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格高于战绩
30842700000016

第16章 拼搏的乐趣(2)

就在这种情况下,巴顿将军搞了一次奇特的阅兵式。当巴顿将军出现在检阅台上的时候,士兵们惊奇地发现,深受他们爱戴的巴顿将军头上竟戴着一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群情顿时沸腾起来了。

巴顿将军从容而坚定地对士兵们说:“我头上戴的头盔,是刚从德国将军那里缴获来的!这足以说明,德国军队根本不是不可战胜的!”

阅兵场上一片欢呼。

巴顿将军继续诙谐地笑着说:“我要戴着这顶头盔,一直打到柏林去!”

欢呼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士兵畏敌怯战的情绪顿时一扫而光。

当然,巴顿将军并未将这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继续戴下去。在以后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他戴的一直是自己的头盔。不过,他别出心裁地将军衔的两颗将星标在头盔上。

他的这种做法,在军部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应。

有个老资格的上校说:“将军阁下,你难道不怕德国人认识你吗?难道你的头盔是打不穿的吗?”

“我的头盔当然不是打不穿的。”巴顿将军坦然自若地说,“不过,作为一个将军,是敌人看见我的机会多呢?还是我们的士兵看见我的机会多呢?”

老上校还是不理解地摇摇头。于是,巴顿将军就带着他下部队去巡视。每到一处,士兵们只要看见巴顿将军的头盔就欢呼起来。这时巴顿又对老上校说:“你在部队时间比我久,为什么士兵能一眼认出我,而认不出你呢?”

老上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巴顿将军与士兵们非常融洽的官兵关系,感受到头盔使巴顿将军大无畏的乐观主义形象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士兵们的心中,终于心悦诚服了。

思想甘露拿破仑说得好:“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姆佩姆巴效应

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

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

非常遗憾,错了。发现这一错误的是一个非洲中学生姆佩姆巴。

1963年的一天,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初三学生姆佩姆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惑不解,并立刻跑去请教老师。老师则认为,肯定是姆佩姆巴搞错了。姆佩姆巴只好再做一次试验,结果与上次完全相同。

不久,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来到马干巴中学。姆佩姆巴向奥斯玻恩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后来奥斯玻恩博士就把姆佩姆巴的发现,列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物理课外研究课题。

随后,许多新闻媒体把这个非洲中学生发现的物理现象,称为“姆佩姆巴效应”。

很多人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真对。像姆佩姆巴碰到的这个似乎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稍不小心,便会像那位老师一样,作出自以为是的错误回答。

思想甘露疑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错误是正确的先导。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部分。

爱因斯坦曾深有体会地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罢了。”

妙赌

有一天,警察罗沙气势汹汹地对工人卡斯说:“有人控告你偷工厂里的东西,你快乖乖地承认吧!”

卡斯笑道:“你爸爸是厂里的老板,你舅舅是账房先生,你姨父是老工头,怎么会看不住几个工人,让工人把厂里的宝贝偷走呢?”

罗沙恶狠狠地追问:“你屋里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卡斯仍然笑道:“靠打赌赢来的呀!你不信?我们打赌,今晚,你的屁股会长出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明天上午10点,你到我这儿来,如果真长出尾巴,你输给我800元;如果没有长出尾巴,我宁愿输给你800元。”

按照约定的时间,罗沙神气十足地踱进卡斯家,得意洋洋地向卡斯伸手要钱:“卡斯,付钱吧!我的屁股连一条又细又短的尾巴也没长出来。”

“不会的呀,一定长了!你得让我亲手摸过才算。”卡斯坚定不移地说。

罗沙有些尴尬,但环顾四周,并无旁人,便脱下裤子,让卡斯去摸。卡斯仔细摸过一遍,兴奋地大声呼叫:“我赢啦!”卡斯边喊边冲进里屋拿出一大沓钱,点给罗沙800元。他举起那些剩余的钱开心地欢笑。

这时里屋走出三个人,罗沙愣住了,原来是他的爸爸、舅舅和姨父。他爸爸一脸怒气,狠狠地打了罗沙一巴掌,舅舅和姨父也无奈地瞪了他一眼,相继悻悻而去。

罗沙则懵懵懂懂,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卡斯乐呵呵地说:“我先跟你打赌,你走后,我又跟你爸爸、舅舅和姨父打赌,说你愿意让我摸你的屁股。你爸爸他们不相信,结果他们每人输了800元。扣去你赢的800元,我还净赚1600元。现在,你该相信了吧?我家里的东西,确实是靠打赌赢来的!”

也许会有人说,警察罗沙与工人卡斯打赌的故事,纯属虚构。但是,奥地利两位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和海顿打赌的故事,则是一段有根有据的佳话。

有一天,莫扎特笑着对海顿说:“我有一首你不会演奏的曲子。”

海顿自然不信,接过莫扎特递给的乐谱开始演奏。演奏到一个地方,海顿只好停下来,感到上当受骗了,于是喊道:“难怪你说我不会演奏,现在我的两只手已经在钢琴键盘的两端,而又要让我在钢琴键盘的中间同时再奏出一个音,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莫扎特又笑了,坐到钢琴旁胸有成竹地演奏起来。当他演奏到海顿刚才停下的地方时,出人意料地用自己的鼻子弹了钢琴键盘中间的那个音。

莫扎特轻松愉快地创造了个“奇迹”,将“绝对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海顿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地认输。

思想甘露打赌斗智,善谋者胜。海顿输了,输在循规蹈矩,输在被习惯的力量束缚得紧紧的;莫扎特赢了,赢在另辟蹊径,赢在不拘一格,“创”新立异。

打赌取胜需要善谋,可又有什么事情取胜不需要善谋呢?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这正是善谋取胜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功与活着

有一个年轻人,诚心诚意地向苏格拉底请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苏格拉底当时没有回答,而是约这个年轻人第二天早晨到河边见面。

第二天,他们在河边见面了。苏格拉底让这个年轻人陪同自己一起向河里走。当河水没到他们的脖子时,苏格拉底趁这个年轻人没有防备,一下子把他的头摁入水中。年轻人拼命挣扎,但苏格拉底很强壮,一直把年轻人按在水里,待到他难以忍受时,苏格拉底才把他的头拉出水面。年轻人把头露出水面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苏格拉底问:“在水里的时候,你最需要什么?”

小伙子回答:“呼吸。”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当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刚才需要呼吸的愿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

苏格拉底让年轻人成为落水者,并让他感受到,当渴望成功如同渴望呼吸、渴望生命一样重要时,才可能获得成功。

苏格拉底不仅对成功的理解与呼吸紧紧相连,而且对整个生命的理解也与呼吸紧紧相连。

另一个年轻人,也诚心诚意地请教苏格拉底:“人活着靠什么呢?”

苏格拉底说:“呼吸。”

“那么,”年轻人又问,“呼吸又为了什么?”

苏格拉底早已深思熟虑:“呼者,为出一口气;吸者,为争一口气。”

苏格拉底用呼吸来理解成功和活着,实质上就是用奋斗和拼搏来理解成功和活着;实质上就是主张生命不息,奋斗和拼搏不止。

思想甘露一日一钱,十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如果我们像呼吸那样不停止地奋斗和拼搏,还会有什么险阻不能征服?还会有什么高峰不可攀登?

直面缺感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个敢于直面缺憾的人。

丘吉尔年轻的时候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唯唯诺诺。但当他确定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后,便决心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演自看,自讲自听;每一个词句,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锤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提高。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丘吉尔大有长进,可以说风度翩翩,语惊四座。他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饱含着非凡的勇气和刚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困难关头,英国军民几乎每天都能从丘吉尔的广播演讲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个敢于直面缺憾的人。

罗斯福在中年的时候做了参议员,在政坛上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的他,这时却意外地患了中风。开始时,他一点也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整天依赖别人把他抬上抬下。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他差点心灰意冷,退隐乡园。

后来,他重振精神,直面自己的残疾,坚持一个人不屈不挠地练习自理、自立的能力。

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并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原来,他是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级一级艰难缓慢地爬上楼梯。

他的母亲阻止他说:“你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的,给别人看见了多难看。”

罗斯福断然地说:“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耻辱。”

思想甘露直面缺憾是一种明智。既然缺憾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那么直面缺憾就要比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高明和智慧得多。

直面缺憾是一种勇气。没有勇气,回避缺憾的人就像玻璃;勇气十足,直面缺憾的人就像钢铁。缺憾把没有勇气回避缺憾的人像玻璃一样地粉碎;缺憾又把勇气十足直面缺憾的人像钢铁一样地锤炼。

直面缺憾是一种人人不可避免的正确选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就是说上帝不会让谁永远没有缺憾;上帝给谁的也绝不会太少,就是说上帝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敢于直面缺憾自强不息的人。

母亲命统帅下跪发誓

那是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最艰苦的岁月。

尽管乌斯季尼娅·阿尔捷米耶夫娜还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务,忙着照料牲口、下地种田,但抑制不住内心与日俱增的不安,凭直觉她感到前线的情况有些不妙,因为前苏联红军和乡亲们近来不断地撤退。

人们越来越多地尊称她的儿子为朱可夫统帅,从中她知道儿子当了大官。像所有的母亲在等待不听话的儿子那样,乌斯季尼娅准备在儿子回家时向他兴师问罪,问问为什么仗打得如此糟糕。

撤退又开始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情愿撤退的乌斯季尼娅忍不住地对护送他的年轻军官说,“乡亲们供你们吃,供你们穿,勒紧皮带过日子,可你们总是坐失良机,把事情都搞糟了……现在又在后退!”

缘分是琢磨不定的。正在执行任务的朱可夫将军,没有时间回家去看望和照顾自己的母亲,但在撤退的拥挤人流中竟意外地看到了母亲。朱可夫将军喜出望外,赶紧停下来,高兴地说:

“妈妈,我太高兴了……终于把您接出来了!”

乌斯季尼娅却显得很沉稳、很严肃。她走到儿子跟前,打量了他一番,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个月不见面,她的朱可夫已经模样大改,面色土黄,满脸的疲惫与憔悴。

哪有母亲不疼孩子的,乌斯季尼娅此时此刻情不自禁地小声讲了一句:“你瘦了……”

“是瘦了,妈妈。”朱可夫用一只大手不由自主地摸摸自己的下巴。

“你为什么要让部队跑散?你看看他们,就像些公羊,在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可乡亲们还相信你们,求上帝保佑红军,保住莫斯科和我们的国家!”

乌斯季尼娅的目光威严起来,使得威风凛凛的将军儿子不由得直往后退。

“妈妈,好妈妈。怎么能这样说呢?发生的事就让它发生了吧。打仗经常有退却的时候,这只是暂时的……”

“不,我的孩子,你们不能只在平时趾高气扬地说绝不让敌人入侵国门,现在敌人真的来了,你们就该狠狠地揍他们!瞧瞧你的队伍,你该把他们整顿好,向前推进。可现在……你们却垂头丧气地撤退!你们走了,人民哪儿还会有主心骨呢?”

“好了,母亲,别再说了!”朱可夫将军打断母亲的话,“我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可是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让德军攻进莫斯科!”

“这就对了,孩子,你早就应该这样。”

乌斯季尼娅把儿子叫到一旁:“那你得给我发誓,绝不让敌人进入莫斯科!”

“我发誓!”

“不是这样,口头的不管用。”说着,她用手比划了一下,“你得跪在地上。”

朱可夫将军二话没说,跪在母亲面前:“我发誓,绝不让祖国蒙受耻辱!”

“孩子,你要是违背了誓言??我生下你,把你喂养大,不管你当上多大的官,有多大的名气,作为一个母亲,我完全有权惩罚你!”

思想甘露在母亲的心中,不管孩子长多大,不管孩子的官职有多高,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母亲永远都是上帝。

母亲创造着孩子的命运,也创造着祖国的命运。母亲推动摇篮的手,推动着整个世界。

仁爱启动的新星

成功的人物,似乎常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一天,因战乱漂泊在维希的法国青年皮尔·卡丹,闷闷不乐地走进当地的一家小酒吧,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举杯消愁。

这时一位气质高雅的老妇人向卡丹走来。这是位精通服装的伯爵妇人,原籍巴黎,家境破落后迁往维希。伯爵夫人见眼前这位年轻人萎靡不振的样子,便主动与他搭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卡丹将自己的穷苦的身世和梦想成为服装大师的志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伯爵夫人。

原来,伯爵夫人是冲着卡丹那身设计巧妙非凡的衣着而来的。当她了解到卡丹身上穿的衣服是他亲手设计和制作的时,便情不自禁地惊叹道:“孩子,你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这是命运注定的!”

伯爵夫人的预言,像一把火重新点燃了卡丹那日渐冷却的生命激情。卡丹又重新振作起来了,竭尽全力去追求那成为服装大师的梦想。

1945年,25岁的卡丹在伯爵夫人的朋友的帮助下,在巴黎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奇才。他为巴黎戏剧界设计的第一批舞台服装一亮相,就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人们惊呼:巴黎服装设计界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小男孩,非常热爱足球,可是由于买不起球,就只能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踢球的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小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教练发现这个小男孩踢得是那么执著,便主动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后,他竟能准确地把球踢进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小男孩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后跑了出去,跑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问小男孩在干什么。满头是汗的小男孩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收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踢球吧!”

3年后,这位17岁的小男孩,在1958年足球世界杯赛场上冲锋陷阵,率领巴西队第一次捧回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成为一颗举世闻名的顶级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