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30727800000011

第11章 东山经(1)

华夏大地的东部,以及黄海、东海的岛屿,都留下了考察队的足迹。当时的泰山的狪狪,样子是猪,身上却有珠宝。余峨山的犰狳是一种头尾及胸部长有鳞片、腹部有毛的哺乳动物,杂食,穴居土中,遇到威胁或危险便卷成一团装死。现在犰狳在中国已绝迹,却多见于拉丁美洲,当地人吃它的肉,还用它的鳞甲制作提篮等物。孟子山和跂踵山,两者之一就是今天的济州岛,当年的考察队乘风破浪曾到此一游。

樕山·鳙鳙鱼

东山经之首,曰樕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东山经》记述的4条山脉,根据《五藏山经》26条山脉“由近向远、由内向外、由中心向外围”的分布规律,东次一经应当位于《东山经》的最西部,并且与《中山经》东部和《北山经》南部的山脉相邻。

乾昧,这是一个曾经非常著名的地名,但是我们今天却不清楚它在哪里。好在这里有食水向东北流入海中的描述,此海当即渤海,当时渤海的面积要远比今日宽阔许多,其海岸线大体在潍坊、淄博、济南、德州、保定、北京通州区至秦皇岛一带。据此可以推知,东次一经的第一座山当位于今日山东丘陵地区的西北角。鳙鱼,俗称胖头鱼,鳙鳙是一种怪鱼。犁牛即毛色花斑似虎文的牛。

藟山·栒状山·从从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鼠,见则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倏,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今日山东丘陵的泰山山脉、鲁山山脉、沂山山脉,确实有多条小水系发源并向东北流入渤海,其主要的一条河名叫小清河。需要说明的是,4200年前黄河出海口在今日德州与保定的连线中间;因此今日济南以下的黄河河道,有可能曾经是山东丘陵发源的水系之一。活师即螺蛳。从从“六足”颇似雌雄二犬交尾状,雄犬两条前腿搭在雌犬背上,远看只见它们有六条腿。箴即针,当初是由竹制的,故其字有竹字头。

勃齐山·番条山·姑儿山·高氏山·岳山

又南三百里,曰勃齐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山东省古为齐鲁大地,齐地靠北(临淄),鲁地靠南(曲阜),此处勃齐山不知是否与齐地之名有关。鳡鱼或称黄颊鱼。减水、姑儿水向北流入之海当指渤海。诸绳水、泺水向东流入之泽,按方位当指江苏省北部的古湖泽,它们早已淤积成陆。箴石,可能是一种专用于磨制针的石头,铁杵磨成针的说法或源于此。诸绳水的“绳”字也有讲究,在古代“绳”是一种神圣的器物,一是结绳纪事,二是丈量土地,古埃及人称测绘工程师为执绳者,女娲以绳甩黄土造人的故事表明她也是执绳者。此外,绳又像蛇,而手持蛇、耳戴蛇乃是巫师的身份和权力标志。岳山应是一座有地位的山,今日安徽蚌埠市西的怀远县涂山相传即帝禹召开诸侯大会的地方,涂山附近的荆山相传即卞和采玉处,或许岳山即在此地。而蚌埠之名应得自贝壳堤,它是古海岸线的标志。

豺山

又南三百里,曰豺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之鱼。其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堪鱼,不详何鱼。豺山的怪兽未言其名,从山名推测,原文应有“其名曰豺”四字。用“夸父”来形容某种动物已见于北次二经梁渠山,表明夸父是一种在当时更为普通的动物。经文“其兽焉”,当作“有兽焉”。

独山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沔水为汉水上游,在今陕西省,此处沔水可能是同名之水。,飞鱼或飞蛇,“出入有光”,可能是一种生物放电现象或其他电磁异常导致的发光现象,海洋里有一些浮游生物和鱼类可以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光来。

泰山·狪狪·竹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訆。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

此处泰山即今日的东岳泰山,环水向东流入之“江”,乃“汶”字之误。泰山,海拔1524米,乃齐鲁大地唯一高山,大汶河即发源于泰山山脉,那里有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在7400年前海侵最甚时,泰山一带几乎变成海中孤岛,并成为周边地区逃难者的救生之地。泰山的狪狪兽,与北次三经所供奉的彘身载玉之神颇为相似,表明两地居民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竹山“錞于江”,或作“錞于汶”。

东次一经之神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之山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毛用一犬祈,衈用鱼。

东次一经的居民供奉人身龙首之神,祭神要用犬,还要用鱼血举行衅礼。衈,杀牲取血以供衅礼之用;衅礼,取动物鼻血以祭社器,例如用动物血涂抹钟、鼓,谓之衅钟、衅鼓。

空桑山·軨軨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东次二经诸山位于东次一经诸山的东面,食水发源于东次一经的第一座山,因此作为东次二经第一座山的空桑山也就位于东次一经第一座山的东面,具体来说即今日淄博附近,可惜当初的沮吴、沙陵、湣泽等标志性地望今已难确指了。北次三经亦有空桑山,而《楚辞·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和《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所述之空桑,通常认为指鲁地之空桑。在古史传说时期,三桑、空桑、穷桑都是著名的地名,从字意来说,空桑与穷桑有相近之处,穷桑为少昊国中心地,今日曲阜有少昊陵。軨,车栏。

曹夕山·峄皋山·葛山尾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多鸟兽。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曹夕山多构树。峄皋山的激女水,可能即东次一经竹山之激水。蜃,大蚌;珧,小蚌。在峄皋山与葛山尾之间有一大片水泽及其泽畔的沙地或海边的沙滩。

葛山首·珠鳖鱼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鳖鱼,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葛山首位于葛山尾的南面,表明南北向的连麓之山,系以南为首。今日长江以北的江苏和安徽境内有许多湖泽,例如巢湖、瓦埠湖、城东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澧水流入的余泽或即上述湖泽之一。《初学记》卷八引《南越志》云:“海中多珠鳖,状如肺,有四眼六足而吐珠。”如此说来,余泽当时可能是咸水湖泽。

余峨山·犰狳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虫蝗为败。

犰狳,一种头尾及胸部长有鳞片、腹部有毛的哺乳动物,杂食,穴居土中,遇到威胁或危险便卷成一团装死。现多见于拉丁美洲,当地人吃其肉,用其鳞甲制作提篮等物。余峨山关于犰狳的记述,表明我国古代山东、江苏一带也是犰狳的产地。“见则虫蝗为败”,当指犰狳喜食蝗虫,是蝗虫的克星。

杜父山·耿山·朱獳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有恐。

耿山的怪兽朱獳,与形容人的身材特别矮小的侏儒,两词的字形字音几乎完全相同。在古代,畸形人或畸形动物往往被视为怪异,而怪异的事物又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恐怖或好奇。在这种心理的控制下,一些正常的人出于某种目的也会把自己装扮得怪异起来,甚至会把原本正常的人“加工”成怪异的人。

卢其山·鵹鹕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鵹鹕,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

鵹,黄鹂;鹕,鹈鹕。鹈鹕是一种水鸟,俗称“淘河”、“塘鹅”,体大嘴长,嘴下有皮囊可以伸缩,捕食鱼类。此处的鵹鹕,似乎要比鹈鹕漂亮,它的出现意味着当地要大兴土木。《五藏山经》共记述有类似预测行为56条,其中《南山经》7条,《西山经》15条,《北山经》4条,《东山经》16条,《中山经》14条,可以看出居住在《东山经》所述地区的人们对预测活动有着更浓厚的兴趣。

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碧山·缑氏山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三山相随排列,因此在《海内北经》中又统称为列姑射。北姑射山“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似指海中岛屿。今日连云港市的云台山、孔望山、石棚山、锦屏山,原为黄海中一列孤岛,大约在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才与大陆相连。《西游记》之花果山、水帘洞即取景于此。其中锦屏山有著名的将军崖岩画,在15米高、22米长的平整黑亮的岩体上,采用敲凿、磨刻等技法,刻绘有人面、鸟兽、日月、星云、农作物等内容的图案和符号,农作物的种类多达13种,附近还有祭祀用巨石两块,刻制时代在先夏。缑,缠在剑柄上的绳子。

姑逢山·獙獙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见则天下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