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和脊髓膜充血,脑脊髓液增量。睾丸肿大,有许多小颗粒状坏死灶,有的睾丸萎缩硬化。肝、肾肿大,有坏死灶。后躯皮下水肿,全身肌肉退色。胸腔、心包积液,实质脏器浊肿,散在小出血点。出生后不久而死亡的仔猪,常有脑水肿或头盖骨异常肥厚、脑萎缩变化。组织学检查为非化脓性脑炎。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采集病程不超过2~3天死亡或濒死迫杀病例的血液或脑脊髓液或脑组织,接种于鸡胚或敏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可通过血清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查: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免疫黏附血凝试验、免疫酶组化染色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在临床有脑炎症状的感染或死亡猪的脑组织材料、血液或脑脊髓液。
【防制】
控制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对猪群接种乙脑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发生乙脑疫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病扩散。患病动物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死猪、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均须无害化处理。污染场所及用具应彻底消毒。
(二十二)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
【病原】
猪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小时、70℃2小时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变,但80℃5分钟可使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均丧失。病毒在40℃极为稳定,对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在pH3.0~9.0之间稳定,能抵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但0.5%漂白粉、l%~1.5%氢氧化钠5分钟能杀灭病毒,2%戊二醛需20分钟,甲醛蒸气和紫外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杀死该病毒。短时间胰酶处理对病毒悬液感染性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能提高其感染效价。在pH9.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在-20℃以下能保存1年以上毒力不会下降。
【流行病学】
各种家猪和野猪均易感。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母猪所产的死胎、仔猪及子宫内的排泄物中均含有很高滴度的病毒。感染种公猪也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可在公猪的精液、精索、附睾、性腺中分离到病毒,种公猪通过配种传染给易感母猪,并使该病传播扩散。
污染的猪舍是猪细小病毒的主要储藏所。在病猪移出、空圈4、5个月,经彻底清扫后,再放进易感猪,仍可被感染。污染的食物及猪的唾液等均能长久地存在传染性。
仔猪、胚胎、胎猪通过感染母猪发生垂直感染;公猪、肥育猪和母猪主要是经污染的饲料、环境经呼吸道、生殖道或消化道感染;初产母猪的感染多数是经与带毒公猪配种时发生的;鼠类也能传播本病。
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季节。母猪怀孕早期感染时,胚胎、胎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母猪在怀孕期的前30~40天最易感染,孕期不同时间感染分别会造成死胎、流产、木乃伊、产弱仔猪和母猪久配不孕等不同症状。病毒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比。
【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如流产、死胎、产木乃伊、产后久配不孕等。其他猪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胎儿,可见感染胎儿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木乃伊化)及坏死等病变。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取流产胎儿、死产仔猪的肾等材料处理后接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病原鉴定:免疫荧光试验、PCR诊断试验、分子杂交试验。
血清学检查: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最为常用)、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病料采集:取流产胎儿、死产仔猪的肾、睾丸、肺、肝、肠系膜淋巴结或母猪胎盘、阴道分泌物,制成无菌悬液备用。
【防制】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可对种猪,特别是后备种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本病。
原则上实行自繁自养,从场外引进动物时,须选自非疫区的健康动物群,进场后进行定期隔离检疫,确证健康时方能混群饲养或配种。
发生疫情时,首先应隔离疑似发病动物,尽快作出确诊,划定疫区,进行封锁,制定扑灭措施。做好全场特别是污染猪舍的彻底消毒和清洗。病死动物的尸体、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应进行深埋或高温消毒处理。
(二十三)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取慢性经过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表现为败血型或在皮肤上发生特异性红疹,慢性型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心内膜炎。
【病原】
红斑丹毒丝菌为丹毒丝菌属成员。病菌存在于感染动物的肾、肝、脾、扁桃体以及回盲瓣的腺体等处。
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纤细、平直或稍弯的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在心内膜病状物上,多呈长丝状。在病料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多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本菌为需氧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长出的菌落,一般可分为光滑、粗糙型和中间型,三者可互变。本菌对盐腌、熏制、干燥、腐败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强,耐酸性亦较强。但对热较敏感,常用消毒药即使浓度较低,也能迅速将其杀死。但石炭酸杀菌力很低,本菌在0.5%石炭酸中可存活99天。
【流行病学】
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带菌的牛、马、羊、禽、狗是潜在的传染源。屠宰场、加工厂的废料、废水、食堂的残羹和腌制、熏制的肉品等也可成为传染源。
病猪及带菌猪通过粪、尿和口、鼻、眼的分泌物向体外排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场舍等,主要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其次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
感染动物主要为猪,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以3~6月龄青年猪发病率最高。其他动物如牛、羊、马、狗、鹿以及家禽、鸟类也有感染本病的报道。人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炎热多雨季发病较多。本病常呈散发性或呈地方流行性,有时呈暴发性流行。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5天,最短为1~2天,长的可达8天以上。
本病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型。
急性型:又称败血型,多见于流行初期。体温升高达42℃~43℃,沉郁、步态僵硬或跛行,结膜充血。初期粪干结,后期转为腹泻。发病1~2天或死亡前,以耳根、颈下、胸前、腹下及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红斑,指压退色。病程2~4天,死亡率达80%~90%。
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不超过1天。
亚急性型:又称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有出现疹块。体温升高达41℃,常于发病后2~3天在胸、腹、背、肩、四肢等处的皮肤发生疹块。初期充血,指压退色,后期淤血,呈紫黑色,压之不退。疹块发生后,体温逐渐下降,病猪多自行康复。病程约为1~2周。
慢性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以关节炎(多见于腕、跗关节),或心内膜炎,或两者并发为主要症状。少数病猪呈皮肤坏死症状,多发生于背、耳、肩、蹄、尾等处。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型以全身急性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丹毒红斑为特征。如脾肿大呈樱桃红色。肾常见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变化,呈暗红色或深红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胃肠黏膜呈急性浆液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尤以胃底部和十二指肠最为严重。
亚急性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征病变。疹块内血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水肿浸润,压迫血管,使疹块中央变为白色,仅周围呈红色。
慢性型:病变特征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关节炎主要发生四肢关节,尤以特别是股、腕、跗关节等处,一个或多个关节肿胀,关节囊增生肥厚,不化脓,切开关节囊,流出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黏稠常带有红色。慢性心内膜炎常为溃疡性或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素性凝块形成花椰菜样疣状赘生物,主要见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等处。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和鉴定:涂片进行显微镜镜检。
病料采集:急性型采集病猪的肾、脾;亚急性在生前采集疹块部的渗出液;慢性型采取心内膜组织和患病关节液,供涂片用。
3.鉴别诊断。
败血型猪丹毒应与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及败血性猪链球菌病等相区别。
【防制】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和搞好环境卫生。猪栏、用具等经常保持清洁,做到定期消毒。坚持每年注射猪丹毒菌苗。发生本病后,应即采取严格措施扑杀发病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二十四)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或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慢性肺炎。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球杆菌或短杆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所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常单在。用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以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时,菌体多呈卵圆形,两极着色深,似两个并列的球菌。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血清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称为Fg型,菌落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或有乳白色带,称为Fo型;不带荧光的菌落为Nf型。本菌对直射日光、干燥、热和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均不强,但在腐败的尸体中可生存1~3个月。
在我国,猪肺疫多由5∶A和6∶B血清型引起,其次为8∶A和2∶D血清型。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猪及健康带菌猪。病菌存在于急性或慢性病猪的肺脏病灶、最急性型病猪的各个器官以及某些健康猪的呼吸道和肠管中,并可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而传染。此外,健康带菌猪因某些因素特别是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
各年龄的猪均对本病易感,尤以中猪、小猪易感性更大。其他畜禽也可感染本病。
最急性型猪肺疫,常呈地方流行性;急性型和慢性型猪肺疫多呈散发性,并且常与猪瘟、猪支原体肺炎等混合感染继发。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5天,一般为2天左右。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高热达41℃~42℃,结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侧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发生红斑,指压不全褪色。最特征症状是咽喉红、肿、热、痛,急性炎症,严重者局部肿胀可扩展到耳根及颈部。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血样泡沫,多经l~2天窒息而死。
急性型:为常见病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除败血症状外,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痉挛性干咳,有鼻漏和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呼吸困难,常做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听诊有罗音和摩擦音。多因窒息死亡。病程4~6天,不死者转为慢性。
慢性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病猪持续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胸部听诊有罗音和摩擦音。关节肿胀。时发腹泻,呈进行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最后多因衰竭致死,病程2~4周。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最突出的病变是咽喉部、颈部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性炎症,切开皮肤时,有大量胶冻样淡黄色水肿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以咽喉部淋巴结最显著。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肺充血、水肿。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脾不肿大。
急性型:有肺肝变、水肿、气肿和出血等病变特征,主要位于尖叶和膈叶前缘。病程稍长者,肝变区内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有浆液浸润,肺炎部切面常呈大理石状。肺肝变部的表面有纤维素絮片,并常与胸膜粘连。胸腔及心包腔积液。胸部淋巴结肿大,切面发红、多汁。支气管、气管内有多量泡沫样黏液,气管黏膜有炎症变化。
慢性型:肺有较大坏死灶,有结缔组织包囊,内含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和胸腔内液体增多,胸膜增厚、粗糙,上有纤维絮片与病肺粘连。无全身败血病变。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涂片镜检。
病料采集:败血症病例可从心、肺、脾或体腔渗出液;其他病例可从病变部位渗出液、脓液中取样。
3.鉴别诊断。
应与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猪败血型链球菌病等相区别。
【防制】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接种菌苗。一旦猪群发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类药物。尸体应深埋或高温无害化处理。
(二十五)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数种不同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主要有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等类型。
【病原】
引起猪链球菌病的链球菌主要有猪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和类猪链球菌等。近年来由猪链球菌Ⅱ型所引起的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常见流行。
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不形成芽胞,亦无鞭毛,有的可形成荚膜,呈长短不一的链状排列。需氧或兼性厌氧。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液、血清及腹水等可促其生长。37℃培养24小时,形成无色露珠状细小菌落。本菌的致病力取决于产生毒素和酶的能力。本菌对高热及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但在组织或脓汁中的菌体,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数周。
【流行病学】
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病猪的各实质器官、血液、肌肉、关节和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病死猪的内脏和废弃物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以及鱼等均有易感染性。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猪链球菌Ⅱ型可感染人并致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较多发。本病呈地方流行性,但在新疫区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
败血型链球菌病: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饮食废绝,体温升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
急性型: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呈稽留热。呼吸迫促,鼻镜干燥,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