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格高于战绩
30842700000008

第8章 一切尽在把握(3)

众人绞尽脑汁,仍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时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跑到磨磨蹭蹭的赛马队伍面前,对每一个骑士说如此这般,进行了一番新的安排,然后厉声发出号令:“跑!“只见骑手们一改刚才的拖沓状况,争先恐后地纵马向终点狂奔。比赛很快就结束了,可跑得最慢的马依然是胜者。

原来,成吉思汗让骑手们相互调换了马骑,甲骑乙的马,乙骑丙的马,丙骑丁的马……这样一来,每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驾驭的别人的马跑得最快,不能获得奖,而使自己的马落在最后,从而取胜。这就彻底打破了众骑手踯躅不前的僵局!

用比马慢的办法没能把最慢的马选出来,可反其道而行之,用比马快的办法却轻而易举地将最慢的马选了出来。

1901年,在伦敦举行了一次清除灰尘的表演。当时,“除尘器”表演是很吸引人的。可那次表演实际上是用风把灰尘吹走,而且观众被吹得满身满头都是灰尘。人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谓的“除尘器”,实际上是吹尘器。

有个叫布斯的人想:要想清除灰尘,吹尘看来不行,能不能换个办法把吹尘改为吸尘呢?回到家之后,他用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和鼻子,趴在地上用嘴猛力吸气,结果灰尘不再到处飞扬,而被吸附在手帕上。后来的吸尘器,就是根据布斯的这个设想制造出来的。

用吹尘的办法没有将灰尘清除干净,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尘的办法,却轻而易举地将灰尘清除干净了。

思想甘露有了智慧,就有了道路,有了力量;有了智慧,就可以化平凡为奇迹,就可以用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真正使人富有魅力的并不是身上佩戴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

博物馆珍藏的“惩罚”

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他小时候的好奇心特别强,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找到机会,解剖了一只狗,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狗的内脏。

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只狗竟然是麦克劳德所在学校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麦克劳德以严厉的“惩罚”。校长惩罚麦克劳德画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

校长的“惩罚”,实际上是对麦克劳德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校长这种智慧的“惩罚”,不仅保护了他继续向科学高峰攀登的满腔热情,而且培养了他将来作为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一个优良品质-善于改错。

麦克劳德日趋成熟,成为著名的解剖学家。他那两幅因被”惩罚“而画的人体骨骼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也就成了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的珍品。

思想甘露奖励和惩罚是管理、教育的基本方法。国之大事,唯奖与罚。有句较为流行和较有影响的话是:“奖励就要奖励出干劲十足,惩罚就要惩罚出胆战心惊。”这句话的确有其深刻和精彩的见解,但也不可忽视,善用惩罚、惩罚得当,也能惩罚出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追蝶失澳洲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广袤千里、丰饶富足的”新大陆”。随后,白人殖民者蜂拥而至,为抢占土地、建立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1802年,英国派遣弗林达斯船长率双桅帆船驶向澳大利亚。与此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也命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鼓帆前往。

经过一番航海较量,驾驶先进的三桅快船的法国人捷足先登,抵达并抢占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洲,将该地命名为”拿破仑领地”。在自我陶醉的洋洋得意之时,好奇的法国人发现:当地有一种珍奇的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色彩斑斓的珍蝶,他们竟然忘记了肩负的重要使命,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到澳大利亚的腹地。

正当法国人追捕珍蝶的时候,英国人驾驶着双桅船也匆匆赶到了。英国人看到了法国人停泊在那里的三桅船,顿时感到万分的沮丧。在万般无奈之中,他们突然惊喜地发现:先期到达的法国人却无影无踪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弗林斯达船长立即命令手下安营扎寨、抢占地盘……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珍蝶返回来的时候,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大小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人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留给法国人的只是无尽的懊丧与遗憾。

思想甘露珍蝶是诱惑。诱惑总是嘲弄那些认真追求它的痴情傻瓜。法国人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追捕小小的蝴蝶竟导致失去澳洲的历史性悲剧。

世界上到处都有类似珍蝶的诱惑,到处都有超过珍蝶的诱惑。诱惑力越强,危害性也越大。不能战胜诱惑,就不能战胜自己;不能战胜自己,就不能战胜对手。胜人者应先自胜。

不被公认的才华

从前,在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赞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喜欢他诗的人并不多,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众人的公认。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吗?不,这不可能!青年诗人向来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一位学识渊博的老钟表匠请教。

老钟表匠听了他的讲述之后,什么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青年诗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形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叫声,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乐……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把它打开,取出一只式样特别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只怀表不仅式样精美,更新奇的是:它不仅能清楚地显示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而且还能准确地表明月份和日期。这简直是一只”魔表”,世上到哪儿去寻找这样的”宝贝“呀!青年诗人爱不释手。他很想买下这个”宝贝”,便开口问表的价钱。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这”宝贝”,换下青年手上的那只普普通通的表。

青年诗人对换来的这块”宝贝“真是珍爱之极,吃饭、走路、睡觉都带着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逐渐对这块表不满意起来。最后,竟跑到老钟表匠那儿要求换回自己原来的那块普通的手表。

老钟表匠故作惊奇,问他:“对这样珍贵的怀表为什么还感到不满意?”

青年诗人遗憾地说:“它不会指示时间,可表本来就是用来指示时间的。我带着它不知道时间,要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有谁会来问我星象的运行和大海的潮汛呢?这表确实是值得您收藏的稀世珍宝,但对我掌握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老钟表匠还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诗集,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你应该记住:怎样给人们带来益处。”

诗人这时恍然大悟,似乎从心底里明白了”需要是培育才华的沃土,需要是展示才华的舞台,需要是提升才华的阶梯。”

思想干甘露符合人们需要的才华,才是备受欢迎的关键;违背人们需要的才华,则是阳春之曲和者寡的原因。

墙上的十六个大钟

美国一家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公司,其业务遍及各大洲的16个国家。公司每个对外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墙上,都挂着16个大钟。这16个钟,分别指示着各大洲16个国家的当地时间。

该公司的老板常说,美国的白天就是中国、日本的夜晚,美国密歇根州的上午10点,在比利时已是下午4点。如果不在两个小时之内将事情办妥,顾客恐怕就要到第二天才能得到消息。

该公司的老板还说,他最痛恨的就是”看着钟表计算下班时间“的现象;再就是把内地、外地、国内、国际的时间算计得过分清楚,多干一分钟也叫苦连天。时代发展到今天,竞争已涵盖了全世界。这种竞争已经不仅只是优与劣的竞争,而且还有快与慢的竞争。如果你输在慢上,恐怕无人能够原谅你,包括你自己。

该公司的老板认为,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给自己的员工规定一个基本要求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基本要求就是:永远不能因为自己松懈和拖拉的过失而给公司带来污点,哪怕这个污点细小如针尖。

上面这些,无疑是在墙上挂16个大钟的原因。该公司的老板就是要用16个大钟提醒大家:尽快处理好案头的工作,不要让公司的业务耽误在自己手上。因为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做派可以代表一个公司,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改变客户对一个公司的整体看法。

思想甘露古往今来,人们都无比看重时间。有的人说,时间就是速度;有的人说,时间就是力量;有的人说,时间就是军队;有的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有的人说,时间就是生命……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地球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时不与我,时不待我,时不再来,落后就要挨打。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时间实在是太重要了,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时间就是发展,时间就是前途,时间就是命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当记住挂在墙上的16个大钟。

永不言败

有人用狗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为了保持各自的稳定,中间留出不大的空隙。把几只狗放进笼子的一边,一旦笼子底上通电,狗就会受到电击的刺痛,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以躲避电击;而在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很迅速地跳回来,逃到没有通电的一边。

然而,另外的几只狗被放进笼中受到电击时,它们却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这种任人宰割地惨相呢?

原来,心理学家曾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上,时不时地用电刺激它们。狗最初受到电击后立刻会跳跃、挣扎,但是无论它们怎样跳跃、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跳跃、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努力,开始自暴自弃了。这时,再把这些狗放进铁笼中,它们已经习惯了挫败,对这种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的电击刺痛,竟然认”命“了。

有人用猴子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第一批的6只猴子关进一个房间,在房间里放一个可达屋顶的梯子,然后在梯子顶端挂上一串香蕉。

实验开始后,6只猴子拼命冲向屋顶的香蕉。但是,不管是哪一只猴子,只要快碰到香蕉的时候,实验人员就无情地用高压水枪中喷射出的冰水冲击那只猴子,直到它最终放弃。如此反复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猴子都放弃了夺取香蕉的尝试。

然后,实验人员用外面的一只猴子替换了房间中原有6只猴子中的一只。当这只猴子进入房间后,它发现了香蕉,于是一下子冲了过去。这时,发生的情况与原来不同,没等这只新来的猴子上去,另外5只猴子早已把它按倒痛打,直至它放弃夺取香蕉的念头。

接着,另一只新猴子被放进来,换走了第一批中的一只猴子。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可是打这只新来猴子最狠的,正是刚才那只先一步进来并挨打的新猴子。

如此继续实验,直到房间中的猴子全部换成了没有被水枪击中过的6只新猴子。此时,实验人员拆除了水枪,但全部猴子居然没有一只试着去夺取屋顶的香蕉。

有人用小白鼠做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将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心理学家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被阻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伏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将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并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彻底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无奈而绝望地忍受着痛苦。

狗、猴子和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上描述动物(包括人在内)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不错,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比狗、猴子和小白鼠要聪明得多,顽强得多,高级得多。如果人看到有获救的希望,是绝不会放弃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很多人在多次挫折后的表现,与多次挫折后的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一些人”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了“的时候,当一些人怨恨”现实带给自己一次又一次打击“的时候,当一些人”遁入空门“甚至”了此一生“的时候,凡此种种,不能不说也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思想甘露上面的实验启示着人们,身败心先败。在遭到多次的挫折之后,不仅要防止产生”习得性无助“心态,而且要高扬起永不言败的旗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希望和成功绝不是来自于一帆风顺、屡战屡胜,而是来自于不屈不挠、屡败屡战。

失败像一座学府

在美国,有一名收藏家名叫诺曼·沃特。他看到众多收藏家为收购名贵物品而不惜千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收藏一些劣画呢?于是,他收购两种劣画:一种是名家的“失常之作”,另一种是价格低于5美元的无名人士的画。没多久,他便收藏了200多幅劣画。

1974年,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声称要举办首届劣画大展,目的是让年轻人在比较中学会鉴别,从而发现好画与名画的真正价值。

沃特的广告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争先恐后地参观,有的甚至从外地赶来。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次画展非常成功。

还有一个与”劣画大展“很相似的展览,就是”失败产品陈列馆”。

美国有一家市场情报服务公司,其经理叫罗伯特。他酷爱收藏,共收集了7。5万件“失败产品”。后来,罗伯特又试着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馆”。这个陈列馆把许多企业和个人费尽心机研制的,又因种种原因失败的产品展示出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收获可以用爱迪生的话来概括:“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罗伯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还有一个更让人拍案叫绝的展览,就是设在殡仪馆的“参观室”。

在今日美国,尽管交通管理部门、宣传媒介和学校教师不断地教育青少年切勿酒后驾车,可实际上收效不大,仍有不少青少年酒后驾车,并且由此造成的车毁人亡的悲剧仍然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