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形吸虫成虫为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很近。肝片形吸虫长20~40毫米,宽10~13毫米,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大片形吸虫长30~75毫米,宽5~12毫米,肩不明显。
【流行病学】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钻人锥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离开螺体,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吞人囊蚴,幼虫在体内移行到肝脏钻进胆管,发育为成虫。
本病在多雨年份多发,而在干旱年份发病少。在自然条件下,新鲜雨水能刺激成熟的尾蚴大量溢出,特别在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与多雨年份,常促成暴发。主要侵害牛、羊、骆驼、鹿、马,猪也能感染,人偶尔也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轻微或中等感染,而家畜体况又好时,一般不表现症状。严重感染时,有明显症状。
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体温升高,贫血,腹痛,腹泻,肝肿大有压痛。有时突然死亡。
慢性型:贫血,结膜与口黏膜苍白,在颌下、胸部及腹部发生水肿。食欲不振,体态消瘦,被毛粗乱、干燥易脱断、无光泽,肝肿大和肠炎等。
【诊断】
取粪便检查虫卵,或死后剖检在肝胆管内发现成虫可确诊。
【防治】
在本病流行地区,每年春末、冬初进行预防性驱虫。建立安全牧地和池塘,供牛、羊放牧和饮水。将粪便等堆积发酵。消灭锥实螺。治疗可用硝氯酚或硫双二氯酚等药物。
(六)丝虫病
丝虫病系丝状线虫寄生于牛、羊、野生反刍类、马、驴等动物腹腔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腹腔丝虫病。寄生于腹腔的成虫,致病性不强;但有些种的幼虫,可寄生于非固有宿主的某些器官,引起如脑脊髓丝虫病和浑睛虫病等一些危害严重的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病原】
在我国主要为马丝状线虫、指形丝状线虫和鹿丝状线虫(又称唇乳突丝状线虫),为丝虫目、丝状科、丝状属之线虫。
马丝状线虫雄虫长40~80毫米;雌虫长70~150毫米,尾端呈圆锥形;微丝蚴长190~256微米。鹿丝状线虫雄虫长40~60毫米;雌虫长60~120毫米,尾端为一球形的纽扣状膨大,表面有小刺;微丝蚴有鞘,长240~260微米。指形丝状线虫雄虫长40~50毫米;雌虫长60~80毫米,尾末为一小的球形膨大,其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微丝蚴大小与鹿丝状线相似。
【流行病学】
成虫寄生于腹腔,所产微丝蚴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微丝蚴周期性地出现在畜体外周血液中。外周血液中的马丝状线虫微丝蚴的数量高峰出现在黄昏时分;外周血液的指形丝状线虫微丝蚴的密度以早晨6时、中午12时、晚6时和9时较高。中间宿主为吸血昆虫,马丝状线虫为埃及伊蚊、奔巴伊蚊及淡色库蚊,指形丝状线虫为中华按蚊、雷氏按蚊、骚扰阿蚊、东乡伊蚊和淡色库蚊;鹿丝状线虫可能是厩螫蝇或一些蚊类。当中间宿主刺吸终末宿主血液时,微丝蚴随血液进人中间宿主—蚊虫的体内,在那里约经15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移行至蚊的口器内。当这种蚊再次刺吸终末宿主的血液时,感染性幼虫即进人终末宿主体内,经8~10个月,发育为成虫。
当携带有指形丝状线虫之感染性幼虫的蚊刺吸非固有宿主—马或羊的血液时,幼虫即进人马或羊体内,但于宿主不适,它们常沿环淋巴或血液进入脑脊髓或眼前房,停留于童虫阶段,引起马或羊的脑脊髓丝虫病或马浑睛虫病。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寄生于马、牛等动物腹腔内的成虫致病性不强,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指形丝状线虫或鹿丝状线虫的童虫迷路进入马、骡等眼前房时,刺激引起角膜炎、虹彩炎和白内障,称浑睛虫病。角膜穿刺法可取出虫体,长约1~5厘米。
指形丝状线虫童虫,间或鹿丝状线虫童虫迷路进入马、绵羊脑脊髓系统时,可引起运动无力、共济失调、跛行、眼睑低垂、耳朵耷拉、腰部麻痹,称腰痿病。病理变化为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索和髓鞘质发生灶性软化和变性,所见虫体约为1.6~5.8厘米长。
【诊断】
早期诊断须用指形丝状线虫提纯抗原,进行皮内反应试验。
【防治】
控制传染源,马厩应建在干燥通风处,并远离牛舍。蚊虫出现季节,应尽量避免马、骡与牛接触。普查牛只,对带微丝蚴的牛,应用药物治疗,消灭病原。
阻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滋生地;用药物驱蚊灭蚊。
药物预防,新引进马,用20%海群生进行预防注射,每月1次,连用4个月。腰痿病治疗须在皮内反应呈阳性、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常用药物为海群生,口服和注射配合使用。浑睛虫病的根本疗法是采用角膜穿刺法取出虫体,再用硼酸液清洗和抗菌素眼药水点眼。
(七)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
国外1928年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我国于1981年最先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随后相继在山羊、牛、猪、马、绵羊、鼠、犬、蓝狐、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类的血液中也发现了附红细胞体。
【病原】
病原为附红细胞体。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大小为(0.3~1.3)微米×(0.5~2.6)微米,不同动物的附红细胞体大小不尽相同,多数为环形、球形、卵圆形、月牙形,也有呈逗点形和短杆状形等。革兰氏染色阴性。附红细胞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0.5%石炭酸于37℃经3小时可将其杀死,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在几分钟内即可使其死亡。在4℃条件下用柠檬酸钠或柠檬酸葡糖(ACD)抗凝的无菌血液中可保存15~30天,仍有感染力。
【流行病学】
本病呈世界分布,无地域性分布特征。传播途径有媒介昆虫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性传播等。其中媒介蜱、疥螨、虱和吸血昆虫等为主要传播媒介。
附红细胞体的易感动物很多。包括很多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类动物和反刍兽等。已见报道的有鼠、羊、牛、绵羊、山羊、马、骡、驴、黑尾鹿、骆驼、猫、兔、犬、蓝狐、北极狐、鸡等。通常每种附红细胞体都有相对特异性宿主。一般情况下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易感动物均可感染,但幼龄动物,新引进品种以及体弱动物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
各种动物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出汗、易疲劳、嗜睡、腹泻、繁殖力下降、肝脾和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实验室检验可出现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β蛋白、γ蛋白均下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上升等变化。
各种感染动物的潜伏期各不相同,牛9~40天,绵羊4~15天,猪为2~8天。多数家畜呈隐性感染,当受到应激因素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时(如长途运输、饥饿、调群、去势、切脾等)则呈现急性经过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经常继发和并发其他感染,使病情加重,甚至短期内死亡。在临床上多见患猪继发感染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病等。
【病理变化】
患畜腹下及四肢内侧多有紫红色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胀;急性死亡病畜的血液稀薄,不易凝固;黏膜和浆膜黄染,皮下脂肪轻度黄染;腹水增多,肝、脾肿大、质软,有的有针尖大小的黄色点状坏死;胆囊膨大,胆汁浓稠;心肌坏死,心外膜上有小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冠脂肪轻度黄染;肺间质水肿,肾脏混浊肿胀、质地脆,皮髓界限不清;骨髓液和脑脊液增多。
【诊断】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多见于温暖季节,临床上以贫血、黄疸、高热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等为主要特点。血液涂片镜检发现病原体后即可诊断,当感染率低时,可用浓集法处理后,供涂片检查,此法检出率高。为了更确切诊断,采用血清学试验可作为定性依据。主要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防治】
该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只能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要注意搞好畜禽舍和饲养用具的卫生,定期消毒;夏秋季经常喷撒杀虫药物,杀灭媒介蜱、疥螨、虱和吸血昆虫,防止昆虫等叮咬;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搞好饲养管理,积极预防其他疫病发生,提高畜禽抵抗力;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仔猪、犊牛、幼驹定期喂服四环素族抗生素;母畜产前注射土霉素或喂服四环素族抗生素,可防止母畜发病,并对幼畜起防病作用。
本病的药物治疗治愈率很低,较有效的治疗药物有血虫净(贝尼尔)、咪唑苯脲、华蟾蜍素、四环素、新胂凡纳明(九一四)、黄色素(锥黄素)、氯苯胍等。贝尼尔与华蟾蜍素联合应用对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效果最好,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最佳;血虫净(贝尼尔)、黄色素对犬、鸡、猪、牛的治愈率很高。除了采用上述药物以外,还应配合输血、补糖、强心、健胃等对症辅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八)Q热
Q热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牛、绵羊、山羊及其他动物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传染给人。对人可引起一种急性的有时是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高热,并常呈现间质性的非典型肺炎。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为柏内特柯克氏体,或称伯内特立克次氏体,属于柯克氏体属。这种病原体在感染的细胞浆内呈大集团(直径20~30微米)存在,其个体形态为短杆状或呈两极染色的细小双球状,有些颗粒象中等大小的细菌,也有的可小到0.3×0.15微米,可通过平均孔径为0.4微米的滤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但当用含酒精的碘液作媒染剂时,则为革兰氏阳性。用马夏维洛染色法或布鲁氏菌鉴别染色法,呈淡红色或淡红紫色。用荧光抗体染色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柏内特柯克氏体能抵抗干燥和腐败,当病理材料组织中的病原体悬浮在50%甘油盐液中时可长期存活,在粪便、分泌物、水和奶中也可存活很长的时期。对物理和化学杀菌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大,鲜奶在63℃保持30分钟不能破坏其全部病原体,但在73℃维持15分钟可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柏内特柯克氏体在黄油和干酪中可保存毒力数天到数周,有传染性的干燥血液可维持其传染性达6个月之久;蜱的粪便可保存病原体达1年半以上。2%福尔马林、1%来苏尔、5%过氧化氢可杀死柏内特柯克氏体。
【流行病学】
多种蜱可携带柏内特柯克氏体,由吸血过程传递给动物,蜱的粪便也可散播病原体。现已确定,Q热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之间,可以直接接触传染,不需要昆虫媒介参与。
绵羊在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时,病原体大多数停留在乳房和胎盘上,因此严重感染的子宫分泌物及胎膜是传染其他羊只或人的主要传染来源。
由于蜱的吸血,把柏内特柯克氏体带入人体内而引起的传染,是最普通的传染途径,但是,由患病动物娩出的胎儿及其分泌物、奶、粪便等污染外界环境而引起传播也是常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很多服役人员因睡了被带菌动物污染的草褥子而导致柯克氏体肺炎的暴发。带蜱的狗也可将病原体传播给动物和人。
【症状】
在绵羊和山羊,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流产;牛也可并发流产。此外,家畜一些其他特有的疾病也可能与柏内特柯克氏体有关。有人认为,动物的Q热可能完全缺乏临床症状。
在人经14~28天的潜伏期之后,可以突然暴发。临床症状类似流感,其特点是体温升高,剧烈头痛,畏光,发热,怕冷,但不出现皮疹,也没有其他方面的皮肤损害。在发热期,病原体出现于血流,并可随尿、痰及奶排出体外,但病人与健康人之间很少传播。在人的病程通常较短,少数可长达数月,死亡率很低。
【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用子宫流出物、胎盘和动物分泌物及排泄物作涂片镜检,并感染实验动物和鸡胚,作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用病理材料直接涂片,以马夏维洛染色法或布鲁氏菌鉴别染色法染色,在镜检时可发现细胞内有大量红色球状或球杆状的柯克氏体。
用病理组织悬浮液腹腔接种豚鼠、兔、小鼠、田鼠或鸡胚卵黄囊,可以分离病原体。
用补体结合反应、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等血清学方法可作出确诊。
【防制】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做好预防工作。
国外用乙醚浸出的卵黄囊疫苗和活的弱毒苗,预防兽医人员、饲养员和屠宰场工作人员的Q热,但预防效果不一致。
预防病原体传播的其他措施,包括巴斯德高温法消毒鲜奶,对患病羊(包括牛)的胎盘、垫草及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质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焚烧,以及消灭传染媒介等。
消灭传染媒介,包括消灭其他家畜体上的蜱。常用的灭蜱方法如下:
1.捕捉。
2.可用0.04%二嗪农溶液或0.032%稀虫磷,或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或洗刷畜体。对有蜱寄生的畜群,每半月进行1次。并对畜舍地面和墙缝用上述药液喷洒。
二、牛病
(九)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呼吸促迫,伴有消化道机能和四肢关节障碍为特征。
【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为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属成员。只有一个血清型。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10分钟,37℃18小时灭活;pH2.5以下或pH9以上于10分钟内使之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病牛。主要经血液传播,由吸血昆虫(库蠓、蚊等)叮咬传染。本病不能通过接触传染。
本病主要侵害奶牛、黄牛和水牛。发病率以奶牛高于黄牛、水牛,青壮牛高于老牛、犊牛。自然条件下,绵羊、山羊、骆驼、鹿均不感染。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夏末秋初,高温炎热、蚊虫多生季节高发。近年本病流行周期由过去10~20年缩短到6~8年或3~5年,有的地方报道2年一小流行,4年一大流行。本病传播迅速,沿交通路线蔓延,呈流行性,且与风向一致,有时呈跳跃式蔓延。发病率高,但多取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1%。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天。
病畜突然高热,体温达40℃以上,以持续24~48小时的单相热、双相热或三相热为特征。但皮温不整,角根、耳、肢端有冷感。眼角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鼻镜干燥,呼吸促迫。反刍停止,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疼痛,步态僵硬(故名“僵直病”),跛行,后肢麻痹。
【病理变化】
肺呈间质性肺气肿,多集中在尖叶、心叶和膈叶前缘。肺实质充血、水肿和肺泡气肿。肝、肾轻度肿胀。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肩前淋巴结、胭淋巴结、肝淋巴结肿大、发炎。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乳鼠、乳仓鼠或乳大鼠脑内接种)、细胞培养。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