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18

第18章 二类动物疫病(12)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血管损伤致使组织、体腔出血,消化道黏膜的疹性损害,淋巴器官病变和实质器官退行性变化为特征。

【病原】

鸭瘟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甲亚科的成员。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50℃90~120分钟、56℃30分钟、60℃15分钟、80℃5分钟均可破坏病毒的感染性;在22℃条件下其感染力可维持30天,-7℃~-5℃可存活3个月。

在pH5.5~9.0环境中较稳定,经6小时其毒力不降低;在pH3.0或pH10.0的环境中很快被灭活。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禽或带毒禽。自然易感动物仅限于鸭、鹅、天鹅等鸭科动物。病毒分布于病鸭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尤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

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交配、眼结膜感染。以病禽与健禽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与污染环境(水源、栏舍、饲料、用具等)的接触而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水源是重要的传染媒介,由于本病可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吸血昆虫也是传染媒介之一。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家鸭潜伏期一般为3~7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体温升高43℃以上,并稽留至中后期。口渴,沉郁,腿麻痹无力,两翅下垂,强行驱赶时以翅扑地前行。流泪,眼睑水肿甚至粘连,部分病鸭头颈部水肿,故有“肿头瘟”或“大头瘟”之称。下痢,粪便腥臭,呈草绿色。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上覆有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灶,公鸭有时可见阴茎脱垂。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败血性病变,表现有全身皮肤、黏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消化道黏膜出血、炎症和坏死,尤以咽喉部、食道、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假膜最为特征。

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咽喉部、食道黏膜覆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假膜。泄殖腔黏膜病变与食道病变相似,表现为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坏死,坏死都呈灰绿色或绿色,并有类似角质层的较硬的痂状物质。法氏囊黏膜充血,有针尖大黄色坏死点,囊壁变薄,内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腺胃与食道交界处。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和鉴定:将无菌病料接种鸡胚或鸭胚的绒毛尿囊膜,或接种于鸡胚或鸭胚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中和试验、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空斑抑制试验。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但价值不大)。

病料采集:采集病死禽的肝、脾或肾供病毒分离用。

【防制】

目前,该病的防制主要依靠疫苗。在引种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鸭。要禁止到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的水域放鸭。发现本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鸭和同群鸭。鸡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搞好清洁卫生。威胁区的鸭实施紧急接种疫苗。

(四十五)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鸭肝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其中I型和Ⅲ型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成员,Ⅱ型为星状病毒,我国流行的多为I型。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能生存两个半月,在潮湿的粪便中能存活1个多月,在-20℃冻结状态下可保存9年,在37℃下可活3周,但62℃半小时可致死,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器中至少存活10周。对消毒剂亦有明显的抵抗力,1%福尔马林几小时才能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鸭和带毒禽。雏鸭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尚未证实经卵传播。感染动物为鸭,仅雏鸭发病,成年鸭不发病。自然条件下,鸡和火鸡有抵抗力。

本病主要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雏鸭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与病鸭日龄有关,小于1周龄鸭病死率可高达95%,1~3周龄为50%或更低,而4~5周龄鸭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低,成年鸭则不发病也不影响生产。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很短,通常为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发病急,死亡快。病初表现为精神委顿,不能随群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随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数小时后发生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态。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肿大,有点状或淤斑状出血。通常肝脏颜色变淡,呈黄红色,表面斑驳状。有时脾肿大有斑驳状出血。许多病例有肾肿大及血管充血。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可据分离毒株对雏鸭、鸭胚和细胞培养产生的病变的不同而区分病毒。通常不采用免疫学的方法进行病毒的鉴定。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都可用,但对急性感染意义不大。

病料采集:采集病鸭的肝供病毒分离和鉴定用。

3.鉴别诊断。

应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雏鸭副伤寒、曲霉菌病等鉴别。

【防制】

种鸭在产蛋前2~4周注射弱毒疫苗。孵化室及栏舍应定期应用19/6复合酚消毒剂消毒。应从健康种鸭场引进种蛋、雏鸭或种鸭,并作严格隔离观察。

发生本病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鸭和同群鸭,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鸭群应用抗血清注射,必要时注射灭活疫苗。污染场地、工具等应彻底消毒。

(四十六)鸭浆膜炎

鸭浆膜炎曾被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默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本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小鸭的传染病。

【病原】

病原为革兰氏阴性的鸭疫默里氏杆菌,其血清型有12个,在我国的分离株以1、2、6、10型为主,其中1型最常见。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幼鸭,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病和死亡最为严重。一般发病率多在30%以上,有时可高达90%,死亡率在5%~80%不等。据观察,本病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使死亡率增高。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出现突然死亡,看不到明显的症状。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不愿下水,闭目嗜睡,行走不稳,明显表现咳嗽、打喷嚏,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液,分泌物干后常堵塞鼻孔,表现出呼吸困难;排出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气味很臭。伏卧于地时头向上向后呈痉挛性点头运动,有的前仰后翻,有的鸣叫,翻倒后仰卧不易翻转,有的头颈弯曲呈90°左右转圈,死前出现痉挛、摇头或点头等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有呈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慢性病例心脏被淡黄色的纤维样物所包裹。肝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肿大质脆,胆囊肿大。有的病例气囊膜浑浊或增厚,气囊上覆有纤维素性膜。肌胃实质部剖面有出血,有的角质易剥离。

【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若要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特别注意育雏环境的卫生条件,保持干燥通风,注意防寒,防止密度过大。地面育雏要勤换垫草,用具、饮水器、料槽等要定期清洗消毒。要注意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防止暴晒、雨淋、寒冷以及饲料中的营养不足等。

2.疫苗接种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传染性浆膜炎铝胶苗,在7日龄免疫小鸭,可保护4周龄以内鸭群不发病;若在首免后1~2周进行第二次接种,则能保护肉鸭至上市日龄不发病。

3.药物预防当鸭群受到应激或有发病势头时,可在饮水中加入“鸭浆灵”可溶性粉,每100克(1包)对水10千克~20千克,给鸭群饮用,每日2次,连用3~5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治疗:①“鸭浆灵”注射液,2周~3周龄小鸭每只0.2毫升~0.5毫升/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②“鸭浆灵”可溶性粉,每包(100克)对水10千克,给鸭群饮用,每日2次,连用3天~5天。③用2%环丙沙星注射液,2周~3周龄小鸭肌肉注射0.3毫升~0.5毫升/次,每日2次,连用3天。④氯霉素按0.05%~0.1%拌料喂服,连喂3~5天。⑤用5%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混饮,每升水添加2.5克,连用3~5天。

(四十七)小鹅瘟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为特征。

【病原】

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5℃~-20℃下能存活4年,56℃3小时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雏鹅及带毒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垂直传播。

白鹅、灰鹅、狮头鹅以及其他品系的雏鹅易感。番鸭也易感,其他禽类及哺乳类动物不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育雏期间。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母源抗体水平有关。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5天。

临床上可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1周龄内雏鹅,发病突然,快速死亡。

急性型:多发生于1~2周龄雏鹅,或由最急性转化而来。具有典型的消化系统紊乱和神经症状特征。主要表现为离群、嗜睡,两肢麻痹或抽搐;下痢,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浑浊稀便;眼和鼻有多量分泌物,病鹅不时甩头,食道膨大有多量气体和液体。病程1~2天,多取死亡转归。

亚急性型:多见于2周龄以上雏鹅或流行后期发病的雏鹅,病程3~7天,部分能自愈。

【病理变化】

特征病变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急性浆液性一纤维素性炎症。剖检可见肠黏膜发炎、坏死,呈片状或带状脱落,与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质地坚实似香肠样。最急性型仅见小肠黏膜肿胀充血,上覆有大量淡黄色黏液。亚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胰肿大充血。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12~14日龄雏鹅胚接种试验。

血清学检查:可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

样品采集:采取病雏鹅的脾、肝或胰等病料。

【防制】

种蛋、种鹅苗及种鹅均应购自无病地区。种蛋入孵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以防病毒污染。孵化场必须定期用0.5%~1%的复合酚消毒剂进行场地和用具器械等的消毒,特别是每批雏鹅出壳后。母鹅群在产蛋前一个月应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发现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鹅和同群鹅,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鹅可注射抗血清预防。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彻底消毒。发病地区的雏鹅,禁止外调或出售。

(四十八)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慢性型以鸡冠、肉髯水肿和关节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成员。本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分离的强毒菌株具有荚膜。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但其培养物的两极染色现象不明显。我国禽霍乱多由5∶A血清型引起。

本菌的抵抗力很低,在干燥空气中2~3天死亡,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能生存6~10天,直射阳光下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病死禽及康复带毒禽、慢性感染禽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伤口感染。动物感染谱非常广,鸡、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以及饲养、野生鸟类均易感。家禽中以火鸡最为易感。鸡以产蛋鸡、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病多,雏鸡有一定抵抗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发生较多。多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能同时发病。病程短,经过急。

本病病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健禽的呼吸道中,当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发生,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9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

临床上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多发生于肥壮、高产鸡,表现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急性型:此型最常见,表现为高热(43~44℃)、口渴,昏睡,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常有剧烈腹泻,排灰黄甚至污绿、带血样稀便。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多,鸡冠、肉髯发紫。病程1~3天。

慢性型:见于流行后期,以肺、呼吸道或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为特点。可见鸡冠、肉髯发紫、肿胀。有的发生慢性关节炎,表现关节肿大、疼痛、跛行。

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多呈急性型,但50日龄以内雏鸭以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跗、腕以及肩关节发热肿胀,致使跛行、翅膀下垂。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特征性病变。急性型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变化,皮下、腹腔浆膜和脂肪有小出血点;肝肿大,表面布满针尖大小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严重;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变形,呈半煮熟状。慢性病例可见鸡冠和肉髯淤血、水肿、质地变硬,有的可见关节肿大、变形,有炎性渗出物和干酪样坏死。多发性关节炎,常见关节面粗糙,关节囊增厚,内含红色浆液或灰白色、混浊的黏稠液体。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涂片镜检(病料涂片,用瑞氏、美蓝或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动物接种试验(接种小鼠、鸽或鸡,观察病变、镜检或做血液琼脂培养)、血液琼脂分离培养。

血清学检查:通常不采用血清学试验进行诊断。

病料采集:病原分离鉴定可采取病禽肝、脾、心血等病料。

3.鉴别诊断。

鸡霍乱应与新城疫相鉴别,鸭霍乱应与鸭瘟相鉴别。

【防制】

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使家禽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增加营养,补足各种维生素,避免饲养拥挤和禽舍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