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44

第44章 其他重要动物疫病(9)

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小水泡状囊肿物,尤其是口、背鳍和尾鳍处较多,严重患者可遍及全身,内部器官上也可感染。这些囊肿物多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囊肿的大小不一,小的仅1~2毫米,大者10毫米以上,并常紧密相连成桑葚状。鱼体明显发黑、消瘦,直至死亡。

【诊断】

根据外观病状进行诊断。确诊可用BF-2、LBF-1等细胞作病毒的分离,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粒子。

【防制】

1.引进亲本、苗种应严格检疫,发现携带病原者,应彻底销毁。

2.养殖中发现病鱼要及时拣除并进行隔离养殖;排出的水用漂白粉消毒。

3.一旦发生病可除去或隔离病鱼,并泼洒杀菌药物或投喂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性细菌病感染。

(三十八)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是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鱼病。此病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

【病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为双股核糖核酸类型,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或近似圆形,20面体,直径50~72纳米,少数可大到75~110纳米,有单层衣壳,没有囊膜,有92个壳粒。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幼鱼。开食2月龄的苗种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一般开食后7周开始出现死亡,较大鱼苗首先发病,20周龄以上幼鱼一般不再发病。发病水温为10℃~15℃,水温在10℃~12℃时死亡率可达80%~100%,该病潜伏期与鱼大小及水温有关,鱼越大潜伏期越长,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

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

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感染途径为鳃和口。

【症状】

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死亡速度较慢,外观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肛门大多拖线状粪便,游动缓慢,摄食不良。体重5克以下鱼苗多为急性,死亡速度快,病鱼活动迟缓,侧游或缓慢旋转游动后沉底,腹部膨胀,体色变黑。

【诊断】

本病可采用直接或间接法进行诊断。直接法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鱼体中有无抗体。

【防制】

1.不使用带病原的亲鱼繁殖幼体,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及卵,采用独立水体进行产卵、鱼苗孵化、培养。

2.鱼苗、鱼种应放置于渔场最上游,以防止水平传播,防止水源污染。病鱼及死鱼应及时销毁。

3.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升消毒15分钟。

4.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

(三十九)弧菌病

弧菌病是由鳗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我国南方养殖的鳗鲡,对北方养殖的鲑、鳟鱼也有一定的危害。

【病原】

病原为鳗弧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稍弯曲,两端圆形,大小为(0.5~0.7)×(1~2)微米,极端单鞭毛,有动力,生长温度5℃~43℃,适宜温度13℃~37℃,生长pH值5.8~10.5,在含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在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不良。

【流行情况】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鲷科、鲈科、鲻科、纯科、够科和鲆、鲽类等都可受其害:发病适宜水温为15℃~25℃,每年6~10月是流行病季节。水质不良,池底污浊,放养密度过大,饵料质量低劣,操作管理不慎,鱼体受伤等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此病属世界性流行的鱼病,特别是在温带地区。

【症状与病变】

患弧菌病的鱼,摄饵不良,体色发黑,各鳍基部充血,肛门发红,鳃丝贫血略发白,有的眼球突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肠道发炎,有时呈点状出血,肠内含有淡黄色黏液。较大的鱼或成鱼患本病时,体表往往有溃疡症状或局部膨胀病灶,膨隆处肌肉溃烂,剪破皮肤有血脓状组织坏死物流出。

【诊断】

从外部病状或内部器官的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镜检病灶组织,可看到大量具有动力稍弯曲的杆状细菌,但确诊应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防治】

1.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不投喂变质的饵料,驱除、灭杀寄生虫,投喂口服或注射弧菌疫苗。

2.对发病鱼池应采取隔离措施,不得将其池水排到其他池塘,发病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处理,禁止病鱼转运,杜绝病原的传播。

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5克土霉素混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7天。

4.口服黄胺甲氧嘧啶,每100千克用20克,每天1次,连续3~7天。

(四十)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肠炎病又称烂肠瘟、乌头瘟,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鳊鱼、大口鲶、月鳢和加州鲈等。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病和赤皮病并发,是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病原】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多数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无芽胞。大小为(1.0~1.3)×(0.4~0.5)微米,有运动力。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或产酸不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在pH6~12中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25℃,在60℃30分钟则死亡。

【流行情况】

本病是养殖鱼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水体和池底淤泥及鱼的肠道中大量存在,一般不致病,但当条件恶劣时,如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等,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暴发此病。该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发病季节一般为3~10月,6~7月为高发期。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鳊鱼、大口鲶、月鳢和加州鲈等。鱼种和成鱼都可受害,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时高达90%。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病和赤皮病并发。

【症状及病变】

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管呈红色或紫红色,肠内无食,有黄色黏液。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

【诊断】

根据病鱼体色和活动情况及解剖症状,可作出诊断。应注意本病与草鱼肠炎型出血病的区别,后者肠壁的弹性较好,肠管内黏液较少,而有大量的红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防治】

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池塘、鱼种、饲料、工具消毒)、“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饲)等预防措施。不投喂变质饲料。

2.发病季节每月投喂中草药饲1~2个疗程,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蒜头500克,或干的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辣蓼(合用或单用均可)500克,或穿心莲2千克,粉碎后加盐200克,拌饲投喂,连喂3天为1个疗程。

3.外泼含氯消毒药,用时每100千克鱼每天用肠炎灵10克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天。

(四十一)赤皮病

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所致。主要危害鲤、草鱼等鱼种和成鱼,是草、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

【病原】

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中。杆状,无芽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流行情况】

荧光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乘虚而入,引起鱼病。该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但以春末夏初较为常见,常与烂鳃病、肠炎病并发。每年放养及捕捞后最易发病,主要危害鲤、草鱼等鱼种和成鱼。

【症状与病变】

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有时也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俗称“开天窗”。有时肠道也充血。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菌寄生。病鱼体瘦,独游水面,行动迟缓。

【诊断】

根据病状、流行情况及解剖病变,可作出诊断。

【防治】

1.鱼池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养时,用5~10ppm浓度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放养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2.全池泼洒有效氯含量在40%以上的含氯消毒剂,池水浓度为0.3ppm。隔天再泼洒一次。

3.五倍子粉碎煮后全池泼洒,使用池水浓度为2~4ppm。

4.高锰酸钾0.4ppm全池泼洒。

(四十二)细菌性烂鳃病

该病由柱状纤维黏细菌(曾用名柱状屈桡杆菌、鱼害黏球菌等)感染引起。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全国各地都有此病的流行。

【病原】

病原为柱状纤维黏细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曲,有时弯成圆形、半圆形、V形、Y形。较短的菌体通常是直的。菌体长短很不一致,大多长2~24微米,个别长37微米,宽0.8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无鞭毛,通常作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鲤鱼、鲫鱼、白鲢、鳙、团头鲂、金鱼等也都可受害;人工感染,罗非鱼、团头鲂与三角鲂杂交鱼、纹唇鱼等也都可发病致死。该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地养鱼区都有此病的流行,一般流行于4~10月,尤以夏季流行为多,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短。带菌鱼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被污染的水源和塘泥,水中病原菌的浓度越大,鱼的密度越高,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赤皮病并发。

【症状及病变】

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俗称“乌头瘟”。鱼的鳃丝腐烂带泥,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中央表皮常腐烂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因局部淤血而呈紫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软骨外露。病变早期,鳃小片上皮细胞肿大变性,毛细血管轻度充血、渗出。严重时呼吸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完全分离,发生变性、坏死。同时呼吸上皮细胞也发生增生,使相邻鳃小片融合,鳃丝呈棍棒状;黏液细胞大量增生,分泌亢进。当炎症严重时,肿大变性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毛细血管裸露、破坏,鳃小片坏死解体,只留下毛细血管痕迹,甚至鳃丝软骨也烂去一段。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用显微镜检查,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真菌寄生,看到大量细长、滑动的杆菌,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防治】

1.彻底清塘,鱼池施粪肥时应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2.鱼种下塘前用10ppm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3.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的pH值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值而定,一般为15~20ppm)。

4.康复王-鱼家欢:每100千克饲料添加本品500克,连用5~7天(重症药量加倍)。或康复王-鱼菌灵: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本品20~50克(每100千克饲料添加本品0.5~1千克),连用5~10天。

(四十三)鳗脱粘败血病

鳗脱粘败血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为欧鳗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水质较差、养殖密度过高、寄生虫感染、鳗体质弱时更易发生。

【病原】

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短杆状,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无荚膜,30℃有动力,氧化酶、接触酶、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酸酶反应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阴性。分解葡萄糖、蔗糖,产酸产气,不利用水杨苷、七叶苷西门氏枸橼酸,3%氯化钠能生长。

【流行情况】

本病多流行于春末及夏秋高温季节,流行水温为24℃~32℃,流行高峰期为6月~8月,流行高峰水温为28℃~30℃,传染力强。从发现个别鳗出现症状至病情严重仅需3~5天,很快便在全场暴发疾病。如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死亡率可达20%~50%。

【症状】

前期症状主要是体表黏液脱落、鳃丝黏液层增厚或伴有烂鳃、鳃盖水肿、鳍条充血发红,严重时发展为脱粘处溃疡、腹部大面积充血、肛门红肿、腹腔内积大量血水、肝苍白、胆囊肿大、脾肿大、肠壁充血、内积黏液。表现出严重败血症状,直至死亡。

【防制】

主要是降低养殖密度,及时分池;控制投饵,切勿加料过快,暴食;定期进行水体消毒、调整水质,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的影响;降低水中病原菌数量,及时驱虫,降低寄生虫尤其是指环虫的感染数量。治疗时,应首先驱除寄生虫,在发病高峰期才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方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死亡量。

(四十四)贝尼登虫病

贝尼登虫病是鱼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由贝尼登虫寄生感染所致。主要危害石斑鱼、大黄鱼、红鳍笛鲷等,多见于春季至初夏及秋季至初冬,可引起鱼大批死亡。

【病原】

病原为贝尼登虫。属单殖吸虫类,虫体较大,肉眼可见。虫体大小为(4.3~6.2)×(3.0~3.5)毫米,前端有2对眼点,两侧有1对口吸盘。后吸器大钩有3对。

【流行情况】

该病多见于春季至初夏及秋季至初冬,寄生严重时,可引起鱼大批死亡。虫体繁殖最适水温为20℃左右。主要危害石斑鱼、大黄鱼、红鳍笛鲷、鱼等等。

【症状】

贝尼登虫主要寄生于鱼体鳍条、背部和头部。大量寄生时,鱼的皮肤受到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使鱼体表皮粗糙,局部变白。病鱼游泳失常,食欲下降,鳃丝缺损,体表皮出血,肌肉溃疡坏死,严重者鱼骨暴露。最后因贫血衰弱而死。

【诊断】

以镜检见贝尼登虫可确诊。生产实践中可用淡水浸泡病鱼,肉眼可见米粒大小的虫体,亦可确诊。

【防治】

1.用淡水浸泡病鱼10分钟,隔半个月左右再处理1次。

2.2~3%福尔马林浸泡15分钟,隔1周再浸泡1次,如此反复几次。同时投喂抗菌素。

(四十五)白鲟虹彩病毒病

白鲟虹彩病毒病是由虹彩病毒感染白鲟鱼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病原】

病原为白鲟虹彩病毒。属细胞肿大病毒属虹彩病毒。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白鲟鱼,特别是鲟鱼的幼苗,常导致外部继发性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死亡率高达95%。

【症状】

患病鲟鱼身体瘦弱,停食,病毒主要感染鱼的外表皮、口腔中的黏膜和嗅觉器官的上皮细胞,受感染的细胞肿大变圆、变性和坏死,但不引起全身性感染。

【诊断】

可通过组织病理上的嗜中性或嗜碱性上皮细胞异常肿大及超微结构观测来检测诊断。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做好预防工作。如降低放养密度,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防治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十六)鳗狂游症

鳗狂游病是由鳗冠状病毒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非洲鳗、欧洲鳗及日本鳗。养殖各阶段均可发生,常引起毁灭性死亡,是鳗鲡的主要疾病之一。

【病原】

病原为鳗冠状病毒样病毒。形状如子弹形、锥状或试管状。病毒颗粒大小为(50~80)×(100~250)纳米。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非洲鳗、欧洲鳗及日本鳗。流行于5~10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流行适宜水温24℃~30℃,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高,体重100~150克的当年鳗和400克以上的2龄鳗均易发病死亡。

【症状】

病鳗在水中上下乱窜、打转狂游,张口;肌肉痉挛,胸部有明显擦伤,严重时可见穿孔;肝脏肿大。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