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这一节里我将为大家介绍我国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论语》在封建社会是学子们必读的基础课本,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必考科目,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的“仁爱”思想被誉为道德的典范,感染了无数人。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成书于战国初期,它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也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有不少对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探讨,例如,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曾起到重大影响。
孔子
今本《论语》共20篇,492节,12700字,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等篇目,保留了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等重要材料,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籍。《论语》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蕴涵着“仁”的思想,在具体的为人处事上,表现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悌等多方面内容,即使在现在,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永恒价值。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论语》中包含大量的伦理思想,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整个《论语》的核心思想,即是围绕伦理而产生的“仁”。《论语》认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礼是贯彻仁的具体措施和目的。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弟子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中的“仁”指的就是“爱人”;“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孔子是何许人?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其先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孔子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宰,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衰落,17岁时母亲也去世。孔子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后到齐国,但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开始聚徒讲学。50多岁时开始从政,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55岁时开始了周游列国的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深刻了解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他先后游历了宋、卫、蔡、齐、楚等国,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热爱。晚年孔子回到鲁国,开始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等,并广开书院,教授门徒。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
大开眼界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语》并不是一开始时的版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论语》也在这一时期遭到焚毁,仅靠前人的记忆口头流传下来,即《鲁论语》和《齐论语》。后来有人从孔子住宅的夹壁中发现新的版本,这一版本被称为《古论语》。西汉末年,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整理而成《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编写而成《论语注》,这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而《齐论语》和《古论语》,在《论语注》成书后不久即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