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这一节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儒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孟子》。《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虽然也是语录体著作,但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却超过了《论语》。
《孟子》一书翔实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全书共分7篇,35000字,分别是《梁惠王》上下篇,《公孙丑》上下篇,《滕文公》上下篇,《离娄》上下篇,《万章》上下篇,《告子》上下篇,《尽心》上下篇,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说理精辟,文字流畅,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孟子》深刻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它提倡性善学说,并将其列为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书中提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把这四心上升到人类文化规范的萌芽和根本的高度,主张人应该一心向善。
在政治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仁政”、孟子“王道”的政治学说。它认为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若统治者无道,人民便可以推翻他。统治者也应该培养德性,以德治国,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在教育上,《孟子》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成是人生一大乐事。在具体的教育上,它不主张盲目地教授知识,还提倡对学生人格和道德的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值得后世的教育家借鉴。
另外,《孟子》还十分重视人格修养,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深深影响了历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
《孟子》有哪些艺术特色?
《孟子》是儒家的又一部经典著作,是“拟圣而作”,既吸收了《论语》中的精华,也发展了孟子自己的观点,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属语录体,多由对话组成,但语言较于《论语》更加富于气势和文采。孟子本就思想激烈,性格刚烈,他的这一个性体现在著作中使得《孟子》一书语言锐气逼人,喷薄有力,又使得语言论战性强,雄辩犀利,痛快淋漓。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往往举例、比喻,时常露出幽默,但却发人深省。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一个个性格鲜明、饱含热情的人物跃然纸上。有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有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通过寥寥几笔,将这些人的丑恶非常形象地勾勒出来。
孟子是何许人?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奉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从小便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游历各国,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忙于兼并战争,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重视。最后不得不退居讲学,“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大开眼界
《孟子》成书后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班固在撰写《汉书》时将《孟子》列于诸子略,后来《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把《孟子》列于子部,地位在经书之下。直到唐朝,由于韩愈的提倡,《孟子》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北宋时,《孟子》上升为经,被列于《九经》。但此时《孟子》的地位仍不巩固,李觏等的《常语》、司马光的《疑孟》都对其进行了批判。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直到此时《孟子》的经典地位才真正确立。以后的元、明、清三代,对《孟子》的重视越来越高,将其定为科举考试的科目,成为封建文人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