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41

第41章 其他重要动物疫病(6)

主要为水样腹泻,或腹泻间有呕吐。潜伏期,实验感染新生仔猪为24~36小时,肥育猪约2天,自然病例一般为5~8天。发病率哺乳仔猪和生长肥育猪100%,母猪15%~90%。哺乳仔猪呈现呕吐和水泻,1周龄以内仔猪常严重脱水和死亡,病程3~4天,死亡率50%。断奶猪和肥育猪呈4~6天的水泻、厌食和萎顿,病猪全部康复,少数发育不良。母猪呈一周的萎顿、厌食和腹泻。成年猪临床上可仅呈呕吐或厌食。此病流行4~5周后可自行缓解。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所有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在哺乳仔猪中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蔓延相对较慢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用免疫电镜和单抗ELISA检测以及免疫荧光(直接法)等特异性检测方法;也可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间接免疫荧光(IFA)等血清学方法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防制】

可参照猪传染性胃肠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最近研制的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是我国当前唯一可供试用的疫苗,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的凹陷部进针,针尖稍向上),妊娠母猪在临产前30天接种,可通过乳汁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本病往往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在免疫接种时,将两种疫苗同时接种。

(二十一)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的病原体为蛔科的猪蛔虫,感染普遍,分布广泛,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主要危害3~6月龄猪,能使猪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感染率达50%以上。猪蛔虫病为仔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疾病之一。

【病原】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是一种大型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死后则为苍白色。雄虫体长15~25厘米,宽3毫米,雌虫长20~40厘米,宽5毫米,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

【生活史】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后,如在28℃~30℃经10天即可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一次蜕化,变为第二期幼虫,幼虫仍在卵壳内(这时还没有感染力),须在外界经过3~5周的成熟过程才能达到感染性虫卵阶段。这种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被孵化,经1~2小时后,大多数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血管,经肝、右心房、右心室进入肺。在感染后第12~14天进行第3次蜕化,第四期幼虫离开肺泡进入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在感染后14~21天上行至气管,随黏液一起到达咽并进入口腔,再次被咽下到达小肠内成为成虫,共约需2~2.5个月。蛔虫每天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达100万~200万个,每条成虫一生可产卵8000万个。猪蛔虫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排出,大约12~15个月将蛔虫排尽。

【临床症状】

猪蛔虫的临床表现,随猪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感染强度和蛔虫所处的发育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3~6个月龄猪比较严重,成年猪往往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忍受一定数量的虫体侵害,而不呈现明显的症状。但是本病的传染源为幼虫移行肺,表现为咳嗽、体温40℃,呼吸加快、食欲减少、咳后有咀嚼和吞咽动作,严重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呕吐、流涎、精神沉郁,多喜躺卧,不愿走动,经1~2周好转或虚弱而死。

成虫大量在肠道寄生时,营养不良,消瘦,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有异嗜,生长缓慢,结膜苍白。严重时拉稀,体温升高。如虫体数多而又绞缠可形成肠阻塞,则有腹疼表现,排粪停止,甚至肠破裂而死,如虫体钻入胆管,则食欲废绝、下痢、黄疸、疝痛,滚动不安,四肢乱蹬,体温先升高后下降,卧地不起,有时有一过性皮疹。

【病理变化】

初期仅有肺炎病变,表面有出血点或暗红色斑点。肝、肺、支气管可发现大量蛔虫幼虫,肠道可见到蛔虫,虫少时不见病变,肠有卡他性炎症,在胆管内也可能发现蛔虫。病程长久的有化脓性胆管炎或胆管破裂,胆囊内胆汁减少,肝脏黄染或变硬。

【诊断】

临床表现为咳嗽、呕吐、磨牙、疝疼、消瘦、贫血、黄疸等可考虑猪蛔虫病,同时进行粪便检查虫卵,如一克粪便中,虫卵数达1000个时,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与支气管炎,钙、磷缺乏症,猪肺丝虫病、钩头虫病等作鉴别。

【防治】

1.预防性定期驱虫,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全面驱虫。对2~6个月龄猪,在断奶后驱虫1次,以后隔1.5~2个月再进行1~2次预防性驱虫。

2.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尽量做好猪场各项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3.保持猪舍和运动场清洁,猪舍通风,采光良好,避免阴暗、潮湿和捅挤,定期消毒。每年春末或秋初深翻一次猪圈及运动场、周围的土地,或刮去一层表土,并用石灰消毒。周围有排水沟以防积水。

4.猪粪和垫草清出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

5.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患猪,进行2次驱虫后再并群饲养。

6.驱虫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

(1)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喂服总量不超过7克,或将水溶液均匀混入饲料内让猪采食。

(2)左咪唑每千克体重6~8毫克口服或配成5%溶液肌注或皮下注射。

(3)驱蛔灵每千克体重0.3克口服。

(4)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口服,或噻咪唑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口服。

五、马病

(二十二)马病毒性动脉炎

马病毒性动脉炎又称马传染性动脉炎,是由马动脉炎病毒引起的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诊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卡他性炎症,并常伴有结膜炎、眼睑水肿和四肢浮肿等症状,孕马常发生流产,病理组织学上特征是肌肉小动脉内膜发生变性和坏死。多年来一直把本病笼统地包括在“马流感”之内,后来又概括在马病毒性流产里,直到1957年才证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病原最初于1953年从美国分离到,目前已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马群,绝大部分马匹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只有美国、奥地利、瑞士和波兰有爆发流行的报道。我国尚未发现本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马动脉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仅有一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

病马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鼻液、血液、唾液、精液、脾脏及流产胎儿的组织中。病愈马可较长时间带毒排毒。本病在自然情况下仅感染马属动物。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交配感染。多发生于种马繁殖场,一般为散发。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3~5天。病马发热(39.5℃~41.5℃)、白细胞减少、流泪、有鼻汁、有结膜炎、眼睑、四肢、腹下等部位水肿,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精神沉郁,腹疼,腹泻,脱水。孕马有50%~80%发生流产。典型病例的病程为7~14天,多数病例迅速恢复,白细胞恢复正常。服重役的病马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咽炎、喉炎、肺炎、胸膜炎、肾炎等,致使病程延长或造成死亡。

【诊断】

根据本病的症状和特征病变(即小动脉内膜发生变性、坏死、水肿和白细胞浸润)并结合流行情况可以作出诊断。确诊应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同时应注意与马传染性鼻肺炎、马流感、马副伤寒流产相区别。

【防制】

平时加强口岸检疫,严防本病传入我国,一旦发生应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在本病的人工免疫方面美国推荐应用HK-131RK-111Bucyrus弱毒疫苗,肌肉注射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本病无特效疗法。

六、禽病

(二十三)禽曲霉菌病

禽曲霉菌病又叫禽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禽曲霉菌属的烟曲酶、黄曲酶及黑曲霉等引起鸡、火鸡、鸭、鹅、鹌鹑等的一类疾病。以幼龄鸡多发,常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成年鸡多为散发。该病的特征是呼吸困难,于肺和气囊上出现广泛炎症和霉菌结节。

本病呈世界分布,我国也有该病存在,特别是南方多雨水、潮湿地区,常常在鸡群中暴发。

【病原】

1.病原特性。曲霉菌中的烟曲霉和黄曲霉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原。黄曲霉能产生极强的黄曲霉毒素。这些霉菌和它们产生的分生孢子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见于腐烂植物、土壤以及谷粒饲料中。曲霉菌的孢子抵抗力强,煮沸5分钟才能杀死,一般消毒剂须经1~3小时将其灭活。

2.病料的采取。采取有病灶的肺和气囊上的结节或霉菌斑。

3.镜检。取病料于载玻片上,剪碎,加1~2滴20%氢氧化钾溶液,混匀,盖上盖玻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曲霉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曲霉菌菌丝用墨汁染料染色后呈蓝色,有隔膜,菌丝互不相连,平行排列。

4.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沙保弱琼脂、查氏液体琼脂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30℃培养,逐日观察,连续3天,菌落扁平,早期为白色,随着分生孢子开始成熟,菌落呈蓝绿色,菌落成熟,分生孢子团块变为灰绿色,而菌落边缘还是白色。镜检,见到顶囊的分生孢子即可以作出诊断。

5.动物试验。用本菌分生孢子培养物制成生理盐水悬液,经胸气囊注射雏鸡4只,72小时后死亡,并从病灶中分离到本菌,而对照组全部健活。

【流行病学】

本菌主要感染多种禽类,在幼禽中常呈急性暴发,而成年禽则多为散发,哺乳动物马、牛、绵羊、山羊、猪和人也可感染,但很少见。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鸡、火鸡、鸭、驼鸟、孔雀、鸽、鹌鹑等禽类均可自然感染发病。发病率在26%~80%,死亡率可达25%~100%。本病主要是吸入霉菌孢子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眼结膜、伤口也可感染。实验动物如豚鼠可人工感染发病。霉变饲料和发霉垫料为主要传播媒介。在污染环境中,成年鸡的带菌率为90%,中鸡为95%。烟曲霉在病鸡带菌时间长达190天,离开污染环境后,带菌率逐渐下降,至40天菌体在体内基本消失。雏禽呈急性暴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据调查,出壳后48小时即可发病死亡,5日龄出现典型病变。4~12日龄是本病流行死亡的最高阶段,以后逐渐减少,至30日龄基本停止死亡。

【病理学】

1.临床病理学。主要在肺脏可见散在黄白色或灰白色小米粒大小的结节,有时气囊壁上也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斑块。严重病例的,腹腔、浆膜、肝或其他部位表面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

2.组织病理学。鸡曲霉菌病的肺组织学变化包括弥漫性肺炎、局灶性肺炎、多发性坏死以及形成类似结核的小结节。弥漫性肺炎的病变性质为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肺炎,肺泡、细支气管及支气管内充满黏液、纤维素、细胞碎屑、炎性细胞及菌丝,菌丝可以穿透管壁,周围肺实质出现渗出性炎症或坏死病变。肺的结节性病灶即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区,其中可看到霉菌菌丝,坏死区周围为一层细胞性肉芽组织,包括淋巴细胞、异物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症状】

以呼吸、气喘和呼吸加快为特征。若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存在,则通常发出咯咯声,而单纯患曲霉菌病时通常没有这些声音。同时有嗜眠、食欲不振、消瘦、渴欲增加、发热等症状。发病后期发生腹泻,有些患鸡则出现鼻黏膜和眼黏膜有大量分泌物。有些成年鸡感染后,其症状与喉气管炎患鸡的表现类似,但无异常死亡,仅产蛋量暂时下降。

【诊断】

目前该病的血清学检查法尚未成为常规诊断方法,主要由于一是抗原存在非特异性反应,二是人们根据形态与培养特性检查能够鉴定出曲霉菌。在应用时可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两种方法能检出幼禽的曲霉菌感染。能够鉴定出曲霉菌。在应用时可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两种方法能检出幼禽的曲霉菌感染。

【防治】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经常清洗饲槽和饮水器,避免滋生霉菌,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尤其在冬季密闭的鸡舍中,应除去霉变的饲料和垫料,降低环境中的霉菌孢子的含量。

对于病鸡群,剔除病鸡,用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治疗,并饮1∶2000的硫酸铜溶液。本病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喹乙醇等抗生素治疗无效。

(二十四)小鹅流行性感冒

小鹅流行性感冒,又称为小鹅传染性气囊炎、小鹅渗出性败血症,主要是20日龄左右的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

【病原】

病原为鹅渗出性败血杆菌(又叫败血志贺氏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该菌对热的抵抗力极弱,56℃5分钟即可致死。

【流行病学】

本病只鹅易感染,在流行初期,主要是1个月内的小鹅发病,其中20日龄左右雏鹅最易感,至后期成鹅也可感染。病鹅和带菌鹅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均是传播媒介。本病常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长途运输、气候巨变、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症状与病变】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约12小时以内。患鹅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喜蹲伏,常挤成堆。病雏从鼻孔流出多量浆液性鼻汁,频频摇头,致鼻汁四溅,或将头颈后弯,在身躯前部两侧羽毛上擦拭鼻液,使雏鹅的羽毛湿脏。进而呈现呼吸困难,并发出鼾声,站立不稳,行动摇晃。后期出现腹泻、脚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5天。

病变为全身败血症变化,可见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多量的浆液或黏液,肺脏、气囊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皮下、肌肉、肠黏膜出血。肝、脾、肾肿大瘀血,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有的病例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诊断】

根据流大量鼻液的临床症状、全身败血性病变和部分脏器的纤维素性炎症,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通过细菌学检查可以确诊。

【防治】

除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外,可用药物防治或现场自制灭活菌苗进行预防。多种药物对本病有效。

1.2%环丙沙星预混剂250克,均匀拌入100千克饲料中或用0.05~0.1%氟哌酸混饲,连喂2~4天。

2.氯霉素注射液。每只雏鹅肌注12~15毫克,每日2次,连用2天。

3.在多发地区,有条件的饲养场可现场自制灭活菌苗,肌注或口服,效果良好。

(二十五)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是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鸡蛔虫分布广,感染率高,对雏鸡危害性很大,严重感染时常发生大批死亡。

【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