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写给女孩子看的女性故事
30541300000008

第8章 替父从征---孝女木兰震古今(2)

钱穆先生所撰的《国史大纲》引《北史》云:"高欢据边镇为变,每语鲜卑,犹谓: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何为陵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何为疾之?"北魏与北周、北齐,俱是鲜卑族所建立的国家,汉人是被征服者。鲜卑民族处于征服者的地位,靠武力来维持他们的政权,亦以从军为其专利。所以,在北魏建国于中国北方的时间内,鲜卑族虽散居于中国北方各地,却只有他们享有从军的权利,汉人永无从军的资格。陈寅恪先生撰《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亦说,北魏时代的军事制度,"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酋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其后魏分东、西,互相攻战,宇文泰所控制的西魏政权因人口远少于东魏之故,创行府兵制度,直接以西魏控制地区的汉人编入军队,以对抗东魏的优势人力;东魏亦广征汉人中的骁勇者参加军队,以从事大规模的战争。至此,原本由鲜卑民族所包办的北魏军队才出现了"是后,夏人半为兵矣"(《隋书·食货志》)的情况。不过那已是北魏变乱之后的事。木兰从军的时代是何情形?那就还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那几句话:"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酋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所谓"兵农分离制",当然是兵自兵而农自农,各不牵混。当时只有鲜卑民族才有从军的权利,而汉人则为农奴,所以木兰不可能是汉人。何谓"部酋分属制"与"特殊贵族制"?北魏在中国北方建国之后,虽然亦如南方中国之行郡县制,在若干地方,亦仍保留其旧有之酋长制度,各部族分部而居,其酋长称为"大人",世袭其位。《八琼室金石补正》收有北魏咸阳太守刘玉的墓志铭一篇,其中述及北魏早期的酋长制度情形,说:大魏开建,拓定恒代,以曾祖初万头大族之胄,宜履名宦,从驾之众,理须督率,依地置官,为贺浑地汗。尔时此班,例亚州牧。

率领部落而因地置汗,盖即北魏早年分部而治的遗制。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北魏地方政治制度中的一项显著特色---州郡制度与部落制度同时并存,不过当时的部落"大人"在后来改称为领民酋长,依领地大小分为三等,其官秩自从三品递降至从五品,低于上州刺史之正三品、中州刺史之从三品,下州刺史之正四品各一二阶不等,亦即是刘玉墓志铭中所说的"尔时此班,例亚州牧"。领民酋长都是鲜卑贵族,所统领的都是入居内地的鲜卑人,虽其生活日渐汉化,却仍保存其部族制度及从军出征之专利,甚至还沿用旧时部落称呼其酋长的名称---汗;如上文所引用的"贺浑地汗",即是其例。从前人研究《木兰辞》中的称呼,每以为"汗"与"天子"的名称不当同时并存,而以既称可汗又称天子为前后不一致的矛盾。由上文所述北魏时代所特有的领民酋长制度来看,就可了然其中的真正原因所在。

北魏自建国中国北方以来,其原来所居住的蒙古高原便为另一个新兴的民族所占据。这个新兴民族与鲜卑同出于东胡族的系统而别为一支,其名曰"柔然",《魏书》称之为"蠕蠕"。蠕蠕之名,极为不雅,而且明显地含有鄙视之意。据《魏书·蠕蠕传》所说,蠕蠕之得名,是由于魏世祖憎恶柔然之屡次侵扰北魏边境,"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这说明了柔然使北魏大感困扰的事实。而由《魏书·蠕蠕传》见之,柔然之成为北魏之边患,确实如汉时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与明朝时的鞑靼一样,不但经常入塞寇掠,有时候甚至还会对当时的北魏政府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这一缘故,北魏之对付柔然,也如汉之对匈奴、隋唐之对突厥,及明朝之对付鞑靼一样,在国力强盛时固可以大举出塞,以为犁庭扫穴之举;如果国势不振而多患难,就只好凭坚自守,以求阻遏其入寇之一法了。北魏亦为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其民族性尚武而长于战争,自太祖道武帝建国以来,频年用兵,东征西讨,其国势鼎盛,故而对于柔然之寇边,一贯以绝漠远征之法相对付。历太宗而至世祖,屡次发大兵远征柔然的王庭,频获胜捷。自世祖太武帝传至高祖孝文帝,北魏的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逐渐汉化。虽柔然之为患犹昔,北魏亦仍有能力应付。再降至北魏的肃宗孝明帝时,柔然屡生内乱。正光元年(520),其主阿那!来奔,北魏封之为朔方郡开国公蠕蠕王,食邑一千户,处之于长城塞内。自此以后,柔然余部渐次衰弱,虽亦屡次犯边,而其为患不深。孝昌以后,更遣使朝贡,日见驯顺,不足为患了。但其时间亦已到了北魏之末,距高洋、宇文觉之篡魏,为时无几。所以很可以这样说,柔然之为北魏边患,殆与北魏之历史相终始。木兰代父从军而北越黄河、黑山、燕然山等地,所担任的备御对象,自然便是北方的柔然。不但与地理情况相合,亦与历史事实相合。后人因主"非隋即唐"之说而以木兰从军为征辽或征突厥云云,显然是不明史实真相之故。

《木兰辞》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之句,考之《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十年九月辛丑,诏起明堂辟雍"。"太和十五年十月,明堂太庙成"。有这一条具体的记录,可以知道,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归见天子,其时间决不会在太和十五年明堂建成之前。由此而至孝明帝时柔然因内乱衰弱而边患宁息,已经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了。根据这些情形来推测木兰代父从军的时间,应该就是这三、四十年间的事,虽其确切时间难以考定,大致总不会出此范围的。

流传于古代的传说,往往因内容过于简单之故,到了后世,已有无法考明其中细节之苦;比如木兰之姓名及其家乡何处,便存在着这种情形。由上文之所述,我们只能推测木兰是住居中国北方的某一鲜卑女子,其确切地点因文献无征之故,不能说明。至于其姓名究为姓"木"名"兰"还是另有其姓,亦无法考定。徐中舒以为鲜卑部落有"木兰"之复姓,与《魏书·官氏志》中的"仆兰"复姓并为一音之异写。清人俞正燮作《亳州志木兰事书后》,举元人侯有造所作的《祠像辨正记》为证,亦以为"木兰"乃是古代的复姓。果如所说,则木兰故事中所谓之姓魏、姓朱、姓花等异说,都显然只是后人之附会增饰,不足为训。一个流传极广的孝女从军故事,在经过澄清过滤之后只能得到这一点确实可信的结果,诚然很使人遗憾。但此正是民间故事的正常形态,事实上正无可奈何。如果我们一定要像《倘湖樵书》之类书籍的作者一样,一定要为木兰增饰许多"必要"的故事情节以满足心理上的缺陷,那就不免要像误读崔莺莺故事那样地贻笑方家了。质之读者诸君,亦以鄙言为然否?

花木兰替父从军五代十国时期,连年战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为了抵御柔然外来侵略,北魏朝廷三番五次到处征兵,只要是男丁,老弱病残也不放过,按理说花木兰的父亲已经60岁,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花木兰18岁,弟弟还小,是不应该摊派征兵任务的,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国家利益面前,花老汉还是无法逃避的,只有自己去当兵。可是花老年老体弱,浑身是病,确实是力不从心,简直连刀剑也扛不动了,怎么去打仗?一年来,他送贿赂,推来推去总算躲过了十一次,可皇帝的第十二道征兵文书又到了,非常严厉,况且自己也叫来回折腾的钱不多了,这究竟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花木兰自告奋勇说:"我去。"你不要说,实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夫妻俩经过再三商量,觉得花木兰本来就是一个"假小子",也就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决定冒着欺君之罪,让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由于连年兵乱,当时的国家也太贫困了,战马等一切用品全部都是当兵的自己准备,连士兵穿的衣服也是自己准备,说时迟话时快,花木兰麻麻利利地准备好了一切,就去报到了。长官问:"你叫什么名字?"花木兰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叫花征军。"当时打仗死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当官的就不细审查,胡乱把她编在一个小队里完事。他们的小队一共有300多人,由于她每时每刻都非常小心,饮食起居都非常注意,所以一直没有露馅。因为是胡乱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军队对他们严格训练了三个月。转眼训练完毕,经过严格选拔,她毫无悬念地被选为小队长。部队要出发了,"花征军"早上告别了父母亲,晚上就宿营在了离黑山头20里的地方。当时柔然的军队获得了接二连三的胜利,非常猖狂,整个黄河以北都被他们占领了,而且扬言要一举消灭北魏。北魏和柔然在黑山头附近经过了许多次殊死战斗,死了许多人,形势非常严峻。不过,柔然拉的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占领了黑山头以后,就再也没有向北魏推进。北魏好容易征集了20万军队,就靠近期的战斗扭转局面,可是,要想扭转局面,确实非常困难。

那年六月,是北魏向柔然进行战略反攻的时候。由于距离很近,北魏的军队兵贵神速,在柔然的部队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就把柔然的军队围在了黑山头上,就这样柔然也并不害怕,因为他们不知北魏的实力情况,夜郎自大,认为北魏是在垂死挣扎,只要凭借地形优势死守,等到援军到来,就可以一举消灭北魏的军队。当时,长官的决策是众人围住,让"花征军"指挥部队突击,虽然北魏军队勇猛,但连续进攻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成功。可即使柔然的军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北魏也毫无办法。在这紧要关头,经过审时度势,长官终于下了一个正确的命令:决定那天凌晨全面出击。那天夜里乌云密布,还下着小雨,北魏的军队虎视眈眈,等时间一到,长官一声令下,战士们群情激奋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上去。柔然的军队困了一夜,正在阵地上休息,听到喊声,睁眼一看,四面八方都是北魏的军队,这才醒悟过来,但已经无法进行反击,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了。北魏就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敌人的阵地。从此,北魏的军队扭转了局面。

一直到了战争最后胜利,"花征军"见过了皇帝,回到了家里,所有的人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花征军"原来叫花木兰,竟然是一个飒爽英姿的女孩子,混在男人堆里打了十几年仗,一群五大三粗的愣小子没有一个发觉。这个消息被传得神乎其神,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当时的皇帝听了非常奇怪,说:"哎呀,原来"花征军"是女的,难怪叫她做尚书郎她还不愿意做。真是一个奇女子。"丞相胡为奏请:"花木兰,女扮男装犯有灭九族的大罪。应该马上逮捕法办。"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花木兰,我们胜利不了---""花木兰有功---"当时的皇帝还不算糊涂,就准了大臣们的意见。于是,皇帝传旨:"封花木兰为威武女将军,在京城修将军府,门前修牌坊赐名:"女将军府",给她特别缝制女将军装,披红挂彩,游街三日。"从此,花木兰的名气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