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30931500000012

第12章 背上背包去旅行(1)

游走在波兰的城市与乡村中,中世纪古老建筑的神秘与优雅,村庄的古朴与宁静,现代社会的喧闹与繁忙,让人犹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穿梭。

第一节游走于城市之间

城市是凝固的历史,也是流动的艺术。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在维斯瓦河畔点缀了一座座具有中世纪风情的城市。在教堂林立间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历史遗迹中读懂历史。

1.“另类美人鱼”故乡——首都华沙

华沙位于波兰中部平原,坐落在维斯瓦河东西两岸,是波兰的鱼米之乡。但华沙作为城市的历史并不太长,仅约700年。8世纪时维斯瓦河西岸出现了一座公国城堡,1321年成为总督驻地,14世纪时作为玛佐夫舍大公国的首都。16世纪,由于波兰领土向东北扩张,首都克拉科夫地处南方,为了加强对所占领土的统治,国王经常驻守华沙。

1590年由于一场大火焚毁了克拉科夫的王宫-瓦维尔城堡,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决定把首都连同王宫迁往华沙。原来的大公城堡扩大了,成为今天我们仍能见到的华沙古城,古城以南的广场还修建了王宫。

1644年,国王弗瓦迪斯瓦夫四世在王宫西侧的城堡广场修建了一个大圆石柱,柱顶上立着他的父亲齐格蒙特三世的雕像。这是华沙的第一座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

华沙在历史上遭遇过多次入侵,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85%的建筑物和城市公用设施被摧毁,85万人在战争中死去,到华沙解放时,仅剩下15万人。但坚强的华沙人民总能在废墟上创造奇迹,把华沙建设得一次比一次美丽。华沙是古老的,美人鱼展现着这个城市不屈的脊梁,华沙老城浓缩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沧桑,圣十字教堂珍藏着钢琴家萧邦的心脏,居里夫人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知识的力量。华沙又是现代的,它素有东欧“小美国”之称。市内草坪遍布,鲜花盛开,市郊森林环绕,郁郁葱葱。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连着一幢,各种商店、饭馆、旅店、宾馆比比皆是。环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区,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苍郁,花草广植,宛如花园一般。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井然有序,华沙地铁更是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现代艺术馆、影剧院、体育场等分布于华沙各区,充满生机。

古老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使华沙成为中欧有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就有成千上万的旅客来到这里一睹它的风采。

华沙,波兰文为“瓦尔沙娃”,作为古老的历史名城,同许多其他名城一样,华沙也有自己的建城传说,而且有不同版本。相传,古时候维斯瓦河岸边住着一对青年,男的叫瓦尔西,女的叫沙娃。看到他们相亲相爱,国王非常生气,下令拆散他们。但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获得了幸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英勇斗争、忠贞不渝的爱情,就以他俩的名字为这座城市命名。

另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代,一个国王为了寻找建都的地方而周游各地。有一天,他来到维斯瓦河畔,忽然见到一尾美人鱼从河中跃起,她告诉国王,这儿就是建都的理想之地,还引导国王见到一个叫华沙的渔夫。国王听渔夫说这里将出现一座繁华又美丽的城市,便决定在此建都,华沙就成了首都的名字。后来,波罗的海王赐给美人鱼一把利剑和琥珀盾牌,要她守护这座城市。以后美人鱼就成为华沙的城徽。

在华沙,波兰人亲昵地称美人鱼为“塞琳娜”,在华沙,乃至在整个波兰都能看见美人鱼的芳踪。人们乘车从别的城市来到华沙,在市界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立在路旁的巨大灯光界标,界标上方是华沙城徽-美人鱼图案。

华沙许多百货商亭的招牌都是“塞琳卡”,窗口上画着醒目的美人鱼。在波兰其他一些城市,乃至偏僻的乡村,都可以看到美人鱼装饰和图案。

传说归传说,美人鱼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华沙的城徽,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形成的。14世纪下半叶,在华沙古城最早印刷品上出现的华沙城徽是一个上半身为人、下半身是鸟的神话图案,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沙城徽变为一尊手持利剑、盾牌的美人鱼雕像,她被竖立在华沙市中心的维斯瓦河西岸。这尊高25米的美人鱼雕像不同于安徒生笔下为爱情化作一堆泡沫的美人鱼,丹麦的美人鱼是柔弱的,而华沙的美人鱼却被塑造成为自由而战的战士形象。这是因为当时欧洲战云密布,雕塑家鲁德维卡·克拉科夫斯卡·尼茨霍娃女士为祖国的命运而忧虑,认为需要这位华沙的保护神鼓舞波兰人民为抵御外来侵略斗争到底。所以这尊雕像虽与其他美人鱼一样,上身为裸体妙龄女郎,下身为鱼尾,但她身材高大,昂首挺胸,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傲视一切企图征服这块土地的外来侵略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尊雕像被华沙人民舍命珍藏起来,胜利后又把它放到基座上,多年来华沙美人鱼一直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不仅波兰人民热爱美人鱼,享誉世界的着名画家毕加索也曾经为美人鱼所感动,提笔为华沙美人鱼画像。1948年,毕加索来到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华沙遭到毁灭性破坏。华沙人民以空前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城市的重建工作当中,许多地方迅速崛起一座又一座大楼。毕加索看到这些景象,深受感动。1948年9月4日,他来到华沙西部沃拉区新建的科沃住宅小区参观,情不自禁地在一套公寓的墙上画了一幅素描《举锤的美人鱼》。毕加索把美人鱼右手举的剑改为铁锤,表达他对满怀激情重建家园的华沙人民的崇高敬意。

如果要寻找华沙的过去,华沙古城是最好的选择。古城虽古,但考古学家认为,它并不是华沙地区最古老的村镇。在北京,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在华沙,实际是“先有雅兹多夫,后有华沙城”。早在华沙古城建城之前,其附近就有了雅兹多夫村寨。13世纪末,玛佐夫舍王公选中了雅兹多夫以北约5千米的这块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华沙古城,开始大兴土木。14世纪初,在这里建筑城市,修建城墙、箭楼、了望塔,众多的富商和手工艺艺人纷至沓来,选址定居,并逐步将木质房舍改建为砖瓦楼房。1596年,波兰国王将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华沙古城遂成为波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兴旺发展更加迅速,到17世纪达到鼎盛时期。但古城狭小,其面积不足009平方千米,古城市场的长与宽均不足百米,这样的有限空间难以容纳蓬勃发展的城市生活。

进入18世纪后,城市的重心开始向克拉科夫郊外大街转移,最初的华沙城被称为古城,其地位和作用也日渐削弱和缩小。20世纪初,人们萌生了对古建筑的兴趣,古城的城墙和一些楼房得到修葺。1944年8月华沙起义时,古城成为起义者的指挥中心。起义失败后,希特勒叫嚣“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法西斯匪徒立即用火焰和炸药把古城变为一片废墟和瓦砾。1945年1月华沙解放,波兰人民立即投入重建家园的斗争,而重建古城在波兰具有重大的象征性意义。

古城的重建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49-1963年完成了以古城市场为中心的重建,1974-1981年完成了王宫的重建。华沙古城像火中的凤凰一样新生了,而新生的古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魅力,它成为波兰人民不可征服的象征和波兰国家历史连续性的载体,也成为波兰人民奉献给全世界的人类文化瑰宝。古城和王宫的重建显示了波兰人民的历史智慧和创造才能。从外观和形体上看,古城和王宫一如既往,整旧如故,保持了历史风貌和神韵。但从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上看,建筑物内部则作了必要的无伤大雅的更改,使其与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功能的要求相适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古城和王宫是一组崭新的建筑群。为了保持“原味”,设计者和建设者采取了“原物归位”的原则。他们珍惜从废墟中发掘出来的每一块完整的砖瓦和饰物,经过反复研究和仔细考证,将其最大限度地安放在原来的位置上。人们可以发现古城的建筑物,尤其是王宫外墙的砖瓦和门窗的石横,在相对的位置上,一些建材的形体相同而颜色不尽相同,有明显的新与旧之分,其原因就在于此。

古城的景物众多,令人目不暇接。从克拉科夫郊外大街北行,横穿古城,可以说有5大景观。走入王宫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圆形纪念柱,这是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1566-1632)的纪念碑。齐格蒙特三世的不朽业绩之一,就是将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其继任者弗瓦迪斯瓦夫四世(1632-1648)为他树碑立传。

纪念碑始建于1644年,1944年被德国纳粹炸毁,1949年重建。

在波兰诸多的纪念碑中,这座纪念碑是波兰最古老的世俗纪念碑。它造型高大稳重,圆柱高30米,齐格蒙特三世的青铜塑像屹立在圆柱之上,他头戴王冠,身披战袍,手执利剑和十字架,守护着华沙,并显示出他的赫赫战功。齐格蒙特三世曾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参与俄国皇位的争夺,逼迫俄国贵族承认其子为俄国沙皇。1610年波军曾进入莫斯科,驻守两年之久。民间传说,波兰国家命运同国王手中的利剑密切相关,当国运昌盛时,若剑尖上指,象征胜利和幸福、繁荣,若剑尖下指,告诫人们警惕厄运和衰亡的危险。

华沙王宫无疑是华沙古城5大景观的精华所在。王宫正门上的钟楼与圆柱纪念碑相映成趣。王宫是一个五角形的建筑群,从1596年迁都华沙开始,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经多次扩建和修葺而完成。王宫的建筑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外观简明,但室内装修豪华无比。齐格蒙特三世曾不惜巨资,聘请意大利着名画家,在王宫建立画廊,使其成为全波兰艺术中心。

王宫的命运同波兰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1655-1656年瑞典人入侵时,许多艺术珍藏毁于战火。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俄国又掠走了幸存的文物。1939年9月17日,德机轰炸华沙时,将炸弹投向王宫。

1944年华沙起义失败后,王宫被纳粹分子夷为平地。但波兰人民从未放弃医治战争创伤的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国家复兴,1922年王宫修葺一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人民波兰时期,又重建王宫。

说起王宫的重建,有一段漫长的过程。1945年1月华沙解放,王宫重建工作立即开始,但只限于清除碎砖破瓦,寻找和整理抢救出来的文物,保护尚未破坏殆尽的地下室墙壁。1949年,虽然议会正式通过重建的决议,计划在1954年建成,但这项决议并未付诸实行。此后20年也只进行了考古和设计研究,从未破土动工。其原因不仅仅是缺少资金,还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有人强调爱国主义的传统,坚决主张重建;也有人担心民族主义的指责,态度暧昧和反对。直到1971年才再次作出重建的决定,并立即着手执行。这是波兰“十二月事件”后盖莱克新领导班子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用爱国主义动员社会,以增强波兰民族的凝聚力。他们强调,王宫“是独立国家的纪念碑”,“是独立的民族持续存在的象征,是波兰最重要又最悲惨的历史篇章的见证人”。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浩大的重建工程竣工。今日的王宫已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有珍贵的馆藏,丰富的展品。波兰人民喜爱王宫,波兰人民因王宫而骄傲,而自豪。

圣约翰大教堂位于王宫和市场之间,王宫、教堂、市场三点一线。圣约翰教堂是华沙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3世纪至14世纪。在波兰历史上,圣约翰大教堂是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者。14世纪初,波兰向教皇状告十字骑士团侵占波莫瑞地区(即沿海地区),1339年罗马教皇的特使在这里宣读了有利于波兰的判决。1632年波兰国王弗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婚礼、1764年波兰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加冕典礼以及1791年“五三”宪法的宣誓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19世纪上半叶,大教堂依照英国哥特式风格进行整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分子将大教堂摧毁。现在,圣约翰大教堂是波兰罗马天主教红衣大主教的主教座堂。

走进圣约翰大教堂,会立即感到它的庄严、肃穆和丰厚的历史底蕴。大教堂北侧厅,是圣母同人民在一起的浮雕。大教堂南侧厅,有四年议会(1788-1792)议长、“五三”宪法起草者之一斯·马瓦霍夫斯基的墓碑。教堂内雕有战士和一位妇女-祖国的象征,以及波兰、立陶宛和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国徽和王徽。还有为杰出的波兰人树立的胸像和牌匾,其中有斯塔仁斯基、维托斯、德莫夫斯基、波德莱夫斯基、毕索茨基和诺尔维德等人。在地下室安放着马佐夫舍王公和历史名人的棺椁,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克维支以及纳鲁托维奇、莫希其茨基、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德莱夫斯基、索山科夫斯基等人的棺椁。波兰人笃信天主教,视教堂为圣地。可以说,圣约翰大教堂是神权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