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27

第27章 三类动物疫病(4)

病料采集:应采集病牛发热初期血液。

3.鉴别诊断。

应与茨城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行性感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牛鼻病毒感染相区别。

【防制】

本病是由吸血昆虫为媒介而引起的疫病,因此消灭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的叮咬,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同时要严格执行综合性防疫措施,有条件时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进行免疫接种。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对假定健康牛及附近受威胁地区的牛群,可用疫苗或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牛腹泻病毒引起牛、羊和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牛、羊以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为特征;猪则表现为怀孕母猪的不孕、产仔数下降和流产,以及仔猪的生长迟缓和先天性震颤等。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与猪瘟病毒和边地病病毒同属,在基因结构和抗原性上有很高的同源性。

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pH3.0以下或56℃很快被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但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在低温状态下稳定,在冻干状态下可存活多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病及带毒动物。病畜可发生持续性的病毒血症,其血、脾、骨髓、肠淋巴结等组织和呼吸道、眼分泌物、乳汁、精液及粪便等排泄物均含有病毒。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发生垂直感染,交配、人工授精也能感染。

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牛,尤以6~18月龄幼牛最易感,山羊、绵羊、猪、鹿及小袋鼠也可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牛潜伏期自然感染为7~10天,短的2天,长的可达14天。人工感染为2~3天。

急性型:多见于幼犊。表现高热,持续2~3天,有的呈双相热型。腹泻,呈水样,粪带恶臭,含有黏液或血液。大量流涎、流泪,口腔黏膜(唇内、齿龈和硬腭)和鼻黏膜糜烂或溃疡,严重者整个口腔覆有灰白色的坏死上皮,像被煮熟样。孕牛可引起流产,犊牛先天性缺陷(如小脑发育不全、失明等)。

慢性型:较少见,病程2~6个月,有的达1年。病畜消瘦,呈持续或间歇性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带血或黏膜。鼻镜糜烂,但口腔内很少有糜烂。蹄叶发炎及趾问皮肤糜烂坏死,致使病畜跛行。

猪自然感染时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但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繁殖障碍,表现为不孕、产仔数减少、新生仔猪个体变小、体重减轻及流产和木乃伊胎等。

【病理变化】

主要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口腔(口黏膜、齿龈、舌和硬腭)、咽部、鼻镜出现不规则烂斑、溃疡,以食道黏膜呈虫蚀样烂斑最具特征。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有出血斑及溃疡。运动失调的犊牛,严重的可见到小脑发育不全及两侧脑室积水。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细胞培养(采用胎牛肾、睾丸、气管等组织原代或继代株细胞)结合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或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琼脂免疫扩散试验、PCR试验。

病料采集:应采取病畜的骨髓、脾、淋巴结及呼吸道、眼、鼻分泌物。

3.鉴别诊断。

应与牛瘟、恶性卡他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蓝舌病、牛丘疹性口炎、坏死性口炎等鉴别。

【防制】

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为预防本病传入,在引进牛时应先隔离检疫,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均为阴性者才能混入健康群。

(十一)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是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不育与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羊、犬等动物和人也可感染。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胎儿弯曲杆菌为弯曲菌属成员。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能运动。在感染组织中呈弧形、撇形或s形,偶尔呈长螺旋状。幼龄培养物中菌体大小为(0.2~0.5)微米×(1.5~2.0)微米,老龄时8微米以上。

本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期短,对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药敏感,经紫外线照射5分钟可被灭活。对酸和热敏感,pH2~3溶液中5分钟、或58℃5分钟可被杀死。本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等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病母牛和带菌的公牛以及康复后的母牛。病菌主要存在于公牛的精液、包皮黏膜,母牛生殖道、胎盘或流产胎儿组织中。公牛感染后可带菌数月,有的可达6年甚至终身。

自然交配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人工授精或消化道传播。

感染动物为牛,各种年龄的公母牛均易感,尤以成母牛最易感。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羊、犬及人等也可感染。

【临床症状】

母牛表现流产(多发生妊娠后的第5~6个月)、不孕、不育、死胎。公牛一般无明显症状。

【病理变化】

胎儿弯杆菌主要感染生殖道黏膜,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和输卵管炎。流产的胎儿皮下组织胶样浸润,胸水、腹水增量。流产后胎盘严重淤血、出血、水肿。

公牛生殖器官无异常病变。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无规定诊断方法。

病原检查:取流产胎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37℃微氧环境下培养)、免疫荧光试验。

血清学检查:阴道黏液凝集试验(为普查最佳方法,但不适合个体感染动物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度高,但只适于畜群普查而不适合于个体确诊)。

病料采集:公牛应采集精液或包皮垢,母牛则应吸取、灌洗或用棉拭子吸取阴道黏液。当发生流产时,应采集胎儿、胎盘、胎儿胃内容物、肝、肺。

【防治】

淘汰阳性公牛,选用健康公牛配种或人工授精,是防制本病的重要措施;隔离病牛,用抗生素治疗;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十二)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为胎儿三毛滴虫寄生于牛生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胎儿三毛滴虫为一种鞭毛虫,属毛滴目、毛滴虫科、三毛滴虫属。是一种有鞭毛、呈梨子状的真核原生动物。具有三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及波动膜,体长约8~18微米、宽4~9微米,呈活泼的蛇形运动,以纵分裂方式繁殖。虫体主要存在于母牛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腔、阴茎黏膜和输精管等处,胎儿的胃和体腔内、胎盘和胎液中,均有大量虫体。虫体以黏液、黏膜碎片、红细胞等为食,经胞口摄人体内,或以内渗方式吸取营养。

胎儿三毛滴虫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但对冷的耐受性较强,大部分消毒药很容易杀灭该病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发病动物和带虫动物。

通过交配感染,患病公牛或带虫公牛在本病的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多发生于配种季节。带虫精液或沾有虫体输精器械,在人工授精时也能引起感染。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母牛感染后1~2天,阴道发生红肿,1~2周后,自阴道流出絮状灰白色的分泌物;同时在阴道黏膜上出现疹样的毛滴虫性结节。当子宫发生化脓性炎症时,体温升高,泌乳量显著下降。怀孕后不久,胎儿死亡并流产。公牛于感染后12天,包皮肿胀,分泌大量脓性物,阴茎黏膜上出现红色小结节。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查:对临床上可疑的病畜应采集阴道排出物、包皮分泌物等做压滴标本检查活虫体。也可制成涂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后油镜下检查。

【防治】

引进种公牛时要做好检疫工作。淘汰阳性种公牛,推广人工授精,定期检查公牛精液。治疗可用1/600卢戈氏液、1%钾皂液、鱼石脂液、2%红汞液洗涤患部,或结合应用甲硝达唑(又称灭滴灵)静脉注射。

(十三)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的幼虫寄生于黄牛和牦牛背部皮下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病原和流行病学】

病原属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主要有牛皮蝇和纹皮蝇。成蝇外形似蜜蜂,被浅黄色至黑色的毛,长13~15毫米。纹皮蝇较小,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的纵纹,牛皮蝇稍大、腹末为橙黄色。口器均退化。在夏季晴朗的白天飞翔、交配并追牛产卵。卵长圆形,长不到l毫米,浅黄色,有一小柄附于牛被毛上,牛皮蝇的卵一根毛上只有一个,多在体侧及腹部等,纹皮蝇的卵一根毛上多个成排,多在四肢下部。每一雌虫一生产卵400~800个,存活仅5~6天,产完卵后死亡。雄虫交配后死亡。卵经4~7天孵出第一期幼虫,沿毛孔钻人皮下,在组织内移行发育,蜕化长大成第二期幼虫;到第二年春季来临时,所有的幼虫逐渐向背部皮下集中,停留发育,并蜕化成第三期幼虫,体积增大,长可达28毫米,体表有许多结节及小刺,色泽因成熟程度的不同由浅棕色至深褐色不等,末端有两个深色肾形的后气孔。此时寄生部的皮肤呈现一个个肿胀隆起,直径可达30毫米,隆起中央有一小孔。2~3个月后,幼虫成熟,自小孔蹦出,落于地面,爬行到松土下或隐蔽处化为黑色的蛹,经过1~2个月的蛹期,破蛹皮羽化为成蝇飞出。一年完成整个生活周期,幼虫在牛体内寄生约10个月。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皮蝇的成虫虽不叮咬进食,但追逐牛产卵时使牛恐惧不安,影响休息进食,导致健康下降,生产能力减退,甚至引起外伤流产。幼虫在深层组织内移行时,造成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在背部皮下时,有不同程度的蜂窝织炎,隆起部的穿孔常因微生物的感染而化脓,有脓汁和渗出物流出,干结后成为痂皮,被毛粗乱;分泌的毒性物质对血液和血管壁有损害作用。感染严重时畜体消瘦,肉质不良,幼畜发育受阻,母牛产奶量减少,役畜使役能力减退;最严重的损害是背部大片皮肤穿孔,造成皮革的经济损失。

【诊断和治疗】

对病的判定,只是在幼虫到达背部皮下后才有可能,初时可摸到硬结,继而出现肿胀、小孔及流出的脓汁痂块等。在幼虫近于成熟小孔较大时,用力在四周挤压,可使虫体蹦出。

治疗应先清除脓痂乱毛,用刷子蘸敌百虫、倍硫磷等药液涂擦,可杀死虫体。严重感染、虫数极多时,应分部位分次涂药,以防一次杀虫过多,吸收中毒。由于虫体到达背部时间不一,在整个流行季节,要涂药2~3次。最近把药物制成易吸收的浇注剂,直接浇注于背部,即可吸收杀虫。内用药物杀死移行发育中的早期幼虫,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流行地区,浇注可在一年中的4~11月间进行。12月至翌年3月因幼虫在食道和脊椎,不宜用药。在成蝇活动季节,在牛体喷洒药液,杀死卵内孵出的幼虫,也可收到保护牛只,降低感染的作用。

三、绵羊和山羊病

(十四)肺腺瘤病

肺腺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肺脏肿瘤性传染病。以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湿性咳嗽和水样鼻漏及肺部形成腺体样肿瘤为特征。

【病原】

绵羊肺腺瘤病与多种病毒有关,包括疱疹病毒和从肿瘤组织中培养出的慢病毒。尚未证实但普遍能被接受的观点认为,绵羊肺腺瘤病是由还不能在体外培养的一种反转录病毒所引起。

【流行病学】

病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胎盘而使羔羊发病。本病仅感染绵羊,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绵羊均可发病,但以美利奴绵羊的易感性最高。成年绵羊,特别是3~5岁的绵羊发病较多;母绵羊比公绵羊发病多。同群的山羊偶可感染。

本病以散发为主,有时也能大批发生。冬季寒冷以及拥挤环境,可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2个月至2年,人工感染为3~7个月。

呼吸困难,咳嗽,呼吸道积液,当头下垂或居高临下时,从鼻孔流出稀薄分泌物。听诊肺部湿性浊音,叩诊有浊音。体温一般正常。

【病理变化】

病变局限于肺和心脏。早期肺尖叶、心叶、膈叶前缘出现弥散性灰白色肿瘤样结节,呈粟粒至枣核大,稍突出于肺表面。许多结节融合成肿块,使病变部位变硬,失去原有的色泽和弹性,像煮过的肉或呈紫肝色。

【诊断】

1.由于本病毒不能进行体外培养,因此尚无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方法。可根据流行病学,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

2.鉴别诊断。

应与梅迪病(不流鼻液、干咳)、巴氏杆菌病(发热、败血症状、大叶性肺炎、多呈急性经过,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巴氏杆菌)区别。

【防制】

建立无病畜群,加强检疫,淘汰病畜,定期消毒。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和免疫手段。

(十五)传染性脓疱

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丘疹、脓疱、溃疡并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

【病原】

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具有抗原多型性,在补体结合实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中,该病毒与其他副痘病毒,如假牛痘病毒、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干燥痂皮中的病毒能够在7℃存活23年,但病毒对高温及氯仿敏感,60℃30分钟可杀死。病毒对大多数消毒药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羊及隐性感染羊。尤其是病羊痂皮带毒时间长,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经接触黏膜或皮肤伤口感染。健羊接触病羊以及受污染的器具、栏舍、牧场、饮水均可感染。

感染动物以绵羊和山羊易感,尤以3~6月龄羔羊最易感。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季多发。一旦发生,常呈流行性;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羊群一旦被污染不易清除,可连续危害多年。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4~7天。

临床上分为头型、蹄型与乳房型。

头型:为常见病型。在唇、口角、鼻和眼睑出现小而散在的红斑,很快形成籽麻大的结节,继而成为水疱和脓疱,后者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褐色的疣状硬痂,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

口腔黏膜也常受害。在唇内、齿龈、颊内、舌和软腭上,发生灰白色水疱,其外绕以红晕,继而变成脓疱和烂斑;或愈合而康复,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疡,发生深部组织坏死,少数病例可因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

蹄型:只发生于绵羊,多单独发生,偶呈混合型。在蹄冠、蹄叉和系部皮肤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即成腐蹄病。

乳房型:母羊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烂斑和痂垢(多因羔羊吃奶而传染)。公羊的阴鞘肿胀,阴鞘和阴茎上发生小脓疱和溃疡。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组织包埋切片,电镜观察。

血清学检查:可用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等诊断。

病料采集:应采取水疱液、水疱皮和溃疡面组织送检。

3.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