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卵囊可采取肠黏膜的白色小结节、肝脏的白色结节压片检查,或取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必要时采取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卵囊。
【防制】
加强兔场管理,成年兔和小兔分开饲养,断乳后的幼兔要立即分群,单独饲养。保证饲料新鲜及清洁卫生,饲料应避免粪便污染,每天清扫兔笼及运动场上的粪便,定期消毒。
可采用莫能霉素等药物预防本病发生。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治疗药物可用磺胺甲氧嘧啶、呋喃唑酮等。
发现病兔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兔应隔离、治疗或扑杀,病死兔的尸体、内脏等应深埋或焚烧。兔笼、用具等应严格消毒,兔粪堆积发酵。消灭兔场内的鼠类、蝇类及其他昆虫。
八、蜜蜂病
(五十九)美洲幼虫腐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又名臭子病、烂子病)是由幼芽虫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和蛹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以子脾封盖下陷、穿孔,封盖幼虫死亡、蛹舌现象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幼虫芽孢杆菌,菌体呈杆状、链状排列,周身具有鞭毛,能运动,可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一端或中间,椭圆形。病菌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不易根除。
【流行病学】
带有病死幼虫尸体的巢脾、被污染的饲料和花粉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体内。病菌通过蜂王产卵、内勤蜂清扫尸体等污染花粉房、蜜房及感染健康幼虫。误将带菌蜂蜜、花粉喂蜂,随意调换子脾,盗蜂、迷巢蜂进入等是造成蜂群间传播的重要原因。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出售带病的蜂群、蜂蜜、蜂蜡、花粉以及引种和异地放牧引起。
工蜂、雄蜂、蜂王的幼虫期均易感,西方蜜蜂比东方蜜蜂易感。黄蜂也易感。
本病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并常造成全群或全场的覆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7天左右。《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5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患病幼虫多在封盖后死亡,尸体淡棕黄色至深褐色,腐烂成黏胶状,挑取时可拉成长丝,有腥臭味;之后尸体干枯,黑褐色,呈典型的鳞片状,紧贴在巢壁下侧,不易被工蜂清除。
染病子脾封盖潮湿、发暗、下陷或穿孔;如蛹期发病死亡,则在蛹房顶部有蛹头突出(称蛹舌现象)是本病的典型特征。
【诊断】
1.对可疑为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蜂群,随机取样3~5群,从中取出老熟封盖子或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如发现子脾、幼虫和蛹死亡的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即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微生物学诊断:采用细菌学检查,挑取可疑为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尸体少量,进行涂片镜检。如发现有较多的单个或呈链状排列的杆菌及芽孢时,则可进一步用芽孢染色进行镜检,如发现多数椭圆形游离芽孢时,即可确诊。
牛奶凝聚试验:取新鲜牛奶2~3毫升,放于试管中,再挑取幼虫尸体或分离培养的细菌少许,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合后,置30℃~32℃培养1~2小时。如牛奶凝聚,则为美洲幼虫腐臭病。
【防制】
杜绝病原传入,实行检疫,操作要遵守卫生规程;饲料用蜂蜜要严格选择,禁用来路不明的蜂蜜,禁止购买有病的蜂群。严格消毒,每年在春季蜂群陈列以后和越冬包装之前,均要对蜂群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特别是在有病或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更应进行严格消毒。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将蜂群进行隔离治疗,蜂箱、蜂具都要单独存放和使用。对其他尚未发病的蜂群,普遍用0.1%磺胺嘧啶糖浆进行预防。
(六十)欧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蜂房蜜蜂球菌属蜜蜂球菌属。本菌必须含5%CO2条件下培养,为革兰氏阳性、披针形、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无芽,无运动性,为厌氧乃至微需氧的细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幼虫尸体保存毒力3年,在巢脾或蜂蜜里可存活1年左右,在40℃下,每立方米空间含50毫升福尔马林蒸气,需3小时才能杀死。
【流行病学】
被污染的蜂蜜、花粉、巢脾是主要传染源。蜂房蜜蜂球菌能在尸体及蜜粉脾、空脾中存活多年。蜂群内一般通过内勤蜂饲喂和清扫活动进行传播,饲喂工蜂是主要传播者。蜂群间主要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进行传播。养蜂人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任意调换蜜箱、蜜粉脾、子脾以及出售蜂群、蜂蜜、花粉等商业活动,导致疫病在蜂群间及地区间传播。
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各龄及各个品种未封盖的蜂王、工蜂、雄蜂幼虫均可感染,尤以1~2日龄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易感,在我国以中蜂发病最重。
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夏季少发或平息,秋季可复发,但病情较轻。其次,该病易发于蜂群群势较弱和巢温过低的蜂群,而强群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常常可以自愈。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5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尸体位置错乱,呈苍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色,最后呈深褐色,并可见白色、呈窄条状背线(发生于盘曲期幼虫,其背线呈放射状)。尸体软化、干缩于巢房底部,无黏性但有酸臭味,易被工蜂清除而留下空房,与子房相间形成“插花子脾”。
【诊断】
1.从临床可疑为欧洲幼虫腐臭病蜂群中,抽取2~4天的幼虫脾1~2张,仔细检查子脾上幼虫的分布情况。如发现虫、卵交错,幼虫位置混乱,颜色呈黄白色或暗褐色,无黏性,易取出,背线明显,有酸臭味,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为欧洲幼虫腐臭病,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革兰氏染色镜检:挑取可疑幼虫尸体少许涂片,用革兰氏方法染色,镜检。若发现大量披针形、紫色、单个、成对或成链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致病性试验:将纯培养菌加无菌水混匀,用喷雾方法感染1~2天的小幼虫,如出现上述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症状,即可确诊。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紧缩巢脾,注意保温,培养强群。严重的患病群,要进行换箱、换脾,并用下列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消毒:①用5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煮沸熏蒸一昼夜;②0.5%次氯酸钠或二氧异氰尿酸钠喷雾;③0.5%过氧乙酸液喷雾。
九、鱼类病
(六十一)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病原】
草鱼出血病病毒,又名鱼呼肠孤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中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直径为65~72纳米,20面体的球形颗粒,具双层衣壳,无囊膜,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
【流行情况】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大的病毒性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往往造成大批草鱼鱼种死亡;流行季节在6月下旬到9月底,特别是7月中旬到9月上旬,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在30%~50%,最高可达60%~80%。
【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症主要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三种类型。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其头部先发黑,有时可见尾鳍边缘褪色,好似镶了白边,有时背部两侧会出现一条线白色带,随后病鱼即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会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是鳃带贫血,发白而呈“白鳃”;肠壁充血和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其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白丝”;个别情况下,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要进行病原学、病理学及免疫学诊断。
【防制】
草鱼出血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患病的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加上该病毒的抗药性强,造成药物难以治疗。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彻底清塘,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
2.注射灭活疫苗。对草鱼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当年鱼种注射时间是6月中下旬,当鱼种规格在6~6.6厘米时即可注射。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一冬龄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左右。经注射免疫后的鱼种,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同时还可用浸泡疫苗进行浸泡免疫。
3.每100千克鱼用克列奥一鱼复康50克拌饲料投喂,1天1次,连喂3~5天。在发病季节(7~9月)还可每月用该药2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用3天,对预防出血病有效。
4.在发病季节,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每次用15千克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泼洒1次,也有一定预防效果。
(六十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是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鳜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名鳜暴发性传染病。
【病原】
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流行情况】
气候突变和气温升高、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该病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20℃以下呈隐性感染。危害各种大小的鳜,不仅可以水平传播,而且可垂直传播,鳜在10天内死亡率高达90%左右。
【症状】
嘴张大,呼吸加快加深,失去平衡;部分病鱼鱼体变黑,有时有抽筋样颤动。病鳜体表、口、鳃盖等部位充血;大部分鱼鳃贫血,鳃呈苍白色;常伴有腹水,肝脏肿大出血,胆囊肿胀,脾脏、肾脏坏死;肠内充满黄色黏稠物;心脏淡红色。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将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
【防制】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加强平时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保持水质优良,健康养殖,流行季节注意控制放养密度,适当稀养,投喂适口饵料鱼,提高鱼体抗病力;还可注射多联灭活细胞苗。
(六十三)锦鲤疱疹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死亡率高达80%~100%,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病鱼感染后发病快,在1~2天内死亡。该病毒于1997年在以色列首次发现,先后在瑞典、英国、德国、美国、印尼和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与流行。2002年6月曾在印尼大爆发,造成很大损失。由于该病毒造成病鱼的死亡率极高,疫情难以控制,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为需要向OIE申报的病毒之一。
【病原】
由疱疹病毒引起。属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
【流行情况】
仅感染鲤和锦鲤,并导致80%~100%的死亡率。金鱼、草鱼等混养的鱼不感染。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感染途径同其他疱疹病毒相同,可以通过已感染鱼的体液感染,或是已受感染的养殖场的水体或泥浆。潜伏期通常为14天。但在一定的水温下,或是需要第二次触发的情况下,病毒可以潜伏更长的时间。
【症状】
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2天内就会死亡。临床症状同许多普通细菌与寄生虫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
【诊断】
由于该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用PCR技术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初步诊断。
本病和锦鲤春季病毒败血症和痘疮病的区别:
春季病毒败血症是由RNA帮状病毒引起的,通常在水温5℃到18℃时爆发,这同锦鲤疱疹病毒病有很大的区别;
痘疮病是由另一种痘疮病毒引起的,在鱼的皮肤和鳍条上产生斑点,但在成鱼上不会产生致死效应。
【防制】
目前还没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该病会对锦鲤养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康复的鱼也可能携带病毒。因此,对于已经诊断出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锦鲤以及同池的鱼都应该销毁,对渔池水体和各种设施进行消毒。平时搞好检疫工作,新引进的鱼至少要隔离30天,避免带入病毒。
(六十四)刺激隐核虫病
俗称“白点病”。由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所致。
【病原】
刺激隐核虫,亦称海水小瓜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膜口目、小瓜虫科。该虫体呈乳黄色,球形、卵形或梨形,前端稍尖,成熟的个体直径达0.4毫米~0.5毫米,体内有由4~8个卵圆形团块连接成“U”字形排列的念珠状大核。刺激隐核虫全身披纤毛,能寄生在各种海水硬骨鱼类身上,其生活史按形态大体可分三期:寄生滋养体期,虫体呈卵圆形、个体大,成熟后或受外因刺激下,会从鱼体体表脱落入水,发育形成包囊;包囊虫体期,纤毛退化,包囊虫体开始无性分裂,产生大量纤毛虫,当水温达到18℃~25℃时,幼虫进入水中;感染幼虫期,幼虫感染寄主,开始寄生生活。该类寄生虫钻入鱼体组织后刺激宿主分泌黏液形成胞囊,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这给生产治疗带来特殊困难。
【流行情况】
刺激隐核虫病是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中的常发病害。每年7~10月份,当水温在20℃以上时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工厂集约化海水经济鱼类养殖具有养殖密度大、品种单一、水体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易造成养殖鱼类免疫功能下降,受到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大菱鲆等底栖群集鱼类,鱼体易被粗糙不平的池底划破受伤,增高其受寄生虫感染的几率。该病对海水鱼类养殖危害性较大,大菱鲆、牙鲆、石斑鱼、鱼、尖吻鱼、红笛鲷、黑鲷、胡椒鲷、斑石鲷等常见经济鱼类均易感染发病,患病初期较难发现,故对该病的防治往往被养殖者忽视,而一旦得病后,病情发展迅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平日应定期观察和镜检,一旦发现问题应马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症状及病理】
患病鱼初期摄食量减少,在养殖池中分布散乱、狂游不止,时常翻转身体摩擦池底,开口呼吸频率加快。后期发病鱼的皮肤和鳃受虫体刺激分泌大量的黏液形成白色膜囊将虫体包住,故肉眼看上去病鱼体表和鳃上有许多小白点(俗称“白点病”),病鱼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游动缓慢,池底可见大量白色“粪便”。病鱼体表发炎溃疡,鳍条缺损、开叉,眼角膜浑浊发白,体表呈白点或打粉状白鳞,体表、鳃丝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呼吸困难、张口上浮,最终窒息死亡。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小片变形,毛细血管充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黏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并充满白色黏性分泌物。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