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诊所
30539400000063

第63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21)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到,危机的发生是因为人们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障碍或者不利的境遇,此后,人们会采用多种应对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消除障碍和不利的境遇。因此简而言之,危机就是由人们感受到负性事件及其对该事件的应对的共同作用。如果用更加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人们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并在努力地想办法解决,但不一定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外学者对危机下了一个更加直观化的定义,这是许多专家最常引用的一个定义:首先,危机是一种临时的(四至六周)混乱和解体状态;其次,主要指个体使用常规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法处理一个特殊的情况;最后,也指一个潜在的积极或消极的结果。

在危机形成时,个体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中至少有一个能力遇到困难:

①个体对处境所赋予的意义;

②个体的应对能力和技巧;

③个体可获得的支持。但所谓的危机,一定是危险和机遇并存,所以定义中也强调了危机事件的积极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危险发生时的机遇:首先在危机发生之后,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我们第一次搬家到陌生的地方,我们在度过最初的不适应阶段后,会开始积极地需求应对方式,我们也许会发现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地打招呼可能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如果发生第二次搬家到陌生的地方时,你就会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了;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可能会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变化,我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可能会增加。所以危机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努力地、科学地去应对。

就定义而言,找不到手机、邻近期末考试却还没有复习、搬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等等生活事件都是危机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压力,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情绪,感受到心里不舒服,但是在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能较好地处理好这些事情,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的一些危机事件相对而言是更难处理的。在第一节中,我们将探讨自杀的问题,在这部分中,由于话题比较敏感,首先通过一份类似于咨询师对自杀者所进行的咨询过程作为引入;第二节中我们会涉及到丧失或者说哀伤咨询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亲人或朋友亡故所带来的危机;第三节中我们将探讨家庭暴力问题;在最后的第四节中,还会探讨一种与危机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应激相关障碍。

2.1自杀问题

2.1.1自杀研究的现状自杀不仅仅会对自杀未遂者本身、自杀者的家人、朋友带来严重的打击,同时,自杀会对自杀者所在的整个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由于自杀率的不断升高,自杀问题本身也成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一个残酷的公共卫生课题。尤其让人痛心的是,年轻人中的自杀率正在上升。从本世纪初的数据上看:287000人死于自杀(其中年轻人250000);1500000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135000小于十七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中国的自杀率为23/10万(美国自杀率为12.7/10万);据国家统计,自杀是我国全人口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同时,自杀可能发生在所有人群中;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自杀率的三至五倍;老年人自杀成功率高于年轻人群。

此外,自杀未遂的人数远远超过自杀死亡人数。联合国估计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十至二十倍,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八倍左右;我国每年有250万至500万人自杀未遂(卫生部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女性自杀未遂者是男性自杀未遂者的三倍。从自杀的方式上看,服毒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婚姻和经济问题是导致自杀最常见的社会应激源;60%的人在自杀前有急性诱发事件发生。

在自杀的研究中,研究者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或者一组变量来描述自杀者的特征,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得到适当的结论,有研究者在历经六年的研究之后,宣布研究失败,认为自杀是不能用任何有限的特征进行归纳的。当然,从上一段提供的数字中,我们发现不同人群的自杀比率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者能够划分出一些高危人群,例如无助感是一个较好的长期的预测因素,但是并不是一个短期的预测因素,也就是说产生无助感并不会立即引起自杀行为或想法。对任何一个人是否会自杀的预测现在仍然没有办法做到,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去问是否有自杀的想法。但总还是有一些对高危群体的预测因素。研究自杀的著名心理医生施奈德曼通过大量的研究,把自杀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他发现自杀者有十项共同的特征,他从六个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这十个特征进行概括,也就成了自杀的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分别是:原因、目的、情感、认知、人际关系以及连续性特征。首先是原因特征,这个维度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①自杀通常由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所引起的;②这种心理痛苦往往是因为心理需求遇到挫折引起的。第二个维度是目的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③一般而言,自杀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④一般而言,自杀目的是为了中断意识。第三个维度是情感特征维度,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⑤自杀过程中常见的情感特征是极端的无助感;⑥是否自杀的内在态度通常是矛盾的。第四个维度是认知特征维度,指:⑦一般而言,对自杀的认知态度会受到极度的压抑。第五个维度是人际关系特征维度:

⑧自杀时的人际关系特征是想要与别人交流;⑨自杀的一般性的行为是寻找出路。最后一个维度是连续性特征:⑩一般而言,自杀的连续性特征是持续一生的应对方式。同时,研究者发现,有一些主要的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危险因素,现在总结如下:

①死亡前的近两周内抑郁症状严重;

②求助者有自杀家族史;

③求助者曾有自杀未遂史;

④自杀当时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急性应激;⑤死亡前近一个月内生活质量低;

⑥求助者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⑦求助者最近经历了心爱的人去世、离婚或分居事件;⑧求助者的家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力或求助者遭受性虐待而失去了家庭内的平衡和家庭支持系统;⑨死亡前近两天内经历了急性的人际冲突;

⑩死亡前近一年内出现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慢性应激;{11}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

{12}求助者是精神病患者;

{13}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

{14}朋友或同事有过自杀行为;

{15}亲属有过自杀行为;

{16}失业或没有收入;

{17}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18}求助者有失败的医疗史;

{19}求助者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20}死亡前近一个月内社会活动减少;

{21}求助者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最近因抑郁症住院。这二十一条中有六条或者以上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发生自杀的行为。其中在危机干预的热线中,第四条和第十条是应当询问的,而在面询过程中,在保证来访者的安全的情况下,应当了解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2.1.2自杀相关的谬误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凯文·卡鲁索总结了大量的关于自杀的谬误,他说:很多时候,人们总会带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自杀的事件,但是事实上,他们在研究和咨询过程中,已经发现大量的案例是因为身边的人拥有了这些错误的观念,而导致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和预防。以下就是他所总结的谬误:

①谈论自杀的人不自杀,他们谈论自杀只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事实:自杀的人通常在自杀前都会谈论自杀。他们很痛苦,并希望能够求助,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并慢慢陷于无望的情绪中,很多时候他们谈论自杀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所以说,谈论自杀是自杀行为实施前的一个严重的征兆。

②谈论想要自杀的人通常并不会真正去实施。事实:那些谈论想要通过自杀而死去的人通常会杀了他们自己。

③自杀前没有任何自杀的征兆。事实:其实有很多的征兆,只是也许没有被人留意到。

④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肯定还自杀,你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他们自杀而死的命运。事实:自杀能够被预防。大多数自杀的人并不是真正想要死去,他们只是希望能够终止他们的痛苦。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他们大多数人能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长久地生活,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免受自我冲突的威胁。

⑤自杀的人是有着一定特征的,只有某一个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年龄等特征的人才会自杀。

事实:所有人都有可能自杀。它可以发生在年轻人或年长者中,富人或穷人中,病人或健康者中,城市居民或农民中,等等。

⑥一个人自杀未遂后,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自杀行为。事实:自杀未遂者以后还有可能会尝试自杀。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自杀未遂者或者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突然变得兴奋欢快起来的时候。研究发现抑郁或者自杀后出现的“欣然”期是自杀的高危时期。

⑦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问题。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是有很深的精神痛苦,并且有可能确实会导致大脑内的化学平衡被打破,但是在六百五十九个案例中只有38%的未遂者在自杀当时诊断有精神障碍。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具有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深深地失望、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再次申明,所有人都可能自杀。

⑧只有弱者才会选择自杀。事实:并不是这样,许多看上去很“坚强”的人也会自杀。

⑨人们谈论自杀通常是为了以死要挟,来实现他们控制其他人的目的。事实:不。谈论自杀的人是那些有很强精神痛苦,并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告诉他们说,“你只是想要些什么”,或者“你只是在试图控制”,这样的行为是相当愚蠢无知的。人们自杀前通常都会谈论自杀。经常谈论自杀的人是相当危险的。

⑩要自杀的人总是要自杀的。事实:人们仅仅会在一段时间内有自杀的想法,当然,自杀的想法会反复出现,但不会一致持续不断地出现。而且研究发现,大多未遂者的自杀行为是冲动性自杀行为。37%的未遂者在采取自杀行为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60%的未遂者在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

{11}自杀者肯定是他们自己想死。事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想死。但他们只是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并且希望能通过死亡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痛苦。

{12}如果一个人有抑郁情绪存在,与他提及自杀会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因此你永远不要跟一个可能想自杀的人提到自杀的话题或者询问他们是否有自杀的方案。

事实:询问一个人是否有自杀的想法并不会导致他们产生自杀的想法。而且与那些想要自杀的人谈论自杀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因为你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并且能够帮助他减少一些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的意图。

{13}如果一个人的抑郁情绪突然好转,他就没有自杀危险了。事实:有时候自杀者情绪突然好转是因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实施自杀行为了,并且坚信只要自己死去了,精神痛苦就会立即消失。

{14}年轻人不可能自杀,因为他们还有大好的前途等着他们。事实:在美国,自杀占了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的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在中国,自杀是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甚至有不到十岁的孩子会自杀。

{15}自杀和饮酒过度、吸毒等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事实:有时人们会因为喝酒或吸毒的影响而去自杀。

{16}自杀的人并不希望需求帮助。事实:许多自杀者在努力地寻求帮助。

{17}大多数的自杀是缘于一个突发的创伤事件。

事实:确实有60%的人在自杀前有急性诱发事件发生,但是仍然有40%的人在自杀前没有经历急性诱发事件。任何人都可能自杀。

{18}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种遗传倾向。事实: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更多情况下,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19}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事实: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做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

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20}自杀总是一种冲动性行为。事实:自杀有些是冲动行为,但仍有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

{21}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事实: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此外,另一位研究者格森还提出了五项有关儿童自杀的谬误(转引自肖水源等翻译的《危机干预策略》):

{1}六岁以下的儿童不会自杀。事实:五至十四岁儿童自杀死亡的相当多。

②近年来儿童自杀非常罕见。事实:近十年来,儿童和青少年自杀率正在上升。

③从心理动力和发展的观点来看,真正的儿童抑郁症是不可能的。事实:近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过时的理论是错误的。

④儿童不可能理解自杀的结局。事实:不管这个学说是对还是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儿童自杀未遂和儿童自杀死亡。

⑤从认知和躯体的角度看,儿童不可能成功地完成自杀计划。事实:大量有关儿童自杀的数据在不断上升,说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格森认为,也许部分家庭以否定自杀来掩饰自杀带来的羞辱,从而导致了这些误解。从以上五项谬误来看,我们不能排除儿童自杀的可能性。

2.1.3自杀的迹象

①首先,是言语上的迹象,有可能是直接说出来,也有可能是间接说出。其中间接向人表示出的方式举例如下: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情或拿自杀开玩笑;

*谈论自杀的计划,包括自杀的方法,时间和地点;*流露出无助、无望的情感;

*与亲朋告别;

*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等等。直接说出的话语比如说:

*“我希望我已死去”;

*“我再也不想活了”;等等。间接说出的话语比如说:

*“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讨厌现在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

*“现在的生活不值得活下去”;

*“无论怎样都没有关系了”;

*“我不再关心身边的任何事情了”;

*“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

*“没有我,别人会生活得更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等等。

②然后,是看行为上的征兆,通常比较明显的行为上的征兆如下: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抑郁的表现(情绪的改变,睡眠或食欲的改变);*感到无助;

*表现出绝望的样子;

*睡眠过多或过少;

*大部分时候都在说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