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到此时,忽然又想起一进红螺寺时看到的那两棵银杏树。方才我还在想,它们屹立在这里千百年,是如何忍受孤独的,现在看来,在它们的心中未尝不喜欢孤独。这两棵银杏树有幸生长在这寺院之中,受多了香火、听多了佛经,也许早就参透了更多的东西。我的担心实在是庸人自扰。
当我从红螺寺中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了,前来游历的人们更加多了,并且都是三五结伴,未见得像我一般独自前来的。在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我显得形单影只。然而此时,我的心中却异常平静与充实。
他日若你前来,不妨也独自一人,看看青山、听听鸟鸣、想想银杏树与佛典故事,这一个人的红螺寺,真好……
信仰是孤独时不可缺少的伴侣
信仰能使你在孤独时看到更多美丽。
假使你没有信仰,心中便会被各种物质欲望填满,双眼便会被它们蒙蔽,又怎么能看到大千世界中的美丽呢?即使摆在眼前的是繁花似锦,你也会想“这些都算得了什么”。
同样,若你没有信仰,即使身处热闹的人群中、与朋友在一起时,你也会觉得孤独、苦闷。
然而当你心存信仰时,一切都会不同。你会刻意寻找生活中的美,即使形单影只,也不会觉得空虚。
信仰能使你在孤独中体味到平静与喜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灵。”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觉得孤独的人并不像神灵,反而像野兽,烦躁不安、四处咆哮,甚至做一些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情。
假使心存信仰,便不会如此。当你心中充满信仰时,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中是充满爱的。这种大爱使人变得有理想、有目标、有朝气,并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迈进,心灵也变得平静,充满喜悦。
信仰能使你保有自我,不会迷失。
当人处在孤独的阶段且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很容易受到诱惑。周围人的某一个举动、某一句话都可以引起他产生一种念头。这种念头有好有坏,要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实属不易。
假使我们心存信仰,便拥有了抵御诱惑侵袭的力量,无论在何时何地何境,都不会迷失自我。
信仰能减轻你心中的苦痛。
人生在世,难免经历生离死别,当亲人离去、爱情不再、朋友决裂或是生意失败时,都会使我们陷入痛苦、绝望与孤独中,并且这种不好的感觉很难迅速驱除。
假使我们心存信仰,便有了坚定的意志,犹如拥有一盏永不熄灭的导航灯,在漆黑的夜里为我们引领方向。
12.人间何处有孤独
有些人害怕孤独,遇见它总会逃之夭夭,可也有些人向往孤独,但遍寻不获。
我有个朋友,他很认同我的孤独理论,也希望将自己置于孤独中,感悟到一些、收获到一些。
然而他却总也孤独不起来,理由是尘世太喧嚣了,哪里有孤独呢?
他对我说:“我每天上班的时候,都和很多同事在一起,与孤独无缘;下了班,街上人来人往,又吵又闹;假日时开车到郊外,以为会是荒山野岭,就我一个人,谁知道去郊游的人不比市里少;于是我只好把自己关在家里,关上门窗,拉紧窗帘,可那也不隔音啊,外面的嘈杂声总能透进来,我一点也静不下心来;就算一个人在家里吧,诱惑也太多,电话、电脑、电视,能和外界联络的方式太多了,我真的孤独不起来。”
听了他的抱怨,我问他:“那你所期望的孤独是怎么样的呢?”
他想了想说:“应该是有一间远离城市的屋子,方圆几里都没有人烟。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住,没有朋友,没有邻居,一个人也见不到。”
听到他这样描述,我笑了,说:“你所说的只不过是孤独的一种形式,像在荒岛上的鲁宾逊一样。在现时这个社会中,是很少有人能这样的,但并不是因此就没有孤独,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到孤独呢?”
“那孤独究竟在哪里呢?”他问。
我回答道:“你刚才所形容的只不过是要求声音完全静止、大家不在你眼前出现,这太肤浅,也太形而上学了。”
朋友看着我,好像依然不是很明白。
我想了想说:“这样说吧,孤独像一阵风,是无处不在的,有些人比较敏感,被风一吹就会感冒,陷入孤独中;而有些人比较粗枝大叶,或是心胸比较开朗、豁达,小小的风是无法让他‘感冒’的。而你可能恰巧就属于后一种人,不太容易感到孤独。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刻意把自己弄得跟孤家寡人一样,去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只要用心去体会那种境界,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会领悟到孤独的美妙,并且乐在其中。”
朋友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直喊着要回家去体会孤独的境界。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害怕某种事物的时候它偏偏与你如影随形,当你希望与它谋面时,它却又像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躲着你,不见踪影。孤独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害怕孤独,可又有人想要孤独而不可得。这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则寓言:从前有四个人,他们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想要找寻孤独的所在,以便让自己获得更多感悟,学到更多东西。
有一天,他们走到了一片森林。森林静谧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第一个人惊喜地说:“这里真安静!太好了,在这么幽静的森林中,我一定能感悟到一些真谛。我要在这里住下来!”
而其他三个人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好,他们说:“这里有鸟有兽,并不孤独,一点也不好。”于是第一个人独自留了下来,其他的三个人继续向前走。
当这三个人走到一片沙漠时,第二个人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海说:“这真是孤独的所在,没有人打扰,连飞禽走兽也没有,我要留在这里领悟生命的真谛!”
而其他两个人说:“这里经常有驼队经过,会受到干扰,一点也不好!”于是第二个人留了下来,剩下的两个人继续向前走。
他们走啊走,走到了大海边。第三个人看着蓝色的大海说:“天哪,这里太安静了,最适合独自修行了,我一定能在这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而最后一个人摇摇头说:“这里有什么好?又有渔民又有海鸟,吵死了!”
于是第三个人留在了海边,只剩下第四个人继续行走。
第四个人走啊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山谷、乡间、河边、草原……可是他觉得哪里都不够安静,一点孤独的氛围都没有。
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了,第四个人还在寻找中。他满是失望和痛苦,终于放弃了寻找孤独,按原路返回了。
当他经过大海边时,遇见了第三个人。他便问道:“你在这海边的孤独中领悟到了什么?”
第三个人回答说:“我每日独自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日出日落,我发现这正如生活,总会有低谷,但总会过去,美好的一天永远都在身边。”
第四个人听了若有所思,继续向前走。当他经过沙漠时,遇见了第二个人,他问:“你独自一人在这荒芜的沙漠中感悟到了什么?”
第二个人说:“沙漠中的白天,热得能烤死人;到了夜晚却冷得能冻死人;满眼都是黄沙,没有飞禽、没有走兽,没有任何人相伴。然而有一天,我却在沙堆里发现了一些小甲虫和小蜥蜴,它们顽强地生活着。我们的人生也要这样,不管遇上多么恶劣的环境和多么棘手的难题都要撑下去,能坚持下来的就值得喝彩!”
第四个人听了沉默不语,继续向前走。当他经过森林时,遇见了第一个人,他问道:“你在这片森林中领悟到了什么?”
第一个人说:“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焰烧毁了一切,树死了,草枯了,野兽死的死逃的逃。就在我以为这里变成了一片死地时,竟然发现在枯木堆里钻出了一棵绿油油的小芽。过了几天,竟然漫山遍野都钻出了这种小芽。不久后,山又变绿了,野兽们又回来了,在这里安了家。这正如生命,看似脆弱,实则顽强,一代代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第四个人听完后放声痛哭,他说:“你们都找到了孤独,并在其中领悟到了生活、人生与生命的真谛。可是我根本就没找到孤独的所在,几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领悟到。”
这则寓言中的第四个人和我的朋友倒有几分相似,找不到自己认为的孤独。并非是这世上没有孤独,而是他们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
孤独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规定一定不能有人相伴、不能有嘈杂的声音等。有的人需要在独处时才能体会到孤独,也有的人在置身人群中时才能体会到……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悟。
记得有首禅诗这样写:
“人间何处有净土?
净土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莫向灵山塔外修。”
禅诗中所说的是净土,假使理解为孤独也无不可。要体会孤独并不一定要某种氛围、某种环境,在自己的身边就有无数个可以领悟孤独的时刻。它可以是某个躲在屋里看着窗外飘雨的夜晚,可以是独自走在街头看着红男绿女的午后,也可以是静静发呆的几分钟……
假使你也想将孤独这份礼物送给自己,请不要向外寻找,因为一切都在自己心中……
最容易感到孤独的时刻
一个人的夜晚。
黑夜总是容易让人与孤独相遇。幽暗的屋子、昏黄的灯光、寂静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沉静下来,有与外界隔绝之感。
在大自然中行走。
大自然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既能令人感到孤独,又能令这份孤独充满诗情画意。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到处都是鸟语蝉鸣、绿树红花,仿佛置身另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
融入某个角色。
文艺片对人性的刻画总是入木三分,使人的思绪随之起伏。当你融入某个角色中时,特别能升出一种孤独的心境,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13.灵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
每个夜晚都有不同的模样,我独爱月夜。
无论是满月还是月牙,也无论周围有多少点点繁星,当它高挂在天上时,那一泻千里的银白色月光,总是显得格外孤独。
我正是爱上了月夜的这一点。也许是与工作性质有关,我特别喜欢孤独的氛围。因为写作的过程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需要独自完成。
很多朋友都曾经问我:“像你这样总是一个人写作,不会觉得孤独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概如此回答:“如果觉得孤独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灵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
当夜晚降临、月上东山、四下无人之时,打开电脑,让月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恰好照在键盘上,孤独感一下子涌了出来,灵感便很容易闪现。
每当提起月夜,我总会想起一个伟大的人物——贝多芬。他所谱出的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对月夜最好的诠释。
那是一个幽静的傍晚,贝多芬一个人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走到了一间小木屋前。这间小木屋非常简陋,墙上用各种破木板钉了又钉,最大的缝隙足足有一指宽。
可就是这样一间小木屋,却从里面传来一阵优美的琴声。
贝多芬一听这琴声就愣住了,因为这正是自己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看到这小木屋的主人虽然贫穷,却如此热爱自己的乐曲,贝多芬感动极了。他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盲人姑娘,正是她在弹奏贝多芬的曲子。
当贝多芬做了自我介绍后,盲人姑娘高兴极了,她请求贝多芬亲自弹奏一首曲子给自己听。
贝多芬欣然允诺,在这小木屋里满怀激情地弹奏了一曲。一曲终了,两个人就音乐畅谈甚欢。
正在这时,一阵风吹起,屋中的蜡烛被吹灭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入,正照射在钢琴之上。
看着这洁白的月光,贝多芬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连串的曲调。他突然不辞而别,夺门而出。
回到家后,贝多芬立刻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原来,在刚才的小木屋中,贝多芬突然有了灵感,所以迫不及待地回家将它写了下来。
这首在月夜中写出的乐曲,先是一段平和安详的音乐,仿佛明月冉冉上升,将银光投射在睡梦中的森林和原野。而后,曲调变得轻快活跃起来,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下嬉戏漫舞。到了最后的段落,乐曲更加激烈狂热,有如怒涛飞溅的急流,在月夜下向辽阔的海洋狂奔而去。
这首曲子便是举世闻名的《月光曲》。
每当我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时都在想,那是怎样的一个夜,在幽静的小木屋中,一个旷世的音乐家在月亮的陪伴下,让灵感在五线谱上跳跃,为世人留下优美的旋律。
其实,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其很多作品都是在孤独中诞生的,他的一生也是孤独的。
贝多芬的作品以阳春白雪居多,这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不被认同,曲高和寡。在全社会都沉醉在莫扎特与海顿的乐曲中时,贝多芬却独自用激情澎湃的灵魂,谱写着一曲曲乐章。
在曲风上,贝多芬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使用别的作曲家不敢使用的和弦,使用贵族们从未听闻的曲式。
这种差异造成了贝多芬与当时社会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他推向了更加孤独的深渊。
然而,在这种孤独中,贝多芬并没有放弃,更没有沉沦,他反而静静地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中,抓住每个不断闪现出来的灵感,谱成了一曲曲流传万世的佳作。
我相信很多从事类似行业的人都是喜欢孤独的,无论是写东西、作画、谱曲,都喜欢在夜晚进行,因为此时是最高效的工作时间。
夜晚是静谧的,日间的嘈杂都变得无声无息,连鸣虫都睡去了,想要特意听到一些动静都是件很难的事情。你不得不孤独,不得不独自面对黑夜。
然而,这种气氛却使心灵变得极为敏感,每一个细胞都变得异常亢奋,尽情地伸展着触角、嗅着空气中的每一丝有效的信息,随时准备将它变成艺术作品。
月夜的思想有如天马行空,此时的孤独绝不是忧伤、困苦、无依的,而是一种天大地大,肆意驰骋,不受约束的淋漓畅快。
也许你的工作不是写作、画画儿、作曲等,那又何妨?你总是需要灵感的,也许是一份合作计划,也许是一项工作方案,也许是一个策划案件,也许是一个宣传创意……这一切都需要灵感闪现。
又或许你的孤独不只在月夜才会涌起,这些都无关紧要。无论在何时何地涌现的孤独,都是值得你珍惜的。
请试着与外界隔绝,不与别人交流讨论,只独自一个人思考,也许是某个月夜,也许是某个白日,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孤独中闪现灵感的巨人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其一生都在孤独中辛勤创作、笔耕不辍,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尽管年少时托尔斯泰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18岁那年,父母亡故,他便一个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天性的善良,使托尔斯泰非常同情农民的处境,希望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农民和地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使他的想法无法实现,也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他只有把这份美好的幻想寄于笔上,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
在孤独的岁月中,托尔斯泰创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作品。尽管在文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托尔斯泰选择了远离人群,在远离莫斯科的庄园中度过余生。
哲学家尼采。
提起孤独的哲学家则不能不想到尼采,他的一生都是与孤独相伴的。在给朋友写的一封信中尼采言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尼采将孤独带到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他总是在一个人静静思考时灵感闪现,写下一篇篇的华章和精辟的哲学理论。
科学家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