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病毒能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上增殖,其中以猪、兔和犬的肾细胞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为最敏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强,44℃5小时仍有28%的存活。55℃~60℃30~50分钟、70℃10~15分钟、80℃3分钟可灭活,100℃时立刻灭活。一般情况下在畜舍内干草上的病毒存活的时间,夏季约3天,冬季可达46天。腐败可使病毒于11天左右失去感染力。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物质敏感,可被γ射线、x射线或紫外线灭活。纯酒精作用30分钟、0.5%石灰乳或0.5%苏打作用1分钟、2%福尔马林作用20分钟能迅速灭活病毒。胰蛋白酶等酶能灭活本病毒,但不损坏衣壳。-70℃适合于病毒培养物的保存,冻干的培养物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牛、山羊、绵羊、猪、犬、猫、獾、狼、小鼠、大鼠、兔、浣熊、水貂、狐狸等能自然感染。绵羊、山羊、猫和狗感染本病都是致死性的,还未见有产生抗体的康复动物。对牛的致死性也很高,只有极个别的母牛有患病后康复的报道。猪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是本病病原的主要天然贮主。但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几乎达100%;随日龄增长,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断乳猪少发病,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豚鼠、雪貂、猴、野猪、豺、鼬、蝙蝠、秃鹰、鸡、鸭、鹅、麻雀、鸽、火鸡、驴、马通过人工接种也可感染。
带毒猪及鼠类为重要传染源。猪是本病毒的贮主,病猪、隐性感染猪或康复猪,均为长期带毒者。鼠类被认为是本病的第二位传播者,受病毒感染的灰鼠,耐过者其排毒期可达131天。
本病经伤口、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感染公猪可通过配种传染母猪。发病的妊娠母猪可引起流产,分泌物和流产胎儿散布病毒而传播本病。本病还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
【临床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3~6天,短的36小时,长的可达10天。
猪:临床表现随龄不同而差异较大。哺乳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1℃~42℃,大量流涎、磨牙、呕吐、腹泻、沉郁。大多随后则兴奋不安、肌肉痉挛,运动失调或倒地抽搐,最后死亡。
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或产死胎,或产木乃伊。
牛:一般呈致死性,以奇痒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狂躁不安,啃咬发痒部位。死亡前咽喉麻痹,病程一般在2~3日死亡,犊牛更短。
绵羊和山羊:以体温升高、震颤、流涎、奇痒为特征,病程复。绵羊多在发病后1~2天死亡,山羊病程稍长。
狗和猫:以奇痒为主要特征,病程极短,一般在36小时内,尤其是猫,在奇痒症状出现之前就死亡了。
【病理变化】
由于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通过神经末梢经神经脊髓液、淋巴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其特征病变为上呼吸道和神经中枢炎性变化。
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及扁桃体炎性出血、水肿,严重的有肺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脑膜充血、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量。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病毒中和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毒分离与鉴定:样品处理后接种单层BHK-21细胞或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泌物或组织样品中的病毒基因组。荧光抗体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也是检测样品中伪狂犬病毒的方法。
血清学试验:病毒中和试验、ELISA、琼脂扩散试验(适用于非免疫动物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及免疫后抗体水平的评估);乳胶凝集试验(适用抗体早期检测)。
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最好采取脑、扁桃体、肺组织。牛感染特征是瘙痒,可采取相应的脊髓样品;对于隐性感染猪,三叉神经是病毒最密集的部位,上述样品冷藏送实验室检测。
用于血清学检查,采集感染动物血清。
3.鉴别诊断。
应与李氏杆菌病、猪乙型脑炎、猪脑脊髓炎、狂犬病、猪水肿病等进行区别。
【防制】
本病尚无有效疗法。消灭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现在公认猪是重要的带毒者,因此要严格将猪、牛分开饲养。引进种猪时应引自无本病的健康猪群,并经严格隔离检疫。对健康种猪场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清学抽查,抽查母猪总数应不少于25%。应建立严格消毒制度,消灭吸血昆虫等传播媒介。
对存在疫情的地区,可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注射,或可用由重组DNA衍生的基因缺失苗代替常规疫苗注射,控制疫情发展。对有本病的种猪场,经血清学检查发现阳性猪且阳性率较高时,应全群淘汰,不作种用。
无本病的地区,发现本病时应按规定上报疫情,并依据《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处置。
(五)魏氏梭菌病
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旧称魏氏梭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猪梭菌性肠炎、羊肠毒血症(注:三类疫病)、羊猝狙、羔羊痢疾、兔梭菌性腹泻、鹿梭菌病、牛A型魏氏梭菌病。
产气荚膜梭菌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运动。芽胞呈卵圆,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成梭状,多数菌株可形成荚膜。本菌可产生α、β、γ、δ、ε、η、θ、κ、λ、ν、τ12种蛋白毒素,其中α、β、ε、τ是主要致死毒素。根据主要致死性毒素与其抗毒素的中和试验,本菌可分为A、B、C、D、E5个型。
A型菌主要是引起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也引起动物的气性坏疽,还可引起牛、羔羊、新生羊驼、野山羊、驯鹿、仔猪、家兔等的肠毒血症;B型菌主要引起羔羊痢疾,还可引起驹、犊牛、羔羊、绵羊和山羊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C型菌是绵羊猝狙的病原,也引起羔羊、犊牛、仔猪、绵羊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以及人的坏死性肠炎;D型菌引起羔羊、绵羊、山羊、牛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E型菌可致犊牛、羔羊肠毒血症,但很少发生。
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中。
猪梭菌性肠炎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以排血样便、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征。
【病原】
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在同一猪群不同窝的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病死率一般在20%~70%之间。病原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及垫料,当出生仔猪吮吸母猪乳或吞入污物时可被感染。
病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人畜肠道、土壤、下水道和尘埃中,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未表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濒死前或死后臌气。
急性型:以拉水样稀粪为特征,病仔猪体温一般不升高,排出带有多量泡沫、夹有少量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稀粪,有特殊腥臭味。有的病仔猪呕吐,或发出尖叫声。发病后3~5天死亡。
亚急性型:病猪呈持续性腹泻,病初排出黄色软粪,以后变成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病猪食欲不振、极度消瘦和脱水,一般在出生后5~7天死亡。
慢性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灰黄色,黏液状。肛门及尾部附着干的稀粪。病程二至数周,最后死亡或因发育受阻而无饲养价值被淘汰。
【病理变化】
以空肠病变最具特征,有时可波及到回肠,十二指肠一般不受损害。
空肠常可见到长短不一的出血性坏死灶,外观肠壁呈深红色,肠管内充满含血内容物。病程稍长的病例,肠管病变以坏死性炎症变化为主,表现肠壁变厚,黏膜附有黄色或灰色坏死性假膜、易剥离。肠管内可见坏死组织碎片。肠系膜可见多量气泡。淋巴结周边出血,肾脏表面有多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
【防制】
给怀孕母猪接种疫苗,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办法。由于患病仔猪日龄太小,病程短,一般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类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
加强猪舍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对产床和母猪乳头的消毒,可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羊猝狙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病原】
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以6个月至2岁的羊发病最高。
被本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入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
【临床症状】
病羊病程很短,一般无临床表现即急性死亡。有的可见突然无神,侧身卧地,剧烈痉挛,咬牙,眼球突出,惊厥而死。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第四胃、肠道发炎,小肠溃疡,大肠壁血管怒张、出血。心包、胸腔、腹腔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肾变性。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快疫、羊肠毒血症、黑疫和炭疽鉴别。
【防制】
可用疫苗免疫预防本病。由于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好环境卫生。尽可能避免诱发疾病的因素如饲料突变,切忌多食谷物尤其是初春时不能多喂青草和带有冰雪的饲草。放牧时尽可能选择高坡地,不到低洼地。
一旦发生疫情,首先应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急速转移牧地,少给青饲料,多喂粗饲料。
羔羊痢疾
由B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
【病原】
病原为B型产气荚膜梭菌。
【流行病学】
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当母羊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加之气候骤变、寒冷袭击、哺乳不当、饥饱不均或卫生不良时容易发生。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病畜精神委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发生腹泻,粪便恶臭,粪便呈黄绿色、黄白色甚至灰白色。后期粪便带血并含有黏液和气泡。肛门失禁,严重脱水,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只有少数病轻者可能自愈。
【病理变化】
尸体严重脱水,尾部沾有稀粪痕迹。真胃内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小肠(尤其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常见直径1~2毫米的溃疡,其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肠内容物呈血色。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
3.鉴别诊断。
应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所引起初生羔羊下痢相区别。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孕羊体质。产羔季节注意保暖,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及时给羔羊哺以新鲜、清洁的初乳。每年秋季可给母羊免疫羔羊痢疾菌苗或五联苗,产前14~21天再接种一次以提高母羊抗体水平,使新生羔羊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
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灌服抗菌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有一定预防效果。
肠毒血症
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参见“三类疫病”绵羊和山羊病中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称“软肾病”)一节。
兔梭菌性腹泻
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兔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泄物腥臭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病原】
病原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
【流行病学】
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菌均易感。以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或损伤的黏膜感染,发病诱因有饲养管理不当、青饲料短缺、粗纤维含量低、饲喂高蛋白饲料或长途运输、气候骤变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潜伏期2~3天,长的可达10天。
临床特征为急剧下痢,临死前水泻。出现水泻前精神和食欲无明显变化。水泻出现后,精神沉郁,不吃食。粪呈水样,有特殊腥臭味,污染臀部及后腿。
【病理变化】
尸体外观消瘦不明显。胃内充满食糜,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变薄而透明。盲肠和结肠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可嗅到腐败昧;肝脏质地变脆,脾呈深褐色。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抹片镜检(取空肠内容物抹片,检查菌体)、分离培养(厌气肉肝汤和小羊鲜血琼脂平板)、毒素分离与鉴定(动物试验和用标准的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做中和试验)。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中和试验和S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球虫病、兔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鉴别。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饲喂精料,增加粗纤维。常发地区应采用疫苗预防。
鹿梭菌病
鹿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以胃肠道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鹿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死亡率可高达94.4%。
【病原】
病原主要为A型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厌氧性粗短杆菌,无鞭毛,不运动,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单个或成双排列,有的呈短链状。
【流行病学】
由魏氏梭菌引起的鹿肠毒血症。主要是仔鹿、老弱病残鹿发病。呈地方流行性,常发生于春秋两季。发病急,死亡快,致死率高,死亡率可高达94.4%。环境污染、饲料霉变都可引起发病。
【临床症状】
病初厌食,精神不振,不愿运动,鼻镜干燥,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迫促,心跳加快。随后,起卧不安,有腹痛症状,排稀糊状带血的腥臭粪便,最后口吐白沫,倒地后痉挛而死。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鹿肠系膜严重充血,腹膜出血。心脏内血液凝固不良,心内膜明显出血。肝脏肿大,呈黄褐色。胃肠道严重出血。肾脏质软脆弱,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脾脏出血,边缘钝厚,表面有针尖大坏死灶。气管内广泛出血,喉头充血,喉和气管黏膜轻度充血,含泡沫样粉红色液体。
【诊断】
根据发病症状、解剖变化及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需做肠毒素测定和细菌生化鉴定。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对病死鹿焚烧、深埋、不利用。对圈舍及污染场地彻底清理,用20%漂白粉处理,其后用5%烧碱彻底消毒。对全部鹿进行观察,用1‰高锰酸钾液饮水,可疑鹿隔离治疗,健康鹿每头皮下注射魏氏梭菌四联苗,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牛A型魏氏梭菌病
牛A型魏氏梭菌病是近几年在牛体上新发生的一种病,是全国各地牛猝死症的主要原因。
【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