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花的种子没有生命性,那么,即使播种在土地上也不会开花。
第四祖道信和尚的颂:
花的种子有生命性,种在地上发芽抽枝,
但如果缘分不到,最终还是无法结果。
第五祖弘忍和尚的颂:
灵性已开的人来播种,灵性未开的种子就会发芽,
但如果既没有灵性已开的人来启导,种子里又没有灵性,
心地上也不会有灵性的花朵开放。
第六祖惠能和尚的颂:
心地含藏一切的种子,当化育的雨水降下来,
自己认识到这花的灵性,智慧之果就自然结成。
能大师言:汝等听吾作二颂,取达摩和尚颂意。汝迷人依此颂修行,必当见性。
第一颂曰:
心地邪花放,五叶逐根随,
共造无明业,见被业风吹。
第二颂曰:
心地正花放,五叶逐根随,
共修般若慧,当来佛菩提。
六祖说偈已了,放众生散。门人出外思维,即知大师不久住世。
【白话译文】
惠能大师说:我借鉴达摩师父的意思,作二首颂给你们。迷惑的人依照这个修行,一定会见到自己的本性。
第一首颂是:
心灵的土地上如果开放邪花,
花叶就随着根的性质变化,
一起造出种种错误,
将来一定要承受恶果。
第二首颂是:
心灵的土地开放正花,
花就随着根的性质变化,
一起修炼般若智慧,
将来必得佛的觉悟。
六祖说完偈,就让大家各自回去。大家在外面思考六祖刚才讲的,都知道大师不久就要圆寂了。
六祖后至八月三日,食后,大师言:“汝等著位坐,吾今共汝等别。”
法海问言:“此顿教法传授,从上已来至今几代?”
六祖言:“初传授七佛,释迦牟尼佛第七,大迦叶第八,阿难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优婆鞠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难提第十四,佛陀蜜多第十五,胁比丘第十六,富那奢第十七,马鸣第十八,毗罗长者第十九,龙树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罗睺罗第二十二,僧伽那提第二十三,僧迦耶舍第二十四,鸠摩罗驮第二十五,者耶多第二十六,婆修盘多第二十七,摩奴罗第二十八,鹤勒那第二十九,师子比丘第三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优婆堀第三十二,僧伽罗第三十三,须婆蜜多第三十四,南天竺国王子第三太子菩提达摩第三十五,唐国僧慧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当今受法第四十。”
【白话译文】
八月三日,惠能吃过饭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坐下,我今天要和你们作别。”
法海问:“这个顿教已经传授了多少代了?”
六祖回答:“最初传授了七位佛。到释迦牟尼佛是第七,然后依次是大迦叶第八,阿难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优婆鞠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难提第十四,佛陀蜜多第十五,胁比丘第十六,富那奢第十七,马鸣第十八,毗罗长者第十九,龙树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罗睺罗第二十二,僧伽那提第二十三,僧迦耶舍第二十四,鸠摩罗驮第二十五,者耶多第二十六,婆修盘多第二十七,摩奴罗第二十八,鹤勒那第二十九,师子比丘第三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优婆堀第三十二,僧伽罗第三十三,须婆蜜多第三十四,南天竺国王子第三太子菩提达摩第三十五,唐国僧慧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己受法第四十。”
大师言:“今日已后,递相传受,须有依约,莫失宗旨。”
法海又白:“大师今去,留付何法?令后代人如何见佛?”
六祖言:“汝听,后代迷人但识众生,即能见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可得也。吾今教汝识众生见佛,更留《见真佛解脱颂》。迷即不见佛,悟者乃见。”
法海愿闻,代代流传,世世不绝。
【白话译文】
大师说:“今天以后,渐次传播下去,必须有所依约,不要失去了根本的旨意。”
法海又问:“大师现在要去了,留下什么法呢?后代的人如何能够见到佛呢?”
六祖说:“你听着,后代迷惑的人如果能够认识众生,就能体悟到佛性;如果不认识众生,几乎永远不可能找到佛。我现在教你们认识众生,见到佛性,再留下《见真佛解脱颂》。迷失了,就见不到佛,觉悟了,就见到佛。”
法海愿意恭闻大师的颂,并把它记录下来,代代流传,不被埋没。
六祖言:“汝听,吾与汝说。后代世人,若欲觅佛,但识众生,即能识佛。(佛)即缘有众生,离众生无佛心。
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
愚痴佛众生,智慧众生佛。
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
一生心若险,佛在众生心。
一念悟若平,即众生自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白话译文】
六祖说:“你们听着。后代的人,若想寻找到佛,一定要了解众生,了解了众生,才能了解佛。为什么呢?因为佛是由于众生才出现的,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了佛心。
迷失的时候,秉具着佛心的人所呈现的只是众生的心,他只是众生;
觉悟的时候,秉具着众生之心的人呈现的却是佛的心,他就是佛。
愚痴的时候,秉具着佛心的人所呈现的只是众生的心,他只是众生;
智慧的时候,秉具着众生之心的人呈现的却是佛的心,他就是佛。
心地险恶的时候,秉具着佛心的人所呈现的只是众生的心,他只是众生;
心地平等的时候,秉具着众生之心的人呈现的却是佛的心,他就是佛。
一辈子心地不平,那么,佛就藏在众生的心底,无法显现,
一念之间心地平等,那么,众生立即可以成为佛。
我的心中有佛,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
如果自己没有佛心,又能向什么地方去寻求佛呢?”
大师言:“汝等门人好住,吾留一颂,名《自性见真佛解脱颂》。后代迷人识此颂意,即见自心自性真佛。与汝此颂,吾共汝别。颂曰:
真如净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真魔。
邪见之人魔在舍,
正见之人佛即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忽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
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婬性本是净性因,除即无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
悟即眼前见世尊。
若欲修行求觅佛,
不知何处欲觅真。
若能身中自有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
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
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报世间学道者,
不于此见大悠悠。”
【白话译文】
大师说:“你们好好修习,我留给你们一首颂,叫《自性见真佛解脱颂》。后代迷失的人领悟了这首颂的意义,就可以把握到自己的本性,从而真正成就佛道。把这首给你们,和你们告别。颂是这样的:
最终的、不起分别心的本性就是真正的佛,
邪曲造作的心念和贪婪、愤恨、愚痴就是真正的魔。
怀着邪曲之见的人,魔鬼就留在他身体里,
有着正确见解的人,佛就会留在他心中。
本性如果染上了邪曲之见,便滋生贪婪、嗔恨、愚痴,
成为魔王的住宅。
如果用正确的见解断然铲除贪婪、愤恨、愚痴之心,
魔鬼就变成了佛,真实不虚。
宇宙的本体叫法身,
大彻大悟而充满福慧的佛与菩萨叫报身,
世间众生和森罗万象叫化身,
这三身其实是一身。
如果向自己这融三身为一身的生命里寻求自悟,
就是觉悟成佛的因缘。
我们有形的生命是化身,
而我们清净无分别的最终本性本来就寓含在这化身之中,
而且也表现在这化身之中。
化身之中的最终本性使化身行正道,
将来得到圆满的结果则福慧无穷。
情欲原本是清净的动力,
当情欲澄净,清净的灵觉之身便脱然而出。
只要摆脱本性中眼、耳、鼻、舌、身所带来的欲望,
刹那之间就可以见到真正的本性。
此生如果领悟了顿然觉悟之教,
此生就能亲眼见到世尊。
如果不明白顿悟之理,却想用修行的方法寻找佛,
你便不知何处才能寻到真正的佛。
如果能在心中自己发现真正的本性,
那么这真正的本性就会引导你成就佛道。
自己不在心中寻求真佛,却向外找寻,
总是大痴人一个。
顿悟之教从西方流传过来,
要救度世人首先要自己修行。
各位学佛的人,这些都已告诉你们了,
如果还不能向这里参悟,
就太虚度岁月了。”
大师说偈已了,遂告门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别。吾去已后,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吊问、钱帛,著孝衣,即非圣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即是大道。吾去以后,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种。吾若在世,汝违教法,吾住无益。”
【白话译文】
大师说完偈,就告诉门人:“你们好好修行,我现在和大家告别。我走以后,不要像一般人那样哭哭啼啼,不要接受人家的吊祭、钱财,也不要身穿孝服。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不合真正的佛法,不是我的弟子。应当像我在世的时候一样。一时静静地坐着,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是最终的存在。我去以后,只要按照佛法修行,就仍然和我在一起。假如我在世间,而你们违背佛法,那么,即使我活着也没有什么益处。”
大师言此语已,夜至三更,奄然迁化。大师春秋七十有六。
大师灭度之日,寺内异香氛氲,数日不散;山崩地动,林木变白,日月无光,风云失色。八月三日灭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坐于曹溪山,葬在龙龛之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刺史韦璩立碑,至今供养。
【白话译文】
惠能大师说完这番话,已经是三更半夜,一下子就走了。那年惠能大师正好七十六岁。
惠能大师灭度那天,寺内弥漫着奇异的香味,过了几天还不散去;山崩地动,树木变白,日月没有了光芒,风云失去了色彩。八月三日灭度,十一月在曹溪山恭迎和尚的神坐,埋葬在龙龛里面。当时出现白光,直冲上云霄,三天后才散开。为此,韶州刺史韦璩立了碑纪念,这块碑至今还被人供养着。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际;道际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曹溪法兴寺,现今传授此法。
如付此法,须得上根智,深信佛法,立于大悲。持此经以为禀承,于今不绝。
和尚本是韶州曲江县人也。
如来入涅槃,法教流东土,
共传无住(法),即我心无住。
此真菩萨说,真实示行喻,
唯教大智人,示旨于凡度。
誓(愿)修行,遭难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材量不得,虽求此法,达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令知密意。
【白话译文】
这部《坛经》,是法海上座记录整理。法海去世,交付给同学道际;道际去世,交付给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曹溪山法兴寺,目前正在传授这部佛法。
如要托付这部佛法,一定要有上等的智慧,并且诚心向佛,慈悲为怀。秉持这部经书作为一种继承,到现在没有断绝。
和尚原是韶州曲江县人。
如来进入了涅槃,佛法流向东土,
一起传播自在无碍的真理,也就是我自己的心得到了大自在。
这是真正的菩萨所说,实实在在地向我们显示修行的方法。
只教导那些大智慧的人,到凡俗的世间向众生昭示佛的旨意。
发誓愿意修行,遇到艰难绝不退缩,遇到痛苦一定能够忍耐,福慧德泽深厚,才能传授这部佛法。如果根性无法胜任,才能气量无法达到,那么即使寻求这部佛法,也不能随便托付《坛经》。告诉各位同道的人,让他们知道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