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界之谜(自然瞭望书坊)
30713800000003

第3章 《红楼梦》薛宝钗诗谜谜底是什么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和第五十一回,共有13首灯谜诗,各猜一物,原着没有交待谜底,成为“百年大虎”,颇费后人心思。其一是“薛宝钗”:“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对于这一首灯谜诗,自《红楼梦》问世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猜过,但大多未被公认。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近200年中,古今不少文学家、谜家对此谜底研究、探讨,但莫衷一是。

一说谜义是乐器“笙”,这是苏州汪寿林猜的。(见智力杂志社主办的《智力》刊物1985年第8期)汪寿林说:对此“后人曾猜砖木结构的‘塔’。我认为猜‘塔’太平直,谜须‘回互其辞’,还是猜乐器‘笙’为合适。笙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合成,笙管为长短不一的竹管,于近上端处开音窗,近下端处开按孔,下端嵌接木质‘笙角’以装‘簧片’插入‘斗子’,斗子用木或铜制成,雕刻各种图案,连有吹口,上小下大呈塔形状。其长短不一的笙管,层层迭迭,斗子上雕刻的图案,巧夺天工,巧扣‘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后两句‘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比喻为吹笙时风进吹口,而手按启按孔,音从音窗发出,如‘梵铃’声声,不失为妙选自然之作。”笔者认为光斗子上的图案,与长短不一的笙管组成的整体,去扣第一句“镂檀镌梓一层层”是不够确切的,而且其中之“檀”与“梓”也没有扣紧。

其二,猜这首诗谜的谜底是围棋。这是武昌退休工人薛佩方所猜。他认为,作者在诗中应用了檀梓(好木料),良工堆砌,一层层,半天(高度),“梵铃”(檐铎)等字样,引导猜谜人去猜“高阁”、“宝塔”等高大建筑,这种手法是制谜人故弄玄虚,如果猜谜人向这个方向去猜就会上当。“本人在这上面也曾被迷惑,后猜定是‘围棋’,理由是古时围棋子是檀梓等好木料做的。下棋时双方斗智,他围一层,我围一层,变成了良工堆砌的一层层。半天在这里是指很长时间,双方下了半天,像风雨相搏,因为不存有梵铃,所以也听不到其声音”。(见1985年《智力》第7期)笔者认为薛佩方所猜,其思路重在“檀梓”二字,正好弥补了苏州汪寿林猜“笙”之不足,但薛此猜,笔者也不敢苟同,因为薛只认“檀梓”(好木料)和“一层层”、“半天”之字面就猜定谜底是围棋。笔者认为,这样猜未免有点附会,因为“镂檀镌梓”中的“镂”与“镌”确是有力“实词”,不能掉在一旁不考虑。另外“虽是半天风雨过”中的“风雨”纵然可以认为是“虚设”,而“虚”对“实”,下句的“何曾闻得梵铃声”中的“梵铃声”确是实的,起码说是有一种类似“梵铃声”的声音出现。在曹雪芹时代,诗必讲对仗,这虚实相对正是诗人的一种表现手法,我们猜谜底也应该从这方面去加以考虑才对。但诗中是两两相对呢,还是一一相对?这就不太清楚了。

其三,所猜却是注意到虚实相对的。这就是北京市通县马桥小学管洪波所猜的。管认为“薛宝钗”一首谜底应猜松球。松球恰如诗中所言,精雕细琢,确非人力之所为。不仅如此,风雨过时,它是不会发出响声的——“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管洪波认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乃至灯谜酒令都无不暗示人物未来,预告作品情节的发展。“试想:曹雪芹原稿后半部定会写到贾府破败诸情节——‘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后两句诗也许是实指。薛宝钗虽如松球般八面玲珑,层层设谋,处处精细,不留痕迹,但无非是‘半天风雨’下的牺牲品。她像松球一样,面对‘半天风雨’,她没有,也不敢做丝毫的反抗。她只默默地忍受着一切。……她也不知道那个出家的和尚究竟何在,孤独的生活使她像松球般干枯死。”(《智力》杂志1985年第7期)笔者认为管洪波所猜能将诗谜同《红楼梦》一书的题旨联系起来,用曹雪芹之《红楼梦》无一处无闲笔,来证明“薛宝钗”这首灯谜诗应与薛宝钗的命运相联系,这种猜想是很可贵的,思路是很正确的。但如何就是“松球”?管洪波用“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茫茫大地真干净”来说明诗谜后二句是实指,也欠妥。好像以“林”,才想到会落地的“松球”。但松球虽有层层叠叠,而非“镂檀镌梓”,而且怎么也不会从“镂檀镌梓”想到是“松球”。何况,薛宝钗的“八面玲珑”也不是“松球”可比。其实,也没人说松球八面玲珑。所以,笔者认为从“镂”字,“镌”字猜开,如从“梵铃”声猜开,倒应该把“薛宝钗”这首诗谜之谜底猜作是宝玉胸前所佩带的已经过镂、镌的真正“宝玉”。因为宝玉生下时所衔宝玉原是一块顽石,后经良工之镂、镌才成一层层,不是良工可以随便堆砌成的精品。而且,这块宝玉上不但有“镂檀镌梓”的一层层,还有仙境宝塔,尤如今日之象牙雕刻。“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既实指玉中所刻,再逼真也发不出声音,又暗喻薛宝钗对贾宝玉婚姻之“半天风雨”,却终无好的余音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