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43

第43章 其他重要动物疫病(8)

本病潜伏期5~30天,长的可达3个月。病初可见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发红、水肿、形成粟粒大的小结节,随后流出黏液性、脓性分泌物,结成棕色的痂,剥去痂皮,可露出溃疡面,创面湿润,稍凹下,边缘不整,易出血,周围组织水肿。腹股沟、胴淋巴结肿胀。损伤部位呼吸困难。腹股沟、胭淋巴结肿大而坚硬。此时皮肤上出现红斑,后发展为丘疹,中央凹陷坏死,相邻组织水肿、出血,最后丘疹结节干燥、结痂。病灶多见于耳、口、眼、腹部、背部和阴囊处。因而引起眼羞明、流泪,继而发生眼睑炎,化脓性眼炎或溃疡性角膜炎,口腔、鼻腔水肿、坏死以及生殖器官周围水肿。神经系统受损伤时,很快出现运动失调,痉挛,眼球震颤,肌肉麻痹,有时腹泻和孕兔流产。常在发病后5~10天出现死亡。非痘疱型,表现为食欲减退,发烧,舌唇部黏膜有少量散在丘疹,有时发生结膜炎和腹泻,于感染后1周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皮肤、颜面、口腔、上呼吸道及肝、脾、肺等器官出现丘疹结节,周围组织水肿或出血。心脏有灶性损害。肺脏布满灰白色小结节,呈弥漫性肺炎及灶性坏死。肝脏肿大,呈黄色,有许多灰白色结节和小坏死灶。脾脏肿大,有灶性结节和坏死区。睾丸水肿和坏死。子宫布满白色结节,有的发生灶性脓肿。肾上腺、甲状腺、胸腺和唾液腺都有坏死灶。

【防制】

主要是加强平时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引入传染源,加强消毒,发现病兔及时隔离处理。兔群受到本病威胁时,可用牛痘疫苗作紧急预防接种。

(三十一)兔螨病

兔螨病又称兔疥癣,俗称生癞,是家兔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

【病原及生活史】

病原主要是疥螨和痒螨。螨从卵发育为成虫需要7~15天,中间经过卵-幼虫-稚虫-成虫4个阶段。成虫的寿命约4~6周。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及初春季节多发。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通过病兔与健康兔的直接接触感染,兔笼、用具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少数兔患病后如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迅速感染整群。

【症状】

螨病主要分为耳螨和体螨两类。耳螨常发生于家兔耳壳内面,病原是痒螨。始发于耳根处,先发生红肿,继而流渗出液,患部结成一层粗糙、增厚、麸样的黄色痂皮,进而引起耳壳肿胀、流液、痂皮愈积愈多,以致呈纸卷状塞满整个外耳道。螨在痂皮下生活、繁殖,患兔表现焦躁不安,兔经常摇头并用后肢抓耳部,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体螨的病原叫疥螨,多发于脚趾。感染部位的皮肤起初红肿、脱毛,渐变肥厚、多褶,继而龟裂,逐渐形成灰白色痂皮。由于患部奇痒,病兔经常用嘴啃咬脚趾,鼻端周围也易被感染,严重时身体其他部位也被感染。患部常因病兔趾抓、嘴啃或在兔笼锐边磨蹭止痒,以致皮肤抓伤、咬破、擦伤并发炎症。病兔因剧痒折磨导致饮食减少、消瘦、死亡。

【防治】

预防本病,首先从引种把关抓起,从无本病的种兔场购买种兔。定期用杀螨类药液消毒兔舍、场地和用具,保持兔舍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笼底板要定期替换,浸泡于杀虫、消毒溶液中洗刷消毒。对兔群定期检查,发现病兔应隔离、治疗和消毒,尽量缩小传播范围。用外涂药治疗时要先剪去患部周围被毛,刮除痂皮,放在消毒液中,再用药物均匀涂擦患部及其周围。隔7~10天重复一次,以杀灭由虫卵新孵出的成虫。每次治疗结合全场大消毒,特别要对兔笼周围及笼底板严格细致消毒,以减少重复感染。

常用药物及用法:灭虫丁内含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毫升或外涂。

八、犬猫等动物病

(三十二)犬疥螨病

犬疥螨病是由疥螨虫引起的犬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俗称癫皮病。犬表现为剧痒不安、被毛脱落及皮炎症状。

【病原】

疥螨科、疥螨属的犬疥螨。成虫呈圆形,微黄白色,背部隆起,腹部扁平。雌螨虫长0.30~0.45毫米,雄虫长0.19~0.23毫米。躯体分两部分,前端称背胸部,有第1和第2对足,后端称背腹部,有第3和第4对足,体表面有细横纹、锥突、鳞片和刚毛,假头后面有一对短粗的垂直刚毛,背胸部有一块长方形的胸甲,肛门位于背腹部后端的边缘上。虫体腹面有4对粗短的足,前后两对足之间的距离较远。在雄虫的第1、2、4对足上。雌虫在12对足上各有一个吸盘。在雄虫的第3对足和雌虫的第3、4对足上的末端各有一根长刚毛。卵呈椭圆形,大小平均为150×100微米。

【生活史】

疥螨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身上度过,一般在1~3周内完成。疥螨在犬皮肤的表皮上挖凿隧道,雌虫在隧道内产卵,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20~50个。卵孵化为幼虫,幼虫有3对足,体长0.11~0.14毫米。孵化的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皮肤上凿小洞穴,并在穴内蜕化为若虫,若虫钻入皮肤挖凿浅的隧道,并在里面蜕皮成成虫。雌虫的寿命约3~4周,雄虫在交配后死亡。

疥螨病多发于冬季、秋末和春初。因为这些季节光线照射不足,犬毛密而长,特别是犬舍环境卫生不好、潮湿的情况下,最适合螨虫的发育和繁殖,犬最易发病。

【症状】

犬疥螨幼犬较严重,多先起于头部、鼻梁,眼眶、耳部及胸部,然后发展到躯干和四肢。病初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表面有大量麸皮状皮屑,进而皮肤增厚、被毛脱落、表面覆盖痂皮、龟裂。病犬剧痒,不时用后肢搔抓,摩擦,当有皮肤抓破或痂皮破裂后可出血,有感染时患部可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

由于患犬皮肤被螨虫长期慢性刺激,犬终日不停啃咬、搔抓、摩擦患部,使犬烦燥不安,影响休息和正常进食,临床可见病犬日见消瘦、营养不良,重者可导致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用消毒好的手术刀片在病变皮肤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皮肤取病料,将病料放置玻片上,摘上50%的甘油溶液、加盖玻片后,放置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活的疥螨虫即可确诊。

【治疗】

1.将患部被毛剪掉,清洗患部。

2.伊维菌素(害获灭)1%浓度。0.5~1毫克/千克体重,背部皮下注射,隔6~7月一次,2~3次为一疗程。经临床应用注射2~3次后大多患犬可治愈。

3.药浴疗法。0.03%~0.06%的林丹药液药浴,一周后重复1次。

4.用0.5%的敌百虫液涂擦患部,防止浓度过高或让犬舔食造成中毒,7日后重复涂擦1次。

【预防】

1.主要是隔离患有疥螨病的犬,防止互相感染。

2.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对于犬舍、犬床、垫物等要定期清理和消毒。

(三十三)犬蠕形螨病

犬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螨引起犬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它寄生于犬的皮脂腺和毛囊内。本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

【病原】

蠕形螨是一种小形的寄生螨。雌虫长0.25~0.30毫米,宽0.045毫米。雄虫长0.22~0.25毫米,宽约0.045毫米。虫体外形上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口器由一对须肢、一对刺状螯肢和一个口下板组成;胸部有4对很短的足,腹部细长,表面密布横纹。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则在腹面。虫卵呈梭形,长约0.07~0.09毫米。

【生活史】

犬蠕形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体上进行。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卵在寄生部位孵化出3对足的幼虫,然后变成4对足的若虫,最后蜕化变成成虫。犬蠕形螨除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外,还能生活在淋巴结内,并在那里生长繁殖,转变为内寄生虫。

本病的发生多因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媒介物间接感染。蠕形螨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外界存活多日,并可感染人,儿童和妇女比男人易感。

【症状】

蠕形螨症状可分为两型。

鳞屑型:主要是在眼睑及其周围、额部、嘴唇、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发生脱毛、秃斑,界限明显,并伴有皮肤轻度潮红和麸皮状屑皮,皮肤可有粗糙和龟裂,有的可见有小结节。皮肤可变成灰白色,患部不痒。有的可长时间保持原型。

脓疱型:感染蠕形螨后,首先多在股内侧下腹部见有红色小丘疹。几天后变为小的脓肿,重者可见有腹下股内侧大面积红白相间的小突起,并散有特有的臭味。病犬可表现不安,并有痒感。大量蠕形螨寄生时,可导致全身皮肤感染,被毛脱落,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全身症状,重者可导致死亡。

【治疗】

1.本病特效疗法是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害获灭),0.5~1毫克/千克体重,严重的犬剂量可加大到1.5毫克/千克体重,隔7日重复注射一次,重者可重复注射3~4次。

2.对于脓疱严重的可将脓疱开放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后涂擦2%碘酊。

3.全身性感染的病例可结合抗菌素疗法。

【预防】

同犬疥螨病。

(三十四)猫耳螨病

猫耳螨病是由耳痒螨及耳疥螨寄生于猫耳道中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寄生虫病。

【病原】

耳痒蜗螨属的猫耳痒螨,背肛螨属的猫背肛螨(耳疥螨)引起。猫耳痒瞒的雄虫长0.32~0.35毫米,雌虫长0.43~0.48毫米。有4对足。雌虫第4对足不发达;第3、4对足无吸盘。猫背肛螨的雄虫大小为0.122~0.147毫米,雌虫为0.170~0.247毫米。体形圆,肛门位于背面。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耳痒螨寄生于猫的耳道中,属于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耳痒螨寄生于猫耳道皮肤表面,不进入皮肤内层,痒螨具有坚韧的角质表皮,抵抗力超过疥螨,在6℃~8℃,空气湿度在85%~100%的条件下可存活2个月以上。猫耳部感染痒螨后2~3周呈现致病作用,螨虫以口器穿刺皮肤采食,使耳道表皮造成机械性损伤,采食时分泌有毒物质,使表皮的神经末梢造成化学性刺激,动物表现耳部奇痒,当有细菌继发感染时,可引起外耳炎、中耳炎,重者可继发脑炎。背肛螨(疥螨)和痒螨所不同之处是钻入皮肤表皮挖凿隧道,虫体在隧道内进行繁殖,它的致病作用和痒螨类似。

【症状】

耳螨虫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临床表现耳部奇痒,患猫不时的用后爪搔抓耳部。常可见有皮肤损伤、耳血肿、摇头不安。耳道中可见有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症状。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造成化脓性外耳炎及中耳炎。深部侵害时可引起脑炎,出现脑神经症状。患猫耳部疼痛明显,有压痛,拒绝检查耳部。

【预防】

防止患有螨虫的猫相互接触,同时进行预防性杀螨治疗,颈部可带除虫项圈。

【治疗】

1.伊维菌素(害获灭)注射液0.3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隔7日重复注射一次。

2.100毫升水中加敌百虫0.5~1克,溶解后用棉签清理耳道,2次/日。

3.有中耳炎的猫应结合抗增生素疗法及皮质类激素疗法。

(三十五)鹿茸真菌病

鹿茸真菌病是由某些霉菌感染鹿茸而引起的一种鹿茸疾病。

【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中的某些成员。其菌丝为有横隔的多细胞,目前只清楚其无性繁殖过程,而不清楚其有性繁殖过程,故为半知菌。

【流行病学】

患病的公鹿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由病鹿与健康鹿直接接触,使鹿茸发生擦伤而感染。也可能通过饲养员或饲养用具间接接触鹿茸皮肤传播。仅公鹿感染,其他有角动物未见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6~7月鹿茸生长旺季多发。气温高、湿度大、昆虫多、鹿茸有损伤易诱发。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以鹿茸发痒,茸皮上有梅花状或呈圆形小疱、溃疡和结痂为特征。

病鹿精神、食欲和营养状况无异常。病鹿茸角搔痒,并轻轻地用茸碰触其他鹿。不久在茸皮上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梅花开放样病灶,开始为少量呈圆形、边缘整齐的小疱和形成丘疹,小疱逐渐扩大而破溃,不久结痂。在病的后期,可形成大块弥漫性干性痂。痂的中央部开始痊愈而生长大量茸毛。去掉结痂部位的痂皮,见有黑红色的底面(真皮上层),擦去底面,出现紫红色蜂窝状凸凹不平的真皮下层。病灶部位茸皮增厚。病灶多发生鹿茸大挺的中部,嘴头少见,茸根部未见病变。

未经治疗的严重病例,病变只蔓延到真皮,不能扩散到皮下组织。鹿茸间质层和髓质层未见病理变化。鹿的体表其他部位无感染发病。病变鹿茸加工后有深灰色病灶痕迹。本病对茸生长速度无影响。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显微镜检查、沙堡劳氏培养基培养(对菌落特性、菌丝和孢子进行鉴定)。

病料采集:将鹿保定好,用70%酒精消毒茸皮病变部位,然后用外科刀刮取痂皮、茸皮待检。

【防治】

搞好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防止鹿群拥挤,防止积水,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发现本病,立即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圈舍、饲槽及用具应严格消毒。

(三十六)骆驼痘

骆驼痘是由骆驼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在骆驼体表少毛部位产生痘疹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骆驼痘病毒,属正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病毒。

【流行病学】

自然病例仅发生于骆驼,病驼是唯一的传染源。幼驼易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或通过飞沫吸入传染。

【症状】

病驼体表少毛部位产生痘疹,在唇、头和其他软皮部位常可看到良性病变。

【防治】

应尽早发现病驼,及时隔离,对症治疗。治宜杀灭病毒,局部外科处理。

1.康复驼的血清或血液200~500毫升,一次皮下分点注射。

2.0.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适量,冲洗破溃患部。

3.氧化锌、氨苯磺胺或青霉素软膏适量,用于涂抹皮肤患部。金霉素眼药水适量,用于伴发结膜炎的病驼滴眼。

4.预防。用病驼的痂皮粗制成疫苗,划痕涂擦于易感幼驼的唇部。或用牛痘疮制剂接种,初种不成应复种。但人用痘苗不能用于本病的防疫。

九、鱼类病

(三十七)淋巴囊肿病

又称虹彩病毒病。是由淋巴囊肿病毒引起鱼类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性疾病,受侵害的鱼类范围很广,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也发生在一部分淡水鱼类。

【病原】

病原为鱼淋巴囊肿病毒,属虹彩病毒科。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200~250纳米。

【流行情况】

淋巴囊肿病是发现最早的鱼类病毒性疾病之一,目前已知有100多种养殖和自然水域中的鱼类受其感染。发生在海水鱼类的有鲈形目、鲽形目和钝形目中的一些种类。我国养殖的鲈鱼、真鲷、红斑笛鲷、石斑鱼、牙鲆、大菱鲆和东方纯等都曾发现过。此病在10月至翌年5月,水温10℃~25℃时为流行的高峰期,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网箱养殖的感染率可达60%以上,池塘为20%~27%。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