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35

第35章 三类动物疫病(12)

病虾食欲减少,活动呆滞,鳃、附肢和体表常带有大量的附生生物。受感染后幼体除部分体色加深外,并无特别的症状,多数携带病毒的虾活动仍正常。幼体群常常无明显的症状表现而出现大量死亡。

【病理变化】

在组织切片标本上,普通光镜下可见病虾肝胰腺上皮细胞核肿胀,病变细胞核比正常核大2~5倍,核内常可见数量不等的椭圆形嗜酸性包涵体,严重感染的标本整个显微镜视野可见成片的包涵体。细胞界限不清,腺上皮排列不整齐,或完全被破坏,仅剩下大量的包涵体。由于上皮细胞破裂,腺体崩解,腺腔内或消化道内也可见包涵体。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组织学检查,能普遍在细胞核内产生多个嗜酸性包涵体(1~10个)并引起严重病变是该病的特征诊断指针。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每亩用“虾康灵”“富溴”“宝康精碘”500克,进水30公分,彻底清塘清毒。

2.严格检测种苗,严防虾苗携带病毒。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3.使用“氨基酸肥水精华”“菌相专家”“生物调水王”,调控水质,用“三黄抗病底净”“底居安”“抗应激速效底净”改善底质,防止水体波动太大,千万不能滥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否则会加速死亡。

4.保持虾池溶氧充足,经常进行水质检测。使用“抗毒扶正汤”或“双黄莲泼洒液”水体消毒,用“绿水宝”“菌相专家”调理水质。发病区域,关闭进水系统,以免交叉感染。

5.定期拌料内服“本草克毒宝”“益肝宝”“免疫多糖”“包膜维C”等,增加对虾的免疫抗病能力。

十一、贝类病

(五十六)鲍脓疱病

鲍脓疱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

【病原】

病原为河弧菌。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感染3~5厘米的稚幼鲍,夏季连续高温季节发病频繁,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临床症状】

患脓疱病的鲍可见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较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的脓疱流出大量的白色脓汁,并留下2~5毫米不等的深孔,使足面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镜检发现脓汁里的杆形菌在运动。此时的鲍附着能力下降,食欲下降,直至从波纹板上脱落水中,饥饿而死。

【预防措施】

1.稚鲍和成鲍均可感染脓疱病,特别是成鲍感染此病后,症状肉眼可见。为防止病原菌污染水体感染健康鲍,应将病鲍与健康鲍分开喂养。

2.稚鲍感染脓疱病不易发现,死亡率高。因此,要严格选择健壮无病的亲鲍育苗。避免亲鲍携带病原菌,以减少鲍苗的染病机会。

3.脓疱病病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30℃时生长速度接近最高水平,在15℃~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生长速度增加近一倍。据此,在保证鲍的生长速度的情况下,适当保持低温环境,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采取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菌的大量繁殖。

4.为预防脓疱病在高温季节的暴发,可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具体方法可采用每立方水体中投放3.12克复方新诺明,药浴3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为1个周期,隔3~5天再进行下一个周期。

【治疗方法】

在脓疱病暴发期间可采用每立方水体中投放6.25克的复方新诺明,对病鲍进行药浴。一般可采用每天药浴3小时,连续3天为1个疗程,停药3~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死亡率居高不下时,每疗程可持续5天,每天药浴1次,每次3小时。亦可采取1.56克/立方米的复方新诺明配合6.25克/立方米氟哌酸药浴,方法同上。

(五十七)鲍立克次体病

该病由立克次氏体所引发。立克次体病在养殖海洋生物群体中的大面积传播对近海鲍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

【病原】

病原为立克次氏体。立克次体是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部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其细胞壁外常有一层疏松的黏液层,一般有增殖型和静止型两种形态。

【流行情况】

该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流行水温低于20℃;感染对象主要是幼鲍;传染途径为水平传播或口服传播;感染期较长,一般可达1~3个月,死亡率达95%。

【症状及病变】

发病初期,摄食下降、对光不敏感,壳变薄、色淡,壳孔相连串,壳外缘上翻、生长速度缓慢,足瘦、色黄,失去韧性,表面有大量黏液状物质。病后期,常见病鲍抬头侧身,停止摄食,渐渐消瘦而死亡。病理检查,肠道、组织受损,消化腺肿大。

【防制】

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在育苗中应选用健康强壮的亲鲍,以提高鲍苗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鲍苗或亲鲍的检疫。

2.注意定期换清水,池水要保持充足溶解氧,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必要时可投放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此外,通过砂滤水养殖也有较好效果。

3.饵料要新鲜,少喂勤喂,及时清理残饵,并定期投喂维生素等药饵增强鲍的体质。

4.发展健康的养鲍模式。放养密度不宜偏高,水、气供应不充分时,还应减少养成密度。

5.积极培育抗病鲍种,发展抗病疫苗以及特效药等。

6.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消灭病原、全面消毒。

(五十八)鲍病毒性死亡病

鲍病毒性死亡病是由球状病毒感染引起鲍暴发性死亡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杂色鲍的鲍苗、稚鲍、成鲍或新鲍,皱纹盘鲍也有传染。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病原】

病原为球状病毒。有4种类型,具双层囊膜,无包涵体,六角形或二十面体的核壳体,大小为(50~80)×(120~150)纳米。

【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即当年10~11月至翌年4~5月,水温低于24℃时易流行;感染对象多为杂色鲍的鲍苗、稚鲍、成鲍或新鲍,皱纹盘鲍也有传染。传染途径为水平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人员、运输工具、饲料等进行传播。主要侵染鲍的腹足、外套膜、性腺、肝、鳃等部位。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4~30天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

【主要症状及病变】

初期,池水变浑浊,气泡增多,死鲍足肌收缩,贝壳向上,足肌贴于池底或筐(笼)底。后期,行动迟缓、食欲下降、足收缩、变黑变硬,死鲍的肝和肠肿大,附着在池底。感染此病毒后,肝组织出现病变和坏死,引起肝功能障碍,是鲍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原学检查。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病鲍中有大量大小为(50~80)×(120~150)纳米的球状病毒即可确诊。

【防制】

1.加强对亲鲍与鲍苗的管理。育苗中应选用健康强壮亲鲍,以提高鲍苗抗病能力。

2.通过沙滤水养殖,池水的溶解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避免水体传染,并可适量投放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

3.科学投喂。饵料保持新鲜,并定期投喂维生素等药饵增强鲍的体质,提倡少喂勤喂,并及时清理残饵,防止饵料污染。

4.推行健康养鲍模式。工厂化养鲍放养密度不宜偏高,一般密度应控制在每篮装鲍35~40个以下。

5.积极培育抗病鲍种,发展抗病疫苗以及特效药等。

6.应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鲍苗或亲鲍的检疫,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防止病害扩散。应迅速封锁疫区、全面消毒、消灭病原,对病死的鲍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十九)包纳米虫病

包纳米虫病由牡蛎包纳米虫寄生感染所致。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牡蛎包纳米虫。属怪孢门的新属新种。球形,直径2~3微米,具有嗜碱性的细胞核,细胞质内含球形颗粒的线粒体和一个特殊的单孢子体和一个浓密体。

【流行情况】

夏季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率可达40~60%,同时期死亡率达40~80%。18个月以上的牡蛎多发。主要流行于欧洲、美国地区。

【症状和病理】

主要寄生在牡蛎颗粒性血细胞的细胞质内。病牡蛎鳃丝或外套膜上有灰白色的小溃疡,或有较深的穿孔性溃疡。常规切片镜检可见鳃、结缔组织、胃、外套膜中有分散的颗粒性血细胞增殖病灶。鳃和外套膜感染后退色成黄色,大多感染牡蛎外表正常。

【诊断】

组织切片或压片染色。取具有白色溃疡的鳃丝或外套膜作组织切片,染色后检查血细胞内虫体。

【防制】

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六十)折光马尔太虫病

折光马尔太虫病由折光马尔太虫寄生感染牡蛎所致。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折光马尔太虫。属怪孢门、星孢纲、闭合孢子目、马尔太科。多核质体幼小时直径为7~15微米;成体为15~30微米,在较老的多核质体中含有特殊的折光的包含体,具强烈嗜曙红性。

【流行情况】

主要侵袭法国欧洲牡蛎,2~6月感染率为0~23%;7~9月为43~50%,8~10月可达100%。荷兰从法国引进的牡蛎也发生。

【主要症状】

主要寄生在牡蛎胃上皮细胞的顶部和消化腺。患病牡蛎消瘦、消化腺变色,停止生长并死亡。

【诊断】

取胃上皮细胞或消化腺印片或切片,染色后观察虫体。各期成虫均可于消化腺上皮细胞内找到。虫体细胞质嗜碱性、细胞核嗜伊红性。

【防制】

同包纳米虫病。

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六十一)奥尔森派琴虫病

派琴虫病是由奥尔森派琴虫和海水派琴虫所引起的疾病。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奥尔森派琴虫和海水派琴虫。属顶复体门、派琴虫纲、派琴虫目、派琴虫属。孢子近似球形,直径3~10微米,细胞质内有一大液泡,偏于一边,液泡内含大型折光体,卵圆形的胞核位于细胞质较厚部分。

【流行情况】

奥尔森派琴虫可感染多种鲍,分布于澳大利亚。海水派琴虫可造成美洲牡蛎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现于美洲(包括夏威夷)。

【症状】

奥尔森派琴虫主要感染闭壳肌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导致组织破坏和体质衰弱。有时产生化脓性病灶,并引起鲍的死亡。海水派琴虫的感染通常是全身性的,使消化腺发白、贝壳不能闭合、外套膜萎缩、性腺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迟缓,偶尔也会出现脓肿。

【诊断】

作感染组织的切片和将感染组织在液体巯基乙酸培养基中培养。切片染色后能够清晰地看到原虫。病原的确诊可用电镜。

【防制】

首先是提早收获,其次是将病鲍或病牡蛎转移到低盐度(15‰以下)低温海区(20℃以下)。

十二、两栖与爬行类病

(六十二)鳖腮腺炎病

鳖腮腺炎病是由病毒引起,并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在养鳖过程中,若水质不好,消毒不严,极易使鳖患腮腺炎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是一种危害特别严重的灾害性疾病。

【病原】

病原尚未正式确定。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病原应该是病毒,但需进一步作病毒分离研究。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流行季节为6~9月份。水温在25℃~30℃之间发病最为严重。

【症状及病变】

病鳖活动减弱,常卧于池边或食台上,脖颈肿大不能自由伸缩,但表皮不发红,内脏出血,有的腹甲上有出血斑,到发病后期还可见口、鼻出血。解剖可见腮组织发红、糜烂,肠胃有凝固的血块,各脏器多苍白无血色,肝脏呈土黄色,腹腔内有积水。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病变进行诊断。注意与出血病、红脖子病、白底板病等相鉴别。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是隔离发病鳖,或将病鳖挑出后深埋或烧毁。养殖池可用50~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进行浸浴,两小时后换掉水,再用水体浓度为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毫克/升的强氯精遍洒。

(六十三)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是由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感染引起蛙患病。当水质恶化,水温度变化较大时易发此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成蛙。该病病期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危害极为严重。

【病原】

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通常单个排列;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中间隆起,表面为淡黄色,基质无可溶性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流行情况】

该病在湖北、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都有发生,流行于夏季,病期集中在7~10月份。危害美国青蛙及牛蛙,自蝌蚪、幼蛙直至成蛙均受害,其中尤以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蛙受害严重。病期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最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症状和病变】

病蛙行动迟缓,眼球突出,双目失明,有时伴有腹水,肛门红肿。幼蛙有时会在水中打转,仰游水面,有类似神经症状出现。蝌蚪后肢及腹部有出血点和血斑,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游。剖检肝脏肿大发黑,脾脏萎缩,脊柱两侧有出血点和血斑。蝌蚪肠道有明显的充血现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防治】

防治适期:7~10月。治宜抗菌消炎。

1.养蛙场地及水体、工具进行清扫(清除过多淤泥)、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饲料,泼洒复合光合细菌、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蛙体抵抗力。

3.外泼消毒药,岸上及水中都要泼。泼2~3次,每次间隔l~2天。

4.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蛙每天用磺胺嘧啶0.2克(第2天起减半)、或“蛙病宁2号”拌饲投喂,连喂5~7天。

5.治愈后2天,泼洒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养殖保、玉垒菌等,并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