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30931500000018

第18章 群星璀璨的科学艺术(3)

乔治·桑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女性。她蔑视传统,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喜欢男装,骂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她是一个多情的女人,已经30多岁了,有两个孩子。她与诗人缪塞刚刚分离,对这个男人她了如指掌。她喜欢萧邦,就有办法使萧邦喜欢她。萧邦是一个男子,却有女性气质。他面色苍白,身体纤细,体质柔弱,忧郁伤感,常常由于激动而疲惫不堪。他还不到30岁,他的才华备受女人的崇拜。但是,两次失恋使他怀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忧郁的阴影笼罩着他。他感到自己创作力在衰退,思想变得懦弱,想象变得苍白,灵感渐渐枯竭。他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来唤醒他心底的热情,在他无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艺术的生命力。对于命运的忧虑不安和对艺术创造力的忧虑不安犹如双重的阴影和双重的枷锁,压抑在他心头,他那干枯的心田正期待着爱情雨露的滋润。

萧邦的感情防线在乔治·桑的进攻下很快就全线瓦解。他们相爱了。

整个巴黎为之惊讶。善意的劝告和恶意的攻击都无济于事,他们情投意合。他爱上这个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他需要这样的女人,这个男子气的女人正是这个女人气的男人必不可少的补充。真正的朋友们都为萧邦高兴,因为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竟然一扫而空。他的创作才能又获得了非凡的活力。

萧邦来到乔治·桑在诺罕的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乡村,与萧邦的故乡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在风景优美的草原上,坐落着这幢石头房子,晚上,从田野的远处传来牧羊人粗犷奇特的歌声,这些都使萧邦激动不已。作家、诗人、艺术家们也常到这儿来做客。萧邦在这儿享有最大的权利,他占有两间幽静的房子,一间摆着专门为他买来的钢琴、写字台和沙发,一间是恬静的卧室。在这里,他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萧邦多年来第一次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了。萧邦创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时期也终于来到了。如果没有乔治·桑的爱情,没有受到乔治·桑周围那一群大作家朋友的影响,他卓越的才华可能也不容易开花结果,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

在这个时期,萧邦写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并意识到这是随乔治·桑的爱而到来的平静的心境和平静的创作环境的结果。但是,萧邦又不能平静地工作,他的身体日渐不适,病魔的阴影时时威胁着他;巴黎的音乐活动和社交生活也在吞噬着他的健康。萧邦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但他的生命力则在一天天衰退。乔治·桑戏谑地称呼他:“我亲爱的尸体。”萧邦几次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也逐渐变得过分敏感,充满恐怖的幻想,他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乔治·桑仍然是生机勃勃,永不满足。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9年,之后他们不得不分手了。

有人说,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萧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

也有人说,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萧邦的疾病更趋恶化,英年早逝。有人赞美她是伟大的女性,也有人诅咒她是放荡的淫妇。有人歌颂音乐和文学的联姻,也有人痛斥这不相称的结合。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共同生活的9年是萧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萧邦最光辉的创作力高峰期。而萧邦与乔治·桑分手之后,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萧邦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是不能忘记他那创作力高峰期的光辉岁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说:“我真想见她一面。”

1849年,年仅39岁的萧邦死于肺结核。萧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萧邦的心脏则被他的姐姐偷偷运回他一心向往的祖国,珍藏在了华沙的圣十字教堂中。

萧邦是一个高产音乐家,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除了17首波兰歌曲、钢琴三重奏和大提琴曲外,全是钢琴曲。此类作品中,有两首钢琴协奏曲和三首钢琴奏鸣曲。萧邦是浪漫乐派的着名作曲家,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波兰民间歌舞,同时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他的圆舞曲作品,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他的前奏曲作品,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他的谐谑曲作为独立的作品,感情激动,富于戏剧性;他的马祖卡舞曲作品,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作为着名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于激情,出神入化。

知识小百科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法国浪漫派女小说家,原名奥罗尔·杜邦,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父亲法兰西是第一帝国的军官。她从小由祖母抚养,13岁进入巴黎的修道院,18岁时嫁给杜德望男爵,但她对婚姻并不满意,1831年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和写作生涯。1832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乔治·桑喜欢描绘家乡绮丽的田园风光,所写作品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她的小说以发人深省的内容和细腻温婉、亲切流畅的笔触而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她与萧邦相恋9年,成就一代音乐大师,谱写一段人间佳话。

2.足上的舞蹈

波兰人能歌善舞,民间歌舞艺术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歌曲旋律大多是舞蹈曲调,其中最能体现波兰音乐特色的是玛祖卡舞和波罗乃兹舞。波罗乃兹舞是波兰西南部腊维奇地区的民间对舞,是由农民慢步舞发展而来的,舞步优雅。舞蹈时,人数不限,排成行列,男的右手拉着女的左手,在庄重而缓慢的行进步伐中做相互行礼等礼仪动作。

16世纪末为波兰宫廷所采用,常于举行大典或集会时,以两人一组的行列随着乐曲行进。该舞蹈具有波兰民族自豪、开朗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波兰民族尚武的精神。玛祖卡舞是波兰农民们力图在朝气蓬勃的尽情欢乐中忘掉生活中的艰苦时跳的一种农村舞蹈。

该舞蹈活泼、热烈,舞步以滑步、脚跟碰击,男的单腿跪、女的绕行以及双人旋转等为主。波兰舞曲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音乐都有极大的影响,经常被用于芭蕾舞当中。

但是让世界更多人认识波兰民族歌舞的是玛佐夫舍歌舞团。玛佐夫舍歌舞团是波兰国家民族歌舞团,演出的节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演出,都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被誉为“东欧之花”、“民间文化使者”。玛佐夫舍歌舞团的创始人是一对酷爱波兰民间艺术的夫妇。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到波兰中部玛佐夫舍地区的乡村,这里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民间歌舞,农民能歌善舞,服装色彩艳丽。在挑选了合适的人员后,经过几年的训练,1950年该歌舞团在华沙的波兰剧院进行首场演出,经历过战争的人们目睹了自己的民间艺术,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不久,该歌舞团出国访问,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蜚声世界艺坛。

如果把波兰民间舞蹈称为下里巴人,那么波兰芭蕾就是阳春白雪了。同样是足尖上的舞蹈,却演绎着不一样的风情。波兰芭蕾艺术已经诞生了200多年,早在16世纪就有了芭蕾舞表演。芭蕾舞成为宫廷的宠儿,几代波兰国王都曾邀请外国芭蕾舞剧团来王宫演出。在波兰亡国前夕,华沙甚至成为芭蕾艺术的重要中心。

由于贵族跟风致力扶持芭蕾舞在波兰的发展,1785年,第一个波兰芭蕾舞剧团诞生。波兰亡国期间,芭蕾舞之花并没有因之而枯萎,反而在名导的培养下一跃成为欧洲4个优秀芭蕾舞剧团之一,与巴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芭蕾舞剧团齐名。

波兰一共有5个国立芭蕾舞学校。200多年来,波兰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在本国和世界芭蕾舞艺术史上都享有声誉的芭蕾舞演员、教师和编导。

3.用镜头记录波兰

如果说苦难可以使人成长,那么苦难的历史往往可以造就伟大的民族。在波兰历史上,记载着许多光辉的名字:哥白尼、居里夫人、萧邦、密茨凯维奇和显克维奇等,他们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与此相比,波兰的电影同样毫不逊色。

在东欧,波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电影大国。

波兰电影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着名的波兰罗兹电影学院为中心,波兰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大师级导演和一部又一部经典力作,以至于在电影史上有了专门的一个名词,叫做波兰电影学派。波兰电影学派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特征:直面现实,关注与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相对淡化复杂的历史背景,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力图从现实中挖掘生活的复杂和人性的奥秘。

波兰电影学派的杰出代表为瓦依达、波兰斯基和基耶洛夫斯基。

像所有欧洲国家那样,好莱坞影片主导着波兰观众的兴趣。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波兰导演在坚守民族电影这块阵地。1998年,安杰伊·瓦依达改编拍摄了密茨凯维奇的巨着《塔杜施先生》,耶日·霍夫曼将波兰另一位文学巨人显克维奇的波兰古代史三部曲搬上银幕,片名为《火与剑》。毕业于罗兹学院的波兰电影的传奇人物——波兰斯基无疑是世界人民最熟悉的波兰大师级导演,凭2002年完成的《钢琴师》一举夺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以他本人经历为蓝本的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德纳·哈伍德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传记。瓦拉迪斯劳是波兰着名的钢琴家,在纳粹战火烧到波兰前,他在电台演奏了最后一场音乐会。在千疮百孔的华沙犹太区,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他,但他的琴声打动了一位德国军官,在这位德国军官的帮助下,钢琴家终于挨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迎来了自由。而波兰斯基也恰恰有着相似的经历。波兰斯基出生在侨居巴黎的波兰籍犹太裔家庭,父亲是一个画家,由于排犹浪潮无法在法国待下去,在回到波兰两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先后被抓,父亲与叔叔侥幸逃脱,而身怀有孕的母亲却惨死于毒气室,波兰斯基本人由于父亲将其塞进夹墙而幸免于难,但是儿时的恐怖经历深深影响着波兰斯基的人生观。他的电影里充满死亡、孤独和恐怖。

他希冀通过电影来实现自己的一个理想,即通过影片深入探讨人在特定历史现实中的生存命运,在绝望当中渗出一丝丝人性的光辉,给予人活下去的勇气。影片《钢琴师》也是波兰斯基在表达对苦难祖国波兰的希望:那虽经历万般苦难终未断绝的琴声,恰似绝处逢生的祖国。

与波兰斯基齐名但风格迥异的便是另一位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十诫》,《两生花》,《红》、《白》、《蓝》三部曲。

他与波兰斯基的经历类似,也是一位居住在海外的波兰电影大师。但与波兰斯基的诡异恐怖不同,他的影片通过朴实而精练的电影语言展示了对于人性更具哲学意味的探讨,受到了知识分子和广大影迷的喜爱。与一般导演不同,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电影的灵感主要来自文学,他曾说过,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卡夫卡、陀斯妥耶夫斯基、加缪等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可以说,他用电影的语言探讨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他的朴素精练和对人性道德的深入思考赢得了世界影迷的喜爱,波兰斯基则以他恐怖诡谲和对人性的大胆剖析及无情批判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他们分别以其风格迥异而又同样深刻的思考成为波兰和世界电影史上的大师级人物。

波兰电影虽然处在颓势之中,但罗兹电影学院和罗兹电影制片厂培养出来的电影人才早就散布在许多国家。如今,在西欧和美国工作的大量的波兰摄影师都来自罗兹电影学院,包括一批优秀的波兰电影作曲家。波兰电影以一种浮游的状态依然存在着。

说到波兰电影就不得不提波兰的电影海报了。人们来到波兰,在大街小巷,有一种东西必然会深深吸引住你的眼球,那就是波兰海报。

德国着名评论家威尔斯是这样评价波兰海报的:鲜活的创意,有力的表现,纯粹的形式,强烈的色彩。海报正式的名字叫招贴画,因为它张贴在公共场所,十字街头,引人注目,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街头美术”。

日本美术家粟津喜代之说:“招贴画是无声的宣传。”招贴画按照用途可分为意识形态招贴画、文化招贴画、商业广告招贴画。波兰的影剧海报被誉为西方招贴艺术皇冠上的宝石,是波兰美术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