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30931500000017

第17章 群星璀璨的科学艺术(2)

这种论点后来成为了着名的“格雷欣定律”。

哥白尼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除了他所拥有的才智,他的成就还应归于他的勤奋和执着。而在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的社会环境下,哥白尼能不盲从,坚持真理,令人敬佩。

3.德才兼备第一人——居里夫人

当人们谈起近代科学的历史时,不能不联系到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作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

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物质。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居里夫人发现钍(Th)也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释放的要强。

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X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因车祸去世,但居里夫人并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AndreDebierne,1874-1949,于1899年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元素锕Ac)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IreneCurie)和克莱因(MarthaKlein)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和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不佳,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

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在近600字的悼词中,爱因斯坦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德力量。由此可见,居里夫人不仅以她卓越的科学贡献荣获两次诺贝尔奖功勋彪炳,而且她那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浩然正气,返璞归真、贫贱不移的一片丹心,更是后世永远无法忘怀的,并激励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在科学探索的荆棘之途中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发现“镭”的故事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有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4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玛丽用仪器观测一种沥青铀矿,她认为里面还含有另外一种放射能力较强的元素,并且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她和丈夫决定要把这种元素找出来,他们先把这种新元素称作“镭”。要证实镭的存在,就要从沥青铀矿中把它提炼出来。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没有购买昂贵的沥青铀矿,只是购买了大量提炼过铀的沥青铀矿的残渣。提炼设备设在院子里,夏天要顶着烈日,冬天又冻得浑身僵硬,如果遇到大雨,两个人又要手忙脚乱地把机器往屋里搬。

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

这种工作艰苦单调,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地持续下去,镭还是没有出现。

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玛丽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他们想象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而兴奋。

终于有一天,居里夫妇日思月想的镭出现了。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睡。玛丽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

“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

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实验室。

门被打开后,玛丽轻轻地说:“亲爱的,别点灯!我们不是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吗?”皮埃尔点点头,“那好,让我们来看看。”

屋子里一片黑暗,在黑暗中若有若无地闪烁着一种荧火似的蓝光,它在黑暗中跳跃着,像是夜晚的一只萤火虫。玛丽望着这美丽的蓝光,激动得握紧皮埃尔的手。她知道他们成功了,这种美丽的光就是神秘元素镭发出的光。

经过4年的时间,居里夫妇战胜了艰难困苦,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很多科学家原本不相信镭的存在,现在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他们对居里夫妇表示敬佩。

金子一般的心灵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由此成为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

1889-1904年间,居里夫妇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该学院的研究指导工作,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

从16岁开始,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一直保持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暖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

在千辛万苦地提炼出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之后,她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居里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居里夫人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居里夫人是世上唯一不为名利屈服的人。

第二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波兰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国家,波兰的艺术家们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萧邦的音乐、玛佐夫舍歌舞团都是以民族艺术土壤为根基,绽放出绚丽的世界之花,让世界认识波兰。

1.花丛中的大炮——萧邦

如果在世界上进行“谁最能代表波兰”的投票,音乐家萧邦无疑将会拔得头筹。萧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波兰人了。萧邦通过他的钢琴曲让人们认识了波兰,在轻快的钢琴舞曲中体会到波兰人民那悲壮不屈的历史。因此,萧邦被誉为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波兰人民是如此爱戴他,每年夏天在瓦金基公园都会举行萧邦音乐会,向人们普及萧邦音乐,每5年一次的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吸引着世界上最优秀的青年钢琴家,现在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大师有不少就是从这个比赛中获奖而成名的。萧邦不仅是波兰的,也是世界的。

1810年2月22日,萧邦出生在距离华沙以西约60千米的热拉佐·瓦沃拉。其父为波裔法国人,为了逃避兵役回到波兰,在一座贵族庄园里任家庭教师,其母正好是庄园的管家。萧邦的母亲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弹得一手好琴,母亲就成为孩提时代萧邦的钢琴启蒙老师。

无数个夜晚,小萧邦都会偎依在妈妈身边,静静地倾听。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在大人们睡觉后,偷偷爬起来将妈妈白天弹过的曲子弹奏出来,他的这一举动使父母大为惊异,这一年他才6岁。如此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应该加以培养,于是父母决定让他跟着名的钢琴家日夫内学钢琴。一年后,萧邦参加了一次由慈善协会举办的音乐会,一举成名。

当时,《华沙信使报》刊登了以苛责闻名的音乐评论家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从7岁孩子的演奏中听到了真正的音乐。”此后出版的有关萧邦的音乐作品被人们抢购一空。从此,萧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萧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萧邦一枚钻石戒指。

1830年11月2日,20岁的萧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首都华沙。

在城郊,萧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萧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萧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斯内尔特地为送别萧邦写的一首合唱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萧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萧邦到达维也纳后不久,华沙爆发了反抗俄国统治的武装起义,第二年萧邦到达巴黎,起义失败。萧邦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交加,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写成了《C小调练习曲》(后也称为《革命练习曲》)和一批充满战斗激情的前奏。他还举办慈善音乐会以资助波兰人民的革命事业。

在巴黎,萧邦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成为很多贵族沙龙的座上宾。

当萧邦走进巴黎金碧辉煌的贵族沙龙的时候,正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一遇的黄金时代。人们在沙龙里可以看到大作家巴尔扎克、雨果、缪塞、海涅、大仲马、司汤达等在高谈阔论,可以欣赏大画家安格尔、德拉克罗瓦、鲁索等的旷世杰作,可以聆听大音乐家李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舒曼无与伦比的演奏。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而这些明星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与这些人交往对萧邦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里他也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法国着名女作家乔治·桑。

这一天,萧邦即席弹了许多曲子,他弹得兴高采烈,完全沉浸在乐曲中,把听众也忘记了。当他尽兴弹完,抬起头来,闻到一阵薇奥丽特香水的芬芳,这才发现一双热情的眼睛正凝视着他。这位女性穿得很朴素,优雅而娴静地坐在他的钢琴旁边。她并不漂亮,身材矮小,已经开始发胖,但她有一双美好的眼睛和一个高高的哲学家的前额,给人一股男子气概。乔治·桑第一眼就对萧邦的气质产生了兴趣,可是,萧邦却没有立刻喜欢她,他甚至还向朋友讲过这样的话:“那个乔治·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怀疑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