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16

第16章 二类动物疫病(10)

鼻疽的特异性病变,多见于肺脏,约占95%以上;其次见于鼻腔、皮肤、淋巴结、肝及脾等处。在鼻腔、喉头、气管等黏膜及皮肤上可见到鼻疽结节、溃疡或疤痕;有时可见鼻中隔穿孔。肺脏的鼻疽病变主要是鼻疽结节和鼻疽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Mallein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鼻疽的病情复杂,须用临床、细菌学、变态反应、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等进行综合诊断。但在大规模鼻疽检疫或对个别可疑鼻疽马诊断时,通常以临床检查和鼻疽菌素点眼为主,配合进行补体结合反应进行诊断。

病原分离和鉴定:涂片镜检、腹腔接种豚鼠试验。

血清学试验:马来因试验(国际贸易指定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国际贸易指定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从未开放、未污染的病灶采集病料。

【防制】

我国已接近消灭了马鼻疽,因此对开放性病马,或检疫呈阳性的马,应采取扑杀销毁的措施。

疫区每年进行1~2次临床检查和鼻疽菌素检疫。

(三十五)马巴贝斯虫病

马巴贝斯虫病(又称马梨形虫病)是由驽巴贝斯虫(旧称马焦虫)和马巴贝斯虫(旧称马纳氏焦虫)寄生于马红细胞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症状。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和流行病学】

为大型虫体,长2~5微米,直径1.3~3.0微米,成对裂殖子后端相连,是驽巴贝斯虫感染的诊断特征。我国已查明的驽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蜱有草原革蜱、森林革蜱、银盾革蜱、中华革蜱。

马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呈圆形、椭圆形、单梨形、阿米巴形、钉子形、逗点形、短杆形等多种形态。典型的形状为四个梨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十字形,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块。红细胞的染虫率达50%~60%。主要的传播者有6种革蜱、8种璃眼蜱和4种扇头蜱。

蜱传播本病为经卵传递,也可经蜱变态过程传递,染病母马也可经胎盘传递给驹。虫体侵入马体后在红细胞内以二分裂法或出芽生殖法繁殖。

马耐过巴贝斯虫后,带虫免疫可长达7年之久,但免疫力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下降。马巴贝斯虫与驽巴贝斯虫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10~21天。

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泪,眼睑水肿。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血红蛋白尿。病后期常发生便秘,干硬的粪球上附有黄色黏液。鼻腔、阴道和第三眼睑的黏膜上出现出血点。病畜迅速消瘦和虚弱。病程一般为7~12天,病死率通常不超过10%,有时可达50%。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黄疸、贫血和水肿。心包和体腔积水;脂肪变为胶胨样,并黄染;脾肿大,软化,髓质呈暗红色;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充血,褐黄色,肝小叶中央呈黄色,边缘带黄绿色;肾呈黄白色,有时有溢血,肠黏膜和胃黏膜有红色条纹。

【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补体结合试验(CF)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无替代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马的感染可通过其血液或器官组织染色涂片检查虫体以确诊。

血清学试验: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CF试验在一些国家中被作为进口马检疫的首选试验。

【防制】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蜱工作。严重病例扑杀。有治疗价值的患病动物,隔离治疗,可用三氮脒、咪唑苯脲、台盼蓝、锥黄素等药物治疗。

(三十六)伊氏锥虫病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消瘦、贫血、黄疸、高热、心肌能衰竭,常伴发体表水肿和神经症状等。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伊氏锥虫属于锥虫科锥虫亚属。虫体细长,呈卷曲的柳叶状,长度一般为15~34微米,宽1.5~2.5微米,平均25微米×2微米。前端尖,后端钝,中央有一较大的椭圆形核,后端有一点状的动基体。动基体也叫运动核,由位于前的生毛体和后方的副基体组成,鞭毛由生毛体长出。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虫体运动时鞭毛旋转,此膜也随着波动,故称波动膜。一般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核和动基体呈深红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伊氏锥虫的繁殖在宿主体内进行,一般沿体轴做纵分裂,由1个分裂为2个。伊氏锥虫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弱。在干燥、日光直射时很快死亡,消毒药液或常水能使虫体立即崩解,50℃5分钟死亡。

【流行病学】

各种带虫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急性感染、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特别是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其血液中常保存有活泼的锥虫,是本病最主要的带虫宿主,如水牛、黄牛及骆驼等,有的可带虫5年之久。此外,某些食肉动物,如猫、犬、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猪等也可成为本病的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主要经吸血昆虫(虻及厩螫)机械性传播。此外,本病还能经胎盘感染,食肉动物采食带虫动物生肉时感染。在疫区给家畜采血或注射时,如消毒不严也可传播本病。伊氏锥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群,家畜中有马、骡、驴、骆驼、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犬及猫等,其中以马、骡最为易感。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和活动范围相一致。我国南方各省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因此,每年7~9月流行。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4~11天。

急性病例多为不典型的稽留热(多在40℃以上)或弛张热。发热期间,呼吸急促,脉搏增数,血像、尿液、精神、食欲、体质等均有明显新变化。一般在发热初期血中可检出锥虫,急性病例血中锥虫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比较一致,而且有虫期长,慢性病例不规律,常见体躯下部浮肿。后期病马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骡对本病的抵抗力比马稍强,驴则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为慢性,即使体内带虫也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常可自愈。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黏膜呈黄白色。皮下及浆膜胶样浸润,全身性水肿、出血、淋巴结、脾、肝、肾、心等均肿大,有出血点。在血液中可检出吞铁细胞。

【诊断】

1.在疫区,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全血压滴标本检查(简单易行,但虫体较少时难以检出)、血液涂片染色标本检查(可看到清晰的锥虫形态,并可作血像检查)、血液厚滴标本染色检查(具有集虫效果,可提高检出率)、集虫法(把抗凝血放在试管或毛细管内离心,镜检血清和红细胞间的白色沉淀物,可提高检出率)、动物接种试验(血液标本不能发现锥虫,其他辅助性诊断也不能确诊时,可使用本法。最常用动物为小鼠。)

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等。

【防制】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治疗本病的药物有:萘磺苯酰脲、喹嘧胺、三氮脒、氯化氮胺菲啶盐酸盐。

六、禽病

(三十七)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疱疹病毒科甲亚科成员。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37℃存活22~24小时,煮沸立即死亡。常用的消毒药,如3%来苏尔或1%苛性钠溶液1分钟可杀死。

【流行病学】

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约有2%康复鸡可带毒,时间可长达2年),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经呼吸道感染。被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都可成为传播媒介。种蛋也可能传播。

鸡、野鸡、山鸡和孔雀易感,鸡是主要自然宿主,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以成鸡多发。火鸡、珍珠鸡等其他禽类有抵抗力。

本病多呈散发,以成年鸡多发,且症状最典型。因病毒不耐高温,因此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多发,夏季少发。

【临床症状】

潜伏期自然感染为6~12天,人工气管内接种为2~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

以喘气和咳嗽为特征,常呈伏卧势。病鸡引颈张口呼吸、伴有罗音和喘鸣音,病重者强烈咳嗽,常咳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块。部分病鸡有鼻炎和眼结膜炎,如有鼻炎或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出现眼睑、眶下窦肿胀,甚至失明。

【病理变化】

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和出血。气管腔内有带血的黏液,有的有酪状渗出物,在气管和喉头形成管套,且易剥离。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原鉴定:电镜观察气管渗出物、免疫荧光试验(可用于气管渗出物的检测)、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感染鸡蛋或气管分泌物中的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气管黏膜刮取物的鉴定)。

病毒分离:用鸡胚肝细胞、鸡胚肾细胞或鸡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细胞中和试验、免疫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病料采集:从活鸡采集病料,最好用气管拭子,将拭子放入含抗生素的运输液中保存。从病死鸡采集病料,可取整个病鸡的头颈部,也可仅取气管和喉头送检。用于病毒分离,应将病料置含抗生素的培养液内;而用于电镜观察的材料,则应将病料用湿的包装纸包扎后送检;若长期保存,应置-60℃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溶。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补给维生素,避免鸡群拥挤,搞好鸡舍通风设备,经常打扫卫生、消毒鸡舍,减少寄生虫感染。

在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可考虑接种疫苗,但必须注意接种疫苗的鸡与没有接种疫苗的鸡要严格分开饲养,以防未接种疫苗的鸡感染发病。

发现病鸡,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应扑杀淘汰,无害化处理。被病死鸡污染的鸡舍、场地、用具等应严格消毒。引进鸡时,要隔离观察2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三十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气管哕音、咳嗽和打喷嚏,幼鸡流鼻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蛋品质下降等。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和肺中,也可在肾、法氏囊内大量增殖,在肝、脾及血液中也能发现病毒。病毒的抵抗力不强,1%石炭酸和1%甲醛溶液都能很快把它杀死。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康复鸡可带毒35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

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鸡均易感,但以1~4日龄鸡最易感。本病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潜伏期,《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50天。

通常为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管有罗音、咳嗽、喘息打喷嚏和流鼻涕。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产软壳、畸形和粗壳蛋,蛋清稀薄如水。

肾性传支表现为拉米汤样白色粪便。病鸡沉郁、脱水,羽毛松乱,多取死亡转归。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黏膜充血,内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未成年母鸡可导致输卵管发育不全(变细、变短、部分缺损或囊泡化)。产蛋鸡可见卵泡充血、出血或血肿。

肾陛传支病鸡可见肾脏肿大、褪色,输尿管扩张变粗,内有尿酸盐沉积呈点状或网眼状白色外观,又称花斑肾。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毒分离:采用鸡胚或气管环组织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病原鉴定:病毒中和试验、免疫扩散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试验、DNA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尿囊液病毒)、免疫荧光试验,电镜观察。

血清学检查: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琼脂扩散试验。

病料采集与保存:对于急性呼吸道型的病鸡,应采取气管拭子或采取刚扑杀的病鸡的支气管和肺组织,将病料放在含有青霉素(10000IU/毫升)和链霉素(100毫克/毫升)的运输培养基内,置冰盒内发送到实验室。对于肾型和产蛋下降型的病鸡,应采取发病鸡的肾或输卵管,但从大肠,尤其是盲肠扁桃体或粪便分离病毒成功率最高。

【防制】

平时必须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提高鸡舍室温,减少拥挤,避免各种应激因素,改善饲养管理。

发生疫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鸡和同群鸡,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健康鸡紧急预防接种疫苗。污染场地、用具彻底消毒后,方能重新引进建立新鸡群。

(三十九)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为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分为I型和Ⅱ型,血清I型病毒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各亚型之间的抗原相关性为10%~70%,即有明显差异,这是造成临床上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还分离到超强毒株。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在外界环境中非常稳定,在鸡舍中可存活2~4个月,56℃5小时或60℃1小时病毒仍有活力。耐酸不耐碱,对甲醛、过氧化氢、氯胺、复合碘胺类消毒液敏感,70℃30分钟也可使其灭活。

【流行病学】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眼结膜感染。

感染动物为鸡和火鸡,但火鸡呈隐性感染。鸽、鹌鹑、鹅不感染。本病发生无季节性。但与鸡的日龄有密切关系,一般3~6周龄鸡最易感,也有1周龄和126日龄鸡发病的报道,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

发病突然,病鸡萎顿、嗜眠,发病期排白色水样粪便,恢复期排绿色粪便。

【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