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格高于战绩
30842700000007

第7章 一切尽在把握(2)

李旭迅速组织一批文史博士、硕士研究生对《容斋随笔》进行编译。当年10月,《毛泽东终生珍爱的书——白话容斋随笔》便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此书出版后,很快得到了新闻界和出版界的注意和重视,《人民日报·海外版》《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文摘报》《河南日报》《新书周报》等报刊都对其作了评介和报道。此书被评为1992年北京图书节十大畅销书之一。后来,台湾出版界买走了此书用繁体字印刷的版权,向东南亚和其他海外华人居住的地区发行。

名副其实的借名扬名,就像给好的商品装上飞翔的翅膀,自然让人钦佩,有些名不副实的借名扬名则让人啼笑皆非。名不副实的借名扬名实不可取,但从中却能更清楚地看到借的威力。

外国一出版商有一批久久不能脱手的滞销书。他想方设法地送给总统一本,并三番五次地去征求意见。日理万机的总统不愿与他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如获至宝,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很快,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挖空心思地又送给总统一本。总统上过一次当,想借机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灵机一动,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保持沉默,不予任何答复。出版商居然又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结果此书销得更火。

总统真是哭笑不得,出版商却借套出的总统的话来大发其财。

思想甘露借助外力求发展是一种艺术,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地对待借助外力求发展。”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巧借力四两,可拨重千斤。借是力大无边的艺术。

竞争的典范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希特勒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德国有一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地进入了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以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次一次地试跑,迟疑,不敢投入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雅利安人种湛蓝眼睛的德国运动员走近杰西·欧文斯,并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语和露齿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得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只用了一个小诀窍就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打破了奥运纪录。

几天后的决赛,鲁兹·朗率先打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又以些微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杰西·欧文斯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突然爆发出齐声的呼喊:“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高高举起鲁兹·朗的手,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金牌的得失,没有狭隘的嫉妒,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交的感动之中。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8.06米的跳远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奥运历史在将杰西·欧文斯载入史册的同时,也将鲁兹·朗载入了史册。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了4枚金牌,而且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后起的新秀打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思想甘露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有必要弘扬这种竞争的典范。世界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竞争有建设性和破坏性之分,有高尚和龌龊之别。竞争不仅是竞技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格实力的较量。人人都可以在竞争中奋力拼搏、夺取胜利,但必须与人为善、老老实实地遵守竞争的规则。推动自己和他人前进的力量,推动民族和人类前进的力量,不只是竞争的力量,还有互助、友爱和善良的力量。

胜者

什么是胜者?勇者是胜者。

那是在一次追捕逃犯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一名公安战士与一名贩毒的亡命歹徒咫尺相遇,双方几乎同时将枪口对准了对方的胸膛。他们僵持着,双方都有可能死,也都有可能生。我们的公安战士当时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必须有一方缴械投降,但那只能是亡命歹徒,而绝不会是我!我代表着正义的力量!结果,亡命歹徒精神崩溃、脸色苍白、冷汗涔涔地瘫软在地上缴械投降。

天津市肿瘤医院对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近万名癌症患者临床调查表明:约有20%的癌症患者是属于非正常死亡,是被癌症”吓死“、”折磨“死的。同样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疗的前提下,凡是心理调整好、乐观者,治疗效果就好;反之,情绪低落,人体的免疫功能就差,病情就反复发作,甚至很快死亡。有关的肿瘤防治专家提出忠告:患病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的康复效果要远远好于情绪低落者。勇敢通往天堂,畏惧通往地狱。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什么是胜者?智者是胜者。

苏秦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丞相,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智慧大师。最让人回味的是苏秦”死后报仇“的智慧。苏秦之死,是被人刺杀,”匕首入秦腹”。苏秦以手按腹而走,找到国王留下遗言:“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头,号令于市曰:’苏秦为燕行反间计,今幸诛死,有人知其阴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言毕,拔去匕首血流而死。国王依计而行,号令将苏秦之头悬于市。不久,果然有一人揭榜领赏,说:“杀秦者,我也!“结果是”尽得主使之人,诛灭凡数家”。后人赞道:苏秦虽将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谓智矣!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导弹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国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了。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继续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结果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智救伦敦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即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

勇者相逢智者胜。

什么是胜者?仁者是胜者。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于是,老人宣布出售

不少有钱的智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并且价钱还会不断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身体不佳,他是绝不会卖掉这栋陪伴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

“但是,它底价就是8万英镑啊。”老人淡淡地说,“现在它已升到10万英镑了。”

青年并不沮丧,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关爱您!”

老人颔首微笑。突然,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老人拍着青年的肩膀,”就是这个小伙子!”

仁爱无价。完成梦想,达到目标,不一定非得用冷酷的厮杀和欺诈。其实,真正让一个人成为最大赢家的,往往是那颗仁爱之心。

智者相逢仁者胜。

思想甘露什么是胜者?答案一定还会有很多。但是,有勇,有智,有仁,都是真正的胜者所必须力争具备的重要素质。

比喻的力量

老子说:“谈言微中,可以解纷。”一个巧妙的比喻,确实可以缓解迫在眉睫的纷争。

1985年,美国自由女神脚下的一条输水管道因年久失修而漏水,联邦政府因此对泽西城欠下了近百万美元的水费债务。联邦政府既没及时维修输水管道,也没及时偿债,泽西城多次交涉却连连碰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泽西城政府声称要拍卖自由女神像,因为这是联邦政府在泽西城的唯一财产。联邦政府理屈词穷,怎样才能缓解这个矛盾呢?联邦政府绞尽脑汁,总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告诫泽西城政府:美国人拍卖自由女神,就是拍卖自己的祖母!是让美国在全世界出丑的蠢事!这一异常有分量的巧妙比喻,使泽西城政府不能不慎重考虑、思之再三。虽然巧嘴不能当钱花,但是拍卖共同的祖母实在是众怒难犯的蠢事。此后,泽西城政府再也不提拍卖之事。如果自由女神有灵,真会感激这个巧妙的比喻。

一句话能逗人笑,一句话能惹人跳。一个巧妙的比喻,确实可以在笑声中统一众人的思想。

加里宁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一次,他向农民讲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尽管他作了详尽和严谨的论证,但听众始终茫然而不得要领。有人递上一张纸条:“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

加里宁眼睛一亮,抓住机会反问:“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腿还是左腿?”

全场静默片刻,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农民代表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

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一个巧妙的比喻,确实可以改变某些外交谈判的被动局面。

1919年1月28日,美、英、法、日、意等五国在巴黎和会上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牧野的显蛮横无理地提出,日本必须无条件继承战败国在山东的权利。应邀列席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据理力争。他说,孔子有如西方之耶稣,山东有如耶路撒冷,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个比喻震撼、说服了巴黎会议的三位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终于保住了山东。

孔子及其故乡山东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西方人未必很明白,但是耶稣与耶路撒冷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却是他们极为熟悉的。借用它们来进行喻证,无论是形象还是内在的含义都极为贴切。顾维钧保住了山东,遂博得了”青年外交家“之誉。

思想甘露不错,比喻毕竟是比喻,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但是,尽管巧妙的比喻不能代替金钱,有时却能缓解金钱一时不能缓解的纷争;尽管巧妙的比喻不能代替长篇大论的讲演,有时却能统一长篇大论一时不能统一的思想;尽管巧妙的比喻不能代替军队,有时在谈判桌上却能改变军队一时不能改变的被动局面……这就是巧妙比喻的力量。

富豪只借一美元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到了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来者的穿着打扮: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嵌着宝石的领带夹子……显然是一位很有实力和修养的人。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作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作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犹太富豪不露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到那边去办手续吧,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股票、国债、债券等都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便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你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非要弄个明白,那我就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不方便。我到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贵行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思想甘露既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能用头脑支配金钱。

只有金钱而没有头脑的人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头脑只能被金钱所支配。

文无定体,商无定市。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比马慢和除灰尘

1174年,成吉思汗的父亲统治的孛儿只斤部落打了一个胜仗,夺回了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特意安排了一场赛马,但优胜者标准不同往常——最后到终点的马才能得奖。一句话,比马慢。

骑手们想方设法一个比一个慢,过了好一阵,跑在最前面的马才只行进了赛程的十分之一。

眼看夕阳不等人,可比赛又难以结束,大家有点耐不住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后悔自己不该别出心裁搞这种赛马,但一言既出,金口难改。怎样才能尽快结束这场僵局呢?成吉思汗的父亲略一思忖,便令人传下谕旨:“谁有办法尽快结束比赛,给予重赏。但是,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条件,跑得慢的马才是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