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23

第23章 二类动物疫病(17)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呈散发或不发生。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

因症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

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检一般无肉眼病变。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诊断】

1.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荧光抗体试验、抗血清中和试验或病毒分离培养。

【防制】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千克鱼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一经发现患病,必须销毁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鱼,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七十一)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简称EUS)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时和大降雨之后发生,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

【病原】

病原是丝囊霉菌,革兰氏阴性菌,但病毒和细菌在继发感染中给病鱼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流行情况】

为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的季节性流行病。1971年发现于日本养殖的香鱼。疾病已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亚、南亚、东亚等地流行。美国的鲱鱼溃疡病与本病非常相似。已确诊有50多种鱼可感染此病。但罗非鱼、遮目鱼、鲤鱼对此病有抗性。此病大多在低水温期和大降雨后发生。

【症状】

早期病鱼不吃食,鱼体发黑。病鱼漂浮在水面上,有时变得不停地游动。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后期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背部和躯干部溃烂。

【诊断】

1.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方法确诊。

2.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直径1.2~3微米)。刮开损伤部位后通常可以看到霉菌、细菌并发寄生虫的症状。

3.确诊需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防治】

1.清除病鱼,消毒池塘水,改善水质。

2.鱼塘经常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类消毒剂消毒,调节水质。

3.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以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4.饲料提倡营养均衡,不携带病原,尽可能消毒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等。

5.发病时,采用外消与内服氟苯尼考、氟哌酸、强力霉素等药物同时进行,可收到较好效果。每千克鱼体重用20~40毫克,拌料投喂。

6.鉴于此病并发症较多,建议使用“博灭”等表面活性剂,结合投喂“强克”系列药物,疗效明显。

十、甲壳类病

(七十二)桃拉综合征

桃拉综合征是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对虾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红额角对虾、南方白对虾、中国对虾等。OIE将其列为需要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对虾桃拉病毒。

【流行情况】

主要在夏季流行,14~40日龄虾多发。危害品种:南美白对虾、红额角对虾、南方白对虾、中国对虾。可分为急性感染期、过渡感染期和慢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病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虾细小附肢(如末端尾肢或腹肢),可看到病灶处上皮坏死,在蜕皮D阶段晚期虾壳会变软,且虾大量死亡。过渡感染期病虾体表有多处不规则黑色沉着。慢性感染期的虾无感染症状,但可能终生带毒,并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虾,还可垂直传播。

【症状】

体型消瘦,甲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死亡率高达80%~90%。

【防治】

1.预防为主,虾池及池水严格消毒,池水深度要达2米以上,使用增氧机,尽量保证水环境良好与稳定;使用高健康苗种。

2.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C、葡聚糖、肽聚糖等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3.每100千克饵料添加板蓝根50克加三黄粉200克,内服,连喂1周。

4.外用溴氯海因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第2天停药1天,第3天再泼洒1次。

(七十三)黄头病

又称黄鳃病。由黄头症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危害斑节对虾、对虾的中晚期仔虾。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黄头症病毒,呈杆状,有囊膜,单链RNA,病毒粒子(50~95)纳米×(130~380)纳米,属单链RNA病毒。

【流行情况】

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后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流行。它可引起包括南美白对虾在内的多种对虾发病,并可与白斑综合症病毒合并感染,危害幼虾、成虾,死亡率高达80%~90%。

【症状与病理】

病虾活力低下,摄食量剧减,游动迟缓,不规则地流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或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主要感染鳃组织、淋巴器官、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等。该病毒毒力较强,养殖对虾被病毒感染后常常1天内完全停止摄食,3~5天内可全军覆灭。

【诊断】

通过临死虾的鳃、皮下组织压片、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可以见到大量圆形嗜碱性细胞质中的包涵体,利用RT-PCR或核酸探针可得到确诊。

【防治】

1.亲虾检疫,确认不带黄头病毒方可引种;孵化设施用聚维酮碘、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消毒处理。

2.虾苗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

3.发现带黄头病毒种群及时隔离、扑杀;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处理。

4.控制养殖密度,使用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和较高的溶解氧。

5.选用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C和矿物质,保持对虾健壮体质。

6.流行季节用聚维酮碘、双链季胺盐结合碘、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消毒。

7.发病初期用维生素C泼洒,结合碘制剂消毒。

(七十四)罗氏沼虾白尾病

罗氏沼虾白尾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疾病,又称白体病、白浊病、肌肉坏死病。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该病发病率高、流行面广、危害大,可在数天内发生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成为罗氏沼虾养殖的主要威胁。

【病原】

病原至今尚未明确,可能由病毒、细菌交叉感染引发。但池塘底质条件差,水质差,溶氧不足,温度偏高,苗种运输条件差,易导致该病发生,尤其是上述因子突变,更易发生此病。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4月份(即大棚暂养期)至7月份(即虾苗放养到大水体后1个月左右),主要危害个体的规格为0.5~5厘米左右。

【主要症状】

病虾体色发白,尤以尾扇部位为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前扩展至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所有发白之处,肌肉均坏死,甲壳均变软,死亡前头脑部与腹部分离。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沉水而死。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换水,注入新水及增氧。

2.严把罗氏沼虾苗种质量关。要选择亲虾个体规格大的(每千克40尾左右的)、淡化时间在72小时以上的、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尤其要注意已发病的苗种绝对不能购买。

3.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虾体受伤。

4.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放养密度,保持优良水质,增强虾体抵抗力。

5.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

6.一旦发生此病,要果断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放水清塘,重新放养。

【治疗方法】

内服与外用同步进行。外用杀菌消毒,一般交替使用碘制剂和氯制剂,用1次后,隔3~5日再用1次即可。内服药中、西结合,急性发作期用抗菌药每千克饲料添加2~5克,中草药(板蓝根、三黄粉等)每千克饲料添加10克,疗程5~7天。

(七十五)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国际通用名称为核型多角体杆状病毒病)是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及对虾杆状病毒(BP)引起的多种对虾的传染病,以虾体变色、肠发炎、肝胰腺肿大及细胞核内出现金字塔状包涵体为特征。

【病原】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杆状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成员,为条件致病病毒。目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是对虾白斑病毒(WSV)、陶拉(Taura)综合征病毒(TSV)以及黄头病病毒(YHV)。WSV又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我国曾广泛传播,当时误认为杆状病毒。

【流行情况】

病虾和带毒虾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通过消化道侵害肝胰腺和中肠上皮。本病主要危害斑节对虾,长毛对虾也感染本病。桃红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蓝对虾、长毛对虾、许氏对虾、缘沟对虾、加州对虾等十几种对虾均可感染,尤以对桃红对虾、褐对虾、万氏对虾和缘沟对虾危害最大。

本病可危害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以幼体受害最严重,通常表现为急性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虾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鳃上及体表易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

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的包涵体。

【诊断】

1.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取病虾鲜肝胰腺组织,加1滴0.1%孔雀绿水溶液,压成薄片,用光镜检查。包涵体被染成绿色,颜色比肝胰腺中其他球形物,如核仁、脂肪滴的颜色深。

按常规方法制备病虾肝胰腺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检查,发现上皮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个或多个球形嗜酸性包涵体,核及细胞结构被破坏,坏死的细胞周围有多层细胞围绕。

制备病虾中肠腺的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在包涵体和核质中可看到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防制】

加强检查,发现携带病毒的对虾,要及时销毁,池塘要彻底消毒。加强对幼体的监测,发现病毒感染,立即销毁、消毒。改善水质,合理养殖密度,预防本病发生。

(七十六)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简称IHHN)是由细小病毒感染对虾引起的传染病。

【病原】

病原属单链DNA细小病毒科。病毒粒子呈20面体立体对称,为球形,无囊膜,直径22纳米,具有一个4.1Kb的单链RNA基因组和核内复制体。

【流行情况】

世界各地(美洲、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流行。引起红额角对虾90%的死亡率,但对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则只引起生长缓慢和表皮畸形,不出现死亡。

【症状与病理】

该病毒对对虾幼体感染力较强,会造成大量死亡。患病幼体摄食减少,常浮于水面,甲壳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濒死对虾体色明显变蓝,腹部肌肉混浊,病虾会在池中慢慢升起,静止一会后翻滚,接着腹面朝上沉入池底,几小时内重复此过程直到筋疲力尽或被其他健康虾吃掉。成虾被该病毒感染后一般呈无症状带毒状。

病毒主要感染表皮、前肠和后肠的上皮、性腺、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的细胞,很少感染肝胰腺。病虾的皮下组织、造血组织、触角腺、神经组织、淋巴器官等为主要靶组织。细胞核肿胀,胞核内有嗜曙红的呈晶体状排列包涵体,染色质向边缘移动。

【诊断】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到上述组织的细胞核内明显有包涵体,带包涵体的细胞核肥大,染色质边缘分布,可以初步诊断对虾感染了细小病毒。可以取血淋巴或取附肢(如腹肢)用PCR、DNA探针检测。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行健康养殖。

1.每亩用“虾康灵”“富溴”“宝康精碘”500克,进水30公分,彻底清塘清毒。

2.严格检测种苗,严防虾苗携带病毒。

3.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4.保持虾池溶氧充足,经常进行水质检测。

5.发病区域,关闭进水系统,以免交叉感染。

(七十七)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是由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感染对虾所致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现于南美。在亚洲,已证实传入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等地区也有报道。

【病原】

病原为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毒颗粒呈20面体,直径40纳米,为双链RNA病毒。

【流行情况】

该病的易感种类是南美白对虾,主要感染60~80天的幼虾。该病毒能造成全身肌肉组织坏死,一般情况下,病理死亡发生缓慢,死亡率不高,但整个养殖过程都有死亡,累积死亡率达到70%。该病发病温度通常在30℃左右。

【临床症状】

病虾停食,反应迟钝,聚集在池塘的角落,体色发白;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开始在腹节末梢和尾扇,移去腹节的表皮,感染处可见白色或不透明的白色组织。

【诊断】

当发现南美白对虾、特别是仔虾,在养殖过程长时间持续不断发病死亡,且难以有效防治时可初步诊断;用PCR、Westernblot、DNA原位杂交法等可确诊。利用DNA的分子探针还可检测病毒的隐性感染。

【防制】

该病是新发病害,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措施以预防传入和提高对虾综合免疫能力为主。重点有以下三点:

1.养殖者加强对苗种和亲本引进的管理,尤其是有从南美或东南亚引种经历的养殖场,要实施严格检疫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PCR、核酸探针法技术等,开展病毒的隐性感染的检测,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2.要积极推广生态养殖虾的模式。采用生态调水技术、发展立体混养模式,通过混养和轮养等方法,减少病毒在养虾池中大量富积的可能性。

3.加强国家层次的监测,一旦确诊,立即采取应急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