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25

第25章 三类动物疫病(2)

潜伏期4~6天。最急性病例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兔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腹部膨胀,粪便细小,两头发尖或成串,外包透明胶冻状黏液。之后剧烈腹泻,粪便水样,肛门周围、后肢等部皮毛常被沾湿。病兔四肢发凉,磨牙,流涎,脱水消瘦,常于1~2日内死亡,死亡率极高。

病变可见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各部位肠道都充满气体、液体或胶冻样液体;胃肠黏膜均有出血、充血,肠道浆膜充血、出血、水肿。胆囊扩张,黏膜水肿;肝脏及心脏有小点状坏死灶。

【诊断】

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判断,但较难与其他幼兔腹泻病区分。确诊需作细菌的分离鉴定。

【防制】

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搞好兔舍卫生。断奶前后饲料应逐步加量和改变。常发病兔场,可用本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苗预防,或口服痢特灵或氯霉素粉等药物,连用3~5天。

犬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以严重腹泻和呈现败血症为特征。本病可引起初犬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犬,发病与不良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当饲养管理不当、犬舍卫生不良、气候剧变、仔犬哺乳不足以及在其他某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使仔犬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时,便可引起大肠杆菌内源性感染,或经消化道或脐带感染。

【临床症状】

患病仔犬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鼻镜干燥,食欲不振并腹泻。病初粪便稀软或呈粥状,颜色发绿、变黄或呈灰白色;随后出现水样腹泻,粪便腥臭,其中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病犬肛门周围及尾部常被粪便所污染。后期常出现严重脱水和败血症,表现可视黏膜发绀,皮肤缺乏弹性,两后肢无力,行走摇摆,临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有的还出现神经症状。

【诊断】

本病病程发展快,致死率高,多数病仔犬常于发病后1~2天内死亡。通常可根据发病年龄和腹泻特点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死犬的小肠内容物、肝、脾、淋巴结等病料作病原分离和菌型鉴定。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尤其是在母犬产仔前后,要彻底清扫消毒产房,保持母犬乳房干净,产房要保温,要使仔犬尽早哺食初乳,精心饲养母犬,及早防治母犬泌乳不足等,也可在母犬食物中添加抗生素、磺胺类、大蒜酊等进行药物预防。

水貂大肠杆菌病

本病为幼、仔貂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为特征。

【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于断奶前后的幼貂,1月龄的仔貂和当年幼貂最易感,其发病率达28%以上,致死率为81.3%,多呈暴发性流行。成年貂及老年貂很少发病。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北方多见于8~10月份,南方多见于6~9月份。饲养管理不良,卫生环境不好及母貂泌乳不足等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临床症状】

潜伏期1~3天,发病急,多呈急性经过。病貂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促迫,鼻镜干燥。腹泻,粪便初为灰白色带有黏液和泡沫或水样腹泻,而后便中带血,呈煤焦油样,有的伴发呕吐。病的后期拱腰蜷缩,消瘦虚弱。有的出现角弓反张、抽搐、痉挛及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2~3天死亡。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脾脏肿大2~3倍,肾脏充血柔软,心肌变性。胃肠道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尤以大肠为明显,肠壁非薄,黏膜脱落,内充满气体犹如鱼鳔样,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作细菌的分离鉴定。采取肠内容物、肝、脾及淋巴结等病料,进行分离培养,并做涂片染色镜检或做动物实验进行确诊。

【防制】

加强对貂群管理,认真搞好兽医卫生工作,特别是产仔及育成期更应注意。仔貂要尽快吃到初乳,母貂产仔过多时要及时代养,在正常情况下,日粮中可不加抗生素添加剂,在幼貂断奶后开始补给,每3天补1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发病季节,可给每只水貂口服氯霉素0.1~0.2克,每日1次,连用5天,进行药物预防。

(二)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和人以脑膜脑炎、败血症、流产为特征;家禽和啮齿类动物以坏死性肝炎、心肌炎及单核细胞增多症为特征。

【病原】

已知李斯特菌属至少有8个种,其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该属细菌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大小为0.5微米~2微米×0.4微米~0.5微米。

本菌对热的耐受性比大多数无芽孢杆菌稍强,常规巴氏消毒法不能杀灭它,65℃经30~40分钟才能被杀灭。一般消毒药都易使之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患病动物的粪、尿、乳汁、精液以及眼、鼻、生殖道的分泌物都可分离到病菌。

本病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损伤等途径感染。饲料和饮水是主要的传染媒介。

动物感染谱非常广泛,已查明有42种哺乳动物和22种鸟类易感。家畜中以绵羊、猪、家兔发病多,牛、山羊次之,马、犬、猫很少发生;家禽以鸡、火鸡、鹅较多发生,鸭极少感染;野禽、野兽和啮齿动物也易感,尤以鼠类易感性最高,是本菌的自然贮存宿主。

本病多为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流行,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夏秋季节只有个别病例。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周,短的仅数天,也有的长达2个月。

临床以发热,神经症状,孕畜流产,幼龄动物、啮齿动物和家禽呈败血症为特征,但不同种动物临床表现不一样。

反刍兽:病初发热,羊体温升高1℃~2℃,牛表现轻热。舌麻痹,采食、咀嚼、吞咽困难。头颈呈一侧性麻痹,弯向对侧,常沿头的方向旋转或做圆圈运动,遇障碍物以头抵靠而不动。角弓反张,昏迷卧于一侧,直至死亡。妊娠母牛(羊)流产,羔牛常发生急性败血症而很快死亡。水牛感染病死率比其他牛高。

猪:表现运动失调,无目的行走或后退,或做圆圈运动,或头抵地不动,或头颈后仰,前、后肢张开呈观星姿势。肌肉震颤、僵硬,阵发性痉挛,侧卧时四肢做游泳状。有的后肢麻痹,拖地而行。仔猪以败血症为主,表现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腹泻、耳部及腹部皮肤发绀,有的有神经症状,病发率较高。

马:主要表现脑脊髓炎症状,体温升高,感觉过敏,容易兴奋,共济失调,四肢、下颌和喉部呈不全麻痹。意识和视力显著减弱。幼驹常表现轻度腹痛、不安、黄疸和血尿等症状。

兔:表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呈间歇性神经症状,发作时无目的地向前冲撞或转圈运动,最后倒地,头后仰,抽搐而死。其他啮齿类动物常表现败血症症状。

家禽:表现精神沉郁,停食、下痢,多在短时间内死于败血症。病程较长的可发生痉挛、斜颈等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

剖检无特殊的眼观病变。

神经症状型病畜,脑膜和脑常发生充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加,稍混浊,脑干变软,有细小脓灶,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

败血型可见全身性败血变化,脾脏肿大,心外膜下出血和肝脏有灰白色粟粒状坏死灶。家禽可见心包炎、心肌和肝脏肿大坏死,腺胃有淤斑。流产母畜子宫内膜和胎盘充血及广泛坏死。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疑似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直接抹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接种于葡萄糖琼脂平板或亚碲酸钠胰蛋白胨琼脂平板,典型菌落为中央黑色而周围呈绿色)、动物试验(取病料悬液,进行腹腔、脑腔、静脉注射或滴眼,观察败血症状、结膜炎、流产等症状,并取病料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实验动物有家兔、小鼠、幼豚鼠或幼鸽)。

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用李氏杆菌Ⅰ、Ⅱ、Ⅲ3种O抗原作凝集反应,并结合病原检查,可以检出畜群中隐性或潜伏感染动物)。

病料采集:采取血、肝、脾、肾、脑脊髓液和脑的病变组织。

3.鉴别诊断。

羊应注意与多头蚴病、慢性型羔羊痢疾、软肾病、狂犬病、酮病和瘤胃酸中毒相区别;牛应注意与散发性脑脊髓炎、衣原体感染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所致的脑炎、多头蚴病相区别;猪应与中毒、伪狂犬病及传染性脑脊髓炎相区别。

【防治】

应积极灭鼠驱虫,不从疫区引进动物。发病时实施隔离、消毒、治疗等措施。对病畜的乳、肉及动物产品必须无害化处理。

(三)类鼻疽

类鼻疽(又称伪鼻疽)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人兽共患传染病。以受侵害器官化脓性炎症和特征性肉芽肿结节为特征。

【病原】

伪鼻疽伯氏菌,又名类鼻疽杆菌,过去归类于假单胞菌属,现划归新建立的伯氏菌属(参见马鼻疽一节)。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着染,一端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

伪鼻疽伯氏菌对多种抗生素有天然抗药性,但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头孢甲羧酚、磺胺和TMP敏感。在自然环境如水和土壤中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个别水样可存活20个月,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

【流行病学】

伪鼻疽伯氏菌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和泥土中常在菌,尤以死水中分离率更高。人和动物接触污染的泥水即可感染,感染动物可将病菌携带至新的地区,污染环境形成新的疫源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外伤、结膜、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也可因吸气溶胶经感染。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本病。

本病动物感染谱较广,灵长类动物、猪、山羊、绵羊、羚羊、马属动物、牛、骆驼、狗、猫、兔等都可感染。

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西非、马达加斯加、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高温多雨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动物自然感染潜伏期不清。

猪:常呈暴发或地方流行。病猪发热、咳嗽、运动失调,关节肿胀,鼻眼流脓性分泌物,公猪睾丸肿胀。仔猪呈急性经过,病死率高;成年猪多取慢性经过。

山羊和绵羊:均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眼鼻有分泌物和神经症状。有的绵羊表现跛行,或后躯麻痹,呈犬坐姿势。山羊多呈慢性经过,常在鼻黏膜上发生结节,流黏脓性鼻液。公山羊的睾丸、母山羊的乳房常出现顽固性结节。

马和骡:常取慢性或隐性经过,无明显临床症状。急性病例,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有的呈肺炎型(咳嗽、听诊浊音或罗音),有的呈肠炎型(腹泻、腹痛及虚脱),有的呈脑炎型(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慢性病例,鼻黏膜出现结节和溃疡,有的体表出现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

牛:多无明显症状。当脊髓(胸、腰部)形成化脓灶和坏死时,可出现偏瘫或截瘫等症状。

犬和猫:病犬常有高热、阴囊肿、睾丸炎、附睾炎、跛行,伴有腹泻和黄疸。猫表现为呕吐和下痢。

【病理变化】

以受侵害器官化脓性炎症和结节为特征。急性感染,可在体内各部位发现小脓肿和坏死灶;亚急性和慢性感染病变限于局部,常见于肺脏,其次是肝、脾、淋巴结、肾、皮肤,其他如骨骼肌、关节、骨髓、睾丸、前列腺、肾上腺、脑和心肌也可见到病变。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疑似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采取病料,用含头孢霉素和多粘菌素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或通过接种中国仓鼠或豚鼠来分离病菌。对培养出的可疑菌用抗鼻疽阳性血清进行凝集试验,或用类鼻疽单克隆抗体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电泳。

对感染群体检测可采用鼻疽菌素、类鼻疽菌素同时点眼,并用鼻疽抗原同时进行上述血清学检查。

【防制】

目前尚无预防本病的有效菌苗。

加强饲料及水源管理,做好畜舍及环境卫生工作,消灭啮齿动物。流行地区应查清本病的地理分布和流行规律,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非疫区要加强检疫,严防引入疫畜,一旦发生疫情,应严格扑杀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所、用具等彻底消毒。

(四)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是由各种放线菌引起的牛、猪及其他动物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特异性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脓汁中含有特殊菌块(称“硫磺颗粒”)为特征。

【病原】

病原有牛放线菌、伊氏放线菌、林氏放线菌和猪放线菌等。

牛放线菌是牛、猪放线菌病的主要病菌,主要侵害牛的骨骼和猪的乳房。伊氏放线菌是人放线菌病的主要病菌。猪放线菌主要对猪、牛、马易感。林氏放线杆菌主要侵害牛、羊的软组织。

病菌在病灶脓汁中呈特殊结构,形成肉眼可见的帽针头大、黄色小菌块(称菌芝,或“硫磺颗粒”)。组织压片经革兰氏染色,其中心菌体为紫色,周围放射状菌丝呈红色。

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药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放线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敏感。

【流行病学】

各种放线菌寄生于动物口腔、消化道及皮肤上,也存在于被污染的饲料和土壤中。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经伤口(咬伤、刺伤等)传播。

主要感染牛、羊、猪。10岁以下的青壮年牛,尤其是2~5岁的牛最易感,常发生于换牙期。马和一些野生反刍动物也可发病。家兔、豚鼠等可人工感染致病。偶尔可引起人发病。

本病以散发为主,偶尔呈地方流行。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以形成肉芽肿、瘘管和流出一种含灰黄色干酪状颗粒的脓液为特征。

牛多发生颌骨、唇、舌、咽、齿龈、头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以颌骨放线菌病最多见,常在第3、4臼齿处发生肿块,坚硬、界限明显,初期疼痛,后期无痛,破溃后形成瘘管,长久不愈。头、颈、颌下等部软组织也常发生硬结,不热不痛。舌感染放线菌通常称为“木舌病”,可见舌高度肿大,常垂于口外,并可波及咽喉部位,病牛流涎,咀嚼吞咽困难。乳房患病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灶性硬结,乳汁黏稠,混有脓汁。

绵羊和山羊常在舌、唇、下颌骨、肺和乳房出现损害。有单个或多发的坚硬结节,从许多瘘管中排出脓汁。

猪多见乳房肿大,化脓和畸形。也可见到颚骨肿、项肿等。

马多发鬐甲肿或鬐甲瘘等。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本病症状特异,诊断不难。必要时取脓汁少许镜检。如欲判别为何种菌,则可用革兰氏染色后检查判定,牛放线菌中心呈紫色,周围辐射状菌丝呈红色;林氏放线菌呈均匀的红色。

【防治】

应避免在灌木丛和低湿地放牧,防止皮肤和黏膜发生损伤。治疗可采取局部和全身性疗法,手术和用药相结合。硬结可外科切除、内服碘化钾,或结合应用链霉素治疗。

(五)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属吸虫寄生在动物的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严重时可造成幼畜大批死亡。

【病原】

在我国主要为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属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