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17

第17章 二类动物疫病(11)

病死鸡尸体脱水,胸肌、腿肌和翼部肌肉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腺胃乳头周围出血,尤以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明显。肾肿大、苍白,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法氏囊高度水肿和充血,严重的呈紫葡萄样,内覆有一层胶胨样黄色渗出物,有的囊内含有纤维素或干酪样物。感染后期,法氏囊萎缩,囊壁变薄,呈灰色或蜡黄色,黏膜皱褶不清或消失。

【诊断】

1.本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经实验室可进一步确诊。

2.实验室诊断。

可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或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

3.鉴别诊断。

应与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变病型、新城疫嗜内脏型、包涵体肝炎、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鉴别。

【防制】

严格鸡场消毒:应加强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喷洒0.2%过氧乙酸或2%氯化钠,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减少人员及车辆出入,以防病菌带入鸡场。

改进免疫程序:四次免疫加一次高免蛋黄注射。即6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1羽份饮水,14日龄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4日龄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5~26日龄鸡群全部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每只鸡1毫升,40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

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传染性法代囊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粪便等严格消毒。

(四十)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属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毒。

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血清Ⅰ型、Ⅱ型和Ⅲ型。血清Ⅰ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而血清Ⅱ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Ⅲ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马立克病的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鹧鸪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一旦侵入易感鸡群,其感染率几乎可达100%。本病发生与鸡年龄有关,年龄越轻,易感性越高,因此,1日龄雏鸡最易感。本病多发于5~8周龄的鸡,发病高峰多在12~20周龄之间。我国地方品种鸡较易感。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4周至几个月不等。《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个月。

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四种,有时可混合发生。

神经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多肢麻痹或瘫痪,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翅膀麻痹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致使头颈歪斜,嗉囊因麻痹而扩大(俗称大嗉子)。剖检可见受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或黄白色。

内脏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常见于性腺(尤其是卵巢),其次是肾、脾、心、肝、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等器官组织。

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可见虹膜增生退色,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

皮肤型: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最初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

病原分离与鉴定:采血分离白细胞,接种敏感细胞,在几天内会出现特征性的蚀斑。放射性沉淀试验(检测感染鸡羽髓)、聚合酶链反应试验。

血清学检查:琼脂扩散试验、直接或间接荧光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用于分离病毒的材料可以是从抗凝血中分离的白细胞,也可是淋巴瘤细胞或脾细胞悬液。也可采用羽髓作为MDV诊断和分离的材料。

【防制】

根据本病感染的原因,应将孵化场或孵化室远离鸡舍,定期严格消毒,防止出壳时早期感染。育雏期间的早期感染也是暴发本病的重要原因,育雏室也应远离鸡舍,放入雏鸡前应彻底清扫和消毒。肉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空舍7~10天,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然后再饲养下一批鸡。

马立克疫苗在控制本病中起关键作用,应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马立克疫苗,防止疫病发生。

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粪便等严格消毒。

(四十一)产蛋下降综合征

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产变色蛋、软皮蛋、无壳蛋及异常蛋为特征。

【病原】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的禽腺病毒Ⅲ群成员,其特性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及禽腺病毒均有差异,目前暂列在禽腺病毒属之内。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对pH值适应范围广(pH3~10),甲醛、强碱对其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病毒对热有一定的耐受性,56℃3小时可存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传播途径可通过被感染的精液和种蛋垂直传染,也可通过水平传播。

感染动物为鸡,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火鸡、野鸡、珍珠鸡、鹌鹑、鸭、鹅也可感染。

本病主要发生于26~35周龄产蛋鸡,幼龄鸡不表现临床症状。蛋鸡群表现产蛋率突然下降,每天可下降2%~4%,连续2~3周,下降幅度最高可达30%~50%,以后可逐渐恢复,但一般不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一周左右。

产蛋率下降,并有大量软皮蛋、褪色蛋、薄壳或无壳蛋。

【病理变化】

本病无特征性病变,偶见输卵管及子宫黏膜水肿、肥厚,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有时可见卵巢萎缩、卵泡稀少或软化。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中和试验。

血清学检查: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和中和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病鸡的直肠内容物(粪便)、输卵管上皮细胞或白细胞。

【防制】

本病主要经胚垂直传播,所以应从非疫区鸡群中引种,引进种鸡群要严格隔离饲养,产蛋后须经HI监测,只有HI阴性的才可留做种鸡用。在鸡场和孵化厅要严格执行消毒工作,在日粮中要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平衡。

鸡在110~130日龄可使用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四十二)禽白血病

禽白血病(又称禽白细胞增生症)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群疾病。它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血管瘤、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和骨化石症等。

【病原】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的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分自鸡的禽白血病/肉瘤病毒可分为A、B、C、D、E和J六个亚群。

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不耐高温,在50℃经8.5分钟失去活性。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传播途径主要经卵由母鸡垂直传播给后代。也可通过鸡与鸡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感染动物为鸡。有的毒株可使鸡、雉、珠鸡、鸭、鸽、鹌鹑、火鸡发病。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传播缓慢,发病持续时间长,一般无发病高峰。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病例多见于14周龄以上的鸡。临床见鸡冠苍白、腹部膨大,触诊时常可触摸到肝、法氏囊和肾肿大,羽毛有时有尿酸盐和胆色素玷污的斑。剖检(16周龄以上的鸡)可见结节状、粟粒状或弥漫性灰白色肿瘤,主要见于肝、脾和法氏囊,其他器官如肾、肺、性腺、心、骨髓及肠系膜也可见。结节性肿瘤大小不一,以单个或大量出现。粟粒状肿瘤多见于肝脏,呈均匀分布于肝实质中。肝发生弥散性肿瘤时,呈均匀肿大,且颜色为灰白色,俗称“大肝病”。

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病鸡虚弱、消瘦和腹泻,血液凝固不良致使羽毛囊出血。本病分增生型(胚型)和贫血型两种类型。

增生型以血流中成红细胞大量增加为特点。特征病变以肝、脾、肾弥散性肿大,呈樱桃红色或暗红色,且质软易脆。骨髓增生、软化或呈水样,色呈暗红或樱桃红色。

贫血型以血流中成红细胞减少,血液淡红色,以显著贫血为特点。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尤其是脾)萎缩,骨髓色淡呈胶胨样。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鸡贫血、衰弱、消瘦和腹泻,血液凝固不良致使羽毛囊出血。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增加,其中成髓细胞占3/4。骨髓质地坚硬,呈灰红或灰色。实质器官增大而脆,肝脏有灰色弥漫性肿瘤结节。晚期病例,肝、肾、脾出现弥漫性灰色浸润,使器官呈斑驳状或颗粒状外观。

骨髓细胞瘤:特征病变是骨骼上长有暗黄白色、柔软、脆弱或呈干酪状的骨髓细胞瘤,通常发生于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胸骨后部、下颌骨和鼻腔软骨处,也见于头骨的扁骨,常见多个肿瘤,一般两侧对称。

血管瘤:见于皮肤或内脏表面,血管腔高度扩大形成“血疱”,通常单个发生。“血疱”破裂可引起病禽严重失血而死。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鸡或鸡胚接种试验、抵抗力诱导因子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

血清学方法: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放射免疫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取患鸡的口腔冲洗物、粪便、血浆、血清、肿瘤、感染母鸡新产蛋的蛋清或正在垂直传播病毒的母鸡产的蛋所孵的10日龄鸡胚作病毒分离。

3.鉴别诊断。

应与马立克氏病相区别。

【防制】

本病垂直传播,疫苗对防制的意义不大,目前也没有可用的疫苗。减少种鸡群的感染率和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

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来措施。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四十三)禽痘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属的几种禽类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体表无毛处皮肤痘疹(皮肤型),或以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形成假膜(白喉型)为特征。

【病原】

病原有鸡痘病毒、鸽痘病毒、火鸡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鹌鹑痘病毒、麻雀痘病毒等,均为痘病毒科痘病毒属成员。代表种为鸡痘病毒。病毒繁殖的主要场所是鸡的皮肤、毛囊和黏膜的上皮细胞,以及鸡胚的外胚层细胞,并在其中形成经典的胞浆内包涵体。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强,对干燥有强大的抵抗力是禽痘病毒的一个特征。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经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仍保持活力;加热60℃需3小时才能被杀死;-15℃可存活三年;而1%氢氧化钠,1%醋酸或0.1%升汞可在5分钟内杀灭病毒,在腐败环境中病毒迅速死亡。

【流行病学】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由脱落和碎散的带毒痘痂在空气中散布,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带毒的蚊子和体表寄生虫的叮咬也能传播。蚊带毒的时间可达10~20天。

鸡、火鸡、鸽易感。其中以鸡最易感,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其次是鸭、火鸡、鸽。鹅以及金丝鸟、麻雀等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蚊虫活跃季节最易流行。

【临床症状】

潜伏期,鸡、火鸡和鸽为4~10天,金丝雀为4天。

根据侵害部位可分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

皮肤型:又称痘疹型,此型最常见,以无毛或少毛处如头部(鸡冠、肉髯、口角和眼眶),有时见翅内侧、腿、胸腹部及泄殖腔周围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为特征。

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多发生于幼鸡。在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上发生痘疹,最初为灰白色小结节,之后增大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不易剥离的假膜(故称白喉)。严重的,眼、鼻和眶下窦也受侵害(眼鼻型鸡痘),死亡率较高。

混合型:皮肤和黏膜均受侵害,病情较严重,死亡率高。

败血型:极少见,以严重的全身症状开始,继而发生肠炎,病鸡多为迅速死亡或转为慢性腹泻死亡。

【病理变化】

病毒侵入皮肤或黏膜后,首先在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引起细胞增生肿胀,尔后形成结节。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和水肿。此时病毒在胞浆中形成特征性的嗜酸性包涵体。痘疹结节中变性的上皮细胞进一步产生液化,真皮中的炎性白细胞渗出进入结节中,可使结节与基层分离、结节表面干燥结痂最后脱落。

黏膜病变与此相似,但常因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化脓和坏死,形成大量含有纤维蛋白复合物的假膜。病毒血症一般发生在感染后2~5天。少数病例的病毒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远处皮肤和黏膜中引起新的皮肤或黏膜痘疹或者内脏病变。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鸡胚接种(观察白色灶状不透明痘斑)、细胞培养(观察特征性胞浆包涵体)、易感雏鸡接种(鸡冠划痕、翅下刺种和毛囊接种,观察特征性皮肤病灶)。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

病料采集:应用无菌剪刀或镊子剪取痘病变部,深达上皮组织,以新形成的痘疹最好。

3.鉴别诊断。

黏膜型鸡痘应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泛酸和生物素缺乏症等鉴别。

【防制】

平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引进的鸡应隔离观察,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加强环境中的灭蚊工作,加强鸡笼的整修,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从而造成鸡体易感。

对往年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应采用鸡痘疫苗免疫接种。一般采用两次免疫(第一次在10~2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在3~5周后)。

发现本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鸡和同群鸡,其他健康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鸡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搞好清洁卫生。

(四十四)鸭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