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格高于战绩
30842700000017

第17章 拼搏的乐趣(3)

思想甘露冉冉升起的新星,常常离不开仁爱之心的启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仁爱启动了新星。

“我能成功”

1991年暑期,首次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观摩课在大连举行,大教室设在一个大礼堂内的舞台上。魏书生老师的观摩课被排在了上午的最后一节。

大礼堂里温度很高,舞台上下的人都坐了将近半天了。舞台上几十名听课的中学生早已疲惫困乏,舞台下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语文教师,想集中精力也有点力不从心了。紧凑的日程和炎热的天气,使人更加紧张烦躁。在这种情况下,魏书生能上出精彩的观摩课吗?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可走上舞台的魏书生却步履矫健,从容不迫。他站到黑板前,微笑着对听课的学生说:“我这里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使大家消除紧张和疲劳,建立起必胜的信心,大家愿意学吗?”

“愿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好,”魏书生说,“首先请同学们站直,面带笑容,目视前方的黑板中缝,然后请同学们做几次深呼吸。”

稍过片刻,魏书生问:“做好了吗?”

学生们回答:“做好了。”

魏书生说:“请大家连喊三遍‘我能成功",而且要一遍比一遍声音大!”

于是学生们喊了三遍“我能成功”,但节奏不够整齐,显得有些零乱。

魏书生对学生们给予了鼓励,指出了不足,并说由他起头,再喊三遍!

这第二回,喊声虽然整齐了,但三遍之间,还缺少一种递进的力度和层次。

魏书生耐心地又讲了一遍喊口号的要领,让学生们用劲再喊三遍!

学生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使出浑身力气呼喊:“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能成功!!!”真是铿锵有力,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结果,三遍九次的“我能成功”喊过之后,不光舞台上听课的学生,就连舞台下观摩的老师们也为之一振。

大礼堂里的疲惫和困乏烟消云散了!听课学生对上好这堂课充满了信心!观摩老师对上好这堂课充满了期待!

这堂课,当然也像魏书生上过的很多堂观摩课一样,又获得了成功。魏书生无愧于教育家的称号。

思想甘露一个人要有志气,一个队伍要有士气,一个民族要有朝气,一个国家要有民气。鼓气可成,泄气必败。

母亲的一句话

理查·派迪是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项最多的选手。他第一次参加赛车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向母亲报喜,冲进家门就喊道:“妈!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旗开得胜,得了第二!”

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竟冷静地回答:“你输了!”

他很不理解地抗议道:“妈!难道你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个第二是很好的事吗?要知道很多久经赛场的高手都参加了比赛。”知子莫若母。母亲深知儿子还有很大的潜力,于是严厉地说:“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有时需用表扬出动力,有时需用鞭策出动力。理查很快领悟了母亲的苦心:母亲是让他拿自己的成绩跟前面更高的目标和自己的潜能比,而不是拿自己的成绩同失败者的成绩比。

从那以后的20年,母亲的这句话鞭策着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至今还仍然保持着,还没有被后人所打破。每次参赛,他都默念着母亲教诲的那句话——“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思想甘露赢家和输家在进行比较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赢家拿自己的成绩跟前面的更高目标和自己的潜能来比,输家则拿自己的成绩和落后者的成绩相比。

唤醒沉睡的潜能

有一只母山羊,收养了一只失去了母亲的小老虎。小老虎喝母山羊的奶,跟小山羊玩,努力去学做一头出色的小山羊。

过了一阵子,尽管这只小老虎竭尽全力,但仍不能变成一只名副其实的小山羊。它的样子不像山羊,气味不像山羊,也无法发出山羊的叫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山羊开始怕它,因为小老虎玩得太凶猛,而且块头太大。这只小老虎逐渐感到了孤独,感到了被排斥,感到自己太差劲,可是又搞不清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一天,听到一声突然的巨吼之后,山羊们四处逃散,只有小老虎稳坐在岩石上。

一头巨兽出现在小老虎的面前,身体是橘色的,还有黑色条纹,眼睛炯炯如火。

“你在这羊群里做什么?”那个巨兽问小老虎。

“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说。

“跟我来!”那个巨兽以一种权威的口吻说。

小老虎发抖地跟着巨兽走入丛林中,然后来到一条大河边,巨兽低头喝水。

“你也过来喝水!”巨兽说。

小老虎走到河边喝水,在河中看到两头一大一小、十分相像的动物,都是橘色且有黑色条纹,头上都有一个“王”字。

“那是谁?”小老虎问。

“那是你——真正的你!”

“不,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抗议道。

巨兽不理睬抗议,拱起身子,发出一声巨吼,整个丛林为之震撼。

“现在,你也吼一下!”巨兽说。

起初很困难,小老虎张大嘴,但发出的声音像呜咽。

“再来!你可以办到!”巨兽说。

试着试着,小老虎感到肚子里辘辘地响,一直下到小腹,摇撼全身,于是便拱起身子来大吼了一声。那吼声虽不及巨兽的吼声那么雄壮,但已够威风了!

那个巨兽说:“你是一只老虎,不是一只山羊!我们都是东北虎。”

小老虎似乎懂得了,自己不仅没有发现,而且埋没了原本具有的巨大潜能。

人,行动起来像天使,思考起来像天神,是宇宙之精英,是万物之灵长。人的潜能,要比小老虎的潜能大得多!

思想甘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是说,我们有90%的潜能还处于沉睡状态。

有时候,鹰飞得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样高。唤不醒沉睡的潜能,鹰就会变成在院子里打转的鸡;唤醒了沉睡的潜能,鸡也会变成在蓝天上展翅翱翔的鹰。

化劣势为优势

人的劣势,未必就一定是不可能转化的劣势,或者进一步说,未必就一定是不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劣势。

博格斯是NBA篮球队有史以来最矮的球员,身高只有1。6米,即使在东方人的眼里也算是个矮子,更不用说是在2米都嫌矮的NBA篮球界了。

但是,这个最矮的球员却是NBA表现最杰出的、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他控球一流,远投准确,就是带球上篮也总能变幻莫测,让人防不胜防。

博格斯是不是天生的高手呢?当然不是,而是苦练的回报。

有一次,他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谈到了自己走入NBA的历程。

博格斯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却异乎寻常地热爱篮球。当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享有极高的社会评价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几乎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的梦想。

每当博格斯告诉他的伙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

听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为伙伴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天灾,是绝对不可能打NBA的。

伙伴们认定的绝对不可能,并没有磨灭博格斯的志向。他用比一般人多几倍、十几倍的时间练球、圆梦,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将自己矮小的劣势转化成为矮小的优势:个子小不引人注意,运球的重心低,行动灵活迅速,传球、投球屡屡得手。

博格斯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小个子成为NBA大球星。

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在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左臂。这个独臂的小男孩也创造了自己的奇迹,成为少年柔道比赛的冠军。

小男孩失去了左臂之后,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师傅,专心致志地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仅仅教了他一招。

小男孩有点纳闷,便忍不住试探着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的招数?”

师傅回答说:“你的确只学会一招,但你目前只需要练精、练好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还是不明白,但他相信师傅,于是又继续埋头练了下去。

又过了几个月,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少年柔道比赛。小男孩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有点艰难,但对手求胜心切,逐渐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抓住破绽,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瞪瞪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时的对手,要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似乎也更有经验。小男孩一度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并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小男孩的师傅不答应,坚决地说:“请裁判将比赛继续进行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趁机使出那漂亮的一招,制服了对手,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只凭这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掌握的这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手需要抓住你的左臂。”

小男孩恍然大悟,原来正是因为失去了左臂,被制服的最大劣势不存在了,劣势反倒变成了不易被制服的优势。

思想甘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或事物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就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得体的外衣

从前,希腊有一个大政治家叫狄摩西尼。他先天不足,嘴唇上留有缺陷,说话含糊不清,很难与人沟通和交流,这令他十分苦恼。

为了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狄摩西尼找来一小块鹅卵石含在嘴里练习说话。有时跑到海边,有时跑到山顶,尽量放开喉咙背诵诗文,练习一口气连续念完好几个句子。

长时间的苦练,石子一次又一次地磨破了他的牙龈,弄得满嘴是血。但这些痛苦并没有使他放弃练习,终于练习成为一名杰出的演说家。

英国首相丘吉尔年轻的时候特别害羞,一讲话脸就红,期期艾艾,唯唯诺诺。但当他确定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后,便决心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演自看,自讲自听;每一个词句,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锤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提高。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丘吉尔大有长进,可以说风度翩翩,语惊四座。他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饱含着非凡的勇气和刚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困难关头,英国军民几乎每天都能从丘吉尔的广播演讲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思想甘露政治家是国家的喉舌,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普通人也许人轻言微,但能一句话说得人笑,也能一句话说得人跳。

不管是什么人,善于说话,可能把坏事变好;不善于说话,也可能把好事变坏。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天生的演说家,但只要苦练,口才就会好起来。

语言是心灵的声音,是思想的外衣。练就出得体的口才,就等于在社会交往时具有了得体的外衣。

烧掉珍品更赚钱

有一次,一位印度人带着三幅名家之画到美国出售。有位很有眼力的美国收藏家看中了这三幅画,深知经过一段时间的收藏,肯定会大幅度地增值。于是他便打定主意,不管怎样也要把这三幅画弄到手。

美国收藏家一问三幅画的价格,印度商人开口要价就是2000美元,少一分也不卖。这个美国收藏家也不是商场上的平庸之辈,便和印度商人讨价还价,狠狠地往下压价,一美元也不想多出,一时之间谈判陷入僵局。

忽然,印度商人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就往外走,到了外面二话不说,点火就把画烧掉了。美国收藏家异常吃惊,看着一幅名画被烧又惋惜又心痛。

他小心翼翼地问印度商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

想不到印度商人这回要价的口气更加强硬了:“两张画少于2000美元绝对不卖!”

美国收藏家觉得太没道理了,少了一幅画,还要2000美元,便继续要求降低价钱。那位印度商人根本不理这一套,又怒气冲冲地烧掉了一幅画。这一回,美国收藏家大惊失色,只好乞求商人不要把最后一幅画烧掉,因为自己实在太想买到这幅画了。接着,他又问:“这最后一幅画卖多少钱?”想不到印度商人竟要4000美元!是原来三幅画要价的两倍!

这一回美国收藏家真急了,只好强忍着愤怒问:“剩下一幅画怎么能超过三幅画的价钱呢?你这不是存心耍人吗?”

这位印度商人不紧不慢地回答:“这三幅画都出自名画家之手。有三幅的时候,每幅画的价值还可以小点。如今,只剩下一幅了,这可以说是绝世之宝,它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三幅画都在的时候。因此,现在我告诉你,如果你真想买这幅画,最低得出4000美元。”

美国收藏家一脸苦相,毫无办法,最后只好以4000美元成交。

还有一件与印度商人烧名画很相似的事情,发生在英国的一个拍卖会上。

拍卖会最后要拍卖的是一张很古老、很值钱的邮票,全世界只有两张。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富商洛克中标。

洛克走上前台,高高举起那张刚刚到手的邮票,得意洋洋地向台下的观众展示,大家很羡慕,甚至有人在忌妒。这时,洛克拿出一个漂亮的打火机,当着众人的面把邮票给烧掉了。全场哗然,大家严厉地指责他:“这是价值50万美元的邮票啊!怎么能说烧就烧呢?如果你赚的钱多,干脆捐献好了……”

洛克笑而不语,从助手的一个金色盒子里拿出另一张一模一样的邮票。洛克说:“各位请看,刚才被烧掉的邮票是全世界仅存的两张之一。一张邮票50万美元,可是现在全世界只剩下我原来收藏的这一张了。你们说,这一张邮票的价值该是多少?”毫无疑义,这全世界只剩下一张的邮票价值,远远超过两张邮票同时存在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