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谢谢你曾爱过我
3019700000036

第36章

那天,万念俱灰的顾明波留下一张字条,趁天还没亮就悄悄地出走了。

爱情没有了,工作失去了,还有一件令人难以启齿的麻烦在等着他,他感到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灰暗,那么无情,他已没生活下去的勇气。如果不是想起同村的大海在甬城名刹天童寺做和尚,他也许会自杀。

那年,部队搞活动,曾组织去天童寺参观。就是那次,顾明波见到了在那里做和尚的大海。

大海使顾明波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他决定去找大海,和大海一样了却尘世间的烦恼,出家做和尚。

大海仿佛生下来就是出家的命。

大海是高中生。

高中生在当时是了不起的。

可是,大海还是当了和尚。

大海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父母尚年轻力壮,而且十分勤劳。这样的家庭,照例说生活不会是贫穷。可是,不管他们如何起早贪黑,家里还是入不敷出。

当时的农村,贫富的标准不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一年粮食够不够吃来划分的。大海家往往还没到开春就会断了粮食,常常东借西凑,为此就给人们留下了贫穷可怜的印象。

究其原因,也许跟大海的母亲不精打细算有关。平常人家,新粮上来时,都会未雨绸缪,常掺些薯丝、蕃薯等杂粮,但他家不是这样。也许饿怕了,也许想好好地享受一番,那时候,他们一日三餐就会煮大米饭,一大锅满满的,放开肚子吃,还时不时地做些点心。没有大米时就吃蕃丝汤,也是大锅煮,满满的。一家几口的口粮本就有限,怎能经得起如此大手大脚的折腾,因此大海家的贫穷也就可想而知顺理成章的了。

大海就是从这样缺少教养的心眼实在的家庭出来的。

大海生得一表人材,十分英俊,一米八二的个子,不胖不瘦,匀称挺拔,家庭的苦难似乎并没在他的身上留下任何创伤的印记。夏天在河里游泳,脱去衣服,他通体光滑雪白,没有一个疤痕,令人啧啧称奇,羡慕不已。

有一年,部队招收飞行员,身体素质一流的他自然受到学校推荐。他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果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近乎苛刻的体检门槛,只等去省城复查不出意外,他就将成为人人羡慕的飞行员。如果是这样,他的家庭和他的命运都将由此改变。

寺后村有位在某空军基地当机械师的军人,早不来,迟不来,偏偏在那几天来探家。机械师在部队是干部,在闭塞的乡下人眼里是见过世面的,可了不起,他的话就像过去皇上的圣旨一样灵验经典。大海的母亲怀着虔诚的心情找到他,打听去部队当飞行员好不好。

机械师不知大海母亲的意图,只是以专业的眼光和思维说:“大嫂,别看飞行员很风光,其实是很危险的,几乎一只脚踏在生上,一只脚踏在死亡的门槛上,每次一上去能不能回来就只有天知道。在陆上,在海上,一切都还有个缓冲,在天上一旦出事,生还的希望几乎等于零。”

因为是乡亲,机械师也就口无遮掩实话实说,如果是对外人,他是绝不会那么说的。如果知道大海当飞行员的体检差不多已合格,他也绝不会信口开河。他受党和部队教育多年,显然知道这样说的严重后果。假如让不怀好意的人听到反映上去,这分明是在破坏部队招收飞行员工作,无疑他将受到军纪的惩罚。

得到了权威的意见,大海母亲如获至宝,心存感激。幸亏机械师来探家,否则儿子稀里糊涂地去当飞行员,什么时候死了,也不一定能明白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冤可就吃大了。

趁大海回家准备去省城体检的间隙,她把机械师的这些话一句不漏地告诉了大海。

虽然生活的苦难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很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命运,但无论如何改变,生命还是必须摆在第一位的。如果连命也没有了,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

大海毕竟是凡夫俗子,他像大多数人那样对死亡怀着恐惧。

“那怎么办?不去省城,老师和学校领导是不会答应的,县里也是不会答应的。”大海用探询的目光望着母亲。

大海母亲平时没多少心机,但在这有关生死的紧急关头,她还是急中生智,说:“大海,你一定要机灵一点,如果医生问你哪里有痛,你没痛也要说痛。见你有病,他们也许就会放过你。”

大海听话地点了点头。

能进入到去省城复查,也就是说基本上已验准了,只是履行个手续罢了。

医生看到大海脚裸上有一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小伤疤,随手摸了一下问:“痛不痛?”

大海记起了母亲的嘱咐,连忙回答道:“痛,很痛。”

医生清楚好了的伤疤根本不会痛,他只不过是随口问了一句。他发现大海的思想有问题,似乎并不喜欢去当飞行员。

“你不想当飞行员?”

大海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当时招飞,第一家庭成份,第二政治思想,体检的医生都是久经考验的纯洁的布尔什维克,他立即将大海的思想动态报告了招飞办公室。

到这时,大海就是改变主意想去也已不可能了,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如愿以偿地被退了回来。

学校老师和县里领导沮丧不已,大海却高兴极了。没有什么能比摆脱死亡阴影纠缠,卸下压在他和母亲心上的石头,感到轻松愉快的了。那天,他放开肚子,整整海吃了几大碗饭。

高中毕业,大海回到家里,像他这样没有背景的农民儿子,唯一的归宿就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他又心有不甘。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思,特地托人找了个泥水匠,让大海认他为师父去学泥工。

大海服从了母亲的安排,去甬城工地找师父。

大海没想到,他的母亲也没想到,大海这一走,从此脱离红尘再也没有回来。

去甬城路途遥远,路上必须住宿,那天与大海同房的是位老和尚。

老和尚是天童寺里的当家师父,云游到此。

当时国家刚允许恢复庵堂寺院,一切百废待兴。由于文革,佛教的发展耽搁了许多年,人才断层已到了青黄不接。一些古刹名寺的当家师父就像国家领导人一样,开始服色人选培养接班人。

老和尚乍一见到大海,双眼忽地一亮,感到十分亲切,好像早就见过。而大海见到老和尚,也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师徒情分。

这一夜,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小兄弟,你干脆不要去学手艺了,你我在此相遇,也许是菩萨的安排,你做我的徒弟好吗?我们寺院正需要像你这样聪明有文化的年轻人。”

“这……”大海从没想过出家,不禁嗫嚅道:“做和尚,名声不好听。”

“小兄弟,万物皆空,也许你不知道,和尚的本意就是教授,能号称教授的,也只有大学里有名望的学者,你能说和尚不高尚吗?”

“原来是这样。”大海不禁来了兴致。

“这样吧,你就不要去工地了,跟我去寺里住些日子,如果你感觉好就留下来,不愿意,再去工地也不迟。我从你的面相中看出,你正面临着选择。”

老和尚的话越来越引起大海的好奇,他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老和尚的邀请。

到了天童寺,大海才知道老和尚权力非凡。偌大的寺院,大小和尚都听从他的吩咐,对他毕恭毕敬。大海暗思,如果自己留下做他的徒弟确实不错,起码比其他的和尚要高出一等。

一连几天,大海乐不思蜀,对寺院的生活越来越适应,越来越情有独钟。当老和尚再次询问他时,这次大海毫不迟疑地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不当飞行员,不学泥工匠,没有任何征兆,竟心甘情愿出家去当和尚,大海的命运就是这样离奇,令人费解。

当接到大海的来信,知道他当了和尚,大海的母亲哭了。

无论在城里,还是在乡下,那时的人们普遍都认为做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出家去做和尚尼姑,除非被逼走投无路。要知道,一旦出家,再不能结婚,这可是断子绝孙的事。

从此,大海在天童寺做了和尚,而且做得很好,没多久便能独立诵经,主持佛事。

老和尚喜逐颜开,深为自己独具慧眼感到欣慰与高兴。

顾明波来天童寺,老乡见老乡,尽管已出家,大海还是喜出望外,给予了热情招待。但当听到顾明波要求出家时,大海犹豫了。

“明波,你千万不能这样想,出家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轻松,青灯木鱼,一日三餐素菜淡饭,不管数九严寒,盛夏酷暑,还是三更半夜,都得起来做佛课,这些滋味不是好受的。”

“大海,我在部队呆过,也曾打过仗,这些苦不算什么,我已看过红尘。”

“我知道你感情受到了挫伤,但你用不着以出家来逃避现实。问人世间情为何物?谁也回答不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去在乎难过。她抛弃你,也许有她的理由,我们不去谴责她。然而,世上的女子不是她一个人,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况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相信,只要你振作,一定会重新找到好姑娘的。”

大海一出校园就进入佛界,从没恋爱过,可他说起这些劝人为善的话,却是头头是道,令人刮目相看。