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尚书》在流传过程中大量佚失,是儒家所传的五经中残缺最多的一部书。现在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
《尚书》因为记录了我国上古时期的历史,因此成为研究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尧典》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上古时期的权位继承情况。《禹贡》记载了我国上古时期的地理情况,是研究我国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尚书》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我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文章结构渐趋完整,层次逐渐鲜明,开始注重命题的确立,对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书中对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的记录,也直接影响了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奏章的写作。刘勰在编写《文心雕龙》的过程中,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参考了《尚书》里面的内容。另外,《尚书》中部分文章具有一定的文采,一些话语中也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虽然在语言方面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但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吸取到一定的经验,促进了自身散文的发展。
《尚书》有哪些版本?
历史上有关《尚书》的真伪、聚散,历来颇多争议。据传说,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秦朝初期,秦始皇下令焚书,《尚书》遭到毁坏,到西汉初年,仅存29篇,传自专门研究《尚书》的秦博士伏生。因为是用汉朝时通行的隶书抄写的,所以伏生传下来的《尚书》又被称为《今文尚书》。西汉前期,鲁恭王从孔子故宅的一段墙壁中发现一部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尚书》,这部《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又因其是用前代文字所写,所以又称《古文尚书》,后来由孔安国献给了朝廷,不过并没有得到普及。东晋元帝时,梅颐向朝廷进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的《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以后,关于《尚书》真伪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直到清代,著名考据学家阎若璩才考证出《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尚书传》都属伪造。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尚书》是《今文尚书》和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原本《尚书》早已失传。
大开眼界
“尚书”一词,在我国古代不光是书名,同时还是一种官名。
尚书在战国时也被称作掌书,当时的齐国和秦国都设置了这一官职。秦朝时,尚书属少府,是一种低级官员,负责在殿中发布文书,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等并称“六尚”。汉武帝时,因担任尚书一职的人多为近臣,因此尚书的地位越来越高。汉成帝时,设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权利开始增大。东汉时尚书的权利更大,“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当时的尚书虽分掌各曹,但官名只称尚书,还没有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时,梁鹄被任命为选部尚书,开始使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来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各部尚书地位煊赫。隋以后尚书统管六部,成为六部长官。官阶在隋、唐时为正三品,明代时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也称尚书。宣统三年,改尚书为大臣,尚书名称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