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观人学全书
30937100000070

第70章 论气色(2)

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有以貌取人的错举。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镬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当张松暗携西川四十一州地图,千里迢迢来到许昌打算进献给曹操时,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从而产生厌烦之感;加之张松言词激烈,揭了自己的短处,便将张松赶出许昌。刘备乘机而入,争取到了张松,从而取得了进取西川军事上的优势。如果曹操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礼待张松,充分发挥其才识,那样恐怕会是另一种结果。

第二节人以气为主

人以气为主

于内为精神

于外为气色

有终身之气色

【原典】

人以气为主①,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②。有终身之气色,“少淡③、长明④、壮艳⑤、老素⑥”是也。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⑦”是也。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⑧”是也。

【注释】

①主:主宰,指的是气决定人的一切。

②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意思是气表现在内是指人的精神,表现在外是指人的气色。

③少:年少的时候。淡:指人的气色纯清明薄。

④长:青年时期。明:人的气色光而洁。

⑤壮:壮年时期。艳:气色丰美吸引人。

⑥老:老年时期,暮年时期。素:安详恬静。

⑦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朔,阴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日。森发,意思是像森林里的树叶那个样子产生发出。望后,每个月的十五日叫望;望后,意思即为十五日以后的日子。隐跃,这里的“跃”通“约”,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⑧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早青,气色初发。早晨起来,人的精神最好。昼满:意思是白天人的精神充沛,气色好。晚停:晚,是指傍晚,而不是晚上。傍晚气色就减少了,人就会变得没有精神了。暮静:暮,是指夜间。夜间人的精神就变得更差了,人的气色也变得不好了。

【译文】

气是一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之神,在人体内部表现为人的精神,在人体表面表现为人的气色。气色有多种形态:其中有贯穿人一生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少年时期气色为淡,所谓的淡,就是气稚色薄;青年时期气色为明,所谓的明,就是气勃色明;壮年时期气色为艳,所谓的艳,就是气丰色艳;老年时期气色为素,所谓的素,就是气实色朴,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年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季气色为青色——木色、春色;夏季气色为红色——火色、夏色;秋季气色为黄色——土色、秋色;冬季气色为白色——金色、冬色。”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月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每月初一日之后如枝叶盛发,十五日之后则若隐若现”,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天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早晨开始复苏,白天充盈饱满,傍晚渐趋隐伏,夜间安宁平静”,就是这种气色。

【评述】

人以气为主,气在内为精神,在外为气色,把气与色看作表里性的概念。

“人以气为主”,是说“气”对人非常重要,处在主宰、根本的地位。“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是说“气”有内外两种存在形式,内在形式是“精神”,外在形式为“气色”。换句话说,观察“气”,既要观察内在的“精神”,又要观察外在的“气色”。

“气”和“色”是中国古代哲学独有的概念。“气”,既是指生命体内流转不息的综合性物质,又是指生命的原动力,或称生命力。它无形无质、无色无味,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在体内如血液一样流动不息,气旺者可外现,能为人所见。而“色”,则是“气”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显现于人体表面的东西,就人体而言,就是肤色。人们日常说某人印堂发黑,有不顺之事,就是指色而言。古人常把“气”和“色”这两个哲学概念拿来判断人的优劣。中医学更是认为,“气”与“色”密不可分,“气”为“色”之根,“色”为“气”之苗,“色”表现着“气”,“气”决定着“色”。“气”又分为两种,一为先天所禀之“气”,一为后天所养之“气”。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概如此,“色”自然也有先天所禀之“色”与后天所养之“色”的区别。“气色”既有后天所养者,它们一定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又有“行年气色”之说。“生命在于运动”,也说明这个道理。

汉代刘邵就把“气”和“色”分开来识别人才。

他认为,“躁静之决在于气”。即通过一个人的“气”的观察,可以看出他是好动型的或是好静型的,因为气之盛虚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气盛者则其人好动,气虚者则其人好静。

通过对一个人声音的识辨,也可以识人:“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其意思说,外表的动作,是出于人的心气。心气的象征又合于声音的变化。气流之动成为声音,声音又合乎音律。有和平之音,有清畅之音,有回衍之音。

在论以“色”观人时,他说:“惨怿之情在于色”。即通过对一个人“色”的观察,可“看出他情感的表现。因色是情绪的表征,色悦者则其情欢,色沮者则其情悲。”

色,主要是指人的面色:“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气流的通畅发出了声音,一个人的性格则会在相貌和气色上有所流露。所以,仁厚的人必有温柔的貌色;勇敢的人必有激奋的气色;智慧的人必有明朗豁达的面色。

人一生要经历漫长的路程,大致说来有四个时期:幼年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各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都有一定差异,有些方面甚至非常显着,表现在人的肤色上则有明暗不同的各种变化。这就如同一株树,初生之时,色薄气雅,以稚气为主;生长之时,色明气勃;到茂盛之时,色丰而艳;及其老时,色朴而实。人与草木俱为天地之物,而人更钟天地之气。少年之时,色纯而雅;青年之时,色光而洁;壮年之时,色丰而盛;老年之时,色朴而实,这就是人一生几个阶段气色变化的大致规律。人的一生不可能有恒定不变的气色。以此为准绳,就能辩证看待人气色的不同变化,以“少淡、长明、壮艳、老素”为参照,可免于陷入机械论的错误中去。

人的生理状态和情绪,常常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内在变化就会引起气色的变化,所以季节不同、气候变化,人的气色也不同。所谓“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取其与四时气候相应所作的比拟。应该说,这种比拟颇为准确:春季,草长鸟飞,百花盛开,绿色遍野,春情萌发,人类的生存欲望,此时最为强烈。按照五行之说,春属木,木色青,于人则为肝,春季肝旺,所以形之于色者为青,青色,生气勃勃之色也。夏季,赤阳高照,无地为炉,人类的情绪,此时最为激动。五行上夏属火,火色红,于人则为心,心动则气发,气发于皮肤呈红色。秋季,风清气爽,天高云轻,万木黄凋,人类受此种肃杀之气的感染,情绪多凄惶悲凉。秋属金,金色白,“金”为兵器,“白”为凶色,虽然得正,却非所宜。宜黄者,以土生金,不失其正,而脾属土,养脾以移气,所以说“秋黄”。冬季,朔风凛冽,砭人肌骨,秋收冬藏,人类生活,此时趋于安逸,冬属水,水色黑,于人则为肾,肾亏则色黑,不过其色显得正,却非所宜。宜白者,以金生水.不失其正,而固肾以养元。

“以月之气色”,随月亮的隐现而发,初一之日后,气色如枝叶之生发,清盛可见。十五之后,气色就若隐若现,如月圆之后,渐渐侵蚀而消失。

“一日之气色”,则因早、中、晚气候的变化而有小范围的变化,大致上是早晨气色复苏,如春天之草绿;中午气色饱满充盈,如树木之夏茂;傍晚气色渐隐渐伏;夜间气色平静安宁,即秋收冬藏之义。

故《洞微玉鉴》中云:

“气者,一而已矣。别而论之,则有三焉,曰自然之气;曰所养之气;曰所袭之气。自然之气者。五行之秀气也,吾秉受之其请。常存。所养之气者,是集气而生之气也。吾能自安,物不能扰。吾袭之气者,乃邪气也,若所存不厚,所养不充,则为邪气所袭也。”

《大戴礼记·少问篇》记载,“尧是通过人的相貌取人,而舜则是依据人的态色取人。”如果认为观人术是在不断进步的话,那么舜的观色取人要胜过尧的观状取人了。《说文解字》解释道,“颜,就是指眉目之间的地方”,“色,就是眉目之间的气色。”以前郗雍能辨别出盗贼,观察他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得到隐藏的情形,晋国国君让他观察成百上千的盗贼而没有一个差错。《韩诗外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如果有温顺善良之意在心中,可以通过眉目之间看得到,如果心中有邪恶之意,而眉目也不能掩盖住。这是颜色说的来源,然而颜色是整个面部的总称,眉目之间的地方只是其中特别重要显着的地方罢了!

观色相人法最精辟的论述在《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中。其议论如下:

“欢喜的颜色是油然而生,愤怒的颜色是佛然而生,有欲望的颜色是呕然而生,恐惧的颜色是薄然出现,忧愁悲痛的颜色是垒然而静。真正智能之士的颜色必然难以穷尽,真正仁德之士的颜色必然受人尊敬,真正勇敢之士的颜色必然难以震慑威赫,真正忠心之士的颜色必然可亲可敬,真正谦洁之士必然有难以污染的颜色,真正宁静之士必然有可以信赖的颜色。本质纯正的颜色明朗暗自,安定镇静,本质欺伪的颜色烦乱不堪,使人厌倦;人虽然想居中不偏,但颜色却不能尽如人意!”

观色相人法的记载其次则见于刘劭所撰《人物志·八观篇》:“所以忧惧害怕的颜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纵,热燥上火的颜色太都是迷乱而污秽;喜悦欢欣的颜色都是温润而愉快,愤怒生气的颜色都是严厉而明显,嫉妒迷惑的颜色一般是冒昧而无常;所以一个人,当其说话特别高兴而颜色和语言不符时,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气严厉但颜色可以信赖时,肯定是语言表达不是十分畅敏;如果一句话未发便已怒容满面时,肯定是心中十分气愤;将要说话而怒气冲冲时,是控制不了的表现;所有上述过些现象,都是心理现象的外在表现,根本不可能掩饰得了,虽然企图掩饰遮盖,奈亲人的颜色不听话啊!”

【人才智鉴】

商容观武王

纣王时,商容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把女儿嫁给了他。

《帝王世纪》记载,商容和殷商百姓观看周朝军队进入商都朝歇时,看见华公来到,殷商百姓便说:“这真是我们的新君主啊!”

商容却不同意:“不可能是!看他的颜色面貌,十分威严但又面呈急躁,所以君子遇到大事都里减恐之色。”

殷商百姓看到太公姜尚到来,都说“这大概是我们的新君主了!”

商容也不同意,“这也不是!看见他的颜色相貌,像虎一样威武雄壮,像鹰一样果敢勇武。这样的人率军对敌自然使军队勇气倍增,情况有利时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所以君子率军对阵要敢于进取,但这人不可能是我们的新君主。”

当看到周公旦来到时,殷商百姓又说:“这应该是我们的新君主了!”

商容还是不同意,说:“也不是,看他的容颜气色,脸上充满着欢欣喜悦之气,他的志向是除去贼人,这不是天子,大概是周朝的相国;所以圣人为民首领应该有智慧。”

最后,周武王出现了,殷商百姓说:“这肯定是我们的新君主了!”

商客说:“这一位正是我们的新君主,他作为圣德之人为海内百姓讨代昏乱不道的恶君,但是见恶不露怒色,见善不现喜气,颜貌气色十分和谐,所以知道他是我们的新君主。”

第三节论文人气色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

黄云盖顶,必掇大魁

印堂黄色,富贵逼人

【原典】

科名中人①,以黄②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必掇大魁③;黄翅入鬓,进身不远④;印堂黄色,富贵逼人;明堂素净,明年及第⑤。他如眼角霞鲜,决⑥利小考⑦;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⑧,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⑨发迹。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注释】

①科名中人:科是科考,名是功名,指的是隋唐以来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利禄的官员。

②黄:黄在中国古代是吉祥的颜色,幸运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