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30727800000013

第13章 中山经(1)

华夏大地中部的青要山是帝禹时代的后宫,后宫娘娘名叫武罗,她身穿豹皮裙,腰细,牙齿白,说话声音好像玉石相互敲击,武则天的美丽基因就来自武罗。平逢山在洛水、伊水之畔,当地人已经在养蜂取蜜了。休与山出产五色花纹的石子,帝台用它制作棋子。鼓钟山是帝台宴请宾客的地方,他们喝的饮料名字就叫帝台之浆,肯定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

甘枣山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瞢。有兽焉,其状如鼠而文题,其名曰,食之已瘿。

甘枣山的共水向西流入黄河,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北山经》里。根据《五藏山经》26条山脉的分布规律,《北山经》与《西山经》的分界线是黄河前套至潼关的黄河,《北山经》与《中山经》的分界线是潼关以下的黄河,现存版本的中次一经实际上是原来的北次二经的前半段,其方位大体在今日汾水中下游一带,其主要山脉即夹在吕梁山与太行山之间的太岳山。箨,俗称笋壳,此处当是一种类似竹类的灌木,具有治疗眼疾、恢复视力或提高视力的药效。瘿,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通常与当地食物和饮水中缺少碘元素有关。

历儿山·渠猪山·豪鱼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栃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揀,服之不忘。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

《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郝懿行注:“《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山亦名历山,’即此也,盖与薄山连麓而异名。”《金楼子·兴王篇》称:“舜耕于历山,得金枝银节。”“金枝银节”与枥木颇似历荚,或许历山之名与制定历法有关。今日山东济南、山西垣曲县均有历山及舜耕故事,后者位于中条山,海拔2322米,又称教山,附近有距今2万年左右的下川文化遗址。渠猪水向南流入黄河,据此渠猪山当位于今日中条山。白癣,俗称白癜风。

葱聋山·涹山·脱扈山·金星山·泰威山·橿谷山·吴林山

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又东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枭谷,其中多铁。

又东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

葱聋山的山谷里,出产白、黑、青、黄色的涂饰用的土,是一处颜料制作场。青色,可指绿、蓝、黑,此处当指绿和蓝,古人对这两种颜色区分的并不严格。根据《中国原始艺术》(吴诗池著,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一书所述,我国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掘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时,发现了距今7100年至6120年间的紫色、黄色、深红色、浅红色的颜料锭。此外,在先夏时期的岩画、彩陶、彩绘木器等器物上,使用的颜色主要有红、黑、白、褐、紫、黄、橙、蓝、绿,其中用赤铁矿制作的红色颜料早在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经使用了。事实上,冶金术的起源,与古人用火加工制作矿物颜料密不可分。

脱扈山的植楮,可以治疗由老鼠引发的皮肤瘙痒难忍的病,即《诗·小雅·正月》所说的“鼠忧以痒”。金星山出产的天婴,可能是一种状如婴儿骨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很早就发现动物化石,《本草别录》称:“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太(大)山严水岸土穴中死龙处。”吴林山出产的葌草即兰草,属于香草类,古人佩戴香草,初始功能是驱逐蚊虫和保健,后来才转变为审美需求,而服装的起源亦与此有关。

牛首山·飞鱼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鬼草“服之不忧”,说明“鬼”字在当初有吉祥保佑和神秘力量的意思,同时也表明那个时代的人已经在寻找和使用能够使人大脑兴奋或麻醉的药物。这种兴奋剂主要用于巫术活动、战争(包括狩猎)前的热身,以及医疗过程中。潏,水涌出貌,今陕西长安县有潏河。痔侗即痔漏病。

此前诸山方位为从西至东,到此处转变为从南向北,与汾水的河道地形相符。在《五藏山经》中,记述每一条山脉里的山与山的方位关系,采取的是线性连带方式,即只记述后一座山位于前一座山的什么方位及其距离里数。由于《五藏山经》曾经使用过竹简载体,而每一条山脉的内容又往往写在同一条竹简上,彼此之间缺少上下文的文字联系和逻辑联系,因此,一旦发生记述某座山内容的竹简前后错位,势必将导致整条山脉的地理方位难以解读复原。

霍山·朏朏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朏,新月始生,通常指农历初三日,又指天刚亮。朏朏是当地人饲养的一种颈部毛很长、样子像狸的宠物,这可能是我国饲养家猫的最早文字记录。

霍山又称太岳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西南至东北走向,系汾水与沁水、浊漳水的分水岭,其中高峰牛角鞍海拔2567米、绵山2405米、霍山老爷顶2347米。绵山又称介山,春秋时介子推帮助重耳复位后隐居于此,重耳放火烧山欲迫其出山辅佐自己,介子推宁死不出山,重耳将其葬于绵山,并更名为介山。

霍山为五镇之中镇,北京的山川坛(先农坛)和地坛均供奉祭祀五岳和五镇,例如地坛的东侧从南向北,依次供奉中岳嵩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东岳泰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以及北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东海之神。西侧从南向北依次供奉中镇霍山之神、东镇沂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巫闾山之神。

合谷山·阴山·鼓镫山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彫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又东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合谷山与前一座山距离52里,这是个相当精确的数字,应当有实测依据。薝棘未详,西域有一种名花,名叫薝卜,树高七八尺,二三月开白花,甚芬香。阴山或作险山,原文未言少水流向,这种文字缺失非常可惜。

鼓镫山与前一座山相距四百里,与其他诸山彼此相距数十里不符,而且又突然从南北向转变为东西向。凡此种种,表明鼓镫山原本不属于中次一经(实际上所指的是北次二经),而应属于北次三经。与此同时,北次三经的沁水发源地竭戾山,按方位则应属于北次二经,或许记述鼓镫山和竭戾山的竹简彼此位置在流传过程中颠倒了。

中次一经山神祭仪

凡薄山之首,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现存版本中次一经15座山的距离之和为937里,与此处所言“六千六百七十里”相差甚多。但是,如果将此处937里与北次二经诸山距离之和的5690里相加,和数为6627里,与“六千六百七十里”的数字则基本一致,这也是现存版本中次一经原本属于北次二经的证据之一。所谓“历儿,冢也”,表明历山乃该区域居民供奉先祖的墓地;县、县婴,均为祭祀礼仪。括弧内的字乃后人注释文字误入成经文,“桑封”或谓乃“藻桂”之误;桑与伤、丧同音,因此“桑封”可能是桑木制作的祭祀用物,而我国民间至今仍然不用桑木制作家具、木船。

辉诸山·发视山·豪山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中次二经这条山脉的总称是济山,它的第一座山是辉诸山。鹖,郝懿行注谓:“《玉篇》云:‘鹖,何葛切;鸟似雉而大,青色,有毛角,斗死而止。’”从发视山发源的即鱼水,向西流入伊水,即今日河南省境内的伊水。

鲜山·鸣蛇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鲜山位于伊水的南岸,这里有一种能够预报旱灾的鸣蛇,当它发出像敲击磬石一样的声音时,就将久旱无雨。

根据《五藏山经》的记录,当时华夏绝大多数地区都有着绿色植被,明确记录没有草木的山(泛指区域地名),在《南山经》里有13处,《西山经》9处,《北山经》28处,《东山经》20处,《中山经》18处。也就是说,在《五藏山经》全部447处地域里,只有88处没有植被。有必要指出的是,其中许多“无草木”的地方,或是盐泽,或是雪山,或是孤岛,只有很少的几处是沙漠。据此可知,帝禹时代的华夏大地,到处都是绿色,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观。

阳山·化蛇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阳山与鲜山相邻,这里有一种能够预报水灾的化蛇,当它发出“哧呼”的声音时,将暴雨成灾。预报旱灾的鸣蛇与预报水灾的化蛇成对出现,恐怕不是偶然的现象。我国古代农村有一种习俗,即每年春耕之前,要将耕牛打扮一番,其花纹色彩的图案则预示着当年雨水的多寡、收成的丰歉。或许春牛报年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五藏山经》时代,不过当时更喜欢用蛇报年成。

昆吾山·蠪蚳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昆吾,一为人名(颛顼后裔,发明或改进了制陶技术),二为刀剑名(相传周穆王西游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三为山名。《拾遗记》卷十:“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地掘深百尺,犹未见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此处蠪蚳与东次二经凫丽山的蠪蛭,名相似而形不同。

葌山·独苏山·蔓渠山·马腹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蔓渠山是伊水的发源地,今日伊水发源于熊耳山西端与伏牛山西端的交汇处。熊耳山属于秦岭东段支脉之一,它是洛水和伊水的分水岭,主峰金宝山海拔2094米。袁珂注谓马腹与《水经注·沔水》记述的水虎相类,水虎状如三四岁小儿,有鳞甲,藏于水边,小儿不知欲取戏玩弄,它便伺机食人。

中次二经之神

凡济山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中山经》12条山脉,其中8条山脉自西向东记述,4条山脉自东向西记述。中次二经自东向西,沿着伊水南岸逆行依次记述了九座山的自然物产和人文习俗。从《中山经》12条山脉的分布方位来看,现存版本的中次二经排序编号可能有误。

敖岸山·熏池

中次三经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茜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中次三经记述的山脉总称山,由5座山组成,是《五藏山经》26条山脉里山数最少的一条山脉,同时也是所述地理范围最少的区域之一,其地理方位在今日洛水与黄河交汇的洛阳、孟津、偃师一带,主要山脉即洛阳东北的邙山,邙山又称北山、芒山、郏山。茜,多年生蔓草,茎有刺毛,根红色,初秋开黄花,可作染料,亦可入药。举即榉树,树高可达25米,喜温湿,木材坚实耐水。“北望河林”,表明敖岸山位于黄河南岸,在此地向北望去,可见到黄河岸边有一大片树林。黄河下游自三门峡至孟津段沿中条山南麓而行,到孟津县地势落差骤减,河道突然展宽,流速变缓,黄河下游泛滥的起始点即在此处,一般来说在这里的黄河岸边才有可能形成大面积树林。

孟津县的黄河渡口盟津,系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渡河北伐商纣王的地方,其附近相传是龙马向伏羲献河图的地方(在民间故事中,伏羲从西方沿黄河漂流至此),其西则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新建小浪底水库所在地。

“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意思是熏池居住在这里,他的职责是管理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陶器、骨器、木器、青铜器等)。上古时期,人的姓氏名称尚未形成规律,往往习惯用职务或工作性质来称呼人的名字,因此,“熏池”一名当与他的工作状况有关,“熏”涉及用火,“池”涉及取水。敖岸山又称献岸山,或有贡献之意。

青要山·帝之密都·青要山·武罗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鴢,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五藏山经》记述有两座帝都,一是西次三经昆仑丘的“帝之下都”,二即此处的“帝之密都”。前者为黄帝部落的大本营,后者为帝禹时代的后宫,它们在当初都应是庞大的建筑群。

此处“驾鸟”,实际上是管理后宫事务的官员及其下属服务员,类似昆仑丘的鹑鸟和西王母的三青鸟。由于密都是后宫,因此驾鸟有可能包括被净身的男人。墠,在古代祭祀中,封土曰坛,除地曰墠;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据此,“墠渚”可能是一处人工建造的祭祀圣地,祭祀的对象即禹的父亲鲧(在《山海经》里,所谓父子并不一定就是父亲与儿子,而是指前代与后裔)。相传鲧治水失败被处死后化为黄熊(能)入羽渊,此处墠渚或即羽渊,或者象征着羽渊。仆累、蒲卢可能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什物,也有人说它们即蜗牛、蚌类。

即神。武罗身穿豹皮裙,齿白腰细,戴着金光灿灿的耳环,说话好像鸣玉般清脆,显然她就是后宫娘娘,亦即东方美神。这里的环境对后宫娘娘的生活再适宜不过了,既种植着可以美容的荀草,又饲养着有助于怀孕生下健康婴儿的鴢鸟,还有众多的服务员。根据上述记载,帝禹时代的后宫,估计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左传·襄公四年》记有:“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据此可知,武罗在夏代仍然是著名的部落,武氏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武罗,武则天的美貌基因看来也是渊源自有了。

騩山·飞鱼·宜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