963年新编版)载:“《十不歇》的历史源流已难以考证,至少在100多年前,北路河、后川等村的《十不歇》就很盛行了。这是一个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民间传统歌舞,据说为我县独有,可见是出于我县人民之手的一种艺术创作。它的形式是以说唱为主,并配合一定的舞蹈进行表演。”1957年,平城镇南街演出队参加“山西省民间艺术观摩演出”时,取其10个人都不闲之意,而改名为《十不闲》。

该舞由2人击板,8人舞鞭。击板者头戴礼帽,身穿对襟袄、灯笼裤,外套坎肩,右手拿竹板,左手拿节子,边击板边演唱。演唱内容原以抒情、咏景为主,如《盼情朗》、《十二月对花》、《六月跑毛》、《十二个月都不闲》等。在演出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些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的唱段,有《二郎担山赶太阳》、《石榴花开一枝红》、《梁山忠义堂》、《宋朝有个潘仁美》、《康熙皇帝下江南》等。现在,多唱庆丰收、好光景、喜团圆之类的词,有时,也唱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内容。执鞭者以舞鞭为主,穿插帮唱。基本动作有“转圈势”、“蹉跳势”、“击鞭势”、“顺鞭势”、“颤鞭势”和“连五脚”。他们的脚步不停地前进或后退,间以蹉跳和左旋右转,同时,右手挥舞花鞭不停地上下飞舞,左右击打,从始至终,没有一时一刻是空闲的。

节节高

“节节高”流传于太原市郊区南河下村。该舞起源于谢神还愿的祈雨祭祀活动。这里土地贫瘠,碱化严重,人民生活低下,每当久旱无雨时,临近的几个村便组织起来祈雨祭神。民国初年,人们在祈雨时许愿,如龙王恩赐甘霖的话,愿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童男童女,献给天神。所以,谢神时,由大人把自家的小孩扛在肩上,扮演与水有关的故事人物,以示献神还愿。

“节节高”由六、七岁的男女童站在身强力壮的男子肩上,在行进中表演。演员可多可少,以表现内容而定。男子的服装整洁大方,以统一为好。他们踩着鼓点,挺胸昂头,步伐稳健地扭动着行进。上面的小孩扮《打渔杀家》、《游湖》、《白蛇传》等戏剧人物,摇摆两臂,轻盈舞动。表演队形有“卷白菜”、“掏葫芦”、“跑圆场”、“参拜”、“单出门双回家”等。

其特点是,小孩站在大人肩上,不绑不系,无任何依托、扶靠,悠然自立,飘然入戏。不表演时,适时下地,随队步行。

其伴奏音乐为打击乐。行进时,用[过街板]、[唠叨宫],表演时,用[狗相咬]、[三铙三换]等,演员只要踏上节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