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24

第24章 三类动物疫病(1)

一、多种动物共患病

(一)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性或全身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等。主要侵害幼畜、雏禽。

【病原学】

病原为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杆菌,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大肠杆菌为埃希氏菌属,代表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寄生菌,绝大多数血清型不致病,少数血清型(O157∶H7)引起人、动物致病。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微荚膜抗原(K)组成,已发现的O抗原有170多种,H抗原有50多种,K抗原有100多种,这三种抗原相互组合可构成几千个血清型。

该菌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常用的消毒药如2%~3%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新洁尔灭等均易将其杀死。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耐药菌株。

【流行病学】

病畜(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当仔畜吮乳、舔舐或饮食时,经消化道而感染。此外,牛也可以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鸡也可经呼吸道感染,或病菌经入孵种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

猪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

1.仔猪黄痢

【流行病学】

带菌母猪经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乳头和皮肤,仔猪吃乳或舔母猪皮肤时,食入本菌感染。发病的仔猪又从粪便排出大量病菌,污染外界环境,通过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给其他母猪和仔猪,形成新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少数经产道感染。

主要发生于1周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同窝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100%,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较为严重。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得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潜伏期8~24小时。仔猪出生数小时突然发病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发病。主症为拉黄色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片,迅速消瘦、脱水、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

尸体严重脱水。胃黏膜红肿,胃充满乳汁,内有凝乳块。肠壁变薄,黏膜肿胀、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状出血,肝、肾有小的凝固性坏死灶。

【诊断】

根据临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学和血清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红痢等鉴别。

【防制】

为做好综合预防工作,应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保持圈舍清洁;母猪临产前7~10天内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进行预防;注意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和临产猪猪体、乳房、阴部等部位的消毒。

母猪产前15~30天免疫大肠杆菌K88ac-LTB双价工程基因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二价灭活菌苗或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动物微生态制剂如止痢宁、调痢生、抗痢宝及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如NY-10菌株、SY-30菌株等)制剂等在吃奶前投服,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此外,在本病常发的地区,仔猪产后12小时内全窝口服或注射给抗菌药,连用数天,可以防止发病,但不能与动物微生态制剂同时使用。

仔猪发病时,应立即全窝给药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治疗3~5天,如庆大霉素,肌注4~7毫克/千克体重,1次/天;或环丙沙星,肌注2.5~10毫克/千克,2次/天等。严重病例,应立即静脉补液或喂服糖盐水(5%葡萄糖,0.9%食盐)50~100毫升,2次/天,同时口服次碳酸铋或鞣酸蛋白止泻药,1次/天,可起到很好疗效。

2.仔猪白痢

【流行病学】

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发病最多,7天以内或30天以上发病的较少。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突然换料、受凉等各种不良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

以10~30日龄仔猪排乳白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糨糊状粪便为特征。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腥臭、黏腻。病程2~7天,能自行康复,死亡少。

【病理变化】

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脱水,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仔猪红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相区分。

【防制】

仔猪白痢的免疫预防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参照仔猪黄痢。此外,仔猪注射抗贫血药或给母猪加喂抗贫血药,如硫酸亚铁250毫克、硫酸铜10毫克、亚砷酸1毫克,1次/天。生产前后1个月使用,可显著减少本病的发生。

治疗方面除参照仔猪黄痢治疗方法外,还可用磺胺脒、次硝酸铋、含糖胃蛋白酶等量混合,7日龄仔猪0.3克/次,14日龄0.5克/次,21日龄0.7克/次,30日龄1克/次,重病3次/天,轻病2次/天,一般服药1~2天后可愈。或用士霉素与适量红糖混合供仔猪自由饮用。

3.猪水肿病

【流行病学】

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仔猪,特别是断奶后1~2周的仔猪,发病多为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仔猪。发病率低,病死率高(90%),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春季和秋季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临床症状】

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突然,体温无明显变化,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叫,突然前冲;各种刺激或捕捉时,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呈游泳状;常见眼睑、结膜、齿龈水肿,有时水肿波及颈、腹皮下;病程数小时至7天,致死率90%。

【病理变化】

胃大弯和贲门部胃壁水肿,切开水肿部呈胶冻样;上下眼睑、结肠系膜及淋巴结水肿;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后形成胶冻状。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

【防制】

仔猪断奶时应注意饲养管理,不要突然换料,并防止饲料单一和蛋白质含量过高,同时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在断奶前后,可根据情况适当限饲,并及时补铁、补硒和维生素E,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如注射富铁力或牲血素,0.1%亚硒酸钠,能有效补充铁和硒的不足);加强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在仔猪出生后接种猪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多价苗或灭活苗。

采取抗菌消肿,解毒镇静,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强心利尿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旦发现症状时肌注20%安钠加1毫升,呋喃苯胺酸注射液0.25毫升,同时腹腔注射50%的葡萄糖液5~10毫升,次日腹腔注射50%葡萄糖液10毫升。在水肿病初期用新斯的明、维生素B1、地塞米松,晚期另加ATP、维生素C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对发病仔猪可在饲料中加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肌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等,2次/天,连用2~3天。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为多种家禽共患的传染病,病型有败血症、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肉芽肿、肿头综合征、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等系列疾病。

【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日龄禽类均可感染发病,以鸡、火鸡、鸭最为常见,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病禽和带菌禽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通过污染的蛋壳,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食具、垫料及粉尘传播。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呼吸道,但也可通过消化道、蛋壳穿透、交配感染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和气温多变季节多发,同时饲养管理、营养、应激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症状与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病禽急性表现为呆立一旁,缩颈嗜眠,口、眼、鼻孔处常附黏性分泌物,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或废绝,病死率5%~10%。慢性表现为长时间的下痢,病程达十余天。各种病型剖的病变如下。

急性败血型:常见病型,3~7周龄多发,死亡率5~10%。病变为肠浆膜、心外膜、心内膜有明显小出血点;肠壁黏膜有大量黏液,脾肿大数倍,心包腔有多量浆液。

气囊炎型:常见病型,幼禽多发。气囊增厚,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呈灰白色,由此继发心包炎和肝周炎,心包膜和肝被膜上附有纤维素性伪膜;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量、混浊;肝肿大,被膜增厚,被膜下周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滑膜炎型:多见于肩、膝关节,关节明显肿大,滑膜囊内有不等量的灰白色或淡红色渗出物,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

全眼球炎型:眼结膜充血、出血,眼房液混浊。

卵泡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型:产蛋期鸡感染时,卵泡坏死、破裂,输卵管增厚,有畸形卵阻滞,卵破裂溢于腹腔内;有多量干酪样物,腹腔液增多、混浊,腹膜有灰白色渗出物。

脐炎型:幼雏脐部受感染时,脐带口发炎,多见于蛋内或刚孵化后感染。

肉芽肿型:生前无特征性症状,主要以肝、十二指肠、盲肠系膜上出现典型的针头至核桃大小的肉芽肿为特征,其组织学变化与结核病的肉芽肿相似。

【诊断】

根据特征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依靠实验室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

【防制】

管理预防:首先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注意控制温湿度和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污染,禽舍和用具经常清洗消毒,种禽场应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避免诱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

免疫预防:国内已研制成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苗,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一般免疫程序为7~15日龄、25~35日龄、120~140日龄各一次。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制苗菌株最好是针对性强或自场分离株效果较好。

药物预防与治疗:药物预防有重要意义,一般可在雏禽出壳后开食时,在饮水中投0.005%氟哌酸或0.03%庆大霉素等饲喂3~5天预防效果好。病禽可选用敏感药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哌酸、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磺胺类、氟苯尼考等,轻病禽用药据用量拌水饲喂,重病禽肌肉注射用药,连续给药3~5天,高敏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另外,还可使用中草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常用的有大蒜、穿心莲、黄连素、鱼腥草等。

羔羊大肠杆菌病

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少部分通过子宫内感染或经脐带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侵害6周龄内的羔羊,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患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

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也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多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

下痢型:多发生于2~8日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状,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病死率15%~17%。

【病理变化】

败血型胸、腹腔和心包见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样物;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许多小出血点。下痢型主要为急性胃肠炎变化,胃内乳凝块发酵,肠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肠内混有血液和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汗或充血。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下痢相区别。

【防制】

主要对母羊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生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羔羊的保暖。特异性预防可使用灭活疫苗,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卫康1∶200~1∶400消毒。发病羔羊用W-h特效肠炎灵肌肉注射(以痢菌净计),每次每1千克体重2毫克(0.1),一日2次。待症状消除后,再继续使用1~2次巩固疗效。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0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

犊牛大肠杆菌病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

【流行特点】

10日以内犊牛易发,气候应激、饲养管理、卫生不良、初乳不及时等可促发。

【临床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败血症:也称脓毒型。潜伏期很短,常于病后1天内死亡。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粪似蛋白汤样,淡灰白色,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

中毒型:也称肠毒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不安、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肠炎型:也称肠型,体温稍有升高,主要表现为腹泻。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而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

注意与犊牛沙门氏菌病、牛轮状病毒等相区别。

【防制】

1.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可保证初乳的质量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保证母牛适当运动,提供良好的干草,控制精料量,防止过肥,脂肪肝。牛舍温度适宜,干燥、清洁。

2.加强对犊牛的饲养管理。

3.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抑菌消炎,补液补碱以防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调解胃肠机能。

兔大肠杆菌病

本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兔、幼兔肠道传染病,以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特征。

【病原】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该菌为两端钝圆的中等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抵抗力中等,在水中能存活数周到数月,一般消毒药能将其迅速杀死。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是兔肠道内的常在菌一般不引起发病,当气候环境突变、饲养管理不当及患有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引起仔兔抵抗力降低时而发病。该菌在病兔体内增强了毒力,排出体外可经消化道传播引起暴发流行,造成大批死亡。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20日龄到4月龄仔兔易感,其中20日龄到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最高。

【症状与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