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孤独,教我如何面对你
一个深秋的下午,我独自前往郊区看望一个朋友。她是我的大学同学,上学的时候我们相交甚密,毕业后她去了美国求学,因此有几年时间断了联系。
最近我意外地接到她的电话,说她已经回到了北京,从老同学那里打听到我的手机号,想见见我,跟我叙叙旧。
她约我去她家里,那是北京的郊区,离我住的地方真是相距甚远。
“能约个离咱俩都近的地方吗?你家好远啊!”我在电话里问她。
“再远能远得过美国吗?那么远的距离,我也漂洋过海地回来了。”她的语气中仿佛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不忍心拒绝她的要求。
于是我答应了,问清了地址,便在约定好的日子驱车前往。
那真是个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我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
当我见到久违的她时,几乎认不出她的样子了。在我的想象中,一个二十几岁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女人应该是很时尚、很热情、很有朝气的,而且她在学生时代就很漂亮,身边的追求者也很多。
然而眼前的她却好像变了一个人,脸色蜡黄,眼神中没有一点神采,整个人很消瘦,而且很没有精神,好像刚刚大病了一场似的。
她看到我很高兴,热情地请我进屋里坐。一阵寒暄过后,我不由得问她:“你怎么瘦了那么多?都显得憔悴了。”
听到我这样说,她淡淡地一笑,笑容中有些许忧伤,我猜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果不出我所料,她讲起了这些年的遭遇。去美国留学之前,她意气风发,发誓要拿到最好的成绩,然后衣锦还乡,有一番作为。
可到了美国后不久,她便发现一切都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陌生的国家、陌生的民族、陌生的环境……全部都让她感到难以融入。每当她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也不像在国内时会有人帮她,一切全都要靠她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到特别孤独,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她努力调整了一年,但这种孤独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让她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整天就想着逛街、玩乐。
在第二学期,她有几科成绩都没有达到合格线,但她并没有将这些情况告诉国内的家人,而是只告诉他们自己现在一切都好。
她在孤独的侵袭下混混沌沌地度过了大学生活,快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成绩根本拿不到毕业证书。
此时的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只能告诉父母实情。父母知道后又伤心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她回国。
回到北京的她依然没有摆脱孤独的感觉,勉强找过几次工作,但每份都做不长久。现在的她暂时没有工作,租了郊区的房子一个人住。
“我是个很矛盾的个体,在美国的那些年,我讨厌透了孤独,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什么也做不下去。但是现在的我却又不愿意走到人群中去,我连市里都不愿意去,因为到了人群密集处我只会更加感到孤独。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想要你来我家聚会的原因。”她边说边苦笑。
又与孤独有关!我听了也不由得苦笑,看来孤独真是个令人寻味的话题。
在接下来的整个下午,我都在听她讲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并想着各种方法试图解开她的心结,希望她现在能像个普通人一样去工作、生活。
眼看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便告辞回家。当我坐上车打着火时,从车窗里回头向她招手示意,她站在屋外淡淡地笑着也向我挥手作别,在小屋的斜后方还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流过。此时,夕阳的第一抹光恰好照在她身上以及她身后的河面,河面上映出粼粼的波光,格外漂亮。
我忽然发现,这幅画面有些似曾相识。
是的,这是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中的画面:“透过树林我可以望见湖水,还可以望见林间的一小块空地,小松树和山胡桃树正现出勃勃生机。湖水凝成的冰面,还没完全消融,仅有几处已融化开了,色泽黝黑,渗出湖水……我听到云雀和其他的鸟雀在林间鸣唱欢聚,与我们一起开始度过新的一年,这是令人舒心的春日……”
这美丽的景色就是梭罗曾生活过的地方——瓦尔登湖畔。
《瓦尔登湖》并非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梭罗的真实生活。年轻的梭罗,曾经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爱上了一个17岁的少女。在他的心中,对这位少女的爱慕,曾经是人生的全部。
可不料,梭罗的哥哥也爱上了这个少女。他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姓氏的首字母。
对于这三个年轻人来说,幸福应就在此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人所愿。
不久后,梭罗和哥哥分别向那少女求爱,可均遭到了拒绝。没有多久,那少女嫁给了一个牧师。
这段毫无结果的恋情在梭罗心头留下了重重的一道疤痕。而更令他伤心欲绝的是,一天,他的哥哥不小心被剃刀片划伤了中指。
可没想到两天以后伤口化脓了,全身疼痛。这一个小小的伤口,竟然引发了败血病。没有多久,梭罗的哥哥就与世长辞了。
失去了心上人,又失去了亲人。这一个个打击,让梭罗也病倒了。大病了三个月之后,他才渐渐好转。带着伤心与哀伤,他一个人,借来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
梭罗自己建了房子,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边住了下来。“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在瓦尔登湖的日子,对于梭罗来说,安静且恬美,简单且自然。
后来,他把对这里一点一滴的观察,和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瓦尔登湖》。
梭罗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也曾意气风发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可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抛开了自己的事业,抛开了人世间的繁华,选择了一个人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灯红酒绿,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男欢女爱,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热闹繁华,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
“简朴生活是门学问,它一直遭到人们的轻视,但它却不能任人漠然无视。”
这也是《瓦尔登湖》吸引人的原因,它所散发出的简单快乐是极具魅力的。
想着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再想想正住在郊区的大学同学,他们两个人同样都是品尝了生活的不如意后才选择了远离人群独自居住。然而,他们的心却是那么的不同,梭罗在孤独中体会到的是宁静与美好,而我的大学同学在孤独中体会到的只是凄凉、忧郁与茫然。
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谁都难免有疲惫、心烦意乱、垂头丧气的时候。这些坏情绪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孤独中,在这个时候,你该如何面对呢?
是逃避、借酒浇愁,还是乐观积极地面对,并在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世界呢?
我的大学同学选择了前者,所以除了孤独她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梭罗选择了后者,在孤独中写出了传世的著作《瓦尔登湖》。
亲爱的朋友们,请微笑着面对孤独,因为它是你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孤独当做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过于看重物质。
也许有些人认为:“如果像梭罗那样远离尘世,特意寻找孤独,那便会缺少物质生活,如何生活下去?”
当然,物质是很重要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但孤独而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穷困,更不意味着潦倒。相反,是我们的生活太过奢侈了。
就像《瓦尔登湖》中所写的那样:“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悠闲自在,不仅没有多大必要,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实在是个阻碍。”
是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简雅;是一种让心灵寻求宁静的方式。
让我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孤独,在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畔找寻一片芬芳……
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
有些人一直将孤独看做是不好的,一旦感到孤独就下意识地朝着下坡路走去。
其实孤独好与不好,完全看你如何对待。假使你能摆脱对孤独的负面认识,就可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它,在其中找到乐趣。
11.一个人独游红螺寺
周六与朋友约好去红螺寺游玩,因此一大清早我便起床,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准备出发。
就在我刚要踏出门口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朋友打来的,她说家里有点急事,不能如期赴约了。
朋友不能同去了,我自然有一些失望,可是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起了个大早、收拾好了东西,那不如自己依计划行事,独游红螺寺。
于是我转失望为兴奋,只身踏上路途。
当我来到红螺山山脚下的时候,便知道此行不虚。山上林木茂盛,满眼望去都是绿色,一些不知名的鸟雀在林间跳跃,唧唧喳喳地欢歌。深深地吸一口气,满是草木的芬芳。
当我来到红螺寺内的时候,发现寺内有两棵十分粗壮的银杏树,东边一棵,西边一棵。关于这两棵银杏树还有一个传说:它们是雌雄两棵,东面的是雌树,只结果但不开花,西面的是雄树,只开花但不结果。两棵树自唐代便屹立在这里,每改换一个朝代,树上便多长出一株侧干。
这虽然只是一个无法考证的传说,但两棵银杏树确实已经有千载的树龄了。望着这两棵参天古树,我忽然想,这千年来的朝代更替,人不同了,景也不同了,唯有这两棵树依旧相同,一东一西地站着,遥遥相望。倘若它们有灵有情,看到身边的景物一件件地逝去,难道不觉得孤独吗?
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设想,干脆不再去想它,继续游览。
前面便是红螺寺的正殿,里面有虔诚膜拜的信徒,也有纯属参观的游人。
我并不是一个佛教徒,也从来没有念过一篇经文、烧过一炷清香,不过我却很喜欢看佛教的故事,其中的很多道理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佛教故事,当然不能不提佛祖释迦牟尼。他曾经是个王子,名叫悉达多。在他诞生刚7天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国王十分疼爱悉达多,便让王后的妹妹进宫照顾他,又命32个宫女一同抚育,8个宫女负责抱他、8个宫女负责为他洗浴、8个宫女负责给他喂饭、另外8个宫女负责陪他玩耍。
悉达多王子在众人的精心照顾下逐渐长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不但身体健康,而且聪明伶俐、心地善良。
悉达多王子经常在出门游玩的时候,看见一些受苦的人。比如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驼着背,拄着一根拐杖,一步步地艰难前行;或是一个病人,脸色蜡黄,不住地喘息,十分痛苦;又或是路边躺卧着一个死者,死状凄惨,家人围着他痛哭失声。
悉达多王子每次见到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的锦衣华服、每餐吃的珍馐美味、出入乘坐的香车宝马、身边围着的宫仆奴婢,便觉得心中难过,苦闷不堪。
有一天,悉达多王子又一次出门游玩,这一次他看到一位出家人,尽管他衣着朴素,但气质不俗,精神健硕,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凡的威仪。悉达多便向这位出家人请教,为什么他贫寒但却如此洒脱。
出家人便告诉悉达多修行解脱之道。悉达多听了以后便决定要放弃荣华富贵,潜心修行,摆脱生老病死之苦。
国王听说儿子要出家修行之后当然不同意,为了挽留儿子,国王命人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春夏秋三季都有百花盛开。又找来了很多歌舞伎,弹奏悦耳的曲子给悉达多听、跳曼妙的舞蹈给他看。
国王希望以极度的享受来打动悉达多的心,让他舍不得抛弃这一切,打消出家的念头。
然而悉达多却丝毫不为所动,在一个月夜,他悄悄起身,没有惊动家人,只吩咐一个马车夫帮他备马。
当悉达多出城后,马车夫希望能劝说他回心转意,于是就将修行之事形容得苦不堪言,并说山林中有很多荆棘野兽和蛇虫鼠蚁,自小生长在皇宫中衣食无忧的王子必然受不了这些苦。
然而悉达多却并不惧怕,信念十分坚定。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当下拔出腰刀,削去头发,并且发下誓言:“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这时,一位手持袈裟的猎人打此经过,悉达多便以身上的华服与之交换。从此以后,享有富贵荣华的王子悉达多成为了清贫悟道的释迦牟尼。
马车夫看见此情此景,知道已经无法挽回,只得只身回宫。
释迦牟尼出家后,苦心修行,并多方寻访明师,以求修成正果。
有一日,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之时有所参悟,终将修成正果。然而就在他即将成佛之时,魔王却来搞破坏,派出三个魔女——爱欲、乐欲、贪欲去诱惑释迦牟尼。
三个魔女摆出种种妖娆之态,对释迦牟尼殷勤献媚,然而释迦牟尼对此却无动于衷,视而不见。魔王见这一招没有效果,就亲自带上魔兵魔将,手持毒雷毒箭,向释迦牟尼杀将过来。
而释迦牟尼端然正坐在金刚宝座之上,一点也不惧怕,并对魔王说:“我之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
魔王最终也拿释迦牟尼没有办法,只得灰溜溜地铩羽而归。而释迦牟尼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则佛教典故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雍容华贵的王子,要抛弃所拥有的一切,选择独自一人苦心修行。按理来说,他所拥有的正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锦衣玉食、尊贵无比、娇妻美妾、奴仆成群……难道这些对他来说真的如粪土一般吗?
过了很多年后,当我慢慢成熟、增加了一些阅历之后,才略为理解了这则典故。我想,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悉达多王子,所追求的并不是外在的享受,而是内心的丰盈。然而我仍然无法明白,他是如何度过修行时的孤独岁月的。一下子从繁华的皇宫中离开,孑然一身地在山林间行走,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都是独自度过,他难道没有一丝痛苦、不适与不舍吗?
这个疑问在我脑海中存在了许久,直到我自己也经历了孤独的痛苦、摸索与觉悟后,方才理解了那个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王子。
有一些人,对自己的现状颇为满意,认为自己有令人羡慕的学历、不错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妻子美丽温柔,孩子乖巧懂事,父母安康幸福。这些人拥有很多,但却并不感到幸福和满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茫然和空虚的感觉,想要再追求些什么,却始终不知道应该追求些什么。就如同悉达多生长于皇宫之时,虽然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却并不幸福。
相反,在我们身边的另外一些人,他们可能没有很多的金钱,没有很好的工作,没有美满的家庭,但每一天心中都充满了喜悦与满足。就如同出家后的释迦牟尼,尽管贫寒困苦,但心中充满平静与喜悦。
这是因为在后者的心中拥有信仰。当我们的心中没有任何信仰时,便完全依附于物质生活,这种人生是空洞的,如行尸走肉;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信仰时,精神世界就会变得丰盈。
而所谓的信仰,并不一定要去信仰某种宗教,更不一定要每日手持念珠、打坐念经之类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信仰的内涵非常广阔,可以是友爱、兴趣、希望、理想,等等。
这些都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开阔,使生命更具活力,也使得孤独变得可亲可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