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种动物共患病
(一)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又称乙型脑炎(乙脑),或流行性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但除猪、人、马外,通常不呈现临床症状,人、马发病后出现脑炎症状,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和睾丸炎。本病主要发生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由于人畜共患,危害严重,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日本脑炎病毒,为RNA病毒,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对脂溶剂敏感。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差,56℃加热30分钟、100℃加热2分钟均可灭活,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尔、甲醛等有迅速灭活作用。
【流行病学】
日本脑炎是自然病毒引起,人、动物与大多数家禽都可能感染日本脑炎。猪最容易感染该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库蚊。伊蚊等其他蚊子也可能传播该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于夏末秋初流行。
【症状】
马日本脑炎
病马发高烧,主要表现神经症状,以沉郁型居多数,常见头偏向一侧,作转圈运动或无目的地向前直走;有时出现后坐现象,严重时后肢麻痹,倒地不起。狂暴型较少见。未成年马、尤其是当年生驹发病多,但流行多呈明显的散发性。
猪日本脑炎
病猪有短暂高烧,精神萎顿、嗜睡,个别猪的后肢呈轻度麻痹。患病怀孕母猪可突然流产,胎儿多死胎或木乃伊胎,但下一次分娩时则多数能产出正常仔猪。患病公猪常在高烧后发生睾丸肿胀,比正常的大0.5~1倍左右,阴囊皮肤发亮、发热,经2~3天后肿胀渐渐消失,一般预后良好。
牛日本脑炎
多为隐性感染。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和神经症状,体温升高后,食欲消失,出现痉挛,呻呤,磨牙、四肢僵硬、转圈,不随意运动,最后昏迷,于1~2天内或拖至10天左右死亡。有的仅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而后恢复。有的犊牛生后头部震颤,吮乳困难,步态异常,一般很少死亡。
山羊日本脑炎
多数为隐性感染,发病率较牛稍高。其临床特征主要是麻痹,兴奋性较低或缺乏表现。麻痹从头部开始,经颈部,躯干至四肢。流延、牙关紧闭,采食困难,四肢僵硬,步态踉跄或后肢麻痹不能站立,约3~5天死亡。
鹿日本脑炎
鹿感染后多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食,停止反刍,饮欲减少,一般多为兴奋,沉郁及后躯麻痹混合发生。病鹿不安,尖声嘶叫,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磨牙、跛行。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
水貂日本脑炎
病貂兴奋不安,转圈,跳跃,惊叫或呈癫痫样反复发作,口吐白沫,痉挛抽搐。有的抽搐过后,后肢较弱无力,行走摇晃或不能站立,仅靠前肢支撑。食欲减少或拒食。结膜黄染病程长短不一,有的数分钟死亡,有的数天死亡。
【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病变主要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以上组织均有程度不同的充血、出血和水肿。流产胎儿常见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增多。
【诊断】
根据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临床症状能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
【防制】
1.灭蚊:搞好环境卫生和灭蚊工作,是预防本病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2.预防接种:对4个月至1岁驹可用日本脑炎弱毒苗预防接种,在每年流行前1个月进行,每头每次皮下肌肉注射2毫米。对疫区猪场,5个月至2岁后备公母猪预防接种,每头1毫米。预防接种必须在日本脑炎的流行季节前使用有效,一般要求4月进行疫苗接种,最迟不宜超过5月中旬。因为母源抗体干扰,接种对象应是4月龄以上的种猪,一般一次即可,如进一步作第二次注射,效果更好。
3.发生本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病扩散。患病动物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场所及用具应彻底消毒。
【公共卫生】
人流行日本脑炎多发生于儿童,绝大多数发生于8月份。多突然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昏迷、嗜睡、烦躁、不安、呕吐以及惊厥等。主要神经症状为颈强直,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重症常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少数人治愈后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防治本病除防蚊、灭蚊外,应进行免疫接种。
(二)水泡性口炎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多种哺乳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马、牛、猪等动物较易感,绵羊和山羊也可感染。临床上以舌、唇、口腔黏膜、乳头和蹄冠等处上皮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水泡性口炎病毒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单股RNA,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柱状,具有囊膜。病毒可在7~13日龄鸡胚中增殖,并使鸡胚死亡;病毒也可于猪和豚鼠肾细胞、鸡胚上皮细胞、牛舌、猪胎、羔羊睾丸细胞中增殖,引起细胞病变。人工接种牛、马、猪、绵羊、兔、豚鼠的舌面可发生水泡,但接种牛肌肉则不发病。本病毒对外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可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毒。病毒在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内可存活4个月,低温状态下可存活数月至1年。
【流行病学】
水泡性口炎病毒可侵害多种动物。自然情况下,牛、马、猪等家畜较易感,绵羊、山羊、犬、兔等家畜易感性差。成年牛易感性高,1岁以下的犊牛易感性较低。病畜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而感染,唾液和水泡液是重要的传染物。一些吸血昆虫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通常呈点状散发,一般不广泛流行,病的传染性不强,每次只有少数家畜发病,很少发生死亡。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和秋初,秋末则趋于平稳。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可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毒。病毒在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内可存活4个月,低温状态下可存活数月至1年。
【症状】
病初体温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耳根发热,鼻镜干燥,大量饮水。在舌、唇黏膜上出现米粒大的小水泡,小水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水泡,内有透明黄色液体。经1~2天后,水泡破裂,水泡皮脱落后,则遗留浅而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烂斑。同时,病畜流出大量清亮的黏性唾液,并发出咂唇音,病畜采食困难。有时,病畜在乳房和蹄部也可发生水泡。一般转归良好,病程1~3周,很少死亡。
【诊断】
1.病原学检查。
病料采集:通常采集水泡皮、水泡液等作为病料,也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分离血清用于血清学试验。
电镜检查:由于水泡性口炎病毒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而且在水泡液和水泡皮中含量高,电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也可用感染鸡胚的材料制片镜检。
分离培养:病料接种于7~13日龄鸡胚,一般经绒毛尿囊膜或尿囊腔途径接种,37℃孵育3~4天,鸡胚可于24~48小时死亡。也可接种于猪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产生细胞病变。
动物接种试验:病料成年鸡舌面皮内接种或豚鼠足垫皮内接种,可使舌面或足部发生水泡。也可病料舌面皮内接种牛、马、猪等动物,一般接种后24小时可发生水泡。马的接种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牛肌肉、静脉、腹腔等途径接种均不产生水泡。
2.血清学试验。用于水疱性口炎诊断的血清学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类症鉴别
发生本病时,应考虑与口蹄疫相鉴别,参见口蹄疫鉴别诊断。
【防制】
1.无本病的非疫区,禁止从疫区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
2.常发病地区可用当地病畜的组织脏器和血毒制备的结晶紫甘油疫苗或鸡胚结晶紫甘油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3.发生类似疾病,应及时隔离病畜或可疑病畜,严格封锁疫区,尽快确定诊断,采取相应措施;一切用具、所有环境应彻底消毒。
(三)破伤风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持续性痉挛性收缩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病原】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能形成芽胞,在菌体一端,似鼓锤状。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60℃~70℃30分钟即死亡,普通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但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干燥处能活10年以上,能耐煮沸1~3小时,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该菌可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非痉挛毒素3种毒素,这些毒素造成患畜发病,引起特征性的症状和患畜死亡。
【流行病学】
各种家畜及人均易感染,其中单蹄兽最易感,猪、羊、牛次之。
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土,淤泥和粪便中。
传播途径:最常见于各种创伤、鞍伤、断脐、阉割、断尾。在临诊上有不少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所在,这可能是因潜伏期中创伤己经愈合,或可能经子宫、消化道粘膜损伤(牛见于瘤胃)而感染。在马发生鞍伤,蹄系部损伤及断脐和其他外伤时感染。
发病机理:创伤污染破伤风梭菌并非都可以发病。如果组织内氧化还原电势降低(<+0.2V)才能使该菌生长繁殖。特别是多种菌混合感染时,需氧菌耗掉氧气,破伤风菌体大量增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本病不能由病畜传染给健畜,通常表现为散发。
【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周,最短的1天,最长达数月。病初采食咀嚼缓慢,开口逐渐困难,重则牙关紧闭。随之肌肉痉挛,先从头、颈、依次前肢、躯干、后肢。咽肌痉挛,使吞咽困难,流涎,两耳直立,眼半闭,瞬膜突出,鼻孔开张,瞳孔散大。颈、腰僵硬不能弯曲,腹围卷缩,四肢强直如木马,尾根高举,关节屈曲困难。运动障碍,易摔倒,摔倒后不能自起。易惊,对音响,阳光和触诊反应强烈。体温一般正常,仅在死前上升达42℃以上。因呼吸肌痉挛而呼吸浅表,最后呼吸停止,窒息而死。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为2~4周。本病无特征性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
【诊断】
根据典型的木马状:牙关紧闭,两耳直立,鼻孔开张,瞬膜外露,颈腰僵硬,强直,不易弯曲,四肢强直,运动艰难以及体温正常,并有创伤史(有时找不到伤口)可以确诊。
如有可疑,可将病料(创伤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作成乳剂,注射于小鼠尾根部,一般经2-3天表现症状。
对经过较慢的轻症病例或当病初症状不明显时,应注意与急性肌肉风湿、马前子中毒、脑炎及狂犬病等相鉴别。
【防治】
1.预防注射。在该菌污染严重的高发地区,可每年定期给家畜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皮下注射,幼畜减半,免疫期1年。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可于受伤后或进行外科手术时或对新生畜作被动免疫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其预防作用维持2周。
2.防止外伤感染。平时要注意饲养管理和卫生,防止家畜受伤。一旦发生外伤,应注意伤口消毒。
3.加强护理。
对病畜进行对症治疗:为缓解肌肉痉挛,用20%硫酸镁100~200毫升,40%乌洛托品5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25%维生素C6~8毫升,樟脑磺酸钠20毫升静注,每天1~2次,缓慢注射。如有酸中毒(尿PH7~6以下),可用5%碳酸氢钠300~500毫升加入含糖盐水中静注。不能喝水,每天用导管灌服1%盐水50000毫升,或用1%盐水2000毫升灌肠。强烈兴奋时可使用镇静药,如氯丙嗪等,为松弛咬肌可用普鲁卡因封闭开关穴,锁口穴等。抗菌素疗法:当体温升高,有肺炎症状时,可以采用抗菌素与磺胺类药。
中药疗法:可用加减千金散或防风散等进行治疗。
(四)恶性水肿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属病菌引起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变组织发生气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病原】
病原主要为腐败梭菌。水肿梭菌、魏氏梭菌等也可致病或参与致病。腐败梭菌是两端钝圆、严格厌氧的粗大杆菌,在体内外均易形成芽胞,芽胞在菌体中央,使菌体呈梭形。腐败梭菌能产生α、β、γ、δ4种毒素,α毒素为卵磷脂酶,具有坏死、致死和溶血作用;β毒素为脱氧核糖核酸酶,有杀白细胞的作用;γ和δ毒素分别具有透明质酸酶和溶血素活性。这些毒素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炎性水肿和坏死,毒素吸收后可引起致死性的毒血症。腐败梭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其芽胞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物短期难以凑效,但20%漂白粉、3%硫酸石炭酸合剂、5%氢氧化钠等强力消毒药可于较短时间内杀灭。
【流行病学】
在哺乳动物中,牛、绵羊、马发病较多,猪、山羊次之,鸽子也会发病。年龄、性别、品种与发病无关。病畜在本病的传染方面意义不大,但可将病原体散布于外界,不容忽视。
该病传染主要由于外伤,如去势、断尾、分娩、外科手术、注射等没有严格消毒致本菌芽胞污染而引起感染。本病一般只是散发形式,但外伤(如断尾)消毒不严时,也会引起发病。
【症状】
潜伏期12~72小时。病畜初减食,体温升高,在伤口周围发生炎性水肿,迅速弥散扩大,尤其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处更明显。病变部初坚实、灼热、疼痛、后变无热、无痛、手压柔软、有捻发音。切开肿胀部,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内有多量淡黄色或红褐色液体浸润并流出,有少数气泡,具有腥臭味。创面呈苍白色,肌肉暗红色。病程发展急剧,多有高热稽留,呼吸困难,脉搏细速,眼结膜充血发绀,偶有腹泻,多在1~3日内死亡。母畜若经分娩感染,则在2~5日内阴道流出不洁的红褐色恶臭液体,阴道黏膜潮红增温、会阴水肿,并迅速蔓延至腹下、股部,以致发生运动障碍和前述全身症状。公畜因去势感染时,多在2~5日内,阴囊、腹下发生弥漫性气性炎性水肿、疝痛、腹壁知觉过敏,与此同时也伴有前述全身症状。
【病理变化】
死于恶性水肿的病畜尸体腐败很快,故应尽早剖检。因腐败梭菌经伤口进入组织,繁殖并产生毒素,损害血管壁并引起毒血症,故在剖检时可发现局部组织的弥漫性水肿;皮下有污黄色液体浸润,含有腐败酸臭味的气泡;肌肉呈灰白或暗褐色,多含有气泡;脾、淋巴结肿大,偶有气泡;肝、肾浊肿,有灰黄色病灶;腹腔和心包腔积有多量液体。
【诊断】
根据临诊特点,结合外伤情况及病理剖检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诊断要点为:
1.发病前常有外伤史。
2.病变部明显水肿,水肿液内含气泡。
3.病变部肌肉变性、坏死。
4.若为产后发病,则子宫及其周围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等)明显水肿,内含气泡。
5.若为去势后发病,则阴囊、腹下发生弥漫性炎性水肿。
6.确诊尚需结合动物接种试验、细菌学诊断等。恶性水肿与炭疽及气肿疽在临床上应予以鉴别。
【防治】
外伤(包括分娩和去势等)后严格消毒及正确治疗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早期用青霉素或与链霉素联合应用,在病灶周围注射,甚为有效。四环素或土霉素静脉注射,尽早应用时效果亦好。亦可采用磺胺药物与抗生素并用。局部治疗可切开肿胀处,清创使病变部分充分通气,再用1%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后撒入磺胺碘仿合剂等外科防腐消毒药,并施以开放疗法。机体全身可采用强心、补液、解毒等对症疗法。
(五)黑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