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38

第38章 其他重要动物疫病(3)

刚果嗜皮菌的致病性决定于寄生于皮肤上的游动孢子能否侵入表皮的深层组织。雨水浸渍,皮肤的创伤,为病菌侵入提供了重要途径。侵入皮肤的游动孢子发芽,发芽管伸长成菌丝,菌丝成长变粗,再产生支枝菌丝侵害毛囊,由于积集在真皮内嗜中性白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因子的作用,感染表皮下方,嗜中性白细胞积集,浆性渗出物蓄积并向表面渗出,最终导致痂块形成,真皮不受侵害。

【临床症状】

典型表现是背部皮肤出现小的、成片的、凸起的及局限的硬皮,在粘着成簇状的毛下可见水肿或小脓疮。被毛与渗出物粘着成似毛刷束形、地毯状隆起。有的是缠结的被毛完全由皮肤结痂覆盖,刮开痂皮,可见到黄绿色脓汁及粉红色皮炎。痊愈时,结痂脱落,出现新毛或残留无毛部分。除背部感染外,头部、颜面、颈部、四肢和鼻镜也常感染发病。公牛阴囊和母牛乳房皮肤时有发病。

本病全身症状轻微,但往往因炎热、潮湿及昆虫叮咬,常会影响食欲和休息,当嗜皮菌感染全身体表超过50%以上时,极易导致机体虚弱、营养不良、衰竭和败血症死亡。在有些牛群中,约有4%的牛因患此病而被淘汰。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的皮肤表皮结痂的皮炎可初步诊断,确诊应做细菌和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观察的表皮充血、水肿及白细胞浸润和硬皮病为特征的增生性变化,并能在表皮细胞和毛囊可发现病原体。细菌检查可取病灶脓汁、涂片、姬姆萨染色或革兰氏染色,镜检寻找分枝及多膈的菌丝和平行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样细胞丛。培养需采取痂皮、病变皮肤直接培养或研碎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培养。

【治疗】

1.局部治疗。对病牛,应置于干燥、清洁的牛棚内饲养。保持牛体清洁、干燥;清除病灶的痂皮、被毛及周围皮肤被毛,以减少病原体数量,局部用1%龙胆紫酒精溶液、5%水相酸酒精溶液或碘溶液涂擦。

2.全身治疗。青霉素5000iu/kg体重、链霉素11.0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注射5~7天。有人认为用碘化钾内服或静脉注射,有治疗效果。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牛场环境卫生和牛体卫生,清除污水、杂草,做好灭蚊、蝇工作。当有病牛出现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因治疗失效而将病扩散。

(八)牛茨城病

茨城病又名类蓝舌病,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等症状。本病最早发生于日本。

【病原】

茨城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病毒核酸类型为单股RNA,无囊膜。病毒可于牛、绵羊、鼠肾原代或传代细胞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病毒经卵黄囊途径接种,可于鸡胚繁殖,脑内接种乳小鼠,可发生致死性脑炎。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牛,绵羊极少发病,1岁以下的牛一般不发病。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取发热期病牛的血液静脉接种易感牛,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疾病。病毒是由库蠓等吸血昆虫传播的,蠓吸血后,病毒可在其体内繁殖,7~10天后就能传播疾病。病的发生与吸血昆虫孳生、活动的季节和分布的地域有密切关系,多发生于8~10月间。病愈牛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3~5天。病牛突发高热,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少数可维持7~10天。精神沉郁、厌食、流泪、反刍停止、流泡沫样口涎。结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数减少。病情多轻微,2~3天可完全恢复。病牛腿部常发生疼痛性的关节肿胀。部分病牛在口腔黏膜、鼻腔黏膜、鼻镜及口唇等部位发生糜烂或溃疡。20%~30%的病牛表现为呕吐、咽喉麻痹、吞咽困难。由于饮水逆出,而呈明显的缺水。偶尔发生吸入性肺炎而引起死亡。蹄冠部、乳房、外阴部可见浅的溃疡。

【病理变化】

病死牛可视黏膜充血、糜烂。真胃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并见有大面积糜烂溃疡。食管从浆膜到肌层可见有出血、水肿。病理组织学检查,食管肌层的横纹肌横纹消失呈玻璃样病变,并有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咽喉、舌也发生出血、横纹肌坏死。肝脏也可发生出血性坏死。

【诊断】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病料采集:发热期采集血液用于病毒的分离培养;也可采集病死牛的肝、脾、淋巴结等组织作为病料。此外,采集发病初期和恢复期的血液分离血清,供血清学检验用。

染色镜检:病死牛脾脏、淋巴结等组织制成超薄切片,负染后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55纳米,具有囊膜。

分离培养:采集的病牛血液经反复冻融3次后接种牛肾细胞、绵羊肾细胞、仓鼠肾细胞,病毒增殖后可产生细胞病变。或者病牛血液脑内接种乳小鼠,发生致死性脑炎,取脑组织接种上述细胞系进行病毒繁殖。病料也可经卵黄囊途径接种鸡胚,病毒易在鸡胚中生长增殖。

动物接种试验:取发热期病牛的血液静脉接种易感牛,经3~5天潜伏期后,发生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也可用乳小鼠进行接种试验。2.血清学试验。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血清学方法进行本病的诊断和病毒的鉴定。

类症鉴别

牛茨城病常与牛流行热进行区别,参见牛流行热鉴别诊断。

【防治】

1.加强检疫,不从有病国家或地区进口牛羊,防止本病传入。

2.本病流行区可试用茨城病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3.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患牛主要是因严重缺水和吸人性肺炎发生死亡,因此,补充水分和防止误咽是治疗病牛的重点。可使用胃管或左肷部插入套管针的方法补充水分。

(九)牛赤羽病

赤羽病又称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毒引起牛、羊的一种多型性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新生牛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征。本病最早发生于日本,在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

【病原】

赤羽病病毒,在孕畜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新生犊畸形以及大脑缺损。自从1961年Oya等从日本群马县赤羽村的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出赤羽病病毒以来,澳大利亚、肯尼亚、以色列等国都相继分离到病毒,而有抗体阳性报道的国家则更多。由于赤羽病多发于热带和温热带,我国正处于此地理位置,且血清学调查证明了有阳性抗体存在,因此,加强对此病毒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牛都易感,绵羊和山羊也可自然感染发病。吸血昆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特别是库蚊、伊蚊和库蠓,因此本病多在昆虫活动季节流行。病牛、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而迅速传播。感染后,除妊娠母牛外,一般不表现异常。妊娠母牛经常只发生一次流产或产异常胎儿,但不表现体温反应和临床症状,病毒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死亡,未致死的胎儿虽能继续发育,但都发生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征。分娩异常多发生于怀孕7个月以上或接近妊娠期满的牛,发生时期从8月到第二年3月,其中8~9月份多为早产、流产,10月份到第二年1月多为体型异常,2~3月以大脑缺损为最多,但在同一地区连续2年发病的牛群极少。此外本病亦可垂直传播。

【临床症状】

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死产或产生肢体异常犊牛,或在妊娠期满产出弱犊。在流行初期主要发生流产、早产或死产;中期主要是产出肢体异常犊牛,如胎儿关节弯曲、脊柱弯曲等;后期主要是产出大脑缺损的犊牛。母牛的食欲、精神、体温基本正常,流产前也无分娩征候。有的母牛因腹水过多而使腹围明显膨大,或因胎儿畸形而使腹部异常突出。常发生难产,即使顺产,新生犊多表现异常,四肢弯曲,脊柱呈S状弯曲,斜颈或偏向一侧,上下颌不对称,关节弯曲不能伸直,或不能站立,眼瞎,下颌齿发育不全,有的表现呼吸困难,麻痹,痴呆等。

【病理变化】

剖检犊牛,四肢、腹部或颈部皮下、肌膜和肌间结缔组织呈胶胨样出血。躯干肌呈白色或黄白色,无弹性,水肿或呈胶胨样。肌束纤维缺缩,肌肉短于骨的长度,故关节不能伸直而呈弯曲状态,这种肌肉的变化以四肢最明显,其次是头颈部肌肉、小腰肌和臀部肌肉。关节被膜样的结实韧带包围,即使切断硬直的伸肌和屈肌也不能使僵硬的关节缓解。大脑缺损,有的颞叶部分缺损,残留的脑实质与软脑膜之间积留大量的脑脊髓液,有的颞叶和顶叶缺损而使海马露出。大脑损伤一般为双侧性,脑脊髓液颜色正常、透明,但容量显著增加。瞎牛可见角膜浑浊或形成溃疡。

【诊断】

1.现场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以及流产、早产、死产犊牛和弱犊的肢体异常与病理变化,可以作为怀疑本病的依据,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诊断。分离和鉴定病毒为最好的确诊方法,取流产胎儿或死胎的脑、脑室液、脊髓、肌肉、胎儿胎盘以及肺、肝、脾等混合病料接种于乳鼠脑内或Vero等细胞分离病毒,亦可先接种于鸡胚卵黄囊,从病变鸡胚中分离病毒,用特异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等进行鉴定,亦可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本病的诊断,或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吃奶前异常犊牛的血清抗体,若呈阳性反应即可确诊。

3.类症鉴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流产、早产和死胎有时与赤羽病很相似,应注意区别。传染性鼻气管炎患牛在发生异常的同时,多伴有上呼吸道、支气管和眼结膜的炎症,而赤羽病多无此症状。亦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别。

【防治】

严防引入病牛、病羊和带毒动物,消灭蚊、蠓等吸血昆虫及其滋生地,如清除积水、填平洼地,保持环境干燥和卫生;保护畜体不被昆虫叮咬,可将喷雾杀虫剂如敌百虫等,或将驱避剂喷雾在牛体上,或用防虫网防止吸血昆虫入侵牛舍。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在常发区可进行疫苗接种。目前,日本已有甲醛灭活苗和弱毒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十)牛无浆体病(边虫病)

无浆体病也叫边虫病,各种牛均易感。其临症特征是发热、贫血、全身黄疸。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一般零星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发生,尤其是夏末初秋、高温季节较多发生,因此要引起注意。本病主要以蜱为传播媒介,但除蜱以外的蚊、牛虻、厩蝇等多种吸血昆虫手术用具、器械消毒不严等也能引起机械性传播。各种牛(黄牛、水牛、奶牛)不分年龄均易感,但随年龄的增长而病情加剧。本地牛或犊牛感染后症状较轻并可耐过,但可成为带菌者(最长可在牛体内存活13~15年)。3岁以上的成年牛特别是外地引进牛呈最急性经过,常常导致死亡。

【症状】

根据所感染的菌不同,一般都会出现发热、贫血、黄疸、衰弱;急性型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可升高至40℃~42℃,呼吸困难、脉搏增数,粪便较干燥、暗黑色,常见有黏液的血便,排尿濒繁,尿液清亮常起泡沫,但不排血红蛋白尿。此外,常伴有流产、水肿和肌肉颤抖。死亡率可达50%。在病死牛体表常有蜱附着。

【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为贫血、全身黄疸。病尸消瘦,血液稀薄、血凝不良,皮下和大网膜黄染,肝脏稍肿大,呈深黄褐色,胆囊肿大,其内充满了浓稠的胆汁,肾脏肿大、黄染。脾脏肿大3~4倍,髓质变脆如同果酱,淋巴结肿胀、心外膜可能有出血点、肺水肿,胃肠有出血性炎症。

【诊断】

最简单和可靠的方法是采取病牛耳尖血,制成薄血片,用甲醇固定10分钟后,作10%姬姆萨氏液染色10~45分钟,水冲洗后干燥,油镜检查,如在一些红细胞中发现单个或多个呈点状或类圆形的深紫红色小体,且红细胞的侵袭率超过0.5%,即可确诊。死亡动物可用肝脾脏器的压片进行检查。对带菌牛还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卡片凝集试验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检查。这些方法尤其适合于隐性感染牛和耐过牛的检查,也可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测时采用。不少地区本病还常与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文氏附红细胞体及牛巴尔通体混合感染,在诊断上需要注意鉴别,此外还应与钩端螺旋体病,牛出败及中毒病等疾病相鉴别。

【防治】

清除和杀灭蜱等吸血昆虫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在发病季节,可对牛群进行药浴或淋浴,如以1%的敌百虫溶液灭蜱1次,共5~6次,以杀灭牛体表寄生的蜱,也可同时用四环素注射3次,每次间隔2天(48小时)或每天按0.2毫克/千克给牛饲喂,进行药物预防。要防止经饲草和用具将蜱带入圈舍,防止经外科器械或注射针头传染。在常发地区可用灭活或弱毒苗作免疫接种。对发病牛要进行隔离,精心照料,可用灭蝇剂喷洒体表,驱除吸血昆虫,治疗可用四环素、土霉素或金霉素(10毫克/千克),据称有良好效果,也可用盐酸氯喹肌肉注射,每日250~500毫克/千克,连续5天,或用贝尼尔、台盼兰、雷凡诺尔等药物治疗。

(十一)牛线虫病

牛线虫病是线虫纲的各种线虫寄生于牛体所引起的疾病。

牛线虫病种类繁多,在消化道线虫病中,有无饰科的弓首蛔虫、牛新蛔虫病、主要寄生于犊牛小肠;有消化道圆线虫的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几十种线虫病,分别寄生在第四胃、小肠、大肠、盲肠;有毛首科的鞭虫病,主要寄生于大肠及盲肠;有网尾科的网尾线虫,寄生于肺脏;有吸吮科的吸吮线虫,寄生于眼中;有丝状科的腹腔丝虫和丝虫科的盘尾丝虫寄生于腹腔和皮下等。

血矛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是以捻转血矛线虫为代表的毛圆科的血矛线虫属、长刺线虫属、奥斯特线虫病、马歇尔属、古柏属、毛圆属和似细颈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真胃和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烈。

【病原】

病原为血矛线虫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又称“麻花虫”,因其雌虫由白色的生殖器官和红色的消化道相互捻转呈红白相间的麻花样而得名。雌虫长27~30毫米,雄虫长15~19毫米,虫卵大小为(75~95)×(40~50)微米,无色或稍带黄色。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牛真胃内排出虫卵,虫卵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一期幼虫,幼虫经2次蜕变,变成3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存活能力很强,可存活3个月至1年。感染性幼虫被牛吃进后,经第3次蜕皮变为第4期幼虫,并附着在胃粘模上开始吸血。后经第四次蜕皮,逐步发育为成虫,成虫不附着在粘膜上,而是以虫体前端刺入黏膜吸血。捻转血矛线虫幼虫不耐低温,因此冬季不感染,春夏季节是感染的高峰季节,秋季有时也能形成感染高潮。

【致病作用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