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34

第34章 三类动物疫病(11)

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症状及病变】

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后,引起组织增生和发炎,并产生大量的黏液,形成白色囊疱。严重时病鱼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开裂、腐烂。鳃上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影响呼吸。病鱼反应迟钝,游于水面,不久即死。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诊断。确诊以镜检虫体的存在和寄生虫数量为依据。

【防治】

防治适期:3~5月,8~10月。

1.每立方米水体用石灰硫磺合剂3~5克加敌百虫0.3克化水全池泼洒,连用5天。

2.病鱼用2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浸洗2小时。

3.将冰醋酸与过氧化氢按1∶3的比例混合,稀释成5000~10000倍液,浸洗病鱼30~60分钟。

4.每500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干辣椒150克、干姜50克,加水煎煮成25千克汁液,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两天。

(五十)黏孢子虫病

由黏孢子虫寄生所致。主要危害多种海水、淡水和咸淡水中的鱼类。

【病原】

病原体为黏孢子虫。常见的有库道虫、尾孢子虫、角孢子虫、两极虫、碘泡虫、单囊虫、七囊虫等等。其基本构造是外面包有一层几丁质。壳由2~7片构成,多数为2片。壳内有胞质和胞核以及1~7个梨形的极囊多数为2个。其生活史复杂,各种之间也有差别,并且大多数种类的生活史尚不清楚。

【流行情况】

黏孢子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见。各种虫体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海水、淡水和咸淡水中的鱼类。其地理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和养殖种类的扩大,其危害明显增大。

【症状及病变】

病原常寄生于病鱼的皮肤、鳃或肾脏上。寄生在体表的病鱼,体表有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点状、块状或瘤状胞囊,大量寄生时,皮肤组织被破坏,游动失去平衡,摄食下降;寄生在鳃部时,鳃组织受损,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发生大量死亡;寄生在肾脏时,病鱼在水中打转,腹部肿胀,剖检时有淡黄色腹水,幼鱼肾脏有少量白色或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孢囊。严重时病鱼的前肾到后肾全部长满孢囊,肾脏成为直径约2厘米的圆柱形。腔道寄生种类一般不明显,严重感染时,胆囊膨大而充血,胆管发炎,孢子阻塞胆管。脑部寄生种类可使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并将胞囊取下压成薄片,用显微镜检查鉴定虫体后确诊。

【防治】

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重在预防。日常要调节好水质,同时也要严防病鱼带进饲养池中。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发病时用0.2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控制病情进一步严重。也可采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含90%)与硫酸亚铁0.5毫克/升合剂,全池均匀泼洒3~4次,每次约间隔5天,有一定疗效。

(五十一)三代虫病

三代虫病是由三代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鱼和金鱼。

【病原】

三代虫的病原体是中型三代虫、细锚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等。由于虫体中有子代胚胎,子胚胞中又孕育有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之为“三代虫”。三代虫的外形和运动状况类似于指环虫,头端分成两叶,无眼点,后固着器伞形,其中有一对锚形中央大钩和八对伞形排列的边缘小钩。虫体中部为角质交配囊,内含1弯曲的大刺和若干小刺。三代虫具有胎生的特点,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生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主侵袭其他寄主。

【流行情况】

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及鳃上,分布很广,其中以湖北和广东较严重。最适宜的温度为20℃,每年春夏危害鱼苗鱼种,春季最为流行。

【症状】

大量寄生三代虫的鱼体,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病鱼瘦弱,初期极度不安,时而狂游,时而急剧侧游;继而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鱼大量死亡。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可见到蛭状小虫在活动。

【防治】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用含20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30分钟,以杀死鱼种体上寄生的三代虫。

2.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水温20℃~30℃时,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防治效果较好。

3.用含2.5%敌百虫粉剂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1~2克。

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水用药0.1~0.24克,防治三代虫效果也很好。

(五十二)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寄生虫性鳃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鱼、鳙鱼、鲈鱼、鳜鱼、罗非鱼等。

【病原】

为指环虫科、指环虫属的许多种。常见的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环鳃指坏虫等。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

生活史指环虫系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虫卵的孵化时间依温度的高低而定。在28℃~30℃的水温中,1~3天可孵化发育成纤毛幼虫,,附着于鱼鳃上发育成为成虫。虫体有可感觉光线明暗的眼点,如果遇到鱼的阴影出现,虫子就会追逐前往附着于鱼的体表,先期在表皮,l~2天可爬到鳃部。

【流行情况】

指环虫主要寄生在草鱼、鲢鱼、鳙鱼、鲈鱼、鳜鱼、罗非鱼等鳃片上,也有少数寄生在草鱼的皮肤和鳍上。流行于春末夏初,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5℃。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鲢、鳙、草鱼危害最大。

【症状】

病鱼初发病时症状不明显,随着寄生虫体的增多,鳃丝组织遭到破坏,鳃盖上的粘液不断增加,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微微张开而难以闭合,鳃失血,鳃丝转为暗灰色或苍白色,精神呆滞,游泳缓慢;严重时停止摄食,呼吸困难,逐渐消瘦而虚弱,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在鱼苗鱼种阶段患此病严重时,鳃丝肿胀,鳃盖张开,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尤以鳙鱼苗种最为明显。

【诊断】

依据症状和流行情况等特征,结合病原学进行诊断。

【防治】

1.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20克,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2.水温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效果较好。

3.每立方米池水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克全池遍洒,疗效也很好,成本比晶体敌百虫低些。

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池水用合剂0.1~0.24克,效果很好。

5.用20毫克/升盐酸奎宁溶液浸洗病鱼。

(五十三)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鱼、虹鳟、香鱼、银人麻哈鱼、罗非鱼等多种咸水和淡水鱼。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鱼病。

【病原】

病原为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1微米左右,在液体培养基中排列成对或链球,没有运动性,非抗酸性,无芽孢。

【流行情况】

主要经口感染。在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血液中均可以分离到病原菌。危害鱼、虹鳟、香鱼、银大麻哈鱼、罗非鱼等,从当年鱼种至成鱼均受害,流行于夏季,死亡率高。

【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分散于缓流处,浮于水面;或头向上、尾向下、呈悬垂状;临死前,病鱼或间断地狂游,或腹部向上。病鱼体色发黑,鳃贫血,眼球充血、肿大、突出;体表有l处或多处隆起,尤以尾部为多见,隆起部位出血或溃疡;肛门红肿;肝脏肿大、出血,或脂肪变性,褪色;幽门垂有出血点,胃肠积水,肠壁充血发炎。香鱼患病时,腹腔内还常积有腹水,腹部膨大。病原菌如侵入脑,还可引起鱼体弯曲。心外膜形成肉芽肿,肉芽肿内的细菌可长期存活不死。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预防措施】

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进行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3.培育健壮鱼种。

4.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饲料,保持水质优良、稳定,提高鱼体抵抗力。

【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2~3次,每次间隔1~2天。病鱼池用漂白粉、或三氯异氰尿酸、或漂粉精、或优氯净泼洒,每1立方米用药分别为1克,0.4~0.5克,0.5~0.6克和0.5~0.6克;

2.内服药饲。每千克饲料用土霉素1~1.5克、羟氨苄青霉素1克、红霉素0.5~1克或磺胺六甲氧嘧啶1~4克拌饵投喂,连用5~7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十、甲壳类病

(五十四)河蟹颤抖病

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引起。蟹种及成蟹均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病原】

病原主要为小核糖核酸病毒。不仅侵袭蟹鳃、肠、肝胰腺、肌肉,且侵袭心脏、神经等要害器官。

【流行情况】

河蟹颤抖病在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自1997年以来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还是网围、网拦养蟹,从3月至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从体重3克的蟹种至300多克重的成蟹均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

【症状】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至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这是由于神经受病毒侵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坏死以至解体的结果。病后期常继发嗜水气单胞菌及拟态弧菌等感染,使病情更加恶化,肝胰腺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的肌肉萎缩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防治】

1.彻底清塘。养蟹池要彻底清整和消毒,清除池底淤泥,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充分曝晒池底,促使池底有机物氧化分解,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2.加强苗种管理。养殖户尽可能购买本地区苗种,避免长途调运外地苗种,坚决杜绝向发病地区购买苗种进行养殖,育苗单位也不要向发病地区购买亲蟹。

3.注重水质管理。夏秋高温季节要加深池塘水位,保持水深1~1.5米。养蟹池要多换新水,防止水质恶化造成疾病发生。同时,加强水源管理和病死蟹深埋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4.抓好饵料投喂。投饵的种类夏季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并增加青绿饲料的投喂量。9、10月河蟹最后一次蜕壳以后增投螺蛳等动物性饵料,不投变质饵料。投喂海鱼要消毒处理。养蟹池内还要栽种水草,面积占整个池塘的25%。

5.做好病害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每年的4~10月,定期用强氯精或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并投喂土霉素等药饵。一旦发病,可用板蓝根每100千克饲料中加2.5千克或病毒灵每100千克饲料中加0.5千克内服。同时,用强氯精或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五十五)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简称MBV)又名草虾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型杆状病毒病,是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引起多种对虾的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对虾的肝胰腺和前中肠上皮组织,并在细胞核内产生多个嗜酸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毒包涵体。

【病原】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A亚群。病毒为杆状,有囊膜,含双链DNA,核衣壳大小为42×246纳米,连囊膜大小约为75×324纳米。不同种类的虾观察到的病毒颗粒大小略有差异。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能产生大量直径0.5~8微米的圆形或椭圆形多角体,病毒则多被包裹其中。

【流行情况】

主要感染斑节对虾,也可感染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短沟对虾以及新对虾的一些种类。病毒可通过口喂带病毒材料而感染健康虾,养殖池通过对虾摄食病死虾和病虾排出含多角体的粪便传播。包涵体可在肝胰腺、肠道、卵巢、腮等组织发生。在病毒流行区,几乎所有的孵化场都受到污染,后期幼体的包涵体检出率高达80%~100%。

斑节对虾的整个生活期都可以感染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但死亡率与养殖环境有很大关系,一般20%~90%。池塘养殖的早期也有发生大量死亡的病例,但如能控制较适宜的水质和其他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带毒虾仍能生长,只是养殖群体中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出现所谓“公孙虾”。

【临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