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15

第15章 二类动物疫病(9)

根据临床特征和淋巴组织、肺、肾等组织病理变化,可以初步诊断。确诊尚需病毒分离和鉴定。

【防制】

1.本病无特效药。主要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强化消毒、狠抓兽医防疫卫生措施落实,可适当选择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以防继发感染。

2.注重改善卫生环境,坚持做好防暑和驱虫灭鼠工作。

3.一旦发现可疑病猪,应及时隔离,限制流动,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疫情传播。

(三十一)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写作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疾病,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嗜血杆菌属的副猪嗜血杆菌。该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有夹膜。目前已知有15个血清型,其中1、5、10、12、13、14型毒力最强,感染后,患猪多死亡;2、4、8、15型为中等毒力,死亡率低,但可以出现败血症,致生长停滞;血清3、6、7、9、11型,猪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6~7.8,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60℃5~20分钟可被杀死,4℃可存活7天~10天。对消毒药较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对林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等药物敏感。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通过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及排泄物进行传播,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通常只感染猪,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母猪和育肥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携带者。感染高峰为4~6周龄的猪。发病率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

本病虽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发生;还可继发于猪的一些消化道及胃肠道的疾病。

【临床症状】

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被毛粗乱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体温41℃~42℃,食欲下降到食,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跛行和行走不协调,皮肤发绀,常发病后2~3天死亡。多数病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患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中度发热(39.6℃~40℃)、呼吸浅表,病猪常呈犬卧样姿势喘息,四肢末端及耳尖多发蓝紫。耐过猪被毛粗乱,咳嗽、喘气,生长发育缓慢,有时可见到猝死病例(由败血症休克致死)。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有胸膜炎、心包炎和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纤维素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关节囊内有黄色渗出物。

【诊断】

本病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变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或用病料涂片进行特殊染色后做细菌学检查。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猪支原体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猪丹毒、猪链球菌等相区别。

【防制】

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猪场兽医卫生消毒制度,避免或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当有应激发生时,可提前给猪群投喂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如利高肥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可以起到预防本病发生的作用。新引进猪群时,应先隔离饲养,并维持2个月左右的适应期。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可用副猪嗜血杆菌灭活苗实施免疫接种。

五、马病

(三十二)马传染性贫血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发热(稽留热或间歇热)为主,并有贫血、出血、黄疸、心机能紊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发热期间症状明显,无热期(间歇期)则症状消失。病变特征是肝、脾、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变性、增生和铁代谢障碍等。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是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成员。

马传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能生存两个半月,将粪便堆积发酵时,经30分钟即可死亡。2%~4%氢氧化钠液和福尔马林液,均可在5~10分钟内将其杀死,3%来苏尔液可在20分钟内杀死。日光照射1~4小时死亡。在-20℃左右病毒可保存毒力达6个月到2年。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煮沸立即死亡。

【流行病学】

病马和带毒马是传染源,其血液、肝、脾、淋巴结等均有病毒存在,发热期病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含有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虻类、蚊类、刺蝇及蠓类等)叮咬而传染,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交配、胎盘传染。

仅马属动物易感,其中以马最易感,驴、骡次之,且无品种、年龄和性别差异。其他家畜及野生动物均无自然感染的报道。

本病发生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以吸血昆虫活动的夏秋季节(7~9月)及森林、沼泽地带多发。主要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新疫区多呈急性经过,在老疫区主要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0~40天,人工感染平均为10~30天,短的5天,长的达90天。

以发热、贫血、出血、黄疸、浮肿、心机能紊乱、血象变化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

发热:发热类型有稽留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稽留热表现为体温升高40℃以上,稽留3~5天,有时达10天以上,直到死亡。间歇热表现有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多见于亚急性及部分慢性病例。慢性病例以不规则热为主,常有上午体温高、下午体温低的逆温差现象。

贫血、出血和黄疸:发热初期,可视黏膜潮红,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苍白或黄染。在眼结膜、舌底面、口腔、鼻腔、阴道等黏膜等处,常见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点(斑)。

心机能紊乱:心搏亢进,节律不齐,心音混浊或分裂,缩期杂音,脉搏增数。

浮肿:常在四肢下端、胸前、腹下、包皮、阴囊、乳房等处出现无热、无痛的浮肿。

血相变化:红细胞显著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加速。白细胞减少,丙种球蛋白增高,外周血液中出现吞铁细胞。在发热期,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退热后,淋巴细胞增多。

根据临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四种病型。

急性型多见于新疫区流行初期,主要呈高热稽留,病程短,病死率高。

亚急性型多见于流行中期,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间歇热,有的还出现逆温差现象。

慢性型常见于老疫区,病程较长,其特征与亚急型相似,但逆温差现象更明显。

隐性型无可见临床症状,体内长期带毒。

【病理变化】

急性型呈现全身败血变化。浆膜、黏膜、淋巴结和实质脏器有弥漫性出血点(斑)。脾急性肿大,暗红或紫红色,红髓软化,白髓增生,切面呈颗粒状。肝肿大,黄褐色或紫红色,肝细胞索变性与中央静脉、窦状隙淤血交织,使肝切面形成豆蔻状或槟榔状花纹,故有“豆蔻肝”或“槟榔肝”之称。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以贫血、黄染和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为主,全身败血变化较轻。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替代诊断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原分离与鉴定:将可疑马的血液接种易感马或用其制备的白细胞培养物,分离病毒(通常不用)。免疫扩散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血清学检查: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需经AGID证实)、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可疑马的血液备用。

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马梨形虫病、马伊氏锥虫病、马钩端螺旋体病、营养性贫血鉴别。

【防制】

为预防和消灭马传贫,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马传染性贫血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马群的抗病能力。搞好马厩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消灭蚊、虻,防止蚊、虻等吸血昆虫侵袭马匹。发现患病马匹立即上报疫情,严格隔离,扑杀病畜,其尸体、病死马尸体等一律深埋或焚烧。污染场地、用具等严格消毒,粪便、垫草等应堆积发酵消毒。经检疫健康马、假定健康马,紧急接种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不从疫区购进马匹,必须购买时,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经过临床综合诊断和2次血液学检查,确认健康者,方准合群。

(三十三)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偶尔也感染骆驼)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及其临近淋巴结发炎、脓肿、溃疡和肉芽肿结节为特征。

【病原】

皮疽组织胞浆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目、丛梗孢科、组织胞浆菌属。

皮疽组织胞浆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顽强。病变部位的病原菌在直射阳光作用下能耐受5天,60℃能存活30分钟;在80℃仅几分钟即可杀死。0.2%升汞要60分钟杀死,5%石炭酸1~5小时死亡。在0.25%石炭酸、0.1%盐酸溶液中能存活数周。在1个大气压的热压消毒器中10分钟杀死。病畜厩舍污染本菌经6个月仍能存活。

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本病原菌在日光直接作用下能存活5天,60℃加热能抵抗1小时,在80℃时几分钟即可杀死。0.2%升汞、5%石炭酸、1%甲醛溶液、5%石灰乳1~5小时杀死本菌,在5%~20%漂白粉中要1~3小时才能杀死本菌。在干燥的培养基上可生存1年,在密封的培养基能存活1年以上。

【流行病学】

患畜病灶的排出物是主要传染源,含有本菌的泥土也是传染源。本病通过与病畜脓性分泌物直接或间接通过受伤的皮肤和黏膜等途径传染。也可通过昆虫机械传播,或通过受污染的物体传播本病。本病不能经消化道传染。

马、驴、骡易感,骆驼和水牛也可偶然感染。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秋末及冬初多发。潮湿地区、洪水泛滥后多发。不分年龄,但以2~6岁的马属动物多发。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0~40天。人工感染为30~60天。

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及黏膜发生结节、脓肿、溃疡和淋巴管索状肿及串珠状结节。

皮肤(皮下组织)结节、脓肿和溃疡:常见于四肢、头部(尤其是唇部),其次为颈、背、腰、尻、胸侧和腹侧。初为硬性无痛结节,随之软化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黄白色混有血液的脓汁,形成溃疡。继而愈合或形成瘘管。

黏膜结节:常侵害鼻腔黏膜,可见鼻腔有少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上有大小不等黄白色结节,结节逐渐破溃形成溃疡,颌下淋巴结也多同时肿大。口唇、眼结膜及生殖道黏膜,公畜的包皮、阴囊、阴茎和母畜的阴唇、会阴、乳房等处也可发生结节和溃疡。

淋巴管索状肿及串珠状结节:病菌引起淋巴管内膜炎和淋巴管周围炎,使之变粗变硬呈索状。因淋巴管瓣膜栓塞,在索状肿胀的淋巴管上形成许多串珠状结节,呈长时间硬肿,而后变软化脓,破溃后流出黄白色或淡红色脓液,形成蘑菇状溃疡。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体温一般不升高,全身症状不明显。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渗出物涂片镜检、病变组织切片镜检。

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皮肤过敏反应试验。

病料采集及保存:病料直接从化脓灶和病变淋巴结采集,作病原分离用时,要将病料放入含抗生素的液体营养培养基中冷藏。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鼻疽、溃疡性淋巴管炎鉴别。

【防制】

经常刷拭马体,消除各种可能发生外伤的因素。发生外伤后,及时治疗。对久治不愈的创伤或瘘管,应采取脓汁作进一步检查。对新购进的马骡,应作细致的体表检查,注意有无结节和脓肿,防止带入病马。

发生本病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马予以扑杀。病死马尸体应深埋或焚烧。

被污染的厩舍、系马场以及饲理用具,应以10%热氢氧化钠或20%漂白粉液消毒,每10~15天一次,刷拭用具及鞍具等应以5%甲醛液消毒。粪便经发酵处理。

(三十四)马鼻疽

马鼻疽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但主要流行于马、骡、驴等马属动物中。以在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或皮肤上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溃疡或斑痕,在肺、淋巴结或其他实质器官发生鼻疽性结节为特征。人也可感染。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现列入新建立的伯氏菌属,又称为鼻疽伯氏菌。菌体长2~5微米、宽0.3~0.8微米、两端钝圆、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和荚膜,幼龄培养物大半是形态一致呈交叉状排列的杆菌,老龄菌有棒状、分枝状和长丝状等多形态,组织抹片菌体着色不均匀时,浓淡相间,呈颗粒状,酷似双球菌或链球菌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常用苯胺染料可以着色,以稀释的石炭酸复红或碱性美兰染色时,能染出颗粒状特征。电镜观察,在胞浆内见网状似的包含物而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有所区别。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腐败的污水中能生存2~4周。日光照射24小时死亡。加热80℃5分钟将其杀死,氢氧化钠等消毒药能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鼻疽病马是本病的传染源,尤其开放性鼻疽马最危险。病菌存在于鼻疽结节和溃疡中,主要随鼻涕、皮肤的溃疡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养管理用具、草料、饮水、厩舍等。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多由摄入受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发生,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染。人主要是经受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感染动物以马、骡、驴易感。尤其以驴、骡最易感,感染后常取急性经过,但感染率比马低,马多呈慢性经过。自然条件下,牛、羊、猪和禽类不感染,骆驼、狗、猫、羊及野生食肉动物也可感染,人也能感染,多呈急性经过。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新发地区常呈暴发流行,多呈急性经过;常发地区,马鼻疽多呈慢性经过。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自然感染为数周或更长时间,人工感染为2~5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6个月。

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根据病菌侵害的部位不同,又分肺鼻疽、鼻腔鼻疽、皮肤鼻疽。

急性鼻疽:体温升高39℃~41℃,呈弛张热型。呼吸迫促,颌下淋巴结肿痛(常为一侧性),表面凹凸不平,可视黏膜潮红。

当肺部出现大量病变时,称为肺鼻疽。肺鼻疽表现干咳,流鼻液,呼吸增数呈腹式呼吸。病重时叩诊肺部有浊音,听诊有湿罗音和支气管呼吸音。

鼻腔鼻疽表现鼻黏膜红肿,并出现粟粒大黄色小结节,边缘红晕,随后中心坏死,破溃形成溃疡。流灰黄脓性或带血鼻涕。重者可致鼻中隔和鼻甲壁黏膜坏死脱,甚至鼻中膈穿孔。

皮肤鼻疽多发生在后肢、胸、头、颈及阴囊等部位的皮肤。患部热性肿痛,继而形成节,软化破溃后形成溃疡,排灰黄色或混有血液的脓液。病灶附近淋巴结呈索状肿胀,沿索状肿有许多串珠样结节,结节破溃又形成新的溃疡。由于病灶扩大蔓延、淋巴管肿胀和皮下组织增生,导致皮肤高度肥厚,使后肢变粗变大,俗称“橡皮腿”。

慢性鼻疽:感染马多呈此种病型。有的不表现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