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
31034400000001

第1章 自序

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很多人受到忧郁的折磨,更多的人受到抑郁的侵扰。

抑郁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心理状态:觉得无形的压力压着自己;觉得生活像一张一张的网,网罗着自己;觉得前途渺茫;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等等,很低落,很压抑。怎么办呢?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去旅行,去购物,去看心理医生,诸如此类,都不失为缓解的办法。

如果你试过很多办法,还是高兴不起来,那么,我建议你不妨读读《六祖坛经》。

为什么抑郁的人应该读读《六祖坛经》?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读读《六祖坛经》?

简单地说,《六祖坛经》并非一本宗教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书,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一本关于创意的书,一本关于自由的书。是的,关于自由的书。《六祖坛经》告诉你的,不是怎么样去做一个佛教徒,不是怎么样去念佛,怎么样去读经,而是告诉你如何觉悟,做一个彻底放松的人,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六祖坛经》讲的顿悟,真正的含义是,你在任何一个刹那,都应该回到那个最终的点上。什么是最终的点呢?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那么,你应该在任何一个刹那,都不要忘了你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要忘了佛的最终觉悟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下就领悟到真相,即刻就停下来。让什么停下来呢?让你的习气,你的贪欲,停下来;让你自己的心性,即刻显现,即刻回到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在任何一个刹那,都不要忘了你真正的目的,不要停留在手段上,要记得你的目的地。

《六祖坛经》提醒我们,不要困在各种形式里。一定要烧香吗?一定要拜佛吗?一定有什么仪式吗?不一定。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觉悟了。沿着《六祖坛经》的思路,你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不过形式,比如婚姻,比如工作等等,只是我们忘了我们透过这些形式想要达到的目的,所以,这些形式就成了生活的目的。于是,婚姻、工作就成了压力。如果你明白到这些不过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你也许可以用游戏的态度置身其间,你会突然发现,在烦嚣而牢狱般的世间,自己其实可以无碍而行。

《六祖坛经》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游戏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嬉皮士喜欢禅宗,而且把他们喜欢的禅师叫作“禅疯子”。《六祖坛经》确立的禅宗洋溢着自由的气息,和游戏的喜乐。德国哲学家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所以,不妨游戏,不妨疯癫,在一个一本正经的环境,疯癫能够把你解放出来,能够提升你的生命,能够让你像一个人那样活着。

《六祖坛经》不认为你一定要到深山隐居或者去寺庙修行,而是鼓励你在生活里修行。

有一个人问禅师:“和尚修道,是否用功?”

禅师回答:“用功。”

那个人又问:“怎么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那个人很疑惑:“世上的人都是这样,难道他们也是像师傅您那样在修行?”

禅师回答:“他们和我不同。”

那个人又问:“如何不同?”

禅师回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忙碌来忙碌去;他们睡觉时不肯睡觉,计较来计较去。”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在另外的宗派里,会教导一个很确定的方法,比如你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每天什么时候睡觉,睡多少时间。你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吃,去睡,这是一种修行,一种自律。慢慢地,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境界。

《六祖坛经》的思路,让你觉得世间的一切规定,都无足轻重,让你觉得,生命的每个瞬间,都不应该是等待的,不应该是苦熬的,而应该是自由盛开的。这是我理解《六祖坛经》所讲的顿悟的真正含义:每个刹那都是完成。所以,生活的每个刹那,你在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不去求这求那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不去分别这分别那的心;觉悟的心,就是喜乐的心。

所以,不妨读读《六祖坛经》,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的门,其实一直向你敞开着;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的门,只要你轻轻打开,生命就永远在喜乐之中,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乐观自信,活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