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22

第22章 二类动物疫病(16)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虫体。患病初期取鳞片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鳃丝之间有虫滋养体,呈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团块,有的还在做旋转运动。患病后期取鱼体表黏液做水浸片,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许多旋转运动的虫体;或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盛有海水的白瓷盘中用解剖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如看到有小虫体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确诊。

诊断上应注意和黏孢子虫病的区别。患刺激隐核虫病的鱼体体表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籽略小,体表黏液较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隐核虫游动;相反,患黏孢子虫病的鱼体白点大小不等,有的呈块状,鱼体黏液很少或没有,观察不到虫体游动现象。

【预防措施】

刺激隐核虫有胞囊保护,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很强,生产中治疗该病比较困难,故平时养殖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加强预防措施,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鱼苗放养前,养殖池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严格消毒,彻底杀灭池中残存刺激隐核虫的胞囊。2.放养密度不宜太大,根据养殖鱼类生长情况,及时合理分池防止病害水平传播。3.高温发病季节注意加大水交换量,定期泼洒消毒剂,保证水质清洁、溶氧充足。4.养殖过程中定期洗刷养殖池,坚持认真清扫池底,保证池底整洁。养殖用具比如刷子和捞网等定期消菌,专池专用。5.投喂高质量全价饲料,定期补加VE、VC,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抗病力。6.进水口安装过滤网,过滤掉杂鱼、虾和水草杂物,以防刺激隐核虫胞囊随之带进养殖池。7.清池、分池等日常操作应避免鱼体受伤,操作后要用抗生素进行药浴,以防出现伤口被病原菌继发感染。8.养殖过程中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查明原因后及时采取对应措施。9.高温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可进行药浴预防,经常进行镜检,发现此病要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

用市售30%双氧水100~150ppm药浴,每天浸浴1次,每次1~2小时,连续4~6天。每次药浴后,需清扫池底或将鱼转移到新池,以防脱落的虫体再次附着,加大换水量,有条件者可向养殖池中输送纯氧,可增强疗效。药浴同时投喂VC、VE和鱼肝油等加强营养,以尽快恢复体质;也可以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来治疗,用醋酸铜0.1~0.2ppm或用硫酸铜2~3ppm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4~6天,及时清扫池底,加大换水量。使用硫酸铜治疗刺激隐核虫病应注意小剂量的硫酸铜对该病不但无效,而且会刺激虫胞囊形成,促使虫体繁殖,加快病情恶化。

(六十五)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鱼池多年未清塘,淤泥厚,水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滋生。鱼体体质下降也是致病条件之一。

【病原】

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嗜水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大多呈杆状,也有稍弯曲;无芽胞,无荚膜;多数单个,少数双个排列;极生单鞭毛,强烈β溶血,兼性厌氧;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及肠毒素毒性,抗胰酶。

【流行情况】

本病是我国近年来淡水养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等特点,最初称之为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本病在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主要危害鲢、鳙、鲤、鲫、团头鲂、白鲫、黄尾鲴、鲮等鱼。近年来,名优鱼类,如鳜、斑点叉尾等也有病例报告,主要危害一足龄以上的鱼,但近年来已扩大到2月龄的鱼种。池塘混养中最早发病的是鲫、白鲫或鲢,随后为团头鲂和鳙,以28℃~32℃时为高峰。

【症状】

早期,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发展,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无食物。有的鳃灰白色,有少量紫色,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诊断】

根据池鱼活动、摄食和病鱼症状以及流行情况,可对该病作出诊断。对于发病严重,面积较大的鱼塘可进行水质分析。

【预防措施】

1.彻底清理鱼塘。一是分期分批清除淤泥。有机质沉积太多,淤泥太深,是致使细菌性败血症暴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是生石灰消毒。

2.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在成鱼塘放养鱼种时,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1次。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应当合理。特别是放养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来定,不能过密。

4.定期进行药物预防。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0.067公顷水深1米用15~20千克。在泼生石灰的第2天,用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内服药连喂数天。

【治疗方法】

1.第1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0.067公顷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千克,以改良水质,第2天至第4天内服败血宁,每100千克鱼每天用药量为25克。先将该药与等量面粉拌和,然后均匀拌入细米糠中,加水浸泡约2小时,晒干后再揉成粉末状,1天用量分两次泼洒投喂。3天1个疗程。

2.在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时,第1天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或三氯异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药0.4克1次)。第2天至第4天投喂败血宁,用法和用量同上。

3.内服药:①康复王-A型鱼药:每100千克鱼体重用250克(或用浓缩型50~100克),也可按每100千克饲料添加5~8千克(或用浓缩型1~2千克),连用3~5天。②止血灵:每100千克饲料加200克(每天每100千克体重用6~8克),连用5~10天。③康复王-特克散:每100千克饲料添加本品500克(每天每100千克鱼用本品15克拌饵投喂),连用5~10天。

外用药:康复王-强力菌毒杀,每亩(水深1米)用固体物100克,活化剂150克,分别溶于2千克水中,再混合放置10~20分钟,再加25千克水稀释,全池泼洒。

(六十六)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或称脑脊髓炎、空泡性脑-视网膜病)是由p型诺达病毒感染而致鱼类的传染病。仔鱼和稚鱼易受感染,病死率达90%以上,甚至100%,成鱼也可受害。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海水鱼类,引起暴发性流行的重大病害之一。

【病原】

病原为p型诺达病毒。属诺达病毒科β诺达病毒属。该病毒包括4种血清型,即红鳍东方纯神经坏死病毒、拟碜神经坏死病毒、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毒粒子呈20面体结构,大小为25~30纳米,病毒基因由两段单链RNA组成。

【流行情况】

该病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两种途径传播。主要流行于石鲷、石斑鱼、红鳍东方鲍等鱼的仔鱼和幼鱼,病死率极高,可达100%,也有部分种类的成鱼会被感染。目前,已知受病毒感染的鱼类达40多种,包括鳗鲡目、鳕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纯形目5个目17个科。多在水温22℃~25℃时发病。

【症状及病理】

患病鱼漂游于水面,并伴随有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等不同的神经症状,部分鱼眼盲,体弱,不摄食,体褪色或发黑,但未见出血或糜烂。组织学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和视网膜出现严重的坏死、空泡化,通常前脑损伤程度比后脑和脊髓要严重。

【诊断】

运用组织切片观察可见神经组织、视网膜等神经系统的细胞组织中空泡样结构;用ELISA方法、PCR法及电子显微镜可以确认病原和病毒。

【防制】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1.选择健康无病毒的亲鱼进行苗种培育,可用PCR法检测亲鱼的生殖腺,并检测产卵前亲鱼血浆中的抗体水平。

2.消毒受精卵可有效地灭活卵表面的病毒,以2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15分钟,或用5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5分钟;也可用臭氧处理过的海水洗卵3~5分钟。

3.对育苗室、育苗池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对该病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卤素类、乙醇类、碳酸及pH值12的强碱溶液,如用次氯酸钠50毫克/升处理10分钟。

4.及时捞出死鱼深埋,并进行池水消毒。

(六十七)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感染鱼类所致。主要危害河鲈、虹鳟、六须鲇鱼等鱼类。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有流行。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野生河鲈、养殖虹鳟、欧洲六须鲇鱼等鱼类,亲鱼、鱼苗易受感染。传染来源为新引进的水生动物。感染鱼大量发病死亡,危害严重。

【主要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顺流飘起,或急剧狂游,突然死亡;病鱼体发黑,腹腔积水,胸鳍或背鳍充血;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表现为肝、脾、肾颜色变淡、苍白。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主要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死鱼、鱼副产品和潲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鱼塘净化消毒,采取国内移运控制等措施。

(六十八)斑点叉尾病毒病

斑点叉尾病毒病是由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斑点叉尾的鱼苗、鱼种大批死亡,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鳍基、腹部和尾柄处出血的一种鱼病。流行于北美地区,是口岸检疫对象之一。

【病原】

疱疹病毒I型,属疱疹病毒科,通称斑点叉尾病毒。20面体,162个壳微粒,双股脱氧核糖核酸,有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75~200纳米。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热敏感。病毒在池底淤泥中迅速失活。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

【流行情况】

斑点叉尾疱疹病毒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美国流行,该病现已在北美地区流行。目前报道,自然暴发病仅仅是斑点叉尾的鱼苗和鱼种。人工注射病毒可以使白叉尾、长鳍叉尾、斑点叉尾与长鳍叉尾杂交种患病,口喂及浸浴则不患病,病毒对宿主有很强的选择性。流行适温为28℃~30℃,在28℃时14天内死亡率达94%,19℃时死亡率仅14%。人工感染后,肾脏在24小时分离到病毒,肝脏及肠则需在70小时分离到病毒,脑在96小时才分离到病毒。人工感染鱼苗,水温25℃~35℃,在1周内出现症状;水温低,则症状出现较慢。斑点叉尾成鱼带有病毒是传播源,带毒鱼可能通过尿排毒,易感鱼可能由鳃感染。

【症状及病变】

斑点叉尾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当年鱼,水温在25℃以上会突然发生较高的死亡率,7~10天内大多数鱼暴发流行,属急性型。病鱼中通常有20%~30%的鱼尾向下、头浮在水面;有些鱼尤其在惊动时常出现痉挛式旋转游动;临死前病鱼反应迟钝,侧卧,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悬挂状,然后沉入水下死亡。病鱼眼突出,表皮发黑,鳃发白,鳍条和肌肉出血,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后可见到体内有黄色渗出物,肝、脾、肾出血或肿大。胃内无食物,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变化是肾管和肾间组织的广泛性死亡。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最后确诊需采用血清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技术、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联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等。

【防制】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在加水时带入野杂鱼。

2.发病地区,养殖对斑点叉尾疱疹病毒病有抵抗力的长鳍叉尾刨和斑点叉尾杂交种、白叉尾、长鳍及尾等。

3.将水温降低到20℃以下,可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4.人工免疫。

(六十九)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鲑、鳟鱼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鱼狂游和造血器官坏死为特征。OIE将其列为需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

【流行情况】

传染源为病鱼。主要经水平传染,病毒可借助水、食物、鱼卵、精液、尿、粪便等媒介传播。

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均可感染。以开食2个月左右的幼鱼最易感染,病程急,死亡率高达50%~100%。成鱼一般不发病,但可起携带、扩散病毒作用。银大马哈鱼对本病不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到初夏、水温在8℃~10℃时多发。水温高于15℃,一般不发病。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4~6天。

病初稚鱼和幼鱼死亡率突然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且常拖着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黏液粪便。呈昏睡状,随水漂浮;或狂游乱窜,打转。鱼鳃苍白,鳍基部出血。

【病理变化】

以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表现为前肾、脾出血、坏死。严重的肝、脾、肾色泽减退、苍白。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用EPC或BF-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ELISA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

样品采集:有临床症状的鱼,取整条幼鱼,或成鱼的肾、脾、脑等。无临床症状的鱼,取肝、脾、脑等。

【防制】

鱼卵要消毒,禁止转运感染的鱼卵、鱼苗及污染的水等;以鱼的内脏作为鱼苗、鱼种的饵料时,必须煮熟后再投放。

(七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又名鳟鱼腹水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虹鳟鱼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本病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日本也有检出的报道,致死率高,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OIE将其列为需要向OIE申报的动物疫病。

【病原】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数年。病毒感染细胞及其细胞病变只在pH7.6~7.8的范围内才能发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适宜。

【流行情况】

传染源为病鱼、带毒鱼及污染的水。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

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鱼及少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